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五十而知天命的积极意义_孔子的故事

五十而知天命的积极意义_孔子的故事

时间:2022-04-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五十而知天命的积极意义_孔子的故事(一)天命的含义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这表示他的精神境界、思想认识到五十岁左右时又产生了新的飞跃。天命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也是个缺乏明确定义和容易引起争议的方面。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用这句话来理解孔子天命观之前期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大任”即相当于天之“命”。总之,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是认为他在这一时刻已真正地从思想到实践中担负起了天之大命。

五十而知天命的积极意义_孔子的故事

(一)天命的含义

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这表示他的精神境界、思想认识到五十岁左右时又产生了新的飞跃。

天命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也是个缺乏明确定义和容易引起争议的方面。这是因为孔子的天命观既有它实在的涵义,又有其变化发展的历程。

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用这句话来理解孔子天命观之前期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大任”即相当于天之“命”。在这里,显然天的作用有两个相反的朝向。如果各种条件作用的结果能使某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则一量认识到它并努力利用之,便可以达到满意的结果;而认识不到或认识有误时则后果不堪设想。反过来讲,如果各种条件作甩的结果使某事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一一尽管这些条件之中的有些是积极的,那么,一旦对此有所认识并及时调整方向和强度,就可在坏的结果中减少损失一一当然并不能彻底改变这种不满意的大结局;而一旦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有误则会招致彻底的失败。在上述四种可能之中,还有几个要点要注意:其一,造成结果的所有条件时时都处在变化之中;其二,偶然事件的出现有时足以改变整个事物的运动形式、方向和结果。所以.假如某一时刻各种条件都显示出要导致好的结果的话,下一时刻则完全有可能因其中一项或几项的变化,或者因某个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出现而使事物马上或逐渐地向坏的结果转化。也许严格讲来,人的努力未尝不是那些所谓的条件之一,但如果立足于人的得失而言,你不得不做暂时的两分一一将参与者或利益者分离出来。而正因为各种条件之间(包括人的参与)并不存在必然和必要的因果联系或互相控制,所以,对于人而言,这种最终的结果便宛如远离人自身的、人所不能左右的身外之物一样,古人形象地称之为“天命”。孔子“不言怪力乱神”,他也许并不想使这一原则讲得过分神秘,尽管它本身对人而言是神秘的和有些悲观的。(www.guayunfan.com)(二)知天命

孔子五十岁时认识到的“命”,无疑是那种能导向好的结果的各种条件所形成的情势。当然,这个“命”在后来是有所变化的。

孔子认识到的“命”的具体内容就是由他来完成治鲁国和全天下的使命。我们知道,作为殷人之后的孔子,虽然从家世背景中没有直接得到过多少益处,但他幼年的生活环境,祖先的业绩以及鲁政的动荡,均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十五志学,是他初次认识到了这种使命的存在。做一个政治家是孔子终身的抱负,所以他很早就争取从政,向政治靠拢,结交政治人物,发表政见,并在四十岁的不惑之年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的政治观点。在他行将五十岁之际,鲁国的内乱给他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创造了条件。所以有人才问“子奚不从政”。大约从此时起,孔子也觉得天之大任将要由设想变成现实。果然,他五十一岁时安然步入政坛,一时间大放异彩,几乎要左右鲁国,此时此刻,难道孔子还能怀疑“天命”确实降至他的肩上了吗?《论语•宪问》云: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日:“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日:“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孔子用政之际,或许还正在堕三都期间。显然“道之将行”就是说天命行将作为好的结果而出现,但公伯寮的行为至少在孔子看来并不属于决定天命的因素之一,因而也改变不了天命的运作结果。孟子后来也曾自信地说过:“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11]

不用说,由于命将导向“道之将行”,所以,这时的命是积极的,因而当孔子谈及它时也是信心百倍的。

(三)坚守“天命”

不幸的是,虽然孔子本人以身作则地实践他的理想主义式的政治目标,但现实的回答却是无情的。孔子为三桓所逼,不得不出走鲁国。即便那时他已五十四五岁,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仕途已走到极点,也没有认识到(如他六十岁以后所认识到的)他的政治理想过于高远。所以,流亡在卫时: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2]

这是孔子在流亡初期的表白,以证明他对天的信任。换句话说,天决定了的事情,靠个人的祈求是改变不了的。孔子认定了天赋予他的使命尚未取消,他所认识到的是诸种条件还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亦即人还可以去“弘道。[13]因此,即使他在中原各地流亡中暂时陷入困顿之时还是坚持了向上奋争的精神:

孔子去曹适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孔子去,弟子日:“可以速矣。”孔子日:”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14]

子畏于匡。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15]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6]

孔子又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17]君子与天命,或“天”与“予”的直接联系,是其它不相干的因素无法破坏的。显然,孔子在这里有一些直觉的或自我认定的倾向。

总之,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是认为他在这一时刻已真正地从思想到实践中担负起了天之大命。即用他的思想并通过他所主导的现实的政治行为去改变天下的混乱无序,去重建礼乐文制、长幼尊卑、仁义忠孝等为主干的新的社会格局。

在此,值得强调的是,孔子的这种政治努力并不是单枪匹马地进行的,除了有一时间的君主的信赖、权臣的让道及国人的支持之外,他的众多弟子,特别是其中的政事弟子,给予了他全力的支持(尽管也存在某种反动),而这些弟子,无疑也在孔子的十几年的政治流亡中得到了锤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