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曹靖华是谁_曹靖华简介资料

曹靖华是谁_曹靖华简介资料

时间:2022-11-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曹靖华是谁_曹靖华简介资料一代文豪曹靖华,又名曹联亚,1897年8月生于卢氏县五里川·从小便跟着父亲曹植甫读书,曹植甫才富学赌,却文章僧命,只作了一个小学教师,在故乡山区任教。尽管当时浊浪排空,白色恐怖严重,曹靖华仍我行我素,岿然不动。

曹靖华是谁_曹靖华简介资料

一代文豪曹靖华,又名曹联亚,1897年8月生于卢氏县五里川·从小便跟着父亲曹植甫读书,曹植甫才富学赌,却文章僧命,只作了一个小学教师,在故乡山区任教。

鲁迅先生在《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中称赞他“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曹靖华家计贫寒,他不得不一边放牛拾柴,一边抽空读书,“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正在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发起并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一“青年学会”,该团体主办《青年》半月刊,曹靖华担任主笔,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我的个人革命观》,文笔犀利,鞭辟入里,颇得时人赞许。

1920年,他以河南代表身份去上海参加第一届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同年中学毕业,在安徽当小学教师。不久,他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苏联学习。当时苏维埃政权刚诞生不久,百废待举,疮痰未平.曹靖华等不顾山水迢递,克服重重困难,终子到达苏联,被分配在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

1922年学成归国,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暑期学习班学习,同时发表短文,从而崭露头角.1925年夏,与韦素园等创办进步文艺团体“未名社”,自筹经费出版书籍,得到了鲁迅的支持与帮助。北伐战争开始后,曹靖华投笔从戎,任苏联军事顾问团的翻译。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疯狂屠杀共产党人,腥风血雨,阴霹满天,曹靖华亡命天涯,再次到苏联留学,后来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等校任教。

1933年回到北京,翻译了俄国文学名著《铁流》;“一二·九”运动中,他和学生一起走上街头,抗议蒋介石的卖国政策.卢沟桥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北平沦入日寇之手,曹靖华跟随学校辗转迁徙于西安、汉中等地.目睹山河破碎,国事绸蜻,他怒火中烧,奋笔疾书,著文抨击日寇暴行。www.guayunfan.com

不料却因此触怒了国民党反动派,1938年竟遭到西北联合大学的解聘。尽管当时浊浪排空,白色恐怖严重,曹靖华仍我行我素,岿然不动。

1939年,他冲破重重险阻来到了重庆,在周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2年学成归国,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暑期学习班学习,同时发表短文,从而崭露头角.1925年夏,与韦素园等创办进步文艺团体“未名社”,自筹经费出版书籍,得到了鲁迅的支持与帮助。

北伐战争开始后,曹靖华投笔从戎,任苏联军事顾问团的翻译。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疯狂屠杀共产党人,腥风血雨,阴霹满天,曹靖华亡命天涯,再次到苏联留学,后来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等校任教。

 曹靖华和鲁迅、瞿秋白过从甚密。他的翻译著作得到过两位大师的关怀和支持。契诃夫的独幕剧《蠢货》由他译成中文后,1923年发表在粗秋白主编的《新青年》上,他翻译的契诃夫另一作品《三姊妹》,由粗秋白交给郑振铎,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出版,著名作家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是由鲁迅捐款一干元,用《三闲书屋》名义出版的。鲁迅曾称赞他翻译认真、一丝不苟,“对于原语的学力的充足和译文之可靠,是读书界中早有定论的。”为了翻译《铁流》,曹靖华和鲁迅来往通信至少有二十封,如今都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

 曹靖华译作甚多,主要有契诃夫的《三姊妹》、《盆货》、《烟袋》,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聂维洛夫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瓦西列夫斯卡的《虹》,A·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肖洛霍夫的《死敌》,高尔基的《一月九日》等。这些作品在我国产生了巨大反响,鼓舞着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林伯渠在谈到《铁流》时说,“参加长征的老干部很少没有看过这书的,它成了教育人民、教育部队的教科书。“

难能可贵的是,曹靖华虽然精通俄语,但翻译时仍然十分刻苦认真,从不马虎应付,力求译得流畅易懂,尽可能完善,既要保存原著风格,又要照顾到民族语言习惯。他译的作品没有洁屈葺牙的句子,都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他认为从事翻译工作,一要知识渊博,二要对原著理解透彻,三要翻译技巧娴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曹靖华正是掌握了这三点,因此翻译起来才举重若轻,左右掩源的。

曹靖华不仅是翻译家,而且也是著名的散文家。解放以后,他写的散文都收在《花》、《春城飞花》、《飞花集》中。这些文章笔触细腻,意味隽永,字里行间洋滋着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写革命根,据地的变化,写领袖的平易近人,写鲁迅的铮铮硬骨,都催人奋发,感人肺腑;他写祖国的大好河山,或一草一木,或一丘一壑,信手拈来,涉笔成趣,使读者心旷神怡,回味无穷。一些名篇如《花》、二《小米的回忆》等已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脍炙人口,广泛传颂。董必武同志读了散文集《花》之后,写诗称赞道:

愿花长好月长圆,幻景于今现眼前。

 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浮动骨弥坚。

已见花好常在世,更期圆月照中天。

 谢庄作赋惟形象,愿否同名喻新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