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张仲景的资料_张仲景简介资料_故事

关于张仲景的资料_张仲景简介资料_故事

时间:2022-11-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张仲景的资料_张仲景简介资料_故事张仲景,名机(一作现),字仲景,号南阳,又号长沙,汉末南阳郡涅阳人。张仲景自幼好学,善于思考,博览群书,立志从事医学研究,并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东汉后期建安中,南阳一带疾疫流行,同族二百多人中病死者三分居二,其死于伤寒症者“十居其七”。

关于张仲景的资料_张仲景简介资料_故事

张仲景,名机(一作现),字仲景,号南阳,又号长沙,汉末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治所在今河南省邓县粮东镇)人。我国东汉后期著名医学家.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1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张仲景自幼好学,善于思考,博览群书,立志从事医学研究,并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青年时期,曾被推举做孝廉,晚年一度当过湖南长沙太守。

东汉后期建安中,南阳一带疾疫流行,同族二百多人中病死者三分居二,其死于伤寒症者“十居其七”。张仲景目睹此情,发奋一方面“勤求古训”,认真钻研古代的《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肺药录》、《内经》、《难经》、《平脉辨证》等医学著作,吸取前人宝贵遗产;另一方面又同时“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经验方药,参考各家医方,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他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晚年完成了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对祖国临证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特别是亚洲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医学发展,都有很大影响.早在我国唐代,他的学说就远播海外,成为日本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医学渊源.

《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共载药方三百七十五首,使用药物二百一十四种,记载了辨证施治的各种治疗原则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及杂病的方法,但大多都流散.后经晋代的王叔和宋代的林亿、王沫等人校勘,整理分成《伤寒论》和《金厦要略》两部书。

《伤寒论》共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主要讲述外感热病;《金匾要略》共六卷,二十五篇,论述四十多种病的治疗方法,共一百三十九条,二百六十二方,内容包括各种杂病,如内科、外科、妇科和饮食卫生等。人工呼吸法也最早见于此书。

除此之外,他还著有《黄素药方》二十五卷、《辨伤寒〕十卷、《疗伤寒身验方》一卷、《评病要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等。可惜的是这些医书都未能保存下来。www.guayunfan.com

张仲景反对提倡徽纬迷信和巫祝,继承王充的“人死血脉竭,蝎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士”的无神论观点,提出了“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的无神论思想,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致病的原因,无非有三条:一、经络受邪(风、寒、暑、湿、燥),侵入肺腑;二、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塞塞不通;三、房事、金刃、虫兽所伤.并提出“治未”的理论,主张节制饮食,按规律起居,适度劳逸,讲究卫生,锻炼身体,滋养正气,以保健壮.

张仲景还参考古医书中“六经分症”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症状,概括为六大类型:太阳、少阳、阳阴、太阴、少阴、厥阴。他认为它们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互相转化的。

张仲景还把自己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各种症候,总结为八种,即以后的所谓“八纲”辨证法: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他具体阐述了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辨证和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如将感冒受寒的病症,加以分辨,对症下药:感冒不出汗、脉浮而快者叫实证,宜用麻黄汤;感冒有微汗、脉胖而缓者叫虚症,宜用桂枝汤等。

他创立的中医诊断病情的这“六经”与“八纲”,至今仍为我国医学界临床治疗所运用。他在医学上勇于创新,发明了许多独创的医疗技术,如用人工呼吸急救病人,用蜜水或猪胆汁灌肠治便秘,以及药物外搽、舌下含药等。

碑文证明,从东晋咸和年间起,张仲景就被誉为“医圣”。解放以后,河南省南阳县重新翻修了在南阳城东三皇庙为他修建的“医圣祠”,祠内有他的墓,墓前有石碑一座,高二尺余,上写“汉长沙太守圣医张仲景墓”,是明朝崇祯年间从地下掘出的石碑,字体雄健、飘逸,象是晋人所写。

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成立了“仲景医院”、“仲景大学”。南阳酿酒厂还根据仲景经方研制成功了“张仲景酒”、“张仲景补酒”等。1982年10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南阳召开整修张仲景祠墓落成纪念会,有二百多人参加,其中还有日本医学界友人二十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