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孔子的简介资料_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关于孔子的简介资料_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时间:2022-03-0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年时节孔子名声很盛,曾一度出任过鲁国的司寇。在游历中,师徒曾数次催难,每临此时,孔子一直以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鼓舞着弟子。游历十四年,始终未得任用,孔子不得已又率弟子回国。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孔子生活于春秋末年,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产生的时代。孔子的学说也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

关于孔子的简介资料_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先代为宋国贵族,因政治动乱迁居鲁国,世为鲁人。父亲名绝,字叔,曾任鲁国下级武官,为当时著名武士。孔子自幼好学,自谓“十五而志于学。”少年时学过一些艺能,“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青年时作过看管仓库、牛羊的小官。三十岁左右时,学问已相当成熟,但按当时的阶级状况,他还不能越过贵族等级的限制有所建树,于是就开辟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用自己学习所得,去培养闻道济世的优秀人才。

中年时节孔子名声很盛,曾一度出任过鲁国的司寇。后有感于鲁定公君臣不勤于朝政,便率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为宣传自己学说,实现政治抱负的周游列国的艰辛历程。在游历中,师徒曾数次催难,每临此时,孔子一直以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鼓舞着弟子。

游历十四年,始终未得任用,孔子不得已又率弟子回国。此后,他就把全部精力和热情都用在教授学生和整理文化典籍上,以至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传说死前孔子已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他歌吟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在平静泰然中走完了其坎坷多难而又不屈不挠的一生。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

孔子生活于春秋末年,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产生的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自殷商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到了西周,已成为发达的奴隶制国家。

西周的奴隶制和统治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周礼上.《左传》说它是“经国家,定社樱、序民人、利后嗣”的最高法典.然而春秋时期,社会政治日趋动荡,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兴起,周礼已渐渐成为一纸空文。到了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几乎找不到象样的典籍制度,只有鲁国尚保存较多的历史文献,史称“周礼尽在鲁矣”。

孔子的学说也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孔子对于周礼,推崇备至,曾言“吾从周”。但他的这种继承是以改革为前提的。他对周礼的态度,一是不废弃周礼,而在周礼的基础上加以“损益,二是适可而止,也就是要做到“中庸”。这种态度固然有其保守的一面,但作为改革者,孔子思想的主流还是顺应历史发展,闪耀着夺目光辉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

孔子用以“损益”周礼的就是“仁”,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孔子之前,就有关于“仁”的论述,如《尚书》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等。但这种“仁”仅限于对统治集团内部巩固的道德倡导,其作用也仅是为了巩固周礼。

而孔子所述的“仁”则是包括政治、伦理、价值准则和道德追求等社会生活中非常广阔的范围。在篇幅仅万余字的《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表述就有百次之多,但其核心是“仁者爱人”。如樊迟问仁,子日:“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里,孔子虽然没有对仁下过明确的定义,但“爱人”一语,可以作为对仁的简要概述。爱人就是对别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并在一定时期,可以“杀身成仁”。而“克己复礼”,也包含着利他行为,达到这种境地的方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利益。这种解释,虽近于老生常谈,但确为人类长期社会生活中道德经验的总结。www.guayunfan.com

由此,再将这种思想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如把这种思想体现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自然就得出“节用而人”、“博施于民”的民本主义思想。体现在统治阶级的内部管理上,则主张“举贤才”,不论亲疏,以贤为上。在这方面,孔子虽然也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他对所谓君、臣、父、子的要求是以“尧、舜、文、武为标准的,在他的眼里,他们就是最大的贤才,是从政、为人的楷模。体现在价值观上,则注重人的自身价值和现实生活。在注重自身价值方面,他将仁和礼结合在一起,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要求内在的修身和外在的行为相统一。而且内在的“仁”才是最高的精神追求。他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在注重现实生活上,孔子从不愿讲“怪、力、乱、神”。

他认为力和乱与他的人道相悖,而怪和神都是荒唐不经的。有人曾向他询问生死鬼神之事,他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并公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的道德思想主张

从仁爱的精神出发,孔子主张在政治生活中贯彻道德原则。换言之,即使政治行为道德化。孔子的这种“德内政”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统治之道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力,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用强制的方法只能使民畏惧而不敢犯罪,但却消除不了犯罪的动机。如果用道德去感化,就可消除犯罪的动机.由此,他主张统治者对民要施以“富民”、“惠民”之策,同时要避免贫富过分悬殊。对于暴政,他曾发出过“苛政猛于虎也”的感叹。但孔子所要施的德政也非不要刑罚,而是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宽猛相济。就统治者自身来说,孔子特别强调,政治道德化的根本保障是统治者首先必须成为道德楷模。他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教不正?”只有统治者自身行的正,才能用良好的道德规范去引导教育人们,使人民有所向往和追随。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同时还是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虽不很得意,但他在把教育作为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手段方面,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由于他办的私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他“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逐渐形成著名的儒家学派。

在由“学在官府”向“学术下私人”的转变过程中,孔子率先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这是把教育施及平民的一个历史性进步。在教育方法上,孔子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与诱导。在学习态度上,孔子首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实事求是精神。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提出“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相统一原则,并要求把“温故而知新”运用到对知的融会贯通上。在对知识的汲取上,他始终践行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及“学无常师”的汲取原则。在学习兴趣上,他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些论述,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孔子办学四十余年,他向学生传授的是为周代贵族子弟治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了使这些古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孔子对此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因此,他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也就是辛勤考察古籍的过程。孔子整理古籍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讲是:“述而不作”,但从他整理的动机上看,他的工作又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因此,经孔子和其后学整理而遗留下来的古籍,不但是学习历史的宝贵材料,也是探究儒家思想的依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