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王羲之的资料_王羲之简介资料【揭秘】

关于王羲之的资料_王羲之简介资料【揭秘】

时间:2022-03-1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王羲之的资料_王羲之简介资料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与王羲之同时的书法家庚翼、郗惜都声名卓著,王羲之自谦还不及他俩。庚翼态度的改变,正是王羲之的书法不断从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反映。王羲之拜师钟繇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她给王羲之传授钟舞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关于王羲之的资料_王羲之简介资料【揭秘】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庚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王旷善行隶书,王庚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庚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与王羲之同时的书法家庚翼、郗(chi)惜都声名卓著,王羲之自谦还不及他俩。传说庚亮曾向王羲之求书,羲之回答道:“(灰)翼在彼,岂复假此!”庚翼在荆州时,见人们竞相学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曾说:“小儿辈乃残家鸡,爱野鹜,皆学(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但后来庚翼见到王羲之答庚亮的章草,才心悦诚服,给王羲之写信道:“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庚翼态度的改变,正是王羲之的书法不断从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反映。王羲之能自拔于流俗,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他的创造与发展,伴随着自我生命的发展、价值理想的完成和实现。如虞和说:“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庚翼、都惜,迫其末年,乃造其极。”(《论书表》)

王羲之拜师钟繇(yao)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砾,师承钟繇(yao),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舞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说:“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已置身于新的历史层面上,他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

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yao)、粱鹊书;又之洛下,见蔡邕(yong)《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chang)《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王羲之书风特点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其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免的书体。他学钟慈,自能融化。钟书有飞鸟赛腾之势,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对钟繇隶书采取“损益”、“运用”之法,对张芝草书采取“剖析”、“折衷”之法,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唐代张怀灌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

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二。”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人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缘故,从而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后人尊称其为“书圣”。

王羲之既有洒脱漂亮的外在风貌,“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又有富于思考的内心世界。晋代玄学盛行,崇尚老庄哲学,因此,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当然受其影响。晋室南渡之初,他见会稽有佳山水便有终老之志。

辞官归隐后,常漫行山道林边,看到山川相映之美景,自然有应接不暇之感。他又泛舟大海,远采药石,在他的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正如《书断》所说:“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王羲之的《兰亭序》

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汇聚于会稽的兰亭,曲水流筋,赋诗抒怀。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王羲之即席挥毫为之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

《兰亭序》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于是差人索去原本,同时命令朝廷最好的几位书法家摹临许多副本,原本则留下来作为自己的陪葬物。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www.guayunfan.com

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正如解绪在《春雨杂述》中所说的那样:“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兰亭序》的章法,仿佛如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兰亭修楔,使王羲之真正触悟到山水之美、字宙之玄和人生之真谛。王羲之在《兰亭》诗中写道:“仰视碧天际,俯瞰禄水滨。寥阅天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评析道:这是真正能代表晋人这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于是“寓目理自陈”。这理不是机械的陈腐的理,乃是活泼泼的宇宙生机中所含至深的理。王羲之另有诗句:“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他的创作和追求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

后人对王羲之的评价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代子孙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革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王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人。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法名家。

王羲之一生成就非凡,除书法外,尚有“书论”传世,如《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中国书法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决非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达到“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