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显的资料_李唐胜利

李显的资料_李唐胜利

时间:2022-05-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显的资料_李唐胜利就在武、李两派不分胜负之际,武氏集团的主要人物却内不修养德行,外不笼络重臣,在争储的关键时刻,武则天身边信任之人竟无一为武氏之人说话。当时,东突厥默啜率军侵犯边境,武则天以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出征,而以太子李显挂河北道元帅衔。武则天晚年最终在继承人问题上作出了合乎民心的最后决断,而她与儿子李显、李旦的关系在她死之前得以缓和。

李显的资料_李唐胜利

就在武、李两派不分胜负之际,武氏集团的主要人物却内不修养德行,外不笼络重臣,在争储的关键时刻,武则天身边信任之人竟无一为武氏之人说话

要说武氏子侄不懂政治,他们能建造天枢,取得武则天的极大欢心;要说武氏子侄懂政治,他们却一味讨武则天的欢心,而不知道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不是几句好话就能被哄骗的,她看中的是权力,当武氏子侄的素质太过低劣,不具备维护自己权力之时,她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抛弃。

当时右司郎中乔知之家中有一美妾名叫碧玉,十分受宠爱,乔知之可能和碧玉是有真感情的,竟为了她不娶正妻。武承嗣得知道碧玉貌美之后,巧取豪夺,以教自己的姬妾梳妆为名,强借留府,不许归还。乔知之思念碧玉不已,以晋石崇爱妾绿珠的故事作《绿珠怨》一首,暗中寄送。诗中道:“石家金谷重作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碧玉也是有情有义之人,见诗之后,饮泪不食,三日后投井,殉情自杀。武承嗣捞出尸体后,在裙带上见到这首诗,大怒,叫酷吏罗织罪名,将乔知之斩首,阖家籍没。

武三思别的干不了,只会一味阿谀奉承武则天。武则天晚年不愿居住在洛阳宫中,他就大兴土木,在嵩山修建三阳宫,在万寿山建造兴泰宫,请姑母临幸。但是兴建皇家殿阁,工程浩大,只赋役之人就上百万,百姓一提武氏,是又怕又恨。

武懿宗性情阴险残酷,审讯案件时,最善广泛株连,制造冤案。当时他主理刘思礼谋反案,借机陷害诛杀海内名士达三十六家,亲党连坐流放超过一千人。但是天下官员百姓都认为他丝毫不亚于大酷吏来俊臣、周兴。他率兵二十万和契丹孙万荣军作战,还没交战,闻风丧胆,不战而逃。孙万荣死后,他奉命安抚河北,却残暴地屠杀被契丹军挟迫去又逃回的当地百姓。

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是这种德行,还想做大周的继承人,满朝重臣没一人同意。而且关键的是武则天诚然创立了大周,但是普天之下的朝臣百姓都认为,国家是李姓的国家,而大周的女皇实质是李姓的太后,他们并没有认真看待武姓诸王,更何况武氏子侄的素质如此之差。

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结束恐怖政策后,狄仁杰、杜景俭等直臣、能臣重新起用,成为宰相,并重新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保李派人气见长。

武承嗣、武三思一看形势不好,多次游说武则天,希望能立武氏为太子,但是他们的理由太过单一,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后嗣的”。武则天此时已经年过七十,这个理由不仅不能为武则天带来多少好处,连对武则天的威胁也够不上。

就在武则天仍未最后确定储君之时,保李派的重臣开始纷纷进言。一代名相狄仁杰常常劝说武则天将天下交回李姓手中,武则天听多了,难免有点烦,但她很尊重狄仁杰,也不好发作。一次狄仁杰又说此事,武则天开口道:“这是朕的家事,你就不要参与了。”狄仁杰说:“帝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哪件不是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是股肱,义同一体,况且臣身为宰相,怎能不进言呢?”狄仁杰这番大道理让武则天连脾气也发不出。而且他不仅自己说,还动员宰相王方庆、王及善也相劝。武则天一看朝中自己信任的大臣都成了保李派,自己也开始对还政与李唐有所倾斜。

一天,武则天召狄仁杰解梦,说:“朕梦见一只大鹦鹉的两翼都折断了,其中蕴藏何意?”狄仁杰巧妙地解释道:“武,是陛下姓氏;两翼是暗指陛下两子。陛下如果起用两位亲子,则两翼就会振兴了。”武则天当时年事已高,很是迷信,从此打消了立武承嗣、武三思为皇嗣的念头。

在保李派中,有的不仅是直臣能臣,武则天手下的酷吏、男宠也因为各自的利益,纷纷把橄榄枝投向了李显、李旦。

宰相吉顼是当时有名的酷吏,他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关系很好。一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向吉顼询问自保的方法。吉顼说:“明公兄弟承恩宠如此之深,非有大功于天下,很难保全。今全国官员百姓都思念李家,但庐陵王李显囚禁在房州,皇嗣李旦又幽闭于宫中。主上年岁已高,大业须有托付,武氏诸王,非所属意。明公若能乘机劝陛下下决心立李显或李旦为皇嗣,以符天下人心。这样不但可以转祸为福,而且还能长保富贵。”

对于张易之兄弟,武氏子侄还是很重视的,当时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都守候在两家门前,争为牵马。这还不算,武氏子侄竟然自降身份,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郎”是当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不过现在看来,他们的苦心却是白费了。张易之兄弟认为吉顼的话很有道理,多次劝女皇一定要立亲儿子为储君。武则天推测是吉顼背后给出的主意,便召来询问。吉顼再次向她陈述其中利害关系,促使其作出了最后决断。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借口庐陵王李显患病,派亲信徐彦伯到房州接李显一家回到洛阳。武承嗣一看这种情况,知道自己当太子无望,又恨又气,怏怏成病,不到半年竟然一命呜呼。

太子李旦见兄长回来了,于是向武则天请求,长幼有序,自己要将皇嗣之位让与兄长李显。武则天本来就意属资质平平的李显,当然同意。就这样,废弃后在房州囚禁了十五年的李显又当了皇太子。

当时,东突厥默啜率军侵犯边境,武则天以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出征,而以太子李显挂河北道元帅衔。军队出发前,大将薛纳说:“太子虽立,但外面还不清楚,议论纷纷,如果陛下不再变更皇嗣,突厥不愁平定!”宰相王及善趁势上奏武则天请让太子李显能到外庭和百官一起朝谒,以慰人心。武则天此时已经拿定主意让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于是同意了朝臣的建议。没过多久,李旦复封相王,被幽禁多年的活下来的李唐宗室从此恢复了自由。

武则天也不是不为自己的侄儿们考虑,在她晚年,恐怕自己死后,李氏难容武氏子侄,使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命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武姓子侄在明堂盟誓和好,禀告天地,并铭刻在铁券上,藏入史馆。但是双方争斗这么多年,结怨已深,而且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权势使然,所谓和好,不过是武则天的一厢情愿罢了。

武则天晚年最终在继承人问题上作出了合乎民心的最后决断,而她与儿子李显、李旦的关系在她死之前得以缓和。武则天一生争夺权力,却在最后关头放下心中的执念,让李氏回归朝堂,这种魄力值得后世敬仰,也为她赢得了李氏子孙的谅解。

李贤被废后的第二天,高宗下诏立24岁的李显为太子。李显是武则天第三个儿子,才能平庸,高宗倒不能说不喜欢他,只是觉得他没有做君主的才能。但是册立李显是武则天的主意,他不得不从。这样,自己想传位给比较有才能的儿子的愿望破灭了,高宗心情悲伤,身体也越来越坏。

开耀元年(681年)七月,高宗因病不能理政,让太子李显监国,还是想培养儿子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在永淳元年(682年)二月,高宗破例立李显刚生下的儿子重润为皇太孙,并为其开府置师、傅等官员。这时的高宗对武则天日益膨胀的权力已经无法阻止,只希望用太子、太孙名义,使李显父子得到官属的拥戴,或可保全李氏的江山。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病势加重,连预计十月在嵩山举行的祭典也不能举行。十一月,高宗突感头痛难忍,双目失明,急召御医秦鸣鹤医治。秦鸣鹤提出要用针刺头放血,武则天当下大怒道:“天子之头岂能刺血,此人当斩!”秦鸣鹤吓得连连叩头请求饶命。高宗道:“你只管刺,朕不怪罪。”秦鸣鹤用针刺了百会、脑户两个穴位,高宗病情减缓。高宗高兴地说:“我的双目好像明亮些了。”武后闻听,一反前态,举手加额道:“这是天赐陛下的鸿福。”并亲自赏赐鸣鹤。要说武则天和高宗夫妻近三十年,定是有感情的,不过她连亲生儿子都能下的去毒手,面对权力,她也真心希望高宗得早日升天。

高宗终究病入膏肓。于是下诏,命李显在洛阳监国,令宰相裴炎、刘景先、郭正一协助太子处理国事,以防不测。高宗还想到则天门楼宣告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然而因呼吸困难不能乘马,当夜垂危之际,他召裴炎入贞观殿受遗诏辅政,随即溘然长逝,享年56岁。高宗遗诏中说:“太子李显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取武后处分。”高宗还是希望武则天看在夫妻之情、母子之情的份儿上,能够协助孩子理政,希望等到武则天死后,李氏子孙能把大权重新握在手中。

当年,27岁的李显正式登基,即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都由她裁决。武则天在高宗死后实质上获得了掌管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还是被高宗托付的正当的权力。

这时的武则天已经站在权力的顶峰,但是有儿子李显在,自己的一切都是在为别人服务,她想亲自受到万民朝拜,她想让数万万臣民对她口呼万岁。嗣圣原年(684年)二月,武则天找了个借口,把继位不足两个月的中宗废黜。这个借口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话说中宗李显于弘道元年十二月正式即帝位后,册立原太子妃韦氏为皇后。这个李显和他的父亲高宗确实挺像,都听老婆的话。李显即位没多久,就把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从低级官员普州参军越级提升为高级官员豫州刺史。紧接着又想让岳父为侍中,进入宰相班子。宰相裴炎觉得就算韦玄贞是皇亲,不过授予个闲散公卿之位即可,像中宗这样任官是违制滥任,于是再三谏阻。年轻气盛的中宗勃然大怒,生气地顶撞道:“我就是把天下让给韦玄贞有何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个侍中吗?”裴炎大惊,当下把李显的话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正苦于找不到废弃中宗的合适借口,中宗本人倒给她提供了一个良机。

于是武则天利用中宗和外廷朝臣的冲突,和裴炎秘密策划废立大计。一个月之后,武则天在乾元殿召集百官。裴炎与大将刘祎之、程务挺、张虔勖等按预先部署,带兵入宫。裴炎当廷宣布太后命令,废中宗为庐陵王,随即将中宗拉下皇帝宝座。

这时中宗惊恐万状,问道:“我何罪之有?”武后斥责道:“你想把天下送给韦玄贞,还说没罪!”中宗万没有想到一时气话竟成为母后废黜自己的理由,他无言可答,当即被押出殿堂,囚禁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