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加坡曾为中国打开一扇窗

新加坡曾为中国打开一扇窗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在访问、考察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一些国家之后得到启发,逐渐形成中国改革开放思路的。沿海开放的城市逐渐增加,最后全中国都对外开放了。但客观地说,新加坡的经验只是中国发生变化的外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因素。
新加坡曾为中国打开一扇窗_对错由心

●新加坡曾为中国打开一扇窗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年邓小平七十八岁高龄。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四人帮”已经垮台,中国正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重要关头。美国人汤姆·普雷特在其著作《与李光耀对话》中,提及当年李光耀接待邓小平访问并与其交谈的事。李光耀说:“中国人知道我曾帮助过他们。邓小平若不是来到这里,看到西方跨国企业为我们带来了财富,训练我们的国人以便塑造一个繁荣的社会,他就可能永远不会开放发展沿海的经济特区,并最终促使全中国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在访问、考察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一些国家之后得到启发,逐渐形成中国改革开放思路的。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从李光耀当政开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优美,社会生活安定,国家管理有序,治理模式被世界认可。它成功经验的核心就是对外开放。

中国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的。这并非偶然的巧合,李光耀的话恰好证实了这一点。李光耀称自己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他的话说得比较客观。打开一扇窗,中国就看到了广阔的世界,思想开阔了,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了,敢于摸着石头去蹚市场经济这条河了。事实表明,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访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事件。李光耀接待邓小平,在关键时刻对中国的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城市分步进行。新加坡和江苏省合作,在江苏省建立了工业园,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提供了经验。沿海开放的城市逐渐增加,最后全中国都对外开放了。

李光耀介绍说:“我告诉他,我是以下面的理念为基础,即所有人不分男女,首先为自己和家人而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和比较不幸的人分享部分成果。”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安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得到邓小平支持的。邓小平能够支持“包产到户”,李光耀说:“他下决心租赁土地给农民,包产到户,产量因此得以增加。他肯定想过这点,不过访问了新加坡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国,数百万人口,有四分之三的人是华裔,也是一个城市国家。李光耀1978年接待邓小平时,比邓小平年轻约二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介绍的关于开放和治国经验,对邓小平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客观地说,新加坡的经验只是中国发生变化的外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因素。

还有更重要的内因。如果中国没有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没有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没有强烈改变面貌的愿望,没有邓小平力挽狂澜的拨乱反正,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即使打开了一扇窗,也是无济于事的。

国家不论大小,接触中都会相互影响,小国经验也能够影响大国;发展不论先后,后来者也可以居上,甚至超越前者。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当代成功的范例。邓小平1978年对新加坡的访问,是应该记入历史、不应被忽略的。

5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