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郭守敬简介资料_​郭守敬的资料

​郭守敬简介资料_​郭守敬的资料

时间:2022-04-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郭守敬简介资料_郭守敬的资料北京积水潭的进水处,高阜顶上的原汇通祠内,有一座纪念馆。登上数十级台阶,进人山门,院中立有郭守敬的半身大理石塑像,后面的正厅里陈列着郭守敬生平业绩的文物资料。这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家郭守敬而建立的郭守敬纪念馆。郭守敬在水利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郭守敬简介资料_郭守敬的资料

北京积水潭的进水处,高阜顶上的原汇通祠内,有一座纪念馆。馆的北面高耸着花岗岩筑起来的水城门,南面是波光粼粼的广阔湖水。登上数十级台阶,进人山门,院中立有郭守敬的半身大理石塑像,后面的正厅里陈列着郭守敬生平业绩的文物资料。这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家郭守敬而建立的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字若思,元代邢州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三年。他是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水利工程、天文历算、仪表制造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郭守敬从小和祖父郭荣生活在一起。郭荣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不但通晓五经,而且精通数学和水利学。郭荣的好朋友刘秉忠是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的著名学者。郭守敬既继承了祖父深厚的家学,又拜刘秉忠为师,从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他又有机会和当时懂天文、地理、数学的张文谦、王恂等人一起学习了三年,为他献身科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中统三年(1262年),元世祖得知郭守敬有才学,在上都召见了他,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第二年郭守敬升为副河渠使,后升为都水少监、都水监以及工部郎中。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任同知太史院事,后任太史令。最后官至昭文阁大学士、知太史院事。

郭守敬在水利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至元二年(1265年)郭守敬到西夏(今甘肃、宁夏一带)视察河渠水道。西夏地区本来有干渠12条,大小支渠60多条,灌溉着9万多顷田地。但是,由于宋元之际战争频繁,经年失修,破坏严重。郭守敬用“因旧谋新”的方法,在那里疏导了唐徕、汉延等68条渠道,还设计修

建了一些新的渠道和新闸堰,使当地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西夏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河渠上给他建立了生祠。

他在水利上最大的贡献是,修筑白浮堰,疏浚通惠河,解决了大都(北京)的粮食运输问题。大都是元的都城,过去江南运粮食来,都是从大运河运到通州,本来从通州有一条运河通到大都,但因为水源不足,水量小,水浅不能通航,就渐渐荒废了。因而只好从通州用牲口驮到大都,每年要花很多钱不说,一到雨季,人畜患病,死亡很多。所以,解决运粮河的问题就成了一件大事。

郭守敬经过仔细考察,决定在其旧址上重新开浚。他勘察发现了北山(今昌平东南)的白浮泉水,于是引白浮泉水,沿地形等高线西折而南,出南水门,合人旧运粮河的一亩泉、玉泉诸水入城,成功地解决了运粮河的水源不足的问题。

从白浮泉到瓮山泊的这段新的人工河,南北长约30公里,当时称为’‘白浮堰”。郭守敬为了解决旧的运粮河河床坡度大,不易存水的问题,改进了坝闸和斗门,节水以通漕运。元世祖忽必烈看到漕运通了,积水潭水面上都是船,异常高兴,赐名“通惠河”。

通惠河的修通,使南北大运河通行无阻,江南来的大批粮食可以由水路直达大都,而且可以使沿河的土地得到灌溉,还解决了城市的用水问题。

郭守敬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还发明了用海平面为基准来测量地形高低的办法,这是我国地理学上用海拔测量地形的开始,在世界上,这也是首创。

郭守敬除了在水利上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历算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修订历法。

元初用的历法是辽金以来的大明历,已经使用了200多年,误差很大。元世祖决定设立太史局,修订新历。为了修订新历,郭守敬研究了自汉代以来的著名历法。他还和王恂一起领导了大规模的天象观测。他在大都设立了司天台—灵台。这是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并在上都、洛阳等五个地方,设置了天文仪表和观测天象的监候官。

他还在全国设立了27个测影点,分别派人在各点进行天文实测。他们观测的范围东到辽东,西到滇池(今云南)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北到铁勒(今内蒙古境内),南到琼州(今海南琼山)。郭守敬从大都出发,北上上都,南至南海,到各个测影点,进行观测。这次天文测量,规模之大,地域之广,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唯一的。

郭守敬还在告成镇(今河南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周公测景台附近建立了观象台,他把36块方石平铺在地面上,供测量日影之用,这便是有名的“量天尺”,至今遗迹还在。

郭守敬通过实地测验,掌握了日月五星和地球的运行规律,测出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和冬至的精确时刻,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天。现代科学所测定的回归年为365.24219天,郭守敬当年所测定的数据与之仅仅差了26秒,也就是说,3000多年才差一天。而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雷果里历,其推算的回归年为365.2425天,与郭守敬所测分秒不差,但时间却比郭守敬晚了300年。可见郭守敬当年测定的精确程度。

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的精确资料的基础上,郭守敬和王恂等人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编出了《授时历》,次年开始使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这一历法,在我国施行的时间长达360年。www.guayunfan.com

郭守敬改制和创制了很多天文历算仪器。有简仪、浑天象、仰仪、玲珑仪、立运仪、证理仪、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景符、窥几、正方案、圭表、丸表、悬正仪、座正仪、大明殿灯漏等18种仪器。如浑天仪,郭守敬对沿袭使用了1000多年的这一仪器进行了改造,使它既简便又准确,克服了原来的繁杂和目测时圈环掩映的缺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郭守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作”简仪”。而西方在300多年之后才制成了这种仪器。

郭守敬还改制了圭表,这是一种用来测冬至太阳影长的仪器。郭守敬的圭表比旧圭表高5倍,而且更加精确,有效数字增加了两位。现在保存下来的郭守敬设计的圭表模型,用现代的经纬仪加以复测,结果与真正的南北方向几乎没有偏差,可见精密程度是非常高的。

郭守敬制造了一种中间空的半球形仪器,用它来观测太阳在天空的位置,还可以用来观测日食,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日食的时刻、方位和食分。

为了纪念郭守敬在天文学上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学家学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郭守敬在数学上也很有成就。他首先运用了“招差法”,这是利用累次差数来求积的方法。400年后的牛顿也采用了这个办法,被人称为“牛顿内插法”。郭守敬的弧矢割园法的公式,与现代三角函数表原理一样。

郭守敬一生著作丰富,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等数学、天文著作,计有14种,105卷。这些著作据说在元朝灭亡时被携往漠北。现在只有一部分载在《元史·历志》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