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元稹简介资料_关于元稹的故事

元稹简介资料_关于元稹的故事

时间:2022-11-2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元稹简介资料_关于元稹的故事“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元杂剧名作,其中的张生和茸莺更是妇猫皆知的文学形象,人们大多知道“董西厢”的作者董解元和“王西厢”的作者王实甫,但董王两家西厢的蓝本均为唐传奇“会真记”的作者元。后来,元稹两次奉召回京,又两次遭贬,罪名虽有不同,但真正的原因却都与他的性格有关。元稹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她们虽未见过元稹,却对他十分佩服,称之为“元才子”。

元稹简介资料_关于元稹的故事

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元杂剧名作,其中的张生和茸莺更是妇猫皆知的文学形象,人们大多知道“董西厢”的作者董解元和“王西厢”的作者王实甫,但董王两家西厢的蓝本均为唐传奇“会真记”的作者元。稹,知道的人并非很多。

元稹(779--831年),字徽之,别宇威明,唐代河南(今洛阳市附近)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曾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人并称为“元白”。元氏本为鲜卑拓跋部,北魏皇族孝文帝时改姓元,在汉化鲜卑人中自然属于名门望族了。所以魏亡之后,入北周,隋唐仍历代为官。

元稹八岁丧父,家道中衰,随母亲归依舅族生活。家境贫寒和寄人篱下,促使元稹少年立志,发愤读书,在母亲和一些亲戚的指导下,学业进步很快,十五岁就考取了明经,二十四岁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岁,又与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名列第一,授职左拾遗.以后虽四度遭贬,但终于累官荃宰相。大和五年(831年),元稹在武昌军节度使任上暴卒于武昌,终年五十三岁。白居易亲为撰写墓志铭.

元稹自幼在母亲指导下发愤自学,没有同窗师友,踏上仕途到进入朝廷,没有朋友为他吹嘘,没有亲戚从中提拔,完全靠科第选拔,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因而养成了一种独立自主、不事结交的性格。逢事知无不言,不计利害,心中只有朝廷王法而没有私交亲朋.所以,每每因此招祸。

二十八岁那年,被朝廷任为左拾遗。元稹既居谏官,不肯碌碌无为,事无不言,不避权贵.上任伊始,就上了“教本书”,极论培养太子之重要,提议要为太子选择名师,严历教导。接着又上书议论西北边疆民族关系,深得唐宪宗赏识,把他召到延英殿,询问处置方略。宪宗的尊重,引起了宰相的忌妒,元稹便被赶出朝廷,出任河南县尉.

后来,元稹回京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蜀中,发现已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与所辖七州刺史,攫增赋税,借故籍没了涂山甫等八十八户吏民的田宅财产,违背了国家制度,便将事实上奏朝廷,终于使七州刺史受到应有处罚,涂山甫等人的冤狱也得以平反昭雪.元稹因此“名动三川”,同时也因此得罪了与严砺亲近的权贵。不久,元稹再次被赶出朝廷,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后来,元稹两次奉召回京,又两次遭贬,罪名虽有不同,但真正的原因却都与他的性格有关。

元稹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他天性聪明机苦、敏捷,自少年时代便以才华出名。他主张写诗要揭露时弊,提倡诗歌创作要为现实服务。主张学习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旁”的创作手法.他的诗特别善于描绘事物的情态,绘声绘色,逼真形象.他与白居易关系密切,又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以当时人们把他和白居易并称为“元白”。www.guayunfan.com

他写的诗歌,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被称为“元和体”,甚至在皇宫之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妃缤宫女、宫廷乐师大多喜欢诵读元稹的诗,或者谱曲歌唱。她们虽未见过元稹,却对他十分佩服,称之为“元才子”。他写的“长庆宫辞”几十篇,更是上自衣冠士子,下至阎巷庶民,满京师竞相传留。

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新乐府创作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成就最大的就是他的乐府诗。他的艳诗和悼亡诗颇具特色,次韵排律独树一帜。特别是他与白居易的赠答唱和诗,更是意象凄艳,情真意切。每有新诗,上自宫廷贵族,下至里巷百姓,争相传抄,以至市场纸价为之大涨。元稹还是著名的传奇作家,“会真记”即其代表作。

元稹才华横滋,是他下次升迁的资本,也是他招致非议乃至排挤的祸根.元稹出任江陵府士曹参军时,因为诗名而为荆西监军崔潭俊赏识,后来崔潭俊回朝,将元稹的“连昌宫辞”等百余首诗篇献给新登基的唐穆宗。穆宗立即任命元稹为祠部郎中、知制浩,不久又召入翰林院,用为中书舍人了承旨学士,很快由一个远郡僚属成为皇帝依重的近臣。但也就在他权势炙手可热的时候,裴度等人再三上疏,极言元稹谋乱朝政,终于使元稹被降职使用,后来甚至被贬至江南,死于任所。

长庆年间,元稹将所著诗赋、诏册、铭诛、论议等编次整理。共为一百卷,题为《元氏长庆集》,至今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