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家学熏陶下的启蒙教育_郑板桥传

家学熏陶下的启蒙教育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家学熏陶下的启蒙教育_郑板桥传父立庵先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板桥自叙》小板桥幼年时的生活是贫苦的,郑家虽然到这时经济上已经十分贫困,但却保持了中国古代良好的重教传统。陆先生对郑板桥的一生影响极大,被郑板桥视为自己的偶像。这里的外家气,指的是郑板桥的外公汪诩文。谁知天有劫数,女儿才生下小板桥几年便病逝了。郑板桥的童年生活是悲苦的,但却得到了来自亲人、朋友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

家学熏陶下的启蒙教育_郑板桥传

父立庵先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皆成就。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板桥自叙》

小板桥幼年时的生活是贫苦的,郑家虽然到这时经济上已经十分贫困,但却保持了中国古代良好的重教传统。从幼年时期开始,郑板桥就受到了得天独厚的启蒙教育。

由于需要经常客居他乡,在其他地方的私塾教书,父亲郑立庵可能不是十分慈爱的严父,却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良师。郑板桥六岁多,就被他带进自己的教学课堂,跟班就读,以图能够让儿子耳濡目染,培养小板桥的读书兴趣。待板桥稍微长大一点后,又将小板桥托付给当地名士陆种园先生,请他倾囊相授。陆先生对郑板桥的一生影响极大,被郑板桥视为自己的偶像。(www.guayunfan.com)郑板桥父亲的弟弟,也就是小板桥的叔叔,郑省庵也对童年时的小板桥影响不小。省庵叔叔成家较迟,父亲又常常“傍人入门度春秋”,时时离家在外,所以叔叔便带着小板桥同吃、同睡、同玩耍,亲如父子,情如兄弟。寒冬腊月的季节,小板桥却常常尿床,单衣破被,本不足耐寒,被小孩子这么一尿,又不能烤干,那种寒冬半夜,潮湿又冰冷的感觉肯定让人难以忍受。但是省庵叔叔却从未怪过小板桥,反而帮他将湿了的地方焐干,可谓是“护短论长潜覆匿”,从这些生活细节上,可见叔叔对侄子的疼爱,两人又是在同一屋檐下相依为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省庵在哥哥外出教书的时候,给侄子小板桥扮演了父亲的角色。

如前文所讲,郑板桥虽然幼年丧母,但幸运的是,还好有一名慈爱的妇人费氏给予了他深深的母爱,而费氏对于小板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在生活方面。在郑板桥的墨竹画作名震全国之后,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著名的题画文字。

余家有茅屋数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郑板桥雨后春笋图屏风)

竹子在中国南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品种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子这种刚直挺拔的植物情有独钟,竹子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被做成各式各样方便生活实用的竹器、篾器,南方等地从来都有大范围种植竹林的习惯。

郑家虽小,但在堂前园中都种了竹子,小板桥从小便与竹园为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这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环境之中。像题画文字中写到的那样,秋冬交替之时,乳母费妈妈用旧的围屏做成窗棂,糊上白纸后,可以透光,还能防风御寒。小板桥在窗下读书时,阳光透过竹林,穿过白窗投到桌子上的斑斑驳驳的竹影,不正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竹画吗。日光满屋,风吹影动,这幅大自然造就的墨竹图画常常又摇曳多姿,变化出不同的姿态。这幅大自然的杰作吸引了聪慧过人的小板桥,孩童越看越有趣,时不时用笔在窗纸上将竹影勾勒下来,这样就真的成了墨竹画了。郑板桥一生对画竹的偏好和在墨竹画作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谁能想到竟是萌生在费氏对孩童的疼爱,为他制作的遮阳白窗背后,投下的斑斑竹影之中呢。

郑板桥在《板桥自叙》一文中还提到了自己的外祖父汪诩文:“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这里的外家气,指的是郑板桥的外公汪诩文。如前文所讲到的,汪诩文是兴化当地的名士,可能是由于对满清异族统治的仇恨,他饱读诗书,却不愿出门入仕。因为欣赏同乡的小伙子郑立庵勤奋好学,不吝对方家中贫寒,将自己的独生女嫁给了他。谁知天有劫数,女儿才生下小板桥几年便病逝了。在女儿去世后,他悉心指导小板桥的诗词歌赋,倾力将自己一生所学给予自己的小外孙,希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出人头地。

郑板桥的童年生活是悲苦的,但却得到了来自亲人、朋友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这位书画奇才一生的艺术旅程,便在这幼时所受的文学和艺术的熏陶之下,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