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待嫁家中,应酬交际_郑板桥传

待嫁家中,应酬交际_郑板桥传

时间:2022-05-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待嫁家中,应酬交际_郑板桥传鄱湖浪阔输扬子,匡阜云来润石头。这年冬季,老同学顾于观与郑板桥相聚扬州。十多年前,顾万峰应山东常建极邀请,担任幕僚,郑板桥曾写词相送,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顾万峰为郑板桥能够高中进士感到高兴,特地写下了《赠郑板桥大进士》一诗相送。“干将”是历史传说中有名的宝剑,郑板桥以名剑自比,愿借此机会一试身手,为民铲除灾害。

待嫁家中,应酬交际_郑板桥传

鄱湖浪阔输扬子,匡阜云来润石头。

手把干将浑未试,几回磨淬大江流。

——《上江南大方伯晏老夫子》

在高中进士之前,郑板桥可能没有想到为官之路会如此曲折。超过半辈子的含辛苦读,终于功名到手,满腹抱负却依然没有用武之地。乾隆二年(1737)回到家中后,接下来的时间大多都是在家乡兴化或是扬州度过的。进士的内心是矛盾而复杂的,时而激愤,时而平静,诚如他诗中所云“欲寄情人羞自嫁,把诗烧入博山烟”,何时才是出头天呢?尽管仕途还未明朗,但进士的头衔总算给苦命了大半辈子的郑板桥带来了很多好处,名声也已今非昔比,与各色人物的拜访和交往,与各类名流的应酬与交际,成了郑大进士这些年来待“嫁”家中的主要内容。(www.guayunfan.com)这一年,高邮知州富椿和一班文人好友乘船来到兴化,拜访郑板桥。“知州”是古代的官名,始于宋代,全称为“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相当于地方第一级的行政长官。富椿是一名颇有建树的地方官员,他执政的所在地高邮,是一个水患较多的地方。富椿从就任开始,就努力筑城壕河堤,兴修水利,防洪救灾,著《筹维八议》专事治水,成绩突出。而且他一生廉洁奉公,关心民间疾苦,广受百姓爱戴。富椿和朋友们的到来让郑板桥十分高兴,他十分欣赏富椿这样能干而又爱民的父母官,他在诗中赞许这位知州为“孤城将不保,一命敢苟全”,这其实也是出身贫苦的郑板桥出仕做官的目标,他又何尝不是一直为此在做准备,只可惜造化弄人。

这年冬季,老同学顾于观与郑板桥相聚扬州。这位老同学也是郑板桥多年的老友了,郑板桥在《七歌》写到的“竹楼桐峰文字奇”中的“桐峰”指的正是他。顾于观,字万峰,根据《兴化县志》记载,此君也是一名饱学诗书之士,只是他比较热衷于晋魏古风,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他的诗作也充满着魏晋风骨,杭太史曾评价他的诗为“绵邈滂沛,清峭凄厉”。他与后来成为“扬州八怪”之二的家乡名士李鳝、郑板桥都是好朋友,时常喜好云游四方。所到之地,无不受地方名流热忱款待,公卿大夫莫不为之折服,称叹其才气。乾隆十六年,高庙南巡,顾万峰献赋颂恩,赐大缎。他常常说:“吾平生最得意事,惟登泰山绝顶,见云气喷薄有声,俯视大海,茫茫洋洋,此时四顾无俦,作天际真人想,觉尘世富贵,无异鸱得腐鼠儿。”想必也是一位落拓不羁,豁达豪放的人物。

十多年前,顾万峰应山东常建极邀请,担任幕僚,郑板桥曾写词相送,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那还是雍正元年时候的事情,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两人都早已成为鬓毛微霜的中老年人了。多年不见的好友能够重聚,自然免不了酒酣耳热一番,感慨世事无常。顾万峰为郑板桥能够高中进士感到高兴,特地写下了《赠郑板桥大进士》一诗相送。

郑生积学晚有名,感念平生意凄恻。

深心地底迥星芒,苦节坚冰炼木德。

文成亦爱今人赏,宦达仍惭古贤责。

遇我扬州风雪天,酒阑相向意茫然。

邱陵同寻史阁部,祠庙还过董广川。

亦有争奇不可解,狂言欲发愁人骇。

下笔无令愧六经,立功要使能千载。

世上颠连多鲜民,谁其收之唯邑宰。

读尔文章天性真,他年可以亲吾民。

既然是多年的老友,诗中也就没出现太多的客套,对郑板桥高中进士并没有太多的恭维颂扬语调。顾于观对老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亲吾民”的父母官。

乾隆三年,江南大旱。据《清史稿·高宗本纪》记载,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受灾严重。郑板桥此时已经在家赋闲两年多了,面对江南大旱,他也期待着能够尽快出仕,好能够一显身手。这一年,朝廷任命了晏斯盛出任安徽布政使,驻节南京。布政使这一官职相当于如今的省长级别了,而晏斯盛在乾隆元年丙辰科会试时曾担任考官,和郑板桥有过“座师”之分,于是他趁此上书,写了几首诗作,想请晏斯盛为之引荐。

诗作共有四首,前面几首都极力地称颂了晏斯盛的才华和政绩,希冀晏的出任能够给江南灾区带来福音。同时他向晏提出:“赤旱于今忧不细,批图何以绘流亡”——这正是当下赤地千里的江南以及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嗷嗷待哺的灾民的真实写照。最后一首诗则是郑板桥的献诗主旨。

鄱湖浪阔输扬子,匡阜云来润石头。

手把干将浑未试,几回磨淬大江流。

“鄱湖”、“匡阜”指的都是江西,晏斯盛正是江西人,郑板桥由衷地希望能够受到他的提携。“干将”是历史传说中有名的宝剑,郑板桥以名剑自比,愿借此机会一试身手,为民铲除灾害。但遗憾的是,不知道是晏斯盛未有理睬还是引荐没有成功,这次自荐依旧是石沉大海,郑板桥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了。

一次次地上书自荐,又或是求人举荐,但每次结果都是无疾而终,一次次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郑板桥来说,这份失落和愤慨叫人难以接受,在他写给扬州名士雅雨山人卢见曾的诗作中可见一斑。

卢见曾,字抱孙,山东德州人,号雅雨山人,是扬州一位赫赫有名、大有声望的人物。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公工诗文,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时人谓之卢矮。辛卯举人,历至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两度出任扬州,乾隆三年至两淮盐运使,乾隆四年因事罢官,贬谪塞外;乾隆十八年再任扬州。卢见曾喜欢交纳文士,而且慷慨大方,尤爱资助落魄文人,当时扬州大大小小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与之交往。金农、李啸村等都常常是他的座上客,郑板桥此时常在扬州卖画,并与他相识。卢氏常常利用自己三品大员的权力,让盐商们出钱,举办各种笔会、诗会。此时正是乾隆四年,卢氏因事罢官之时。卢见曾的遭遇让郑板桥感到愤慨,也对官场变幻无常深有感触。他在《送都转运卢公讳见曾》四首组诗中写道:

扬州自古风流地,惟有当官不自怡。盐策米囊销岁月,崖花涧鸟避旌旗。一从吏议三年谪,得赋淮南百首诗。昨把青鞋踏隋苑,壶浆献出野田儿。

清词颇似王摩诘,复以精华学杜陵。吟撼夜窗秋纸破,思凝寒涧晓星澄。楼头古瓦疏桐雨,墙外清歌画舫灯。历尽悲欢并喧寂,心丝袅入碧云层。

尘埃吹去又生尘,汨尽英雄为要津。世外烟霞负渔钓,胸中宠利愧君臣。去毛折项葫芦熟,豁齿蓬头婢仆真。两世君家有清德,即今风雅继先民。

何限鸩鸾供奉班,惭予引对又空还。旧诗烧尽重誊稿,破屋修成好住山。自写簪花教幼妇,闲拈玉笛引双鬟。吹嘘更不劳前辈,从此江南一梗顽。

第一首以豪放的胸怀,认为做官并不愉悦,在扬州这个风流繁华的地方,做官是不快活的,每天都被繁杂事务所困,不能解脱。现在贬官流放,反而能够自在空闲,有时间去赋诗了,这是为了安慰好友,让他能够多想开一点,不要为贬谪的挫折所困扰。第二首则是点评卢氏之诗,认为他的诗有王维和杜甫的神髓,摆脱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从而达到清幽久远的境界。第三首又有安慰好友的情意所在,希望他不要为功名所累,自古多少英豪都为争夺高位而丢掉了性命,何必一定要执意顾盼青云呢?官务缠身反而不能够享受烟霞美景和垂钓之乐了。卢氏家风是何等的清俭,两世清风,又何苦为功名利禄所囚。

最后一首则是从卢见曾的流放联想到了自己的不遇。“何限鸩鸾供奉班,惭予引对又空还”,多少大大小小的官员在朝廷当差供奉,唯独自己虽经皇帝策问中了进士,却是两手空空而回,一官半职也未曾得到。或许还是应该重修老屋,再理旧稿,归隐家乡。过一过家人围膝,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作罢。决计去做一个冥顽不驯的硬风骨,也不愿再去谋求仕宦,谢绝前辈引荐吹嘘之劳烦。

郑板桥是在将自己的落拓不遇和卢见曾的官场挫折交织在了一起。卢见曾如此贤才尚且不幸,更不必说自己了。郑板桥是感到失望的,一次次的失望留下的是投在仕途之路上的道道阴影,对此他充满愤懑,但在寄情诗文发泄之后,他仍然心怀希冀,从未绝望。

虽然仕宦之路仍是个未知数,但郑板桥这位新科进士,却开始逐渐在缤纷璀璨的扬州画坛上站稳脚跟了。郑板桥的兰竹画作不断被人问津、光顾,进士的成就让他的创作心境和艺术个性更加成熟。这一时期,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开始逐渐成熟并壮大了。“扬州画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即是“扬州八怪”,但对于“八怪”的内涵及人员构成,后世学者有不少不同的看法和评论,但无论何种观点都必然有郑板桥的一席之地,可见郑之重要。他不仅仅是进士,而且作品脍炙人口,书画雅俗共赏,既能够在上流社会得到承认,又能够为市井阶层所喜爱,从而使他有着独特的声望。“扬州八怪”是后人给予这一时期扬州画坛上的活跃画师们的封号,当时这些画师会聚扬州,切磋砥砺,开启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全新的纪元。他们不是一个组织,也没有统一的领袖,但不可否认的是,后世的了解往往是从狂怪不羁的郑板桥开始的。特别是郑板桥诗集中《绝句二十一首》为当时的无名俊才立传,其中就有黄慎、金农、高凤翰等人,这也是后世提出“扬州八怪”的根据之一。毫无疑问,郑板桥的名望推动了扬州画派的其他画师,两者之间的互相推勉,最终造成了扬州画派能够超出黄山、华亭等画派,获得了妇孺皆知、传名于世的特殊地位。

这一时期,郑板桥的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水平。科考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他无须再拘泥于馆阁体笔法的限制。他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书写他的“六分半书”了。

但是,书画上的成功却不能让郑板桥感到满足,只有为官出仕才能够给奋斗一生的功名之路画上一个句号。四十四岁中举已经太迟,而现如今,整整四年过去了。在期待、失落和愤慨等复杂的心情中,一封来自京城,署名慎郡王的亲笔书信正在送往兴化的路上,这封书信是否能够给穷途进士郑板桥带来希望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