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录司徒雷登年谱简编_司徒雷登的故事

录司徒雷登年谱简编_司徒雷登的故事

时间:2022-05-1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录 司徒雷登年谱简编_司徒雷登的故事1876年出生6月2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武林门内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布道团寓所,英文名约翰·雷登·斯图尔特。司徒雷登与大弟戴维、二弟沃伦进美国当地学校五年级就读。1889年 13岁升六年级。4月1日,民国临时国会召开,孙中山宣布辞去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继之。司徒雷登以美联社特邀记者身份列席,是在场唯一具有外国记者身份的外国人。丧事毕,将母接至南京居住。

录 司徒雷登年谱简编_司徒雷登的故事

1876年(清光绪二年)出生

6月2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武林门内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布道团寓所,英文名约翰·雷登·斯图尔特(John Leighton Stuart)。

父约翰·林顿·斯图尔特(John Linton Stuart,1840 —1913,中文名司徒尔、司徒约翰),母玛丽·露易斯·霍顿·斯图尔特(Mary Louise Horton Stuart,1842—1925)。父母均为美国南长老会来华传教士,1874年夫妇同来中国杭州,两年后生长子司徒雷登,后又在杭州陆续生下次子、三子、四子。

1878年(光绪四年) 2岁(www.guayunfan.com)牙牙学语,由于家中奶妈及佣人均系杭州人,因此首先学会的是杭州方言。

4月,大弟戴维·托德·斯图尔特(David Todd Stuart,1878—1909)出生。

1879年(光绪五年) 3岁

开始跟母亲学习母语英文。

1880年(光绪六年) 4岁

12月,二弟沃伦·霍顿·斯图尔特(Warren Horton Stuart,1880—1962,中文名司徒华林)出生。

1882年(光绪八年) 6岁

9月,三弟罗伯特·柯克兰·斯图尔特(Robert Kirkland Stuart,1882—1889)出生。

1883年(光绪九年) 7岁

母亲在杭州创办女学,自任校长。该校是杭州弘道女中的前身之一。

1884年(光绪十年) 8岁

夏,杭州酷暑,随家庭往西湖北高峰、灵隐寺等处避暑。

1885年(光绪十一年) 9岁

继续在家随母学习相当于小学三年级程度的英文、数学历史课程,并在母指导下学习拉丁文。

1886年(光绪十二年) 10岁

对于杭州民俗产生浓厚兴趣,对其中吃年夜饭、过春节、看社戏、坐彩船游西湖、西湖观灯及闹洞房等,留下深刻印象。

1887年(光绪十三年) 11岁

4月,随父母首次回到美国。兄弟四人着中国服饰,表演中国习俗。

1888年(光绪十四年) 12岁

秋,父母携幼弟罗伯特回中国复职。司徒雷登与大弟戴维、二弟沃伦进美国当地学校五年级就读。“群儿以其衣服不同,语言殊异,咸以异邦人目之。”(刘廷芳、谢景升:《司徒雷登年谱》)

1889年(光绪十五年) 13岁

升六年级。

本年,年仅7岁的幼弟罗伯特早卒,葬于杭州西湖九里松外国传教士公墓,是为家族中葬于杭州西湖之滨的第一人。

1890年(光绪十六年) 14岁

升七年级。

1891年(光绪十七年) 15岁

八年级

1892年(光绪十八年) 16岁

9月,入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维尔市潘托普斯学校。

1893年(光绪十九年) 17岁

插班考入汉普顿—悉尼学院。

1894年(光绪二十年) 18岁

开始受到美国“学生志愿赴海外传教运动”影响,加入学院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并担任会长。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19岁

获大学文章奖。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20岁

6月,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应潘托普斯学校之邀,回母校任拉丁文和希腊文教师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21岁

秋,大弟戴维、二弟沃伦入弗吉尼亚州立大学。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22岁

潘托普斯学校校董会以司徒雷登执教有方,拟提为校长继任人选。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23岁

秋,入弗吉尼亚州协和神学院研究神学。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24岁

继续在神学院就读。

本年,傅泾波出生。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25岁

参加“学生志愿赴海外传教运动”。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26岁

5月,被册立为牧师。

6月,神学院毕业,获神学学士学位。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27岁

在新奥尔良结识远房表妹艾琳·罗德(Aline Rodd,1878—1926,中文名路爱玲)。

1904年(光绪三十年) 28岁

7月,与艾琳订婚。

11月17日,与艾琳结婚

12月,偕新婚妻子起程前往中国传教。12月25日圣诞节,抵上海,父母从杭州至上海迎接。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29岁

2月3日,农历甲辰年除夕,抵阔别17年的第二故乡杭州。

重新开始学习中文,以为传教之需。在杭州街头,偶遇清朝浙江巡抚聂缉椝出巡。进入民国以后,在燕京大学校长任上,又与聂缉椝的夫人、基督教徒、曾国藩幼女曾纪芬订交。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30岁

2月5日,生独子杰克。

随父至杭州乡村传教。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31岁

开始独立传教。

提出与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司徒雷登隶属南长老会)合办育英书院(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育英书院即之江大学的前身。

本年,大弟戴维来华,任苏州协和医院外科医师兼传教士。

美国南北长老会在南京创办金陵神学院。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32岁

2月,发表《传教士与中国人民》。

夏,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圣经·新约》希腊文教授。迁居南京。

本年,所撰《新约希腊文初级读本》出版。

1909年(宣统元年) 33岁

12月,大弟戴维狩猎时因猎枪走火而卒,未婚,享年31岁,归葬西湖九里松外国传教士公墓。

1910年(宣统二年) 34岁

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

本年,二弟沃伦受美国南长老会之派来杭州之江大学任教。

1911年(宣统三年) 35岁

10月10日,武昌湖北新军起义爆发,旋十四省独立。

11月,由于战争,南京金陵神学院停课,由南京返回杭州父母身边。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36岁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2月12日,清帝宣统退位,清朝告终。

4月1日,民国临时国会召开,孙中山宣布辞去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继之。司徒雷登以美联社特邀记者身份列席,是在场唯一具有外国记者身份的外国人。

本年,出版《圣教布道近史》,全书近50万字,由陈应笔述。

1913年(民国二年) 37岁

秋,父司徒尔牧师去世,享年72岁。回杭理丧,葬父于西湖九里松外国传教士公墓内大弟戴维墓旁。丧事毕,将母接至南京居住。

本年,出版《新约希腊语初级读本》。

1914年(民国三年) 38岁

夏,携母、妻、子返美国休假探亲。

白宫得到威尔逊总统接见。

1915年(民国四年) 39岁

7月,由美返华。

1916年(民国五年) 40岁

仍在南京金陵神学院任教。

二弟沃伦出任杭州之江大学校长,任职至1922年。

本年,完成《司氏新约希中英三语辞典》。

1919年(民国八年) 43岁

5月,受聘新成立的北京燕京大学校长,携眷入京。

与同人制定“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的燕京大学校训。

1921年(民国十年) 45岁

9月,参加巴顿调查团,考察在华各地教会学校情况,结识阎锡山。

1922年(民国十一年) 46岁

3月,回美国述职。

本年,燕京大学位于北京西郊海淀的新校址动工。

1923年(民国十二年) 47岁

6月,参加燕京大学浙江同乡会举行的欢迎会。

获民国北京政府颁三等嘉禾奖章。

1924年(民国三十年) 48岁

11月,独子杰克自美来华探亲。

12月,值玛丽·霍顿女士来华50周年,同人举行庆祝会。

1925年(民国十四年) 49岁

1月,母病逝,享年83岁。北京政府提供专用车厢,扶母灵柩经天津海路至上海转杭州,安葬于西湖九里松父墓旁。

12月,燕京大学英文校名定为 Yenching University。

1926年(民国十五年) 50岁

6月5日,妻艾琳病逝,享年48岁,葬于燕京大学海淀新校址的燕大公墓。

夏,随燕京大学迁入新校址。

本年,被聘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

1927年(民国十六年) 51岁

2月,燕京大学经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正式认可注册为私立大学。

1928年(民国十七年) 52岁

10月,初识蒋介石。

1929年(民国十八年) 53岁

1月,抵杭州,下榻西湖新新饭店,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常会。

春,国民政府准予燕京大学立案。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新颁私立大学立案法,吴雷川任燕大校长,司徒雷登改任校务长。

1930年(民国十九年) 54岁

6月17日,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57岁

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会见司徒雷登。

11月,应司徒雷登之邀,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燕京大学演讲。

1934年(民国二十二年) 58岁

10月,在南京励志社演讲,蒋介石、孔祥熙等联名发起为燕京大学募捐活动。

本年,以燕京大学面临的经济问题,发起“百万基金运动”。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60岁

6月23—24日,燕京大学师生为司徒雷登贺寿。

本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司徒雷登办学燕大,成绩卓著,给予褒奖。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61岁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同月,北平沦陷,为保护燕京大学,重新出任校长,并于校中悬挂美国国旗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62岁

3月,在武汉结识周恩来。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64岁

5月,抵陪都重庆,分晤国共两党领导人。

1941年(民国三十年) 65岁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司徒雷登被日本宪兵逮捕并拘禁,共关押三年零八个月。燕京大学亦遭日军解散。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69岁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司徒雷登获释。

9月4日,在重庆结识毛泽东。

9月19日,偕傅泾波与毛泽东、周恩来共进晚餐。

10月10日,在北平参加燕京大学复校后首次开学典礼。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70岁

6月20日,燕大师生开始举行“司徒校务长七秩大庆活动”,蒋介石题写“陶铸群伦”贺词,国共两党领导人李宗仁、熊斌、叶剑英分别到临湖轩贺寿。

6月21日,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政府令》,褒奖司徒雷登在华从事教育事业的功绩。

6月24日,七十寿辰,《燕大双周刊》特出《庆祝特刊》。

7月7日,会见成都燕大同学。

7月9日,宴请燕大学生辅导委员会成员。

7月12日,美国参议院批准杜鲁门总统提名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出席燕大教职员举行的欢送茶会。

7月15日,抵南京履新,国共两党及燕大人氏周恩来、董必武、章文晋、王炳南、胡适、徐柏园、陈立夫、冯玉祥、龙云、赖琏、孔祥熙、吴铁成、张厉生、俞大维、皮宗敢、于斌、吴鼎昌、邵力子、张鸿钧、陶履中等先后来大使馆祝贺。

10月18日,盘桓出生地杭州三日,上午由南京飞抵杭州,下榻于石函路外宾招待所。中午接受杭州市市长周象贤夫妇宴请。后赴西湖九里松为父母等扫墓。

同日,《东南日报》发表社论《欢迎司徒大使莅杭》。

10月19日,上午参访耶稣堂弄故居和天水堂,在之江大学作演讲。中午出席浙江省暨杭州市28个团体为其举行的欢迎午宴。下午至杭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出席该会复会典礼,并在会场接受了“杭州市荣誉公民”证书和杭州市金钥匙。

10月20日,上午接受《东南日报》记者采访,嗣赴湖山堂礼拜,为一对杭州年轻人证婚。中午赴思澄堂参加教友聚餐。下午在杭州市市长周象贤陪同下乘“逸庐号”游船游西湖湖心亭、三潭印月等景点。晚上接受周象贤市长在楼外楼菜馆的宴请。

10月21日,离杭返宁。登机前参访设于笕桥的中央空军军官学校,并对官生作演讲。

10月22日,《东南日报》和《大同日报》头版刊登《司徒雷登启事》,称:“匆匆离杭,未克遍辞,特登报以申谢忱。”

11月15日,以美国驻华大使身份出席以国民党员为主要代表的“制宪国民大会”开幕式。

11月18日,参加中共代表周恩来由南京返延安前日举行的餐会。

11月22日,接受中共代表团王炳南受周恩来之嘱转送的仿明五彩人物敞口瓶一尊。

12月8日,燕大复校日,举行茶会招待燕大南京校友。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71岁

5月28日,举行茶会招待留美公费同学。

7月4日,举行美国国庆招待会,与会中国各界人士有:孙桐岗、钱昌祚、周至柔、徐柏园、刘师舜、刘维炽、戢翼翘、董霖、翁文灏、戴传贤、史尚宽、沈怡及夫人应懿凝、张群及夫人马育英、邵力子及夫人傅学文、陈诚、甘乃光、孔昭恺、陈立夫、吴贻芳、白崇禧、黄镇球、刘士毅、秦德纯、袁晓园等。

6月24日,贺寿会,吴鼎昌、张厉生、杭立武及夫人陈越梅等,及燕大南京、上海校友120多人与会。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72岁

3月29日,以美国驻华大使身份出席国民政府“行宪国民大会”开幕式。

5月28日,偕巴大维(David Barr)访问台湾省立农学院

6月,贺寿会,张厉生及燕大人士出席。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73岁

3月10日,报告美国国务卿,“请求授予我与中共高级领导会谈”。

3月19日,为傅泾波次女傅铎若和金陵神学院院长李汉铎之子李文翰举行订婚典礼。

3月25日,在上海与陈铭枢会谈。

4月8日,由于中国战局的原因,决定取消赴杭州为双亲扫墓的计划。

4月24日,南京易手。

4月27日,起草承认中共备忘录。

5月13日,一见黄华。

6月6日,二见黄华。

6月8日,报告美国国务卿,提出回国后重新返华的设想。

6月10日,与陈铭枢会谈。

6月12日至16日,在上海会见罗隆基、李蒸、章汉夫。

6月24日,贺寿会,20余名燕大校友参加。

6月28日,三见黄华。

7月9日,与陈铭枢会谈。

8月2日,飞离南京,结束在华50年生涯。

8月18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起草的《别了,司徒雷登》。

11月30日,在火车上突发脑血栓,入院急救

1950年 74岁

1—8月,大部分时间均在住院治疗中。

9月,与傅泾波一家定居美国首都华盛顿。

1951年 75岁

6月24日,朋友在华盛顿贺寿,徐英、顾维钧、陈之迈、李惟果等中外人士与会。

本年,在朋友的协助下,开始撰写回忆录的末三章。

1952年 76岁

6月24日,贺寿会,徐英、俞大维及夫人陈新午、皮宗敢、霍宝树、张君劢、陈之迈、马在天及傅海澜、傅履仁姐弟等100余中外人士与会。

7月,中国大陆经过高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一分为八,燕京大学自此不复存在。

12月,辞去驻华大使获准。

1953年 77岁

6月27日,贺寿会,俞大维、张君劢、陈之迈、张鸿钧、徐英等与会。

1954年 78岁

6月27日,贺寿会,俞大维、张君劢、邓建中、马在天、徐英等与会。

10月15日,回忆录《在华五十年》(Fifty Years in China-The Memorie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由纽约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马歇尔与胡适分别为之作序。16日,台湾《大华晚报》在第一时间内开始连载《在华五十年》的中译文。

12月1日,台湾大华晚报社出版《司徒雷登回忆录:旅华五十年记》中译本(李宜培、潘焕昆译,蒋梦麟题签)。

1955年 79岁

6月25日,贺寿会,梅贻宝、刘大中、袁家彰、邝文瀚、袁师竹、马心仪、徐英等与会。

8月1日,签署最后遗嘱,将全部文件赠予傅泾波,请傅泾波在其去世后,如有可能,将骨灰安葬在原燕京大学其妻墓地旁。

本年,香港求精出版社出版司徒雷登回忆录《在中国五十年》(阎人峻译)。

1956年 80岁

6月23日,贺寿会,梅贻宝、蔡文治、袁同礼、顾翎群、朱抚松、徐钟佩、傅安明、蒋硕杰、江一平、刘大中、黄中、王恭立及傅泾波和夫人刘倬汉等中外人士与会。

1957年 81岁

6月29日,贺寿会,陶履中、刘大中、袁家彰、黄中、徐英等与会。

1958年 82岁

6月28日,贺寿会,胡适、董显光、马心仪、卓孚来、徐英等中外人士与会。

1959年 83岁

6月20日,贺寿会,叶公超、夏功权及夫人黄新平、曹文彦等中外人士与会。

1960年 84岁

本年贺寿会徐英等与会。

1962年 86岁

2月,二弟沃伦·霍顿·斯图尔特去世。

9月19日,以心脏病卒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9月22日,悼念会,李书华、卓孚来、卓年来、徐英、刘倬汉等及中国洪门民治党中央常委会、中国洪门民治党美国总支部代表等到场。

遗体火化后,因种种原因,骨灰盒迄今仍安放在华盛顿傅氏寓所生前居室之内。

谱 后

1972年

本年初,美籍华人傅泾波三女傅海澜随美籍华人龙绳文率领的一批华裔人士访华。傅泾波托傅海澜带信给周恩来。

1973年

本年,傅泾波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偕夫人刘倬汉等秘密访华,在北京住了十个月。并向有关方面提出了关于将司徒雷登的骨灰安葬在燕园的请求。

1982年

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译,刘雪芬校),但删除了英文版中的马歇尔序言,胡适的导言,及“大段吹捧蒋介石的个别章节”,且列为“内部发行”。

1983年

本年,傅泾波偕夫人刘倬汉、长女傅暧泠、外孙李景汉应杭立武之邀访问中国台北,与张群、陈立夫 、杭立武等老友相晤。

1984 年

傅泾波一行二访北京,会见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再次向有关方面提出在北京燕园安葬司徒雷登骨灰的事宜。

1986年

1月29日,傅泾波在美面晤中国驻美大使韩叙,托其将两封信带回国转交有关方面,其中的一封是致邓小平的,信中又一次提出了司徒雷登骨灰安葬及将周恩来当年赠送给司徒雷登的花瓶归还中国的问题。

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派研究人员何迪前往华盛顿,帮助傅泾波整理其口述历史《我与司徒雷登》,至6月。

6月,中国有关部门经过协商,并报请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对傅泾波信函作出答复,同意接收花瓶,并存放于南京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同意司徒雷登的骨灰以原燕京大学校长名义安葬于原燕京大学临湖轩。然此事其后却遭到某些人士的反对。

1987年

4月,中国驻美使馆派员通知傅泾波,骨灰安葬暂缓办理。

1988年

5月,美籍华人傅海澜受父之托专程来华,将五彩瓷花瓶送回中国,并参加了在南京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庭院内举行的交接仪式。

10月27日,傅泾波去世。中国驻美大使韩叙、侨务参赞陈启道及大使馆陆海空三军武官、新华社驻美分社社长李延年等参加了追悼会。《人民日报》发布消息:“美籍华人傅泾波先生病逝。”

1994年

本年,周恩来赠送司徒雷登的仿明五彩人物敞口瓶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95年

本年始,傅泾波幼子、美军退役将军傅履仁出任美国麦道飞机公司副总裁兼美国麦道(中国)公司总裁、美国波音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及美国安然国际(中国)公司董事长,常驻中国北京,至2000年。

2000年

3月,位于杭州耶稣堂弄的司徒雷登故居遭产权单位杭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拆除,仅剩断墙残垣。事发后,杭州市主管领导亲临现场,提出三点善后意见。

2001年

8月,傅海澜访华,向南京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捐赠司徒雷登的来宾签名簿。

本年,杭州市文物部门购得司徒雷登故居的产权,对之进行修复,至12月竣工。

2002年

4月,杭州司徒雷登故居交由杭州名人纪念馆管理。

8月,杭州司徒雷登故居管理单位杭州名人纪念馆与傅海澜取得联系,就司徒雷登故居内部陈设征求意见。

10月,傅海澜通过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向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捐赠了一批司徒雷登的遗物。

2003年

9月,傅海澜再次通过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向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捐赠了一批实物及文献。

10月,杭州司徒雷登故居被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本年,傅海澜访华,将周恩来当年赠送给傅泾波的红木镶制延安产石雕捐赠给南京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又至杭州司徒雷登故居寻访。

2004年

4月24日,“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在北京燕园临湖轩举行,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及傅氏亲属傅铎若、傅海澜、傅履仁等50余人出席。会后印行《纪念傅泾波先生座谈会资料汇编》一册。

本年,杭州司徒雷登故居进入室内陈设阶段。恢复了起居室、办公室兼书房、餐厅、卧室。故居匾牌由燕京大学校友、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黄华题写。

2005年

6月6日,杭州司徒雷登故居以纪念馆的形式对外开放。

9月,傅铎若、傅海澜姐妹通过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向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捐赠一批书画作品及司徒雷登各个时期老照片的扫描件。

2006年

7月,美籍华人、燕京大学校友国仲元致函杭州名人纪念馆,就美国傅氏姐弟愿将司徒雷登遗物捐赠给杭州司徒雷登故居事宜告知,并附部分遗物(生活用品、书画作品、中外文书籍等)清单。

同月,杭州名人纪念馆致函傅氏姐弟,对捐赠司徒雷登遗物给故居之举表示感谢,并表示愿意接收这批遗物和承担全部的运输费用。

8月,司徒雷登遗物从美国华盛顿经巴尔的摩(Baltimore)起运至中国杭州,并于9月抵达中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11月9日,傅履仁一行参访了杭州司徒雷登故居。在故居,傅履仁又当场向故居捐赠了1946年杭州市市长周象贤赠给司徒雷登的杭州市金钥匙等七件珍贵物品。

2007年

1月8日,杭州耶稣堂弄内立起了司徒雷登的胸像雕塑。

5月,杭州名人纪念馆开始策划在司徒雷登故居二楼举办“美国傅氏捐赠司徒雷登遗物陈列”。

12月3日,在杭州司徒雷登故居前举行了“司徒雷登遗物捐赠仪式”,傅铎若、傅海澜、傅履仁等美国傅氏一行向故居捐赠了“杭州市荣誉公民证书”等5件物品。同日,“美国傅氏捐赠司徒雷登遗物陈列”在故居二楼对外开放。

2008年

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被安葬于杭州北郊的浙江安贤园内。傅履仁偕夫人,美国驻华大使雷德、驻沪总领事康碧翠及中国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等中美人士到场参加安葬仪式,美联社及中国有关媒体均作了报道。下午,傅履仁、康碧翠等美方人士参访杭州司徒雷登故居,傅履仁向故居捐赠了蒋介石、杜鲁门、宋子文、马歇尔等签名送给司徒雷登的老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