首页 百科知识 信仰及其与信念的关系

信仰及其与信念的关系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仰与信念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信仰往往包含着一系列信念,是这些信念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在我们看来,把信仰仅仅局限于接受或同意某个命题的心理状态,显然失之宽泛和偏颇,没有完全揭示出信仰的本质,且有将信仰与相信、信念混淆之嫌。这种观点较好地说明了信仰与信念的区别和联系,是从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视角理解“信仰”的。
信仰及其与信念的关系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信仰与信念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仰来自于信念又高于信念,是信念的升华和整合。信仰往往包含着一系列信念,是这些信念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没有信念的信仰是空洞的,没有信仰的信念是破碎的。

一、信仰的内涵

关于信仰的内涵,古今中外学者有多种界说。影响比较大的是康德的观点。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们把握对象的有效性程度区分为不同的等级。他首先区分了“说服”和“确信”,又将“确信”区分为“意见”、“知识”和“信仰”三种。他说:“以一事物为真实云云,即判断之主观的效力,在其与确信(此乃同时为客观的有效者)有关系时,有以下之三种等级:意见、信仰及知识。意见乃其主持一判断在意识上不仅客观的感其不充足即主观的亦感其不充足。若吾人所主持之判断,仅主观的充足,同时以为客观的不充足,此即吾人之所名为信仰者。最后,以一事物为真实云云,在主观客观两方皆充足时,则为知识。”[8]在其晚期著作《逻辑学讲义》中,康德又对三者(意见、信仰、知识)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他说:“认以为真一般有两种:确定的或不确定的。确定的认以为真或确认与必然性的意识相关联;反之,不确定的认以为真或不确认与偶然性或相反的可能性相关联。后一种认以为真或者在主客两方面都不充分,或者虽然在客观上不充分,在主观上却充分。前者叫做意见,后者可称信仰。”因此,康德认为,“有三种或三种样式的信以为真:意见,信仰和知。意见是或然判断,信仰是实然判断,知识是必然判断。人对之仅有意见的东西,我在判断中的意识便只认为它是或然的;我所信仰的东西,便认为是实然的,但不是客观上,而是主观上必然的(只对我有效);最后,我所知的东西,我认为是必然的确定的,亦即普遍客观的必然的(对于一切人都是有效的)。”[9]康德认为,信仰是一种“确信”,但这种确信和意见、知识的确信不同,意见是一种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没有充足理由的判断,知识是一种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有充足理由的判断,而信仰则是人们在主观方面有充足理由,也就是在信仰者看来是确实可靠的,而在客观方面却得不到充足的证明。康德还指出:“信仰是一种自由的认以为真,它只是就实践上先天给予的目的而言是必要的——我认为一物为真,是出于道德上的理由,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方面永远不能证明。”[10]可见,康德关于信仰的界定离不开人们关于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基础的探索。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能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意义,人不仅要生活在物质世界中,而且要生活在意义世界或价值世界中,因而,人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既涉及人的物质存在形态,也涉及人的意义或价值生存形态。所以,人们也非常关注有限的生命如何获得无限的价值的问题,或者说渴望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于是就有了关于怎么样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价值的信仰。作为具有有限生命的个体,人不能完全靠知识去认识和把握无限的东西,但正像康德所说的,人又具有想去认识和把握无限东西的渴望。那怎么办呢?只能靠信仰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实证方法止步的地方,信仰的方式就产生了。

信仰既可以在理智认识中也可以在个体的心理体验中形成,它关乎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对世界、社会和人生作出的系统的解释和价值追求,表达了人们在精神需求中不容置疑的“确信”。人的整个人生有没有意义?人的价值和尊严表现在哪里?这是靠科学、靠实证哲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离不开人的信仰特别是道德信仰。著名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等著作中,指出20世纪初欧洲面临的科学和哲学的危机,实质上是欧洲传统理性精神的毁灭和人性的沉沦,是只见“事实的人”而不见作为价值和意义的主体的人,只重视“实证”、“证实”而忽略了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塑造。在胡塞尔看来,信仰是理性的,“理性是认识论(指真正的认识论,即理性的认识论)的主题,是关于真正的价值(指作为理性的价值即真正的价值)学说的主题,是关于伦理行为(指真正的善的行为,即从实践理性出发的行为)的学说的主题;在这里,理性是‘绝对的’、‘永恒的’、‘超时间的’、‘无条件的’有效的观念和理想的称号”[11]。可见,胡塞尔所说的理性和康德所说的理性一脉相传,都不是指科学性、实证性,而是指人的最高的先验的规定性,实际上已经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了。

大英百科全书》对“信仰”的界定显然受到了康德的影响,也是在和知识作比较中说明信仰及其性质,并进一步将信仰局限在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大英百科全书》把“信仰”界说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12]。在我们看来,把信仰仅仅局限于接受或同意某个命题的心理状态,显然失之宽泛和偏颇,没有完全揭示出信仰的本质,且有将信仰与相信、信念混淆之嫌。

万俊人教授指出:“信仰的根本问题或本质是一种生活价值导向问题。对社会而言,它通常表现为某一社会、民族和社群所选择并确定的一以贯之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有着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对个体而言,它总是显现为某一特殊的成熟个体在其生活实践中所选择并坚信不移的主导价值观,对其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13]

辞海》对信仰的界定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王玉樑认为:“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是主体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他还认为“信仰以信念为基础,信仰本身也是一种信念,是一切信念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居于统摄、支配其他信念的最高信念”[14]。这种观点较好地说明了信仰与信念的区别和联系,是从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视角理解“信仰”的。

黄明理在《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一书中提出:“信仰是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理论、价值或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这一概念有两层内容,一是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看,信仰是人们对自认为具有最高价值的理论、学说或主义、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端信服和崇拜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对真、善和自由幸福境界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二是从根源上看,信仰来源于生活实践,又高于社会实践,是对现实(包括实然之社会和实然之我)的超越,或者说是对现实的超现实或理想主义追求。”[15]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将信仰界定为:信仰就是人们对人生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起源、存在、性质、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的认定和确信,并以此形成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

此定义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1)信仰的对象范围包括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宇宙,因此可以分为人生信仰、社会信仰和作为世界观的信仰等;(2)信仰涉及的问题是人生、社会、宇宙存在的根据、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目的和价值,因而不是靠知识能解决的;(3)尽管人们不能用认知的方式解决信仰问题,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定、判断是坚信不疑的,并具有敬仰的心理因素;(4)每一个信仰都代表着一个价值观系统,成为一种生活价值导向,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二、信仰与信念的关系

信念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状态、功能和变化等方面坚信不移的判断或命题。也就是说,当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状态、功能和变化等不仅有所肯定、断定或相信,而且形成了一个在主体看来毋庸置疑的判断或命题时,就形成了人们的信念。所以,信念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观念、概念、定理、公理等,具有具体性,因而也具有多样性。在各门学科中,都有一些这样的信念,如数学、力学、化学等。离开这样一些信念,就形成不了科学。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系列这样的判断、观念、断定,正是这些判断、观念、断定,才使得人们能够作出选择,能够生活下去。

与信念相比,信仰则涉及人类生活的整体,涉及人们精神生活的最高领域。就信仰的客体或信仰的对象来说,自古以来,人们所信仰的上帝、神灵、神仙、佛祖、天使、先知、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理想社会、美好主义等,无不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并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于主导和统摄地位,从根本上影响和支配着人的所有其他信念。作为人的精神支柱,信仰支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信念往往是针对具体事物的,当它上升为对宇宙人生总体性和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时,信念就成为信仰。因此,信仰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活动,它以人的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信仰是人类意识对包括宇宙背景在内的生存条件、生存历史、生存结局的全面审视与反思,是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观调整,是人类的最高意识形式。作为人的精神支柱,信仰支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16]信仰体现着人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融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和整合着人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它站在价值观的最高处,又像人生海洋彼岸的灯塔,照亮并指引着人类的各种具体的价值生活。

就主体而言,信仰比信念更具有景仰、敬仰、虔诚等情感因素。信仰比信念更高一层次,这种更高层次突出表现在主体对信仰对象的更加虔诚、笃信、景仰、敬畏等主观层面。从字面上看,信仰和信念在主体的内心情感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信念”之“念”重在对某对象的相信,这种相信表现为人们的观念、概念、论断,往往具有对理性、实证性、科学性的诉求,带有更多的认知成分。而“信仰”除了相信、笃信,更突出的还在于“仰”,在于人们对信仰对象的仰慕、崇敬、敬重、景仰、敬仰,包含着期盼、向往、追求,令人们心驰神往、身心相许。《说文解字》中对“信”、“仰”的解释是:“信,诚也。从人言。”“仰,举也。从人,从印。”合而言之,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相信达到了“敬仰”的程度。“信”主要包含的是认知成分,“仰”主要包含的是人的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信仰承负着人的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是主体对终极价值的追求。

就表现形式而言,信念较多地表现为理性的概念、判断、推理,多在经验和先验范围,而信仰则更多地表现为非理性的形式,多在不需实证也难以证实的超验领域。

信念往往需要通过判断或命题表现出来,它不仅有其感性的基础,而且有了理性判断的性质。信念常常以经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经历过并被验证过的经验判断,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和人们的行为选择密切相关,特别值得相信和恪守的认定和态度,就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升华为人的信念。就个体来说,信念也可以是先验的,即先于经验而存在的。比如,在数学、力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中,很多原理、定理、公式、概念、判断、推理被个体所接受并笃信,并不是来自他自己的经验。信念较多地表现为理性的概念、判断、推理,这些构成了人们自觉坚持的思想观点,是人们进行生活的思想原则。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灵与肉、义与利、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等关系时,会形成一系列的信念,这些信念的公共作用构建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规范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实践导向。

如果说信念具有更多的认知特性和实证诉求,那么,信仰则多是对某些非实证的事物所持有的坚信不移的态度;如果说信念的形成和表现形式具有更多的经验特征和先验性质,那么,信仰则更多地具有先验特征和超验性质。所谓超验,就是超越人们的经验和经验能力,是人们感觉不到的、体验不到的。比如,人们没有体验到死亡,却坚信人有生必有死。一些人从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见到老天爷、上帝、鬼神、天堂地狱、来世……却坚信这些是存在的,并对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但是,必须看到,信念与信仰相互渗透,信仰是信念的整合和升华。

信念与信仰相互渗透。一方面,信仰中包含着信念。一个完整的信仰,都包含一系列信念。譬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奉,这些信奉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这些信念包括坚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判断、重要推理以及对人类美好未来的预测等,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信念,就难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另一方面,信念中有信仰的成分。一旦人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对其基本概念、基本判断、重要推理以及对人类美好未来的预测坚信不移,人们就会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可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的。

信念是信仰形成的基础,也是信仰落实的途径。同样,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得以实现的途径。一旦有人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会动摇。

信仰是信念的整合和升华,是信念中的信念,是一切信念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居于统摄、支配其他信念的最高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信念的整合和升华,是在这些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伟大理想,以及为此伟大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和奋斗终身的顽强斗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