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王夫之的资料_关于王夫之的资料_王夫之简介资料

王夫之的资料_关于王夫之的资料_王夫之简介资料

时间:2022-04-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王夫之的资料_关于王夫之的资料_王夫之简介资料王夫之,字而农,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生于衡阳王家坪。王夫之继承张载的学说,对宋明理学进行总结性的批判。王夫之在论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后,还进一步阐述了认识过程中感觉经验和思维活动的不同作用。王夫之用其历史进化的观点对宋明理学家们主张的复古主义给予坚决驳斥。www.guayunfan.com王夫之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王夫之主张社会安定,赞成和维护统一。

王夫之的资料_关于王夫之的资料_王夫之简介资料

王夫之,字而农,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生于衡阳王家坪。他父亲王朝聘和叔叔王廷聘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一生隐居不做官,在家乡招集学生讲学,研究学问.王夫之从小跟他们学习中国古代史学和哲学。深受他们影响,王夫之七岁就读完了十三经,十岁读完了五经新义。以后,又阅读了大量诗文、历代经济状况、典章制度及风土人情。

这些都为他日后学术思想的建立打下深厚的基础。这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先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推翻了明朝,随着清军打败了农民军,想人主中原。王夫之毅然投笔从戎,抗清失败后,致力于学术研究。

在以后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王夫之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直坚持写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张子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等共四百多卷。因王夫之反抗清朝统治,借古论今,议论时政。所以,他的著作生前一直未能刻印。死后,他的儿子曾刻印少数几种,多数著作.是靠学生和案友抄录才保存下来。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他的全部著作才得以刻印流行。

宋明以来,哲学斗争的重心问题,是“心”、“理”、“气”何者为先的问题。以陆九渊朱熹为代表的主、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理”是第一性的。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则认为“气”是第一性的。王夫之继承张载的学说,对宋明理学进行总结性的批判。

他认为宇宙当中充满了物质性的气.这种气的内部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对立面的斗争使物质呈不同形状,构成了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但无论物质怎样变化,都不会消灭。如一车柴,燃烧完,产生了烟和灰那原来属于土的,仍归于土。

属于木的,仍归于木,属于水的,仍归于水,又构成了新的物质。接着,他又进一步论证了宋明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理和气的关系问题。他指出“理在气中,气无非理;气在空中,空无非气。通一无二者也。”意思主说,气是充满宇宙的物质,理是物质运动的总规律。理属于气,没有气就没有理。

接着,王夫之又进一步澄清理学家们在“道”与“器”问题上所造成的混乱.在理学家看来,道和器是两个事物。在次序上,是道先器后。王夫之则认为:“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就是说:有某种事物就有某种事物的规律,规律是某种事物的规律,而不能说事物是某种规律的事物。他还举例子说没有弓箭就没有射箭的规律。没有车就没有驾车的规律。离开了具体事物,规律就不存在了。

在知行关系上,唯心主义者认为,知行合一,或先知后行。王夫之则认为知觉和知识来源于客观对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接着他又进一步论证了认识能力与客观事物间的关系。他指出:“越有山而我未至越境,不可为越无山,则不可以为我至越境者,为越有山也。”意思是说:浙江一带有山,这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我没到过浙江,没看到那里的山,便说浙江没山。同样,不能因为我到过浙江,看到了山,就认为山的存在。事实上,不管你是否看到了哪里的山,山是存在的。

王夫之在论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后,还进一步阐述了认识过程中感觉经验和思维活动的不同作用。他认为耳目的作用是察言观色,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心(即大脑)的作用是思维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这是王夫之在改造格物致知时提出认识的两个过程。他把感性认识称为“格物”阶段,把理性认识称为“致知”阶段。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非致知,则物无以裁而玩物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知以人邪”。这就是说:“不去格物”,不去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认识走人歧途,相反,没有“致知”,就不能认识事物,反被事物假象所迷惑。

王夫之在否定主客观唯心主义者知行观的过程中,建立了他的知行统一观。即知来源于行,知却不能取代行,知可以指导行,最后知得靠行来检验。

在王夫之的哲学体系中,还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凡物相类则相反。”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一个永不停息的运动当中。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不仅在运动,而且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即古水,灯烛之光,昨犹今也,而非昨火即今火,但这种变化,不是循环,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新的发展。

王夫之用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做指导,创立了他进步的历史观。他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叫做“势”。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都是有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于势之必然处见理,理就是规律。这是天不能创造,人所不能改变的。

在他看来,远古的时候,社会尚没开化,人们尚处在“衣裳未正,五味未清,婚姻未别”的野蛮状态。到了夏商周时期,社会开始开化文明起来。但并不是象理学家们所说的黄金时代,其实还很落后。君主和川广地区的土司差不多,压榨得老百姓面黄肌瘦,没吃没穿。

三代以下,实行郡县制,要比三代好的多。王夫之用其历史进化的观点对宋明理学家们主张的复古主义给予坚决驳斥。朱熹曾把历史分为三代以上和三代以下,认为三代以上的社会是合乎天理的,三代以下的社会专搞私欲,是违背天理。www.guayunfan.com

王夫之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意思是说:人们的物质需要满足了,才有天理可言。这同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类的共同的公理和欲望推动着。他又进一步指出:夏、商、周三代早已过去了,如果硬要循三代之迹,按三代的老规矩办事,就会“徒乱天下”。

王夫之主张社会安定,赞成和维护统一。他亲身经历了,明清之际的巨变,深感社会安定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因此,他极力赞成和维护统一。对战乱之后统一天下的帝王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更是推崇备至。“赢政统一六国,贤于五帝三皇远矣”。

同时,对积极抵御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象唐朝的大臣郭子仪、张巡,宋朝的[岳飞]等人,也大加褒奖。相反,对那些出卖民族利益,造成国家分裂,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人,象后晋的石敬塘,宋代的刘豫、张邦昌之流,一律痛加斥责。说他们是天地不容的”万古罪人”。这是和他坚决抗清的政治立场分不开的。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一代哲人王夫之,在湘西草堂溢然长逝.享年七十四岁。他以“人其垒,袭其轴、暴其恃而见其瑕”的精神,完成了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做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以他那宏伟的体系,严密的逻辑,坚实的论证,把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推向时代最高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