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游历求仕的尝试_孔子的故事

游历求仕的尝试_孔子的故事

时间:2022-04-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游历求仕的尝试_孔子的故事(一)对三桓僭礼的批评在孔子开始讲学,并谋求扩大自己的影响的同时,鲁国的政治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可以想见,鲁国君臣上下的失礼对孔子政治思想形成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这暴露出了孔子政治经验的不足。孔子在齐国的这种遭遇,与他本人的政治主张有决定性的关系。因此,这次打击可以说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及其政治命运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开始。

游历求仕的尝试_孔子的故事

(一)对三桓僭礼的批评

在孔子开始讲学,并谋求扩大自己的影响的同时,鲁国的政治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有两件事,使孔子在愤懑之余,开始担心鲁昭公的地位了:

三家者以《雍》彻。子日:“‘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8]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9](www.guayunfan.com)作为权臣的三桓家族,不满足于在鲁的专权,进一步僭用天子的乐和礼,这表示在他们的眼里鲁昭公根本无地位可言。对此,孔子先是大加斥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40]不讲仁义之人,僭用天子的礼乐又能如何呢?难道人们就会以天子待之吗?虽然有这样的批评,但在理智考虑之下,孔子不得不认为对三桓是毫无办法的,所以他又叹息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41]夷狄之人尚且知道尊敬国君,为何号称礼义治国的诸夏各国反而目无国君?当时的孔子乃一介文士,即使通晓礼仪,可除了对僭礼行为表示不满之外,又能如何呢?当然,这也说明,一方面,孔子坚持道义,对已有的一官半职并不在乎。另一方面,孔子也可能暗下决心,要谋得拥有更大权力的更高职位来制止频繁出现的非礼行为。

(二)游仕齐国的政治挫折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五一七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其后顷之,鲁乱。[42]

可能是因为乱邦不居之故,孔子只好带着几位弟子离开鲁国去齐国。选择齐国大抵是因为齐鲁相邻,而齐国又是大国,倘能求仕于齐,亦未尝不可。当然,孔子也许还有去见鲁昭公的意思。不过,从现存史料上看,不知何故,孔子一直未见到昭公。但重要的是,孔子知道齐国执政的晏婴很贤明,所以,求仕的心情更迫切一些。

孔子到齐国后做了高昭子的家臣,目的显然是想通过高昭子而得到齐景公的任用。高昭子名张,据《左传》载,此人可以说是个不肖之徒。孔子投在他的门下,可能是因为那时高昭子的名声还不很坏,也可能是孔子想暂时找一条生存之路,作一些利用而已。还有可能是孔子的政治经验尚浅,未及考虑许多。后世许多儒者拚命否认此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任何人都有一个成熟过程。无论是非如何,孔子确实是见到了齐景公,并且与景公还进行了若干次的思想交流: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43]

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日:“政在节财。”景公悦。[44]

孔子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无疑是有感于鲁国刚刚发生的内乱。鲁昭公与三桓之所为显然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因为一些日常琐事而大动干戈,导致举邦混乱,是令人极其痛心的。孔子生动地利用语辞关系阐发这一准则,可以说也是正名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想见,鲁国君臣上下的失礼对孔子政治思想形成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但齐景公的体会却有些令人失望,他把落脚点放在了个人的得失之上。孔子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再回答齐景公时,便讲了“政在节财”,使齐景公颇为满意。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且不说“节财”之说符不符合他根本的政治主张,即便就事论事,孔子此时多少要有一些投齐景公之所好的意味。这暴露出了孔子政治经验的不足。他以为只要在不乖大道的前提下讲一些齐景公可听之言就可以得到任用,殊不知有人已注意到了他的政见对现实政权的威胁。

根据《世家》所云,几次问政之后,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很好,准备把尼溪这个地方封给孔子。但出乎孔子意料之外,关键时刻,晏婴出来阻拦。

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他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很可能在齐时孔子与晏婴也有过交往,而且对他的印象还不错,故有此说。那时的孔子初次与高层实权人物作政治交往,晏婴是位职业政治家,又有礼贤之名,表面上对于孔子这样的文化名人很客气,孔子也对他产生了“敬”的看法。

不幸的是,孔子尚未认识到,政治家所谓的礼贤,只“礼”那些合乎自己政治标准的贤,反之,他们只是承认你之贤,并不打算任用你。那时的孔子,很有些理想主义者的味道,他的政治主张是: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5]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6]

讲的是以道德礼仪为治国之本,用道德来约束政治。这种主张显然过于书生气,过分理想化了。包括君君、臣臣等原则在内,假如普天之下都依此而行,周天子便不会形同虚设,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当然也不能随便征伐了。明眼的晏婴焉能看不到这种威胁?所以他强烈反对任用孔子,他陈词于齐景公说:

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荣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47]

这番描述确实有些战国时人的味道,所以许多人并不以为有《晏子春秋》,《墨子》等载此文微异。过这回事,再者《左传》、《论语》向未提及,故以为不可确信。但是,想见当时孔子在齐国的经历,与齐景公论政有洽,又备称晏子,却不得所用,连一微职都未谋到,确实有理由让人怀疑当权的晏婴从中所起的作用了。

孔子在齐国的这种遭遇,与他本人的政治主张有决定性的关系。因此,这次打击可以说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及其政治命运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开始。但可惜的是,此时的孔子,才刚刚开始远大的政治目标的奋斗,正沉浸在救助天下的宏伟设想之中。他也许根本不在乎这次游仕齐国的政治挫折。

(三)考察齐文化

在齐国求仕的同时,孔子走访了一些从周天子那里流落而来的文化旧臣,并考察了齐国官方或民间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孔子曾断言:“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48]可见他认为在文化上两国颇为相近,并有着相似的渊源和地位。因此,这种考察的收获还是很可观的: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49]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50]

《韶》传说是虞舜时的宫廷乐章,自然表现的(也许是儒者想象中的)是盛世的祥穆。童年时的孔子,对传统文明就备生景仰,这次游历,又听到著名的《韶》乐,自然便引发出了他内心的共鸣,称赞这首古曲是尽善尽美之作。相形之下,周武王宫廷中的《武》乐则内含杀伐之气,虽然曲调上很优美,但音乐表现出的内在精神却并未达到尽善的境界。孔子的音乐修养很高,他不仅能恰当地品评古乐,而且自己也喜欢歌吟,《论语》中有孔子向人学习歌唱的记载,到了晚年,据说孔子还整理过有乐曲相配合的《诗》。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善、美结合的文艺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学者。

(四)被迫离开齐国

鲁昭公在外流亡七年并死于国外。这期间,孔子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在齐国的徘徊中度过的。孔子没有间断他的政治活动,虽具体情形不明,但以晏婴为首的政治权势必定对孔子的行动时时在意,并会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打击。见他久滞不归,唯恐给齐国造成什么威胁,还可能散布流言甚至妄造证据迫使他离开齐国。所以,《世家》云:“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遂行。”《孟子•万章下》则云:“(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可见当时的情形确实很紧迫,孔子一行无奈,只好捞起正淘着的米匆匆离去。其实,晏婴以招贤名,肯定不会真的加害孔子。

【注释】

[1]《世家》。

[2]《左传•昭公二十年》。

[3]同上。

[4]同①。

[5]同①。

[6]《论语•子罕》。

[7]《左传•昭公七年》。

[8]同上。

[9]《论语•雍也》。

[10]参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下简称《弟子传》)。

[11]《孟子•滕文公上》。

[12]《论语•学而》。

[13]同上。

[14]《论语•颜渊》。

[15]《论语•子路》。

[16]同上。

[17]《论语•颜渊》。

[18]同③。

[19]《论语•述而》。

[20]《论语•子路》。

[21]同①。

[22]同①。

[23]《弟子传》。

[24]《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25]《世家》。

[26]《论语•述而》。

[27]《论语•述而》。

[28]《论语•先进》。

[29]《论语•述而》。

[30]《论语•子罕》。

[31]《论语•公冶长》。

[32]《淮南子•泰族训》。

[33]《盐铁论•刺复》。

[34]《颜氏家训•诫兵》。

[35]《吕氏春秋•遇合》。

[36]《论语•先进》。

[37]《弟子传》。

[38]《论语•八佾》。

[39]同上。

[40]同①。

[41]同①。

[42]《世家》。详情参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43]《论语•颜渊》。

[44]《世家》。

[45]《论语•为政》。

[46]同上。

[47]《世家》。《晏子春秋》,《墨子》等载此文微异。

[48]《论语•雍也》。

[49]《论语•述而》。

[50]《论语•八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