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韩愈简介资料_关于韩愈的故事

韩愈简介资料_关于韩愈的故事

时间:2022-11-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韩愈简介资料_关于韩愈的故事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人,祖籍昌黎·,为望族,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韩愈到袁州以后,询问民间疾苦,了解到这一陋习,便设法帮助赎回那些作人质的男女,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并发布公文,明令取消这种陋习,不准依财欺人。唐代文人如海,却无人超过韩愈,后人评论唐宋散文时,有“唐宋八大家”之说,韩愈被列在首位。并有“韩潮苏海”的美誉。

韩愈简介资料_关于韩愈的故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另说修武)人,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为望族,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韩愈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他出生两个月母亲便一病不起。刚满三岁,父亲又撒手尘寰,遂由兄嫂抚养。因无钱入学,便在兄嫂指导下勤奋自学。七岁开始读书,每天背诵几百字乃至几千字,没过几年,韩愈便能诗能文了,可叹的是他命运多并,十二岁时哥哥又染病身一亡。

他便与嫂嫂相依为命。从十九岁起,便在嫂嫂的支持下赴京应试,不料连试三科,均名落孙山。直到二十五岁时,才中进士.初登仕途,还算顺利,先后被宣武节度使(治今河南开封)董晋和武宁节度使(治今江苏徐州)张建封征为幕僚,不久又调授四厅博士,转监察御史.

但是,韩愈不谙世故,出言直率,无所畏避,所以往往意外获咎。当时政出多门,相权不专,宫市之弊,怨声载道,谏官虽一再上书论及,德宗皇帝只是不听,韩愈便上了一道表章,洋洋洒洒数千言,极论时弊,希望能有所匡救.不料德宗览奏大怒,下旨将韩愈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

元和初年,被贬滴多年的韩愈才被召为国子博士,后来升为都官员外郎。可是,因为打抱不平,又再次降职。当时,华州刺史阎济美任职期满,准备还朝,当地百姓拦道索要前年多收的军役钱。继任判史赵昌调查后,认为是华阴县令柳润纵容百姓,建议朝廷将他贬职。偏巧韩愈因公经过华州,知道事情原委,认为是前后任刺史相勾结而置人于罪,便上疏为柳润辩护.’结果,朝廷权贵认为韩愈妄作议论,便免去他的都官员外郎之职,让他仍回国子学当他的教书先生.

韩愈才华出众,却屡曹斥2。其中原因他百思不得其解.想争辩无门路,想沉默不甘心,于是他便以师生答问的形式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进学解》,自嘲自解,来聊以自慰。在文章中,他先借先生之口教海诸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勤奋,业精,必将有成,不必担心有关部门的不公平.”

然后借学生之口反问先生:“您孜孜不倦,勤劳之至,学问修养可谓成矣,但是在朝廷得不到信任,在社会上得不到帮助,动辄得咎,屡遭贬斥。现在教导我们勤奋成才,有什么用呢?"

最后先生解释说:“自己才德平平,累年由国家供应薪傣康粟,妻子老小不事耕织,而无衣食之优。这在我还是万幸,至于身任闲职,乃是本分。怎么能自不量力责怪有关部门呢?”文章传出,在朝野引起了不同反响。朝中有人认为他有史才,便迁他为吏部郎中,史馆修撰,直到中书舍人,知制谐。负责起草诏令。但也有人因此更加不喜欢韩愈,便百般挑剔,指摘细过,又将他降为太子右庶子。

在这毁誉不一、升降不定的时候,宰相裴度却独具惹眼,认为韩愈有才能,敢说话,便建议朝廷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让他随自己去讨伐割据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元和十二(817年)年十二月,韩愈随裴度得胜还朝,因功授刑部侍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韩愈并未因为进谏遭贬失去说直之风.当时,凤翔(今陕西凤翔县)法门寺护国真身塔保存有释遨牟尼的一节指骨,据说三十年供人瞻仰一次,可使五谷丰登,人体安泰。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为求佛降福,特派使团恭迎佛骨,入宫供养。消息传出,朝廷轰动,上自王公大人达官显贵,下至士子兵丁、庶民百姓,无不奔走舍施,争先恐后,有人甚至烧顶灼臂,表示虔诚以求供养。一时按佛之风席卷京城。

韩愈一向重人事而轻神佛,尤其反对按佛,面对这次按佛大潮,又毅然向皇帝上了《论佛骨表》,用历史人物的成败谏迎佛骨。韩愈认为五帝三王无佛而长寿,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但东汉以来,佛法东传,反而乱亡相继,国柞不永。宋齐梁陈和北魏诸朝君臣,更加崇信佛教,国运也更加短促。

他得出结论说:.事佛求福,反而得祸,佛不足信,于此可知。还说,陛下恭迎佛骨,天下必然争相仿效,老幼奔波,放弃生产.最后韩愈建议说:将此“污秽之物”“付之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www.guayunfan.com

宪宗览表,怒不可遏,向群臣宜布要处死韩愈。幸有宰相裴度、崔群冒死相救,皇亲国戚也从中缓颊,才使韩愈保住性命。但到底被赶出京城,贬为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刺史。事后唐宪宗觉得韩愈谏迎佛骨是一片忠心,想召他回朝又有点不好意思。便在近臣中试探.希望有大臣具奏,然后允准。

不料在场的奸相皇甫溥,对韩愈的捐直耿介一向僧恶,此时深恐他回朝受重用,便率先回答说:“韩愈这人毕竞太狂妄、迂阔,千万不可让他重回朝廷。陛下如欲施恩,可以考虑把他调到较近些的州郡。”于是韩愈被调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当时袁州有一种陋俗,民间借贷,必须出一年轻人到债主家作为人质,逾期不能偿还债务者。不论男女都要沦为债主的家庭奴隶,这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的债务奴隶制。韩愈到袁州以后,询问民间疾苦,了解到这一陋习,便设法帮助赎回那些作人质的男女,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并发布公文,明令取消这种陋习,不准依财欺人。

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回到长安,任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夭国立大学校长),以后的几年里,又先后任过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来,又因为不肯阿事权贵,又被降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年),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为官刚直不阿,所以命运多并;屡遭不幸,不能久任,所以没有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但在文学事业上他却颇多建树,尤其是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在散文领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反对南朝以来的讲究形式词藻,内

容空洞的文章,提倡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

强调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创造性,“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其散文感情真挚,气势雄伟,文字精炼、生动,内容博大精深。唐代文人如海,却无人超过韩愈,后人评论唐宋散文时,有“唐宋八大家”之说,韩愈被列在首位。并有“韩潮苏海”的美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