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北齐卢思道简介资料_卢思道耻于跑官

北齐卢思道简介资料_卢思道耻于跑官

时间:2022-06-1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北齐卢思道简介资料_卢思道耻于跑官卢思道是北齐范阳人,年少时为看不懂一篇碑文而抱恨“闭户读书”。卢思道为官不注意小节,常常违反规定。不久,卢思道因母亲有病请假回乡探视,赶上同郡人祖英伯等人举兵反叛北周,卢思道参与其中。卢思道“以母老”上书,请求辞去武阳太守职务,获准回归故乡。《隋书》卷五十七《卢思道传》《北史》卷三十《卢思道传》卢思道“不营势利”,没有当上大官。

北齐卢思道简介资料_卢思道耻于跑官

卢思道是北齐(都邺,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范阳(位于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年少时为看不懂一篇碑文而抱恨“闭户读书”。经过多年刻苦学习,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北齐天保五年(554年),中书令(主管草拟并发布诏书)魏收主持编成记叙北魏[1]和东魏史实的《魏书》。卢思道多次对魏收主编的《魏书》批评诋毁。为此,他不止一次受到官方鞭笞和侮辱,被压制不能当官。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北齐文宣帝高洋去世,朝廷令文官每人写十首挽诗,供选用。卢思道时任员外散骑侍郎(虚职文官)、直中书省(主管接收奏书、拟草诏令机关试用官员),受命应作。众文官诗作交上后,魏收等人只被选用一二首,唯有卢思道被选用八首。人们向卢思道投以羡慕的眼光,称他为“八米卢郎”。

卢思道为官不注意小节,常常违反规定。开始,他因为泄露机密,被调任丞相西阁祭洒(丞相府礼仪官员),接着又转任太子舍人(太子属官)、司徒录事参军(名誉丞相府文秘官)。他几次任职时间不长,都是因为过失受到责备而被调离。后来,卢思道因“擅用库钱”,被免职回家。

罢官回乡后,卢思道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动身去蓟北(位于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北部)地区漫游。他有感于时代变迁,征人流离,写出七言古诗《从军行》,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一》,以下引诗见同书。)的感叹,广为人们传诵。(www.guayunfan.com)

承光元年(577年),北齐被北周军队攻灭。卢思道时任待诏文林馆(主编书籍供皇帝阅读)。北周武帝宇文邕用高官厚禄收买原北齐官员,授予卢思道仪同三司(享受宰相待遇)。之后,卢思道与原北齐监国史(主编国史)阳休之赴北周朝廷做官。二人心中都满怀亡国的惆怅,同以《听蝉鸣》为题写诗,抒发去国离乡之愁。卢思道在诗中写道:“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暂听别人心即断,才闻客子泪先垂。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该诗寄景抒情,哀婉凄切,读来令人感动。

不久,卢思道因母亲有病请假回乡探视,赶上同郡人祖英伯等人举兵反叛北周,卢思道参与其中。北周柱国(高衔虚职武官)宇文神举率兵平息这场叛乱,将卢思道抓捕。宇文神举令人把关在狱中的卢思道带来,要他在一块白布上写明参与叛乱的经过。卢思道“援笔立成,文无加点”。宇文神举佩服卢思道的文才,将他释放。

后来,北周朝廷虽然没有将卢思道革职,却把他贬为武阳(治所位于今四川省犍为县东南)太守(行政长官)。卢思道受贬后心情十分郁闷,写了《孤鸿赋》一文,流露出对官宦生涯的厌倦和对个性独立的渴望。他在该赋的序中写道:“年登弱冠,甫就朝列,谈者过误,遂窃虚名。”“势利货殖,淡然不营。虽笼绊朝市,且三十载,而独往之心,未始去怀抱也。”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丞相杨坚逼迫时年八岁的北周静帝退位,改国号为隋,即位,是为隋文帝。卢思道“以母老”上书,请求辞去武阳太守职务,获准回归故乡。此间,他写了《劳生论》一文,“指切当时”,表明心志。他在该文中写道:“向之求官买职,晚谒晨趋,刺促望尘之旧游,伊优上堂之夜客,始则亡魂褫魄,若牛兄之遇兽,心战色沮,似叶公之见龙。俄而抵掌扬眉,高视阔步,结侣弃廉公之第,携手哭圣卿之门。”“为此者皆衣冠士族,或有艺能,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他自称与众不同:“余则违时薄宦,屏息穷居,甚耻驱驰,深畏乾没。心若死灰,不营势利。”

一年后,卢思道被朝廷召任为散骑侍郎(皇帝侍从官员),到任不久病逝。

《隋书》卷五十七《卢思道传》

《北史》卷三十《卢思道传》

【简评】

卢思道“不营势利”,没有当上大官。他鄙视某些人跑官买官,对其丑态揭露得淋漓尽致。《劳生论》(载《隋书·卢思道传》)是为官者的一面镜子。

【注释】

[1]都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都邺)、西魏(都长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后来,东魏为北齐取代,西魏为北周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