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欧阳修的故事_欧阳修高风亮节

关于欧阳修的故事_欧阳修高风亮节

时间:2022-06-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欧阳修的故事_欧阳修高风亮节欧阳修是北宋庐陵人。高若讷将欧阳修的这封信送交吕夷简和宋仁宗。六月,朝廷将欧阳修召回复任馆阁校勘。宋仁宗没有接受欧阳修的劝谏,反而听信谗言,将欧阳修贬为滁州知州。旷达乐观不意贬谪到滁州就职后,欧阳修淡忘遭受贬谪的烦恼。仇视欧阳修的人,害怕他重新受到重用,暗中假冒他的名字上书皇帝,请求清除内宫宦官,以此挑起宦官对欧阳修的怨恨。

关于欧阳修的故事_欧阳修高风亮节

欧阳修是北宋(都开封,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庐陵(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由寡母教养成人。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考中进士,受任西京(即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推官(主管刑狱诉讼)。他虚心向馆阁校勘(朝廷校勘书籍的官员)尹洙学习写作古文,又常与河南府(治所洛阳)主簿(主管官府文秘)梅尧臣以诗

唱和。由此,欧阳修“以文章名冠天下”,朝廷召任他为馆阁校勘。

痛斥奸邪淋漓尽致

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权知开封府(代理京都行政长官)范仲淹向宋仁宗上奏《百官图》及四篇论文,弹劾宰相吕夷简忌贤妒能,任人唯亲。吕夷简则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奏请宋仁宗将他贬为饶州(治所位于今江西省波阳县)知州(行政长官)。朝廷一些正直大臣上书为范仲淹辩护,称其为官忠正,集贤校理(整理图书的官员)王质以其被指为范仲淹“朋党”而感到荣幸,尹洙上书承认系范仲淹引荐,请求以其“朋党”受到贬黜。司谏(负责谏议朝政)高若讷趋炎附势,认为范仲淹应当受贬。欧阳修义愤填膺,当即给高若讷写去一封信(《与高司谏书》),对高若讷进行嘲讽痛斥。(www.guayunfan.com)

欧阳修在信中说:范仲淹(字希文)“平生刚直,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你“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愿足下直系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效也”。高若讷将欧阳修的这封信送交吕夷简和宋仁宗。欧阳修随即被贬为夷陵(治所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县令(行政长官)。

欧阳修被贬谪后心中虽然郁闷,但意志并未消沉。友人丁宝臣(字元珍)听说他贬到夷陵,写了《花时久雨》一诗赠给他,聊以宽慰。欧阳修写了《戏答元珍》一诗回赠: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康定元年(1040年)春天,范仲淹受任陕西(即陕西路,治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转运使(行政长官),邀请欧阳修入其幕府任掌书记(主管文秘)。欧阳修辞谢说:“我过去为您讲公道话,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可以同您一同受贬,不一定要同你一起高升。”六月,朝廷将欧阳修召回复任馆阁校勘。

宏论朋党明辨是非

当初,范仲淹被贬,欧阳修、尹洙和集贤校理余靖等人为范仲淹伸张正义。殿中侍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官员)韩渎迎合吕夷简的意旨,上书请求将范仲淹及其“朋党”名单写出来,贴在朝廷殿堂内,以使朝中百官引以为戒,“自是,朋党之论起”。第二年,吕夷简被罢免宰相职务。庆历三年(1043年),枢密使(最高军事机关长官)夏竦被贬出朝廷。宋仁宗任命枢密副使杜衍为枢密使、陕西招讨使(军事长官)韩琦和资政殿学士(皇帝侍从顾问)富弼为枢密副使、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夏竦等人受贬不服,极力制造朋党舆论。内侍(侍从皇帝的宦官)蓝元振指责杜衍、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为“朋党”。有关朋党的议论在朝廷内外沸沸扬扬。欧阳修时任知谏院(主管议论朝政),他针对韩渎、夏竦、蓝元振等人的指责和朝中舆论,写了《朋党论》一文,上奏宋仁宗,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

欧阳修在该文中指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欧阳修列举了历史上君子朋党使国家兴旺、小人朋党使国家衰亡的事例,认为“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欧阳修主管议论朝政,“论事切直”,不避权势,引起当事者的仇恨。宋仁宗赞赏欧阳修遇事敢于直言,不久改任他为知制诰(负责草拟诏书)。

范仲淹受任参知政事后以天下为己任,与富弼等人日夜谋划如何达到太平盛世,他们革新朝政,裁减不称职的官员,引起一些人惶恐不安。夏竦指使人仿照亲近富弼的太子中允(虚职文官)石介的笔迹,制造富弼图谋废立皇帝的伪证。宋仁宗虽然没有信以为真,富弼等人却为之不安。于是,范仲淹、富弼等人请求去地方任职。

庆历五年(1045年),宋仁宗将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人先后贬出朝廷。欧阳修时任河北(即河北路,治所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都转运使,他就此事上书宋仁宗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专权。”“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宋仁宗没有接受欧阳修的劝谏,反而听信谗言,将欧阳修贬为滁州(治所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知州。

旷达乐观不意贬谪

到滁州就职后,欧阳修淡忘遭受贬谪的烦恼。公事之余,他寄情山水,陶冶情趣,与民同乐。在《醉翁亭记》一文中,他怡然写道:“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接着,欧阳修调任扬州(治所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知州、颍州(治所位于今安徽省阜阳市)知州、南京(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南)留守(行政长官),辗转十一年才被召回朝廷。这时,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仇视欧阳修的人,害怕他重新受到重用,暗中假冒他的名字上书皇帝,请求清除内宫宦官,以此挑起宦官对欧阳修的怨恨。于是,宦官群起而攻之,要把欧阳修赶出朝廷。宰相吴充发话加以制止。这样,欧阳修才得以留在京都,受任翰林学士(皇帝侍从顾问),奉命主持编写《新唐书》。此后,他又独自撰成《新五代史》。

官正文简风范长存

欧阳修崇尚唐代文章大家韩愈的文风,作文力求“简而明,信而通”,痛恶在当时读书人中流行的“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文章。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录取进士考试,对于写作“太学体”应试文章的考生一概不予录取。事后,落选考生聚集在他的马前哄闹一场,“街逻不能制”,但科场的文风从此开始端正。

后来,欧阳修升任知开封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身居要职后,属官向他请求帮忙的事,他总是当面答复行或不行。对于谏官和监察官提出的事情,他亦总是要问明是非。由此,他招致“怨诽益众”。他的妻弟薛宗孺因事对他心怀怨恨,造谣说他同儿媳吴氏关系暧昧。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官员)蒋之奇据此上书弹劾欧阳修。欧阳修光明磊落,闭门谢客请求朝廷派人调查。结果查明,薛宗孺系臆说,蒋之奇系诬告,二人反被贬斥。欧阳修“以风节自持”,请求退休。宋神宗没有同意,只是答应其去地方任职的要求,让他以刑部尚书(朝廷主管刑事的部门长官)的职衔出任知亳州(治所位于今安徽省亳州市)。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变法。欧阳修时以兵部尚书(朝廷主管军事的部门长官)职衔出任青州(治所位于今山东省青州市)知州,对青苗法[1]持有异议。他上书朝廷,请求停止推行青苗法,受到王安石压制。为此,他坚决请求退休。

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获准退休,居于颍州。此前,他写了《六一居士传》,称“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第二年(1072年),欧阳修在“五物之间”安然长逝,终年六十五岁。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欧阳修传》

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

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

《续资治通鉴》卷四十《宋纪四十》

卷四十六《宋纪四十六》

卷四十七《宋纪四十七》

【简评】

《宋史》作者脱脱等人认为:欧阳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为文天才自然,

丰约中度”。“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宋史》卷三百一十九)。

【注释】

[1]青苗法规定:春天将官仓陈粮贷给民户,按二分息,秋天以新粮连本带息收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