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荀彧的简介资料_关于荀彧的故事

荀彧的简介资料_关于荀彧的故事

时间:2022-11-1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荀彧的简介资料_关于荀彧的故事我在“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东汉末年,曹操南征北战数十年终于力挫群雄,统一北方。在这一过程中,站在曹操身边的谋士荀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荀彧本人是难得的人才,他又是曹操“唯才是举”方针的积极执行者,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与荀彧的折节下士、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

荀彧的简介资料_关于荀彧的故事

我在“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东汉末年,曹操南征北战数十年终于力挫群雄,统一北方。在这一过程中,站在曹操身边的谋士荀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颖川颖阳(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年纪轻轻便谈吐不凡,才华横溢,人称“王佐”之才.二十六岁那年,他被举为孝廉,拜守宫令,就在这一年,奸臣董卓杀死汉少帝,毒死何太后,擅立献帝刘协。为了装嘴门面,董卓便尽力笼络官僚、名士。

在这种情况下,荀彧出任了亢父(今山东省济宁县南)令。但董卓的倒行逆施,很快引起了天下共愤,中原大地不少人起兵讨董.董卓为避关东兵锋便挟天子由洛阳迁都长安,大肆烧掠,杀人如麻。天下扼腕切齿,苟或也毅然辞官归田。

出身名门世家,胸怀大志的荀彧.不甘心于息影林泉,碌碌无为,便于初平元年(190年)投奔了出身四世三公名门望族的袁绍,以期施展抱负,廓清天下。在袁氏幕中,荀彧被委以重任,待为上宾,但他逐渐发现袁绍貌似宽厚,而心胸狭窄,刚傻自用,志大才疏,最终将难以成大事,环顾宇内,曹操雄才大略,足可共谋大事。初平二年,荀彧又毅然离开袁绍,投身曹营。自此,他一直跟随曹操,出奇谋,制胜策,长善校失,南征北战,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呕心呱血,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曹操比作辅佐刘邦取得天下的张良。

荀彧在曹操帐下,建树极多,但对曹操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有三大贡献。

建安元安(196年),汉献帝自长安逃回洛阳,曹操打算迎汉献帝建都于许,但部将意见不一,致使曹操犹豫不决,值此关键时刻,荀彧力主奉迎天子。他以晋文公“纳周襄王,诸侯影从”,汉高祖东伐,“为义帝编素,天下归心”的史实和“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归心刘氏的现实,说明奉迎天子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当时,天子是天下一统的标志和维系天下人心的纽带,谁能以夭子为王牌,谁就可以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曹操听取了荀彧的建议,立即派曹洪带兵西迎天子.同年九月,献帝都许。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王命讨伐不臣”的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

几乎与苟或建议的同时,袁绍的谋士沮授也在力劝迎天子都邺.就在袁绍举棋不定的时候,曹操抢先了一步。当后来曹操以天子名义申斥袁绍时,袁绍已是后悔不及了。后来事情发展证明,荀彧奉迎天子的建议为曹操独领风骚,立足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以十万大军在官渡对“兵不满万”的曹操形成包围之势。同年八月,袁军对曹军发起猛攻,曹营阵地上矢如雨下,将士们只好蒙盾而行,伤亡达十分之二三,形势十分不利。

同时,百姓困乏,纷纷叛归袁绍,甚至曹军内部也有一些人与袁绍暗中联络,准备降袁.身陷重围,粮晌将尽,军心动摇,人心离散,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曹操感到情势危急,败局在即,便火急致书留守许都的荀彧,打算退兵回许.在这关系胜败存亡的时刻,荀彧立即回信,痛陈退守之弊,力阻回师。

当时袁军倾巢出动,要与曹军决一雌雄。如果曹军撤退,袁军必然跟踪而至,曹军能到的地方,袁军照样能到,最后曹军无处退避,只有彻底失败。

如果曹军固守,倒是有取胜的可能。荀彧告诫曹操说:“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曹操受此启发,如梦方醒,遂率精兵五千,奇袭乌巢,焚毁袁军粮食五万余车,致使袁军军心大乱,全线崩溃。袁绍匆匆逃回北方后忧愤而死。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为统一北方迈出了关键的一步。www.guayunfan.com

事后,曹操在为荀彧请功时说:“假如当时从官渡撤军,袁绍必然乘胜而进,敌军斗志旺盛,我军士气沮丧,有必败之形,无一捷之势。”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荀彧在官渡之战中的重要作用。

荀彧本人是难得的人才,他又是曹操“唯才是举”方针的积极执行者,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与荀彧的折节下士、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

他前后推荐的各类人才中,仅所谓的“命世大才”就有荀攸、钟繇、陈群、司马懿、华歆、王郎、荀悦、杜袭、郭嘉等数十人,后来曹王称帝,曾对左右说:“太尉钟繇、司徒华欲、司空王朗这三个人实在是一代伟人,后世大概很难有人比得上他们了.”

由此可见荀彧荐才之广和知人之深。荀彧举荐人才,不计个人得失,不分贵贱亲疏,凡有才者,皆可重用。荀攸是他的侄子,荀悦是他的从兄,荀彧出以公心举荐他们,所以不怕因此而招致误解。

他也不因为华歆曾是敌人孙策的座上客而疑虑重重.同时,他对那些才行浅薄者,也决不肯因为关系亲近而予以重用。

建安十七年(212年)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遭曹操忌恨,荀彧被迫自杀,享年五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