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韩非子简介资料_韩非子生平简介_资料

韩非子简介资料_韩非子生平简介_资料

时间:2022-03-1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韩非子简介资料_韩非子生平简介_资料韩非子既是先秦法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韩非子生活的时代已属战国晚期。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趁机在秦王面前搬弄是非,把韩非子关人监狱,不久,韩非子在狱中服毒自杀,而派人给他送毒药的人正是他的老同学李斯。

韩非子简介资料_韩非子生平简介_资料

韩非子既是先秦法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韩非子的学说,最主要的还是他的政治哲学,即他所积极倡导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一公元前233年),战国时代韩国人。因史料记载甚少,对其生平活动已无法详知。从司马迁的《史记》中仅能得知他出身于旧贵族世家,与李斯一道曾为荀子的学生.有口吃毛病,故不大善于讲话,但很会写文章,连李斯也承认自己比不上他。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已属战国晚期。此时,强大的秦国正在不断地向东扩张,韩国屡屡败北,割地求和,国势日渐衰弱。为救亡图存,韩非子曾多次上书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在建议未被采纳后,只好用著书来阐明他的观点。

后人将他的著作编辑成《韩非子》一书,共55篇,其中绝大多数出自他的手笔。韩非子的变法主张虽未被本国统治者接受,却得到秦王(秦始皇)的赏识。秦王在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蠢》等著作后。大为钦佩,感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在公元前233年秦王进攻韩国,本不被重视的韩非子.此时却被派出使秦国,秦王得知后非常高兴,但在议和中当韩非子提出“存韩”建议时,秦王甚为不满,因此也未得信用。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趁机在秦王面前搬弄是非,把韩非子关人监狱,不久,韩非子在狱中服毒自杀,而派人给他送毒药的人正是他的老同学李斯。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韩非子作为先秦时代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新兴地主阶级试图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而封建大一统的理论尚未形成的时期。荀子虽然从儒家角度对先秦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但对于法家理论来说,他只完成了由儒家向法家的过渡的基本环节。而法家的一些代表人,如李愧、吴起、商鞅等人,虽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为封建大一统的形成提出过一些重要思想,但还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韩非子的学说正是为完成这个任务应运而生的。

韩非子的巨大贡献之一,在于他从历史进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以法治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体系,并把’‘变法”当作他全部政治学说的核心。对于“变法”与否,韩非子明确指出,这要取决于实际的需要,只要有“变法”的需要就必须坚决地进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要“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即实施封建的法制。对干法制,韩非子认为,实行法治乃历史之必然。一其根据为,当人口愈来愈多,财富相对愈来愈少,争夺愈演愈烈时,只有实施法治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与发展。

他认为,“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髻而御悍马,此不知之患也”。因此,他主张用严酷的暴力去镇压一切反对者,以此来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新秩序。在法治理论上,韩非子综合了商鞍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建立了一个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他指责申不害法治思想的缺陷是“徒术而无法”,商鞍的缺点是“徒法而无术”。

然而仅有法术而无权,法术还是推行不下去。因此,他把慎到所注重的“势”即权力也结合进去,提出“抱法处势则治”,形成比以往法家学说更为完整的政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发展的最高峰。

在历史观方面,韩非子阐发了一些非常重要见解。

一是强调社会进化,注重现实,反对复古;

二是比较重视物质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试图以此来探讨引起社会变化的原因。对于儒家、墨家、道家的复古主张,韩非子嘲笑他们是“愚诬之学,杂反之行”。

他说:“今有构术钻缝于复后氏之世者,比为鲸、禹笑矣;有决读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说明因时代不同,统治者治国的方法必须随之而发生变化,复古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他还用“守株待兔”的故事来说明,“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那么,促使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何在呢?韩非子认为应该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去寻找。他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在这里,韩非子是从人口和财货的比例关系,人口再生产速度高于生产资料再生产的速度,来探讨社会变化的原因,这在先秦思想史中尚属首次。尽管他假设的一些数字毫无科学根据,追寻的层面仅限于人口的多少,尚未涉及到分配制度,但他试图用物质生活原因去解释社会的纷乱,则应是思想发展史中的一大进步。

韩非子的哲学思想

在哲学思想上,韩非子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出发,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老子的“道法自然”固然是对神学目的论的否定。但他所言的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的“道”,毕竟是一种先于物质而存在的精神。韩非子在吸收老子思想合理因素的同时,对其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认为,道虽是万物之始,但并非存在于物质之外,而与物质和为一体。“道”不同于万物,没有任何具体形象,但它却是万物统一的基础。韩非子有时将这种“道”解释成是构成万物的实体,有时又把“道”当作自然界最一般规律,一切事物的总规律。这就是他对老子学说所作的唯物主义的改造。

除了“道”以外,韩非子还把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抽象出来。他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最一般规律,而理则属于事物中的特殊规律。二者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万物因“理”而各不相同,而“理”又是“道”在不同事物中的具体体现。即“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这些规律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事物变化不断发生改变。所谓“不得不化,故无常探”,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他对“道”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还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性质。在其思想的辩证性上,他不仅以故事的形式最早提出“矛盾”的概念,而且还把它应用于对社会问题的考察。

在考察社会历史时,韩非子认为.“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计谋,当今争于气力。”无论那个时代都存在着竞争与角逐,只是时代不同,特点各异而已。在考察君臣关系时,其矛盾之说应用的更为充分。他把这种利益间的矛盾归纳为:.‘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当然,韩非子在应用矛盾的方法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绝对化和表面现象。但最为可贵的是他不但不回避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对其进行大胆地揭露,这绝对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

作为杰出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韩非子生前虽未能亲自实践自己的政治学说,但对后世中国政治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就是在全盘接收其思想的过程中统一了中国。自汉代后,儒家的思想虽居正统,但韩非子思想中的一切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因素却都被保留下来,只是出于需要被染上了某种保护色而已。一旦政治形势发生变化,统治者总是要拿起韩非子之学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即使在近现代中国也不乏其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