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师从陆震,孜孜以求_郑板桥传

师从陆震,孜孜以求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师从陆震,孜孜以求_郑板桥传种园先生是吾师,竹楼桐峰文字奇。跟随陆震学词、交游,是郑板桥一生中的重要一环。事实上,不仅仅是陆震的才学,给予了郑板桥诗词创作上的进步,陆震“傲睨狂放”的性格甚至影响了郑板桥的为人处世。对于这段经历,郑板桥也是十分怀念的。跟随陆先生学习的同时,郑板桥也结识了一班同辈的学友。在跟随父亲、老师、同学学习时,郑板桥也一直不忘练字。郑板桥在青少年时期就受到严格的训练。

师从陆震,孜孜以求_郑板桥传

种园先生是吾师,竹楼桐峰文字奇。

十载乡园共游憩,壮心磊落无不为。

二子辞家弄笔墨,片语干人气先塞。

先生贫病老无儿,闭门僵卧桐阴北。(www.guayunfan.com)呜呼七歌兮浩纵横,青天万古终无情!

——《七歌》

这首《七歌》写于郑板桥三十多岁时,上述中的只是其中记述恩师陆震的片段。当时已至而立之年,三十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男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在功名道路上,郑板桥却只考取了一个小小的秀才,画作也还未曾得到世人的关注。其时,郑板桥一生的恩师陆种园先生已经是贫病交迫,孤老无依,僵卧草榻,郑板桥欲援无力,无奈中,他写下了“呜呼七歌兮浩纵横,青天万古终无情”这样满含悲愤和心酸之笔。

陆种园,名震,字仲子,号种园,又号榕村、北郭生。是兴化出类拔萃的词人。据《兴化县志·文苑》记载,陆震“少负才气,傲睨狂放,不为龌龊小谨。宋冢宰荦,巡抚江南朝以大器。震淡于名利,厌制艺,攻古文辞及行草书。贫而好饮,辄以笔质酒家,索书者出钱为赎笔。家无儋石储……诗工截句,诗余妙绝等论。郑燮从之学词焉”。

陆震一生潦倒,但贫而好饮。且“少负才气,傲睨狂放”。经常鬓插鲜花,佯狂放歌,醉漂街头,他常常将斗笔质押在酒肆中,待有人求字时,则先替他赎出笔来。家无余粮,却又重情好义。一个朋友被官债逼得走投无路时,他竟毫不犹豫地拿出祖传的珍贵字画,让友人质押还债。那是他先祖陆容奉旨出使朝鲜时,方孝孺等人的赠行诗卷,名人真迹,价值连城。可事后,这位朋友却将这卷海内孤本丢失了。又愧又恨,无颜见陆震。陆震闻知,竟嗬嗬大笑,爽朗地说“甑已破矣”!与友相处如初。相传他是明朝道教东派之祖、《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的后裔。陆震沿袭着父辈淡泊名利的风格,同时背负着对满清异族统治的仇恨,清初巡抚宋荦曾慕名招贤,被陆震拒绝。陆震一生精攻诗古文辞和行草书,是很有名的诗词家、书法家。他的词作丰厚、绝妙等,为名家所称道。但由于贫而无子,无力付梓,大多著作散佚,无法留世。

这是一位放荡不羁、恃才傲世的传奇人物。跟随陆震学词、交游,是郑板桥一生中的重要一环。人们常说板桥词好于诗,其中得益于陆震多矣!郑板桥在自己的文集中特意收进了陆震的两阕词《赠王正子》、《吊史阁部墓》。并在《板桥词钞·序》中云:“陆种园先生讳震,邑中前辈。燮幼从之学词,故刊刻二首,以见一斑。”有两首郑板桥年轻时候写的词便与陆震的风格极为相仿,约是他二十多岁写成的,那就是《贺新郎》二首。第一首是这样的:“掷帽悲歌起,叹当年父母生我,悬弧射矢,半世销沉儿女态,羁绊难逾乡里。健羡尔萧然揽辔,入幕高就。”

第二首的情绪更为高涨。

独有难忘者,宁不见慈亲黑发,于今雪洒。检点装囊针线密,老泪潺湲而泻,知多少梦魂牵惹。不为深情酬国土,肯孤踪独骑天边跨?游子叹,关山夜。颇闻东道兼骚雅,最羡是峰峦十万,青排脚下。此去唱酬官阁里,酒在冰壶共把,须勖以仁风遍野。如此清时宜树立,况鲁邹俗非难化,休沉溺,篇章也!

祖国山河雄壮,呼唤人才降世,同窗情谊,劝君努力。气度苍凉,气魄宏大,情深词切,真可与陆师之词媲美。

事实上,不仅仅是陆震的才学,给予了郑板桥诗词创作上的进步,陆震“傲睨狂放”的性格甚至影响了郑板桥的为人处世。也不难看出在后来郑板桥成为“扬州八怪”的怪事趣闻中,有着不少恩师陆震的影子。

根据《任谱》的记载,一般认为,郑板桥是从二十岁开始跟随陆震学习。但也有学者认为,根据上述《板桥词钞·序》所云,二十岁已非幼年,可见学词并非是从二十岁才开始的。板桥也曾提到过“少年游治学秦柳”,在《板桥自叙》中,郑板桥还写道:“燮作词四十年,屡改屡阕者,不可胜数。”《自叙》写于板桥五十多岁时,往前推四十年,也应该是十多岁的少年时期。

陆先生豪放不羁,随性自然,朋友众多,不少是当地的一些志同道合的饱学之士。他们经常带着学生们结伴游山玩水,品论诗作,好不快活。郑板桥在六十多岁时,还在《李约社诗集序》中写道:“康熙间,吾邑有三诗人,徐公白斋、陆公种园、李公约社。徐诗颖秀,陆诗疏荡,李诗沉著。三君子相友善,又互为切磨琢切,以底于成。徐则诗之外兼攻制艺,陆又以诗余擅场,惟约社先生专治诗,呕心吐肺,抉胆搜髓,不尽不休。燮以后辈,从徐陆二公,谒约社于家。其时海棠盛放,命酒为欢。三公论诗,虽毫黍尺寸不相假也。是后燮薄游四方。三君子相次下世。及归,无一存者。”这样的长者和师辈让郑板桥受益终身,耳顺之年时回忆起这段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出郑板桥对这些恩师前辈们的由衷怀念和诚挚感激。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陆先生还常常带着学生出外交友,游学。对于这段经历,郑板桥也是十分怀念的。有一次,陆种园带着学生们去郊游踏青,路过一条青石板小桥时,忽见桥下有一具女尸半浮在水面。

陆种园看见陌生少女浮尸痛惜生情,当场赋诗道: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听到后,笑着对老师说:“种园先生差矣。先生您不认识这位娇娘,何以知她芳龄十六呢?又如何知道她被风吹落河中的?先生是如何看出她的三魂七魄在随波漂浮呢?”

陆先生随口之作,马上就引来学生三个问题,一时不知道如何对答为好。

郑板桥略加思索,随口改陆诗道: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波转,粉面泛波涛。

陆种园一看,虽然只是改掉了每句开头两字,但却恰到好处,惋惜之情一跃而至,更为深切,不禁为学生的佳作拍手称好。

跟随陆先生学习的同时,郑板桥也结识了一班同辈的学友。如“十载乡园共游憩,壮心磊落无不为”的王竹楼、顾桐峰等辈,又如徐宗于、陆白义等人。他们一同学习,一同交游,年少气盛,锋芒初露,谈古论今,毫无顾忌,无拘无束,何等惬意。

在跟随父亲、老师、同学学习时,郑板桥也一直不忘练字。笔法,写字是当时读书人的基本功。郑板桥在青少年时期就受到严格的训练。郑板桥模仿和学习钟繇、王羲之、赵子昂等名家的楷书,特别是赵子昂和董其昌的“帖学”,郑板桥写得精妙不凡。同时在隶书上也很有研究,精于碑学,“字学汉魏,崔蔡钟繇,石碑断碣,刻意搜求。”(《署中示舍弟墨》)可见郑板桥在书法方面广涉名家,功夫扎实。

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楷书帖体、馆阁体是人人必学,用于考试的,楷书行文修长,字体工整清秀。还有一种是行书,往往比较个性潇洒,用于亲友间的私人信件、交流,等等。另外一种则是处于萌芽时期“非书非画”的板桥体。

郑板桥常常戏称自己的书法为“六分半书”。他其实是根据自己的所学,综合了名家的书法长处,将汉隶和楷书结合,用上行草的笔意,偶尔用篆体来修饰,再参入以兰竹笔意创作的一种字体。由于隶书古称“八分”,板桥以隶书为基础,再融入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技巧,进行变化,比八分少了点,就戏称为“六分半书”。郑板桥的“六分半”字体在后来闻名于世,这完全源自他在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中,精通各体后,结合自己的风格,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了考取功名,像那个时候的莘莘学子无疑,青少年时代的郑板桥还得孜孜不倦地攻克楷体。

在跟随陆种园学习之前,郑板桥还曾随父亲的教馆迁徙,到真州毛家桥读书。真州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县,毛家桥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的长江边上。郑板桥曾在《题画·竹》中记叙道:

余少时读书真州之毛家桥,日在竹中闲步。潮去则湿泥软沙,潮来则溶溶漾漾,水浅沙明,绿荫澄鲜可爱。时有鲦鱼数十头,自池中溢出,游戏于竹根短草之间,与余乐也。未赋一诗,心常痒痒。今乃补之曰:风情日午千林竹,野水穿林入林腹。绝无波浪自生纹,时有轻鲦戏相逐。月影天光暂一开,青枝碧叶还遮覆。老夫爱此饮一掬,心肺寒僵变成绿。展纸挥毫为巨幅,十丈长笺三斗墨。日短夜长继以烛,夜半如闻风声、竹声、水声秋肃肃。

年幼的小板桥很可能早已忘记了“随其父学”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但他却记住了毛家桥山林野竹的模样,记住了水竹连天,怡情养性的感受。这或许也是一名天才画师所拥有的独特感观天赋所使然,当他后来起笔泼墨作画时,毛家桥的水竹林,是他心头一汪永远的青翠。

郑板桥后来在《署中示舍弟墨》中提到自己是“学写不成,去而学画”。可见他在青少年时期,书画是同时学习的。自小时候对窗户纸上的竹影感兴趣时,郑板桥就拿出纸笔来临摹、勾画。就在青少年时兰竹画风刚刚起步时,兴化本地的一个大画家,名传天下的李也辞官回家了。李也的画作以“花卉翎羽虫鱼皆妙诀,尤工兰竹”,明丽清新,形神皆备,人们称赞他的画“求画必曰复堂”。回家后以卖画为生,门庭若市,更有多处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来此求学。小板桥对这位同乡的名画师极为崇敬,他常常将自己的兰竹与李也的比较,他觉得李也的画笔精墨妙,自己的却是“家数小小”。朋友都建议他要向李也模仿学习,但郑板桥却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风格。想不到有一天,李也看到了郑板桥的画作,感到十分惊喜,称赞年轻的郑板桥“是能自立门户者”。年纪轻轻就能够得到名师赏识,脱颖而出,可见郑板桥的绘画天才的确非同一般,据说当时他的画作甚至可以“日卖百钱,以代耕稼”了,但他并非一门心思扑在了绘画上,像所有的书生一样,他还孜孜不倦地追求“桂影功名”,熟读四书五经,准备科举考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