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萧红年表_萧红传

萧红年表_萧红传

时间:2022-05-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萧红年表_萧红传1911年6月1日,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三弟连富被送往阿城张廷举四弟家寄养。该校俗称龙王庙小学,后改称第二十国民小学、南关小学,现为萧红小学。萧红参加游行,主动担任宣传员。半年后,萧红了解到汪恩甲的庸俗和吸食鸦片的恶习,萌生退婚之念。父亲和继母主张萧红与汪恩甲完婚。6月中,因欠旅馆食宿费四百余元,萧红被扣为人质,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其卖入低等妓院抵债。

萧红年表_萧红传

1911年

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改名张廼莹(“廼”同“乃”)。

生父张廷举(1888~1959),字选三,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获奖励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先后在汤原、呼兰等地任教并担任地方教育官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参加土地改革,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被定为开明绅士。

生母姜玉兰(1886~1919),婚后生一女三子,长女荣华(即萧红)、长子富贵(夭亡)、次子连贵(即张秀珂)、三子连富(夭亡)。(www.guayunfan.com)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4年(3岁)

大弟富贵出生。

1915年(4岁)

大弟富贵夭亡。

1916年(5岁)

二弟连贵(张秀珂)出生。

随母回娘家省亲,二姨姜玉环得知外甥女大名张秀环,坚持要父亲为其改名。

外祖父姜文选将萧红的学名改为“张廼莹”。

1917年(6岁)

7月9日,祖母范氏病故。其后,萧红搬到祖父房间,祖父开始口授《千家诗》。

1919年(8岁)

三弟连富出生。

8月26日(农历闰七月初二),母亲姜玉兰不幸感染霍乱,三天后病故。三弟连富被送往阿城张廷举四弟家寄养。

12月15日(农历十月十四日),张廷举续娶梁亚兰。

继母梁亚兰(1898~1972),婚后生三子(张秀、张秀琢、张秀琬)二女(张秀玲、张秀珑)。

1920年(9岁)

秋,入呼兰县乙种农业学校女生班初小一年级就读。该校俗称龙王庙小学,后改称第二十国民小学、南关小学,现为萧红小学。

1921年(10岁)

三弟连富感染霍乱夭亡。

1922年(11岁)

弟弟张秀珂入龙王庙小学初小一年级就读。

1924年(13岁)

夏,初小毕业。

秋,入北关初高两级小学校女生部高小一年级就读。学校位于城北二道街祖师庙院内,后曾称为道文小学、第二初高级完全小学校、胜利小学校等。不久,张廷举出任该校校长。

1925年(14岁)

秋,转入呼兰县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即后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校的女生部,该校校址在今呼兰县第一中学院内),插班高小二年级。

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全国人民抗日反帝爱国的热潮风起云涌。受这股潮流影响,呼兰县中学联合会发起游行、讲演、募捐等活动,支援上海工人、学生们的斗争。萧红积极参与这一社会活动,并与同学傅秀兰一起到居住县城东南隅有钱有势的“八大家”募捐。

7月末,呼兰县学生联合会在西岗公园举行联合义演,答谢义捐民众。萧红在话剧《傲霜枝》中扮演一个贫苦的小姑娘。

1926年(15岁)

6月末,高小毕业,到哈尔滨继续上中学的愿望遭父亲、继母反对。萧红激烈抗争。

1927年(16岁)

夏,因抗争无果,扬言要到天主教堂当修女,张廷举终于妥协,同意萧红继续读书

秋,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就读,该校前身为私立“从德女子中学”,现名为萧红中学。

1928年(17岁)

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五),祖父张维祯八十寿诞。

6月,张廷举出任呼兰县教育局局长。

9月中旬,张廷举转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

11月9日,哈尔滨市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发起反日护路游行示威活动,史称“一一·九”运动。萧红参加游行,主动担任宣传员。

1929年(18岁)

1月初,由六叔张廷献(张廷举的异母弟)保媒,萧红父将其许配给哈尔滨顾乡屯汪恩甲,两人正式订婚。半年后,萧红了解到汪恩甲的庸俗和吸食鸦片的恶习,萌生退婚之念。

6月7日,(农历五月初一),祖父病故,回家奔丧。

11月17日,苏军攻占满洲里和扎兰诺尔。是月中旬,参加“佩花大会”进行募捐。

1930年(19岁)

4月,陆哲舜从哈尔滨法政大学退学,就读北平中国大学。

春,萧红向父亲表达初中毕业后到北平继续读高中的愿望,遭到拒绝。

夏,初中毕业。父亲和继母主张萧红与汪恩甲完婚。在同学徐淑娟等人的鼓动下,萧红准备抗婚求学。

初秋,假意同意与汪恩甲结婚从家里骗出一笔婚费,出走北平,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高中一年级就读。与陆哲舜在二龙坑西巷一小院分屋而居。家中震怒,给陆家施加压力。陆家劝说无果,断绝陆哲舜的经济来源。

冬,陆哲舜向家庭妥协。

1931年(20岁)

1月中旬,回呼兰,遭软禁,精神极度痛苦,后与家庭和解。

2月下旬,返回北平。

3月初,返回呼兰。

4月初,随继母搬到阿城福昌号屯,开始长达六个月的软禁生活。

10月3日夜,在姑姑和七婶帮助下,离开福昌号屯逃至阿城,旋即乘火车逃至哈尔滨。

10月上旬,开始在哈尔滨街头流浪,生活困苦不堪,再次与汪恩甲交往。

12月初,住进在东省特别区第二女子中学就读的堂妹张秀珉宿舍,经张秀珉、张秀琴姐妹斡旋,在该校高中一年级插班,十多天后发现自己怀孕不辞而别,与汪恩甲住进道外东兴顺旅馆。

1932年(21岁)

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春,创作《可纪念的枫叶》、《静》、《偶然想起》、《栽花》、《春曲》等诗。

5月中,汪恩甲离开东兴顺旅馆,被家庭扣下。

6月中,因欠旅馆食宿费四百余元,萧红被扣为人质,旅店老板威胁要将其卖入低等妓院抵债。

7月9日,向《国际协报》文艺副刊主编裴馨园发信求助。裴馨园随即带人到旅馆探访,并与友人商讨营救方案,未果。

7月12日黄昏,萧军受裴馨园之托到东兴顺旅馆探访。二萧第一次相见,相互倾慕。次日,萧军再来旅馆,两人迅速陷入热恋。

8月7日,松花江决堤二十余处,整个道外区顷刻一片汪洋,街可行船。

8月8日黄昏,舒群泅水前往东兴顺旅馆探望萧红。

8月9日上午,搭搜救船离开东兴顺旅馆,住进裴馨园家,不久,与裴家人产生隔阂。

8月底,在哈尔滨市公立第一医院(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产下一名女婴,旋即送人。

9月下旬,被接回裴家。几天后与萧军一起搬出,住进欧罗巴旅馆。

11月中旬,二萧从欧罗巴旅馆搬出,安家于商市街二十五号。经金剑啸介绍,参加“牵牛坊”活动,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1933年(22岁)

年初,在萧军鼓励下,参加《国际协报》征文,开始文学创作。

4月18日,完成长篇纪实散文《弃儿》。该文连载于5月6日至17日《大同报》文艺副刊《大同俱乐部》。此后,陆续创作了小说《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看风筝》等。

7月,参加“星星剧社”活动,排演《小偷》、《娘姨》等剧目。

10月3日,与萧军的小说、诗歌、散文合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五日画报》印刷社出版,引起满洲文坛注意,作者被誉为黑暗现实中两颗闪闪发亮的明星,奠定了二萧在东北文坛的地位。

10月中旬,“星星剧社”解散。

12月,《跋涉》因有“反满抗日”倾向而被查禁,二萧在哈处境日艰。年底,与萧军计划离开哈尔滨。

1934年(23岁)

3月中,舒群来信,约二萧去青岛。

4月20日至5月17日,小说《麦场》(即《生死场》前两章《麦场》、《菜圃》)连载于《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园》。

5月间,因病在萧军乡下友人家居住十多日调养身体。

6月12日,与萧军悄然离开哈尔滨。

6月15日,与萧军经大连抵达青岛。端午节后搬进观象一路一号。不久,舒群、倪青华夫妇搬来同住。

9月9日,完成《麦场》的创作。

10月初,二萧以萧军的名义致信鲁迅。不久,鲁迅回信,二萧备受鼓舞。

11月1日,二萧与作家张梅林乘坐“共同丸”客轮离开青岛,次日抵达上海。与萧军住进拉都路上的一个亭子间。次日,给鲁迅去信。

11月4日,得鲁迅回信,从此开始与鲁迅先生的书信往来。

11月30日,二萧与鲁迅全家在一家白俄咖啡馆见面。

12月19日,二萧赴鲁迅夫妇的宴请,结识茅盾、叶紫、聂绀弩夫妇等人。

1935年(24岁)

3月5日,在鲁迅推荐下,小说《小六》发表于《太白》第一卷第十二期。

3月中,开始写作《商市街》系列散文。

5月15日,完成系列散文《商市街》。

6月1日,散文《饿》在《文学》第四卷第六号上发表。

6月中,搬到萨坡赛路一九〇号唐豪律师家。

10月,因《麦场》公开出版无望,决定自费印行。《麦场》改名为《生死场》。

11月6日,与萧军第一次赴鲁迅家宴。

11月14日,鲁迅为《生死场》作序。

12月中,《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假托“荣光书局”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该书收鲁迅《序言》、胡风《读后记》。

1936年(25岁)

1月19日,与萧军、聂绀弩等人共同编辑的《海燕》创刊,当日售完2000册,鲁迅夫妇携海婴在梁园设宴庆贺。《海燕》创刊号载萧红散文《访问》。

3月1日,散文《广告员的梦想》载《中学生》第六十三期。此后,《同命运的小鱼》、《春意挂上了树梢》、《公园》、《夏夜》等多篇散文先后在《中学生》杂志发表。

3月中,与萧军搬至北四川路“永乐坊”。

3月23日午后,在鲁迅先生家结识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4月15日,《作家》创刊号载萧红小说《手》。

春,陈涓回上海,萧军与其产生情感纠葛,萧红受到巨大伤害。

5月16日,鲁迅病重。月底,连续多日前往鲁寓。

6月15日,在鲁迅、茅盾、巴金等67位作家联合署名发表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

7月中,决定东渡日本一年,并期待与在日本留学的弟弟张秀珂会面。

7月15日晚,鲁迅夫妇设家宴为萧红饯行。

7月16日,黄源设宴为萧红饯行,饭后与萧军、黄源到照相馆拍合影一张。

7月17日,乘船赴日。

7月21日,抵达东京,在黄源夫人许粤华的帮助下,开始旅日生活。

7月26日,给萧军去信,告知弟弟张秀珂已于7月16日回国。

8月中,散文集《商市街》作为由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第十二册,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内收散文41篇。

9月初,为《大沪晚报》写作纪念“九一八”的散文《长白山的血迹》。

9月12日晨,遭日本便衣警察盘查。

9月14日,进入“东亚补习学校”学习日语。

9月中,散文集《商市街》再版。

10月19日,鲁迅病逝,三日后,萧红获悉噩耗,极度哀伤。后致萧军信(10月24日)以“海外的悲悼”为题载《中流》第一卷第五期。

11月,散文集《桥》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三集第十二册,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1937年(26岁)

1月9日,接萧军信,中断在日本的日语学习和创作,乘“秩父丸”客轮回国。1月13日,回到上海,住在法租界吕班路。

3月15日,组诗《沙粒》载《文丛》第一卷第一期,将与萧军间的情感危机公之于众。

4月间,与萧军关系恶化,离家出走到一家犹太人开办的寄宿画院准备学画,旋即,被萧军找回。

4月23日夜,离开上海到北平访友、散心。在北平期间与李洁吾、舒群有较多接触。

5月中,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为巴金主编“文学丛刊”第五集第五册。

5月下旬,返回上海。参加《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与萧军关系持续恶化中。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日收到北平李洁吾的来信,通告事变后北平现状。后将来信发表于《中流》第二卷第十期。

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不避危险鼎力帮助日本友人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

8月底,胡风出面邀请萧红、萧军、曹白、艾青、彭柏山、端木蕻良等作家商议筹办新的文学杂志。萧红提议将即将创刊的新杂志命名为《七月》,得到大家赞同。此次集会上,与端木蕻良第一次见面。

9月下旬,二萧离开上海抵达汉口,通过于浣非结识诗人蒋锡金,旋即搬进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二十一号的住处。

10月中旬,写回忆鲁迅的散文《万年青》、《逝者已矣!》。《万年青》载武汉《战斗旬刊》第一卷第四期“鲁迅先生周年祭特辑”,该文后改篇名《鲁迅先生记(一)》收入重庆大时代书局初版的《萧红散文》;《逝者已矣!》载10月20日汉口《大公报·战线》第二十九号。

10月下旬,端木蕻良应胡风、萧军之邀前来武汉,随后也搬进小金龙巷与二萧住在一起。

开始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创作。

12月10日,与萧军、端木蕻良突遭当局逮捕。次日,在胡风托人斡旋下,三人获释。

年底,二萧搬进冯乃超位于武昌紫阳湖畔寓所。

1938年(27岁)

1月16日下午,参加《七月》座谈会,题为“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动态与展望”,萧经表达了自己关于抗战文艺的见解。同日,书评《〈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载《七月》第二卷第二期。

1月27日,与萧军、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离开武汉,前往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2月6日,抵达临汾,与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相遇,结识丁玲,并建立深厚友谊。

2月间,日军逼近临汾。下旬,随“西北战地服务团”转移运城,萧军执意留下打游击,二人在临汾分手。

3月初,抵达西安,住进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等人共同创作三幕话剧剧本《突击》。发现自己怀孕,想找医生堕胎未果。

3月16日,《突击》在西安隆重公演,一连三天七场,场场爆满,轰动西安城。萧红与其他主创人员受到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

4月初,萧军随丁玲、聂绀弩来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萧军正式提出分手,其后明确与端木蕻良的恋爱关系。

4月下旬,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再次入住小金龙巷。

4月29日下午,出席由胡风召集的文艺座谈会,题目是“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会上,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观。

5月下旬,与端木蕻良在汉口大同酒家举行婚礼,胡风、艾青、池田幸子等人出席。

8月上旬,因武汉形势危急,端木蕻良离开武汉前往重庆。

8月11日前后,搬至位于汉口三教街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部,与孔罗荪、蒋锡金等人住在一起,等候买船票入川。

9月中旬,与冯乃超夫人李声韵结伴去重庆。行至宜昌李声韵不幸大咯血,萧红手足无措,幸得同船《武汉日报》副刊《鹦鹉洲》编辑段公爽帮助,将她送进当地医院。两天后,一个人到达重庆。

11月,在江津一家私立小妇产医院产下一名男婴。产后第四天,平静告知白朗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几天后,离开江津返回重庆。

12月,与池田幸子、绿川英子共住在米花街小胡同池田寓所。

12月22日,在塔斯社重庆分社,接受苏联记者罗果夫的采访。

1939年(28岁)

春,蛰居歌乐山潜心创作,完成了散文《滑竿》、《林小二》、《长安寺》,短篇小说《山下》、《莲花池》等作品。

4月5日,致许广平信(3月14日)以“离乱中的作家书简”为题,载《鲁迅风》第十二期。

4月17日至5月7日,香港《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小说《旷野的呼喊》。

5月间,与端木蕻良搬至嘉陵江畔的黄桷树镇,住进复旦大学苗圃。

9月22日,整理完成《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纪念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后载《中苏文化》第四卷第三期。此后,发表多篇回忆鲁迅的散文。

10月下旬,将整理好的有关回忆鲁迅的文字结集为一本小册子,取名《回忆鲁迅先生》。

秋,与端木蕻良搬进名叫“秉庄”的一座二层小楼。

11月,与端木应邀参加苏联大使馆在枇杷山举行的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活动。

12月中,重庆北碚不断遭到轰炸,因不能忍受惊扰,与端木蕻良商量离开重庆,参考友人华岗的意见,最终决定前往香港。

1940年(29岁)

1月17日,与端木蕻良离开重庆,乘飞机抵达香港,入住九龙尖沙咀金巴利道纳士佛台三号。

2月5日,“文协”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举行全体会员聚餐会,热烈欢迎萧红、端木蕻良来港。次日,《立报》报道了该欢迎会的消息。

3月3日晚,参加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讨论题目是:《女学生与三八妇女节》。

3月,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由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列入郑伯奇主编的《每月文库》第一辑之十。

4月,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身份,登记成为“文协”香港分会会员。

5月11日,与端木蕻良应岭南大学艺文社之邀参加该校学生组织的文艺座谈会。

5月12日,与端木蕻良一起参加由香港文协与中国文化协进会共同举办的“黄自纪念音乐欣赏会”。

6月,《萧红散文》由重庆大时代书局初版。

6月24日,给华岗去信,关心其现状。此后一月间,与华岗书信往来频繁。

7月,《回忆鲁迅先生》由重庆妇女生活社初版。

8月3日下午3时,香港各界“纪念鲁迅先生六十生诞纪念会”在加路连山孔圣堂举行。会上,萧红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迹。晚上,在孔圣堂举行晚会,上演萧红编写的哑剧《民族魂鲁迅》。

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呼兰河传》完稿,至12月27日连载完毕。

1941年(30岁)

1月,《马伯乐》第一部由大时代书局初版,5个月后再版。

2月1日,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二部在香港《时代批评》杂志第六十四期开始连载。

2月初,与端木蕻良搬家至九龙乐道八号二楼。

2月17日,“文协”香港分会等文化团体,在思豪酒店举办茶会欢迎史沫特莱、夏衍、范长江等人来港。茶会由萧红主持,史沫特莱发表演讲。

3月初,史沫特莱前来乐道八号看望。见萧红居住环境恶劣,执意邀请她到林荫台别墅与自己同住,两人共度了近一个月的时光。从林荫台回来,听说茅盾来港,与史沫特莱一起前往拜访,想劝说茅盾夫妇一同前往新加坡,遭婉拒。

5月初,史沫特莱返回美国,行前带走了萧红、端木蕻良的一些作品,准备在美国发表。萧红托其将一册《生死场》代送给美国作家辛克莱。

5月30日,《呼兰河传》单行本作为“每月文库”第二辑之六,由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

6月4日,收到辛克莱回赠的书和表示感谢的电报回信。

7月1日,小说《小城三月》载《时代文学》第二期。

7月间,常常失眠,咳嗽加剧,再次住进玛丽医院。

8月4日,与端木蕻良应邀去香港大学讲学。当天下午,二人接到许地山病逝的消息。

9月中,美国女作家海伦·福斯特与他人合作将萧红《马房之夜》译出,发表在自己主编的《亚细亚》月刊九月号上。萧红、于毅夫、端木蕻良、周鲸文等374人在《旅港东北人士“九一八”十周年宣言》上签名。

11月初,出院回家,茅盾、巴人、杨刚、骆宾基、胡风等友人先后前来探望。

11月上旬,诗人柳亚子前来拜访端木蕻良,与萧红相识。

11月中旬,再次住进玛丽医院。因不满医生护士的冷遇,急于出院。

11月下旬,于毅夫前来看望,萧红向其倾诉内心苦楚,于毅夫在没有办理出院手续的情况下将其接回。

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对英美宣战,进攻九龙。柳亚子前来看望,骆宾基于电话中向端木蕻良辞行,在端木蕻良的挽留下,应允留下帮助照料萧红。是夜,从九龙转移至香港。

12月9日,住进思豪大酒店。

12月18日,被迫转移至周鲸文家,后又转移到告罗士打酒店。在日军占领酒店前,端木蕻良、骆宾基又将萧红转移出来,曾在何镜吾家落过脚,最后安置在中环一家裁缝铺里。

12月24日,转至斯丹利街时代书店的书库安顿下来。

12月25日,香港沦陷。

1942年(31岁)

1月12日,住进养和医院,次日手术,术后发现医生误诊。

1月18日中午,转至玛丽医院。下午2时,安装了喉口呼吸铜管。因没有气流经过声带,不能说话。

1月19日夜12时,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2日晨,玛丽医院被日军接管,病人一律赶出。萧红被转至一家法国医院。其后,法国医院亦被军管。随即又被送至法国医生在圣士提反女校设立的临时救护站。上午6时许陷于深度昏迷。

1月22日上午10时,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逝世。

1月24日,遗体在香港跑马地背后的日本火葬场火化。

1月25日黄昏,部分骨灰安葬在浅水湾丽都酒店前花坛里(1957年8月15日,迁葬广州银河公墓)。

1月26日,剩余骨灰安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后院土山坡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