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时珍简介资料_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李时珍简介资料_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时间:2022-04-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时珍简介资料_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1593年的秋天,习习的凉风吹过了大地,从南京传来了《本草纲目》已经刻了好大一部分了的消息的时候,一个卧病在床的75岁的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在李时珍正式行医前不久,薪州发生了一次大水灾,水灾过后,疾病流行,李时珍帮助父亲救死扶伤,不但显示了卓越的医学才能,而且深深地体会到了父老乡亲对他们父子的感激之情,从而更加坚定了终身行医的志向。

李时珍简介资料_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1593年的秋天,习习的凉风吹过了大地,从南京传来了《本草纲目》已经刻了好大一部分了的消息的时候,一个卧病在床的75岁的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对儿子千叮泞万嘱咐,一定要让这本书广泛流传,使他所爱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好处。

这部被人们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它的作者就是这位75岁的老人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又字可观,号濒湖山人。生于明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享年75岁。薪州(今湖北薪春县西南)人。明朝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出生在薪州东门外瓦硝坝的一个医疗世家。他祖父就是一个铃医,父亲李言闻是一个著名的医生和药物学者。在一年到头都能闻到白芷、郁金之类药物的环境里,李时珍自然对医药就有了特殊的爱好,他希望将来像父亲一样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但是,当时行医是一种不被人们看好的职业,只有读书应举才是最佳的出路。李时珍的父亲也盼望他能走上官宦之路。但李时珍立志从医,他对父亲表示:“身人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畏难。”父亲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李时珍正式行医前不久,薪州发生了一次大水灾,水灾过后,疾病流行,李时珍帮助父亲救死扶伤,不但显示了卓越的医学才能,而且深深地体会到了父老乡亲对他们父子的感激之情,从而更加坚定了终身行医的志向。

李时珍博览群书。他在一面行医一面研究之中,读了大量的书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他潜心读书。他读医学书籍,读《内经》、《灵枢》、《伤寒论》、《扁鹊方》、《华佗方》等277家的医著、方书。

他详细地阅读了《神农本草经》,以及诸家“本草经”,自陶弘景以下,唐宋诸《本草》有84种之多,他都有一一找来读过。他还大量地翻阅了古今经史,他把前人医书中所引用的经史百家材料,都找出来读,《易经注疏》、《诗经注疏》、《尚书注疏》、《史记》等151家著作他读了;古代医书没有提到的,像《说文解字》、《王安石字说》、《仓领解话》等等,还有古代大诗人的诗歌,《李太白诗集》、《东坡诗集》等凡440家,他也读遍了。

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研读了800多种书,光读书笔记就装了好几柜。这些书籍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眼界,不要说那浩渺的医学书籍,不要说那煌煌的经史巨著,就是那诗人们的只言片语,也给了他不少的启迪和帮助。苏轼的“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使他在用栗子治病上受到了启发。而《楚辞》中的诗句让他分清了“鹜”和“尧”。

他想尽方法来找书读。自己家的书读完了,他从薪州的乡绅那里找书来读。还有就是王府。富顺王的孙子嗜食灯花,请了许多名医都没治好,李时珍给治好了。由此李时珍得到了阅读王府的丰富藏书的机会。在那里,他看到了好多民间没有的医书、方书。楚王的儿子的气厥病也是李时珍治好的,楚王把他留在王府,封了他个八品官,让他兼管王府的“良医所”。

当官李时珍没有兴趣,楚王府的丰富藏书倒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在王府住了几年,饱览了王府的医学藏书。大约1556年,李时珍被推举到北京的太医院。虽然,他在那里地位低微,但那里有更丰富的藏书,而且还有装满了各种名贵药材和方物的寿药房、御药库,更可贵的是,还有能显示人身各个瑜穴的铜人,这些优厚的条件给李时珍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他抓紧学习,积累资料,为将来的著书立说做准备。

李时珍在学习古人典籍的过程中,他一面佩服前代大师们的辉煌业绩,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他们在理论和观察上的一些错误,他说:“陶弘景是我佩服的一位先辈,可我决不相信他说的,人吃了一颗巴豆就会死,而老鼠吃了却可以长到30斤的怪话。同样,我佩服唐慎微,可是他讲的菌桂和了龟脑子吃7年,人就可以在水上步履如飞,这种奇谈,我也决不相信。”www.guayunfan.com

我国历史悠久,医学和药物学发达较早,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到宋代名医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多达40多种以上。李时珍非常珍视先辈们的这些成果,但在医疗实践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药物不全,许多新发现的药物还未列人;分类不科学,“草木不分,鱼虫互混”;解说错误,有时把毒药说成是补药,把名称不同的一种东西当成两种东西,又把两种不同的东西当成是一种东西。

因此,他觉得前人的医学著作需要加以整理,加以修订。他还发现,古代医书的作者对于民间习用的方物重视不够,也是一个缺陷。于此,他立志要重修《本草》,写出一部内容更广泛、更周密、更严谨的中国的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在太医院呆了一年多,就托病辞官回家了,他按照原定计划开始写书。他按照《通鉴纲目》的编写方法,分纲列目,把平时从800多种书籍中摘录下来的资料,按照所分门类进行编纂。

但他知道,要重修《本草》,光有渊博的书本知识和丰富的医疗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采访四方”,去进一步了解各种药物的形状、性味、功效等。因此他又穿上草鞋,背起背篓,带上药锄,和徒弟庞宪、儿子建元,走出家门,作实地考察。薪州一带的原野和山谷,一次又一次地印上了他的足迹。近的如缺齿山,远的如”头山,大的如紫云洞,小的如朱家洞,都成了他奔驰访问的对象。1565年后,他还作了几次远足考察,他到了湖广(今湖北、湖南)、江西、南直(今江苏、安徽)等许多地方,登上了太和山(武当山)、牛首山、天柱峰、茅山。白天,他奔波在危岩耸壁之间。挖掘草药;晚上,他寄宿在猎人的小屋里,讨教治病单方。

山中有的是甘菊、苦参、紫苏、苍耳—也有的是土蜂、蟾蛛、竹鸡、野猪—学问是漫天撒地地存在着。在考察中,他极为细心。他即使走到一颗极寻常的柏树面前,也要仔细地看看,仔细地摸摸,再静下来仔细地想想,然后确定它的躯干是笔直的,皮是薄的,肌肤是腻的,花是细碎的,结实是和小铃一样的,霜后裂开,中有籽如麦粒大小。

在他掌握了比较详细的材料以后,再进一步研究它的叶、实的治疗功用。在考察中,他虚心向大众求教,不论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都是他的良师益友。他向渔翁请教鸿鹅的生育方法、鱼狗子的穴居情况,他向菜农请教水生植物的知识,向猎人询问野兽、飞禽的生活习性和药用价值,他向樵夫打听植物的形态和采制季节。

当他听说洋金花(曼陀罗花)的籽泡酒,喝了可以使人发笑,就进行试验,自己吃下了这种药,果然,一会儿就精神恍惚,失去了知觉,弟子们吓坏了,赶快抢救。他苏醒过来后却十分高兴,因为他发现了这种药的麻醉作用,马上拿笔记了下来。

从此,洋金花就成了中医麻醉的主要药物。

为了作进一步的研究,李时珍还在自己的家中种植药物,他的花园里种满各种药草,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他亲自炮制各种药物,以取得实际的经验。

就这样,李时珍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考察的基础上,用了27年时间,在他61岁的时候,实现了他重修“本草经”的宏愿,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后来又做了3次大的修改和补充。

《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万字,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体附着物等16部,每部又分成若干类,共62类。每种药物都解释得很详细,首先标出药物名称,这叫“纲”。其余各栏的解释叫“目”“物以类从,目随纲举”。书的体例和主要内容是:释名(药物名称)、集解(药物产地、形态、采取方法等)、修治(药物的炮制过程和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分析药物的性能和功用)。有些药物还设有“辨疑”、“正误”栏目,来纠正前人药书中认识和使用上的错误。每种药物在解释之后,都附有如何用药的方子,给后人带来极大的方便。全书收

录诸家“本草”所载的药物1518种。李时珍对前人的误记加以改正,该分的分,该合的合,分类错了的予以纠正,重复的把它删去.还补充了前人未收人药书的374种药物。全书共收录1892中药物,其中植物1195种,动物340种,矿物357种。附录处方11096则,插图1160幅。

《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药物学之大成,总结了历代医家和民间用药的经验、纠正了过去药物学中的一些错误,确定了许多药物的真正疗效,是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已有拉丁文、法文、俄文、英文、德文、日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于世。

李时珍治学严谨,著作丰厚。除了《本草纲目》外,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白花蛇传》、《濒湖医案》、《命门考》、《命门三焦客难》、《集简方》、《五藏图论》等医学著作。另外还有一部诗集。但这些著作大部分都已失传。

《本草纲目》,这部东方的医学巨典,将流芳百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