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滕海清将军的故事

滕海清将军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滕海清将军的故事_滕海清将军的资料—滕海清中将历险记滕海清将军简介安徽省金寨县人。这次战斗红军处于敌众我寡的地位,虽歼敌两千多,但红军的伤亡也不小。滕海清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倒在血泊中。他十分同情滕海清的遭遇,离开时,给了滕海清十元钱。老汉一家人商量后,决定把滕海清留下当做亲人照料。这时,滕海清产生了追赶部队的念头。

滕海清将军的故事_滕海清将军的资料—滕海清中将历险记

滕海清将军简介

(1909—1997)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班长,第三十二团副连长、连长,四川巴中游击队营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十师二十八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游击支队第二团团长,八路军第四纵队五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九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三纵队副司令员,第二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一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www.guayunfan.com)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滕海清,晚年被称之为文化老人。他整天埋头于唐诗宋词,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不仅一口气能背出一百多首古诗,还写下了数百首诗词及大量心得文章。

李贺在《金铜仙醉海歌》中有这样两句:“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间马嘶晓无迹。”滕海清读后,在自己的体会文章中写道:“人生苦短,个个是秋风客。”他还写道:“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

的确,古往今来,数不清的人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名人、伟人、英雄创造了历史,人虽消失了,但他们所创下的业绩,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感人的故事,却世世代代被人们传颂、赞美,他们做到了流芳百世。滕海清虽不在名人、伟人的行列中,但他大智大勇的历险故事也感动着人们,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带伤千里赶队伍

1909年3月2日,滕海清出生于著名的将军县——安徽省金寨县。

滕海清生在一个贫农家中,父母长期租种富户的三亩田,辛苦劳作一年后,收获的粮食要交一半田租。滕海清是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四个妹妹。1929年5月,红军来到了他的家乡,滕海清在大庙门口看热闹。红军宣传队王队长领着宣传队员们给乡亲们唱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滕海清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第一次听到这优美的旋律,他觉得新鲜、好奇。唱完了歌,王队长便向乡亲们宣传红军,让人们懂得红军是如何产生的,红军为谁打仗,红军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一番道理如清泉沁入滕海清的肺腑,他深受启发,知道了穷人的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眼前。这条光明之路属于所有饥寒交迫的人。穷人要想翻身过好日子,不能只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穷人只有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推翻统治者,自己当家做主人。懂得了这些道理,他第一个向王队长提出,要参加红军的队伍。

滕海清如愿以偿,他成为一名红军战士被编入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不久便参加了磨角楼战斗。这次战斗红军处于敌众我寡的地位,虽歼敌两千多,但红军的伤亡也不小。战后,各班召开战评会,连长到滕海清所在的三班,提出一个十分严肃而尖锐的问题,他问:“你们三班一共八个人,昨天战斗中死了四个,怎么样?你们害怕吗?”

剩下的四个战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回答。

连长又问了一句:“害怕吗?”

滕海清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报告连长,打仗就是一场生死斗争,打死几个人是难免的,有什么可怕的?怕死就不来当红军了,当红军就不能怕死!”

从这以后,每次战斗,只要听到冲锋号,他总是第一个冲出阵地,杀向敌人。由于每次战斗都英勇杀敌,两个月后,他当上了副班长,半年后当上了排长。在两年后的商潢战役中,他一个人就抓了十五个俘虏,战后被提升为连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路,遭到敌人疯狂的围攻。滕海清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倒在血泊中。他双眼受伤,红肿得像两个大桃子,一点也看不见东西,门牙掉了两颗,右手被炸成重伤,手臂抬不起来。这次战役后,像他这样的重伤员很多,但是担架没有那么多,为了保证部队轻装行军作战,上级不得不决定,营以下职务的伤员就地遣散,自找归宿;营以上的用担架抬着随军行动。

转移时,大宅院内外人喊马嘶,乱哄哄的。滕海清感觉到,有两名护理员将他身边的营长搀走了,到院门外上担架。没有人来搀扶他,滕海清心里很难过。不过,他没有哭闹,一声不吭地躺在草铺上。大半天过去了,滕海清感到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他估计大部队走了,丢下的伤员中,轻一点的也走了。他感觉到口非常渴,便慢慢地摸着到了一个水塘边,用双手捧起水喝了起来。黄昏时刻,有十几个迷路的红军从他的身边走过,其中有一个是师部的秘书长,他认出了滕海清,惊奇地问:“滕连长,你怎么在这里?”

这位秘书长听滕海清叙述了整个过程后,说:“此次部队打仗吃了大亏,为保留革命火种,主力转移了,一路还要打仗,所以伤员不能全带走。”他十分同情滕海清的遭遇,离开时,给了滕海清十元钱。滕海清吃力地爬到一个草堆边上,由于极度的劳累和饥饿,他很快睡着了。第二天一早,他被一位拾狗粪的老汉发现了。老汉的儿子也当了红军,他看见滕海清这般模样,十分同情,便将他扶回了家。老汉有妻子和一个十八岁的女儿,全家人忠厚老实,前不久红军路过这里时,打土豪济贫,他家分到了不少粮食和衣服,所以十分感激红军。老汉一家人商量后,决定把滕海清留下当做亲人照料。为躲避国民党军搜查,他们将滕海清安置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老汉和女儿轮流给他送水送饭,还到很远的县城里为他抓药治伤。一个月后,滕海清的腿伤还没完全治愈,双手还抬不起来,但可以拄着棍子走路了。这时,滕海清产生了追赶部队的念头。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汉时,一家人都反对,说红军已经走得很远了,现在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滕海清伤还没好,独自一人去哪里找部队?两位老人不同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让他做自己的女婿。滕海清明白老人家的心思,但他归心似箭,铁了心要追赶部队,不顾老人一家的苦苦挽留,坚持要走。老汉无奈,只好顺了他的心。这天,老汉拿出儿子留下来的衣服给他穿上,又塞给他一包干粮。姑娘更是恋恋不舍,分别时再三叮嘱他,如果找不到部队便回来,这里就是他的家。

一家人送了一程又一程,滕海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汉一家人后,开始了漫漫的追赶部队的旅程。他曾记得团长说过,部队会向北走,与中央红军会师。于是,他白天黑夜地赶路,没过三天,带的干粮吃光了,只好沿途乞讨。大约走了十天时间,他来到了一个叫野狼沟的地方,这里是野狼和老虎盘踞的地方,遍地白骨,过往行人很少能活着走出这里。这时天色已黑,他发现不远处两只老虎朝他的方向走来。他想:完了,没死在敌人的枪下,却要落入老虎的口中。他紧张地四处张望,看见身边有一棵大树,他凭着自己小时候练就的一套爬树掏鸟蛋的功夫,“呼”地一下蹿到了大树上,拼命地往上爬。两只老虎也蹿到了树下,对着他咆哮,那如雷的吼声让滕海清浑身哆嗦。他死死地抱住大树干,闭上眼睛。老虎在树底下瞪着树上的人,双方整整对峙了一夜。天亮时,老虎无奈地摇了摇尾巴走了。滕海清直到看不见老虎的踪影了才慢慢地下了树,追赶队伍去了。

有一天,经过一座荒山时,他迷了路,足足在山上转了一天,也没能转出来。他饿得头昏眼花,只好在山上找野果充饥。天黑了,偏偏他又发起烧来,最后终于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树丛里。那时,他头脑一片空白,以为自己完了。他摸出一直珍藏在身边的红五星,看着看着,泪如泉涌,此时此刻,他是多么想念自己的队伍,想念自己的战友啊!一个红军战士,一个共产党员,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队伍里,可是,队伍在哪儿啊?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从远处传来激烈的枪声,将他惊醒,他不知从哪里冒出一股劲,从地上一跃而起,跌跌撞撞地朝着枪声发出的方向狂奔。天明了,他赶到了前一天的战场,遍地敌尸,却见不到一个红军。他的信心更足了,他知道自己离队伍不远了,心里一高兴,脚下也有劲了。他干脆丢下拐杖,迈开步子,朝着北方追去。

这天,他走到一条河边,被几个土匪抓住。那些土匪看他的打扮认定他是做生意的,身上一定有钱,逼着他交出钱来。滕海清只好顺着他们,说自己是生意人,只是亏了本,身上没钱。土匪不信,在他的身上搜了几遍,一个子儿也没找到,一气之下,将他吊在树上打了一顿,然后愤愤地离开了。滕海清不停地挣扎,最后绳子被挣断了,他掉到了树下的河里,有着好水性的滕海清拼命地游到对岸,然后继续寻找部队。

他夜以继日,逢山过山,逢水过河,拼命地向北赶。他从夏天走到秋天,又从秋天走到冬天,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赶上了自己的部队。师长倪志亮见到他又惊又喜,滕海清抱着师长号啕大哭。战友们见到滕海清骨瘦如柴,人都变了形,为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流下泪来。这时滕海清不哭了,他反而安慰大家,为自己能找到部队庆幸。

倪师长当即下令,让后勤部给滕海清发了一套新棉衣、一双新鞋子。第二天,将他分配到师部保卫队当指导员。

差一点被敌人刺中后背

滕海清出任师部保卫队指导员不到半个月,倪师长找他谈话,说红军打下通江、巴中、南江三县城,有很多年轻农民参加了红军。往后,部队还要扩大,创建川陕边根据地。师党委决定派滕海清到清江渡东南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

第二天,滕海清带着一个通信员上路了。他俩来到清江渡一个叫四连场子的集镇上,找了间房子住下后,便挨家挨户地进行社会调查,物色和动员适龄青年报名参军。当时,川北地区军阀、土豪劣绅当道。

如何把群众动员起来参加红军?滕海清开动脑筋,寻找方法。一天,他在调查民众的经济状况时,发现这个镇大多数人家一贫如洗,有一个大户人家的粮食却堆了好几间房子,可以吃上好几年。滕海清灵机一动,决定从粮食入手,动员大家参军。因为眼下正是冬末春初,青黄不接之际,贫困户几乎断了炊,粮食是老百姓关注的大问题,有粮就能活下去,无粮只能等着饿死。滕海清设想了一整套方案。他首先动员最穷的王连要,让他拿着锣边敲边喊,说红军让大家到西门集中,红军长官要想办法分粮给大家。大家听说有粮分,纷纷走出家门,一齐拥到了西门的庙门口。转眼来了三百多人。滕海清站在高处,开始向老百姓宣传,首先讲红军的宗旨,然后讲穷人为何穷,怎样才能翻身求解放,又讲红军来到川北后连战皆捷的胜利形势。最后说,红军到此,目的是把财主的粮食分给老百姓,尤其是分给那些断了炊的穷乡亲。

随着滕海清的讲演,人群骚动起来,发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滕海清说完,问大家:“你们这里有没有囤积许多粮食的财主?”

“有!”人群中许多人大声回答。有人补充说:“那个姓赵的财主家的粮食就吃不完!”

滕海清说:“我知道你们指的那个财主,他家的粮食几年都吃不完。我现在就带你们到他家分粮去,大家快跟我走!”滕海清挥舞着盒子枪,奔在群众的最前面。到了赵家大院,这家人吓得躲在房子里不敢出来。滕海清和群众来到仓库门前,叫了三个青年当分粮的正副队长,在这三人的指挥下,大家排着队,领到了分的粮食。凡是分到粮的,滕海清叫他们将粮食送回家后,再到庙门前开大会。

等群众送回粮食赶到庙门口后,滕海清大声地说:“乡亲们,大家分到粮食都很高兴,但我告诉你们,这个财主是不会甘心被乡亲们拿走粮食的,他有国民党军做靠山,会来找我们算账的。怎样才能保卫我们从财主那里分来的粮食呢?怎样才能保证穷人过上好日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拿起枪杆子,参加红军,打倒地主老财的靠山国民党军。国民党军一天不消灭,地主老财就会依靠它,永远骑在穷人的头上,穷人就永远别想翻身。”

“参加红军!打倒国民党军!”人群中有人喊起了口号。

“乡亲们,要参加红军的请到前面来报名。”滕海清趁热打铁动员大家。群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许多人举手,争着报名。不到两个小时,就有三百多青年报名参加红军。

滕海清派人向倪师长报告了扩军的情况,倪师长任命滕海清为游击队长兼指导员,并派人送来了三十支枪和五箱手榴弹。

滕海清将游击队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小队,指定了小队长。按照先训后战的原则,滕海清先组织游击队进行投弹、射击训练。训练了一段时间后,他组织实弹考核。不料,有一个游击队员在投掷手榴弹时,由于用力过猛,加上姿势不规范,将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投在了自己的脚下。千钧一发之际,滕海清一个箭步上前,抬起一脚,将即将爆炸的手榴弹踢进了前方的水塘里,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游击队的军事素质提高了,滕海清觉得时机到了,便组织游击队向白场镇发起突然袭击,消灭了一个连的敌人,缴获了一百多支枪和一卡车弹药。

首战获胜,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员们。在攻打老庙官战斗中,滕海清和敌人拼刺刀时,背后突然出现了一个敌人,端着刺刀向他刺来。滕海清毫无防备。危急之时,通信员发现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这个敌人,敌人倒地,滕海清躲过了一劫。

连续打了七八次胜仗,滕海清的游击队愈战愈勇。半年后,游击队被编入红十一师三十一团特务连,滕海清任指导员。

被日军围追一整天

1939年1月,滕海清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在河南白马驿进行军政整训,结束后,二大队改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团,团长由滕海清担任,政委由谭友林担任。老百姓称这一年河南是兵窝子年,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是兵。其中有七八万日军,二十多万国民党军,两万多新四军,三万多八路军,还有十多万叫不出番号和名字的土匪杂牌军,司令多如牛毛。众多日军、国民党军和土匪、杂牌部队的作战目标,就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因此,滕海清指挥的第二团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敌人整天寻找八路军、新四军作战,敌众我寡,滕海清只好带着部队天天转移,有时一晚要转移两三个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死死缠住。这年5月,彭雪枫号召各部队摸索敌人作战、行军规律,减少每天转移的时间,力争打击敌人,化被动为主动。滕海清认真总结敌人活动规律,主动出击,打了不少胜仗。他们在行军中,只要碰到三四百人的敌人,就采取不回避,主动上,迅速围打的方针。12月13日,二团发现永城日军司令中野早出晚归的特点和路线,14日打伏击,半小时内歼敌三百人,还击毙中野司令。

滕海清将永城歼敌战果向彭雪枫司令员作了报告,彭雪枫向他们致电,表示祝贺。贺电说:“这一伟大胜利,显示你们已经走上铁军的道路,并且正向前迈进。”

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也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两个月后的一天拂晓,滕海清率二团北上夏邑。有天晚上,他们在附近一个村子宿营,刚放下背包,滕海清便听到从东南方向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他考虑,如果是小股敌人,就迅速歼灭;如果是大部队敌人,必须马上转移。为弄清情况,他立即派人前去侦察。侦察员很快回来报告,说枪声是本团二营营长杨森奎派出两个连攻打杨楼车站发出的,战斗已结束,歼敌三十余人。

滕海清一听,顿时急了,他知道,这一仗虽打胜了,但是会惹来大麻烦。杨森奎发起这个战斗,滕海清不知情。杨楼车站据点是日军的重要据点,四周有日军的其他据点。枪声一响,必定会引来四周的日军。情况危急,滕海清立即派人叫来杨森奎,将他狠狠地批了一顿,批评他目无军纪,自作主张,打这一仗不请示。

杨森奎兴冲冲地来,以为团长会表扬他一番,吃这顿批评,他有些始料不及。但滕海清批评得对,他无话可说,低着头一言不发。

为了挽救危局,滕海清对杨森奎说:“怎么处分你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立即转移,越快越好!”

滕海清随后派人通知各营迅速转移。十分钟后,全团向永城东南方向转移。他们走了一夜,来到王溜子附近。滕海清认为部队已经远离杨楼车站,而且又是夜间,速度相当快,敌人应该不知道他们的行踪了,于是下令各营休息。他因连续打仗行军也相当疲劳,倒地而睡。这时,机要员跑来,送来了彭雪枫下达的敌情通报,通报说:4月1日拂晓,日、伪军三千余人,分进合击永城东北山城集,支队第一总队与萧县抗敌总队等部在山城集附近的磨山、僖山、保安山、芒砀山等地抗击敌军。敌遭重大杀伤后,集中兵力围攻第一总队部驻地李黑楼。总队长鲁雨亭、政委孔石泉亲自指挥总队机关和直属分队与敌人激战一整天,于黄昏突围。在此次战斗中,总队长鲁雨亭等壮烈牺牲,参谋长许遇之与萧县抗敌总队总队长纵翰民等负伤。

这份通报说明敌人十分猖狂,斗争十分残酷。告诫各部务必要有百倍千倍的警惕,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轻举妄动。

第二天一早,滕海清刚刚起床,便听到东面王村一营方向有枪声传来。片刻间,一营派人报告,说他们遭到敌人大部队袭击,敌人的攻势很猛,我方已有伤亡。滕海清根据先前此地没有敌人驻扎,是他们到了之后才发现敌人这一情况分析,这股敌人很可能是杨楼战斗后跟踪而来进行报复的。他一时还弄不清敌人究竟来了多少,是小股还是重兵,他正在思考,一营派的人又来报告,说一营形势危急,已被敌人四面包围。

滕海清还没听完,便对来人说:“你赶快回去,叫杨营长率部向王治子撤退,越快越好!”然后,滕海清对政治处俞主任说:“我马上去一营,你把部队带到朱安楼,我会去那里找你。如果遇到情况,派人告诉我。”

俞主任走后,滕海清带着警卫班向王村急奔而去。王村与朱安楼相距五六里,互相都能看得到。走出不远,朱安楼方向升起一片火光,枪声越来越激烈。滕海清一愣,心中大叫:“糟了,俞主任到朱安楼是自投罗网,怎么办?”他又掉转头,远远地看见了俞主任,俩人会合后,刚匆匆说了几句,只听四面响起了枪声,北面、西面用肉眼都能看见敌人黄糊糊的影子,东、南方向也出现了鬼子的队伍。他脱口骂道:“狗杂种盯上我们了!”他挥着手,不停地说:“突围,突围,要赶快突围!”他观察到北面的枪声略稀,便下令部队交替掩护向北突围。

没走出几步,北面的枪声突然比其他几面更激烈了。滕海清还没来得及考虑,有个连长跑来,责问他说:“团长,你疯了吗?北面有淝河,那里有敌人的重兵,你要我们向北面走,不是要我们羊入虎口吗?”

滕海清拿定了主意,没有理会他,继续指挥部队向北奔跑。他边跑边观察,发现不远处有条“抗日沟”,马上命令通信排利用这条沟牵制敌人。通信排在“抗日沟”阻击敌人,将敌人的火力引过去一部分。

这边,滕海清果断地指挥部队边打边冲,一举突破敌人北面的防线,朝淝河方向跑去。

但是,河对岸也有敌人密集的火力封锁,后面的敌人也追来了,一时间他们处于敌人的前后夹击之中。滕海清没有动摇,他坚持带着部队向河边跑,然后第一个跳下水,冒着如雨的子弹向对岸游去。他的前后左右都有子弹飞过,炮弹爆炸掀起的浪头有几人高。滕海清不顾一切地游,终于游到了对岸,指挥第一批上岸的部队交替掩护向前冲。

“团长,你快看!”通信员对滕海清说,“敌人的大部队来阻击了,好像知道我们的计划似的。”

滕海清举起望远镜,看到前面有两千多鬼子,配备着各种武器。事后他们才知道,这股日军来自濉溪口。他们得到新四军一部渡过淝河的通报,奉命前来堵截。好险啊,差点与鬼子撞了个满怀。

滕海清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命令战士用几挺机枪向敌人扫射。日军来不及展开就开火还击,未能立即压住二团的火力。滕海清见敌人先输了一局,立即率部杀开一条血路,又一口气跑了五六公里,黄昏时到达盐桥。

部队在盐桥休息。一天来几番拼杀,奔走不下五十公里,滴水未进,腹内空空,最要紧的就是吃饭、睡觉!滕海清担心那些走失的人员,派出几个身体强壮的战士去收拢部队。

几天后,滕海清跑到新兴集,对突围情况向彭雪枫作了详细汇报。彭雪枫说:“你啊,实在太大意了,太轻敌了,那个杨营长也该好好批评批评,他擅自打杨楼车站,闯下了大祸,让部队吃了大亏!”

滕海清检讨说:“都怪我平时管得不严,请彭司令给我处分吧。”

对于王溜子突围,新四军四师战史这样评述:“王溜子突围战,创造了我军在不利条件下机动灵活、寻机歼敌之范例。”

戴顽军帽子闯出包围圈

1941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在八年抗战中,国共合作是大气候,但双方为各自利益,争夺地盘,摩擦战斗时有发生,矛盾在1941年达到了顶峰。在这一年年初,蒋介石一边阴谋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边调兵遣将,围攻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和新四军彭雪枫的四师。驻淮河以北的第三清剿区总司令汤恩伯立即奉命指挥第九十二军、第十二军、第八十五军的第二十三师、骑二军、骑八师共九个师十二万大军,向豫皖边的蒙城、涡阳、等地进犯,妄图以七倍于四师的兵力,一举歼灭四师主力。他们疯狂枪杀新四军地方干部和伤病员,并四处张贴“活捉彭雪枫,赏洋一万元”的告示。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无耻行径,中央军委、新四军军部电令四师:坚持豫皖苏阵地,抵抗反共军进攻,不让其向津浦路东和陇海路南深入,并明确指示四师,当反共军进攻时,一面以游击战争打击和阻滞,一面以必要兵力,实施机动作战,伺机歼其一路。如万不能坚持,除留一部分坚持游击战,主力可退至皖东北。

战场瞬息万变。有时是顽军攻击新四军,有时又是新四军攻击顽军。在反摩擦斗争时,滕海清已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的旅长。他们的作战目标是汤恩伯下属的第一四二师、第二十一师和骑八师。2月15日,滕海清指挥三十一团攻击王集的二十一师一部,歼灭敌人千余;19日、25日指挥三十一团、三十二团获得诸集战斗的胜利;26日夜袭大吕庄,歼顽军五百余人;30日在张庄伏击顽军一个营,歼敌五百余人;3月25日夜袭马家楼,歼敌田桑波部两百余人,等等。在顽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们积小胜为大胜,自身伤亡轻微,这是可喜可敬的。(www.guayunfan.com)

4月21日,滕海清部在歼灭顽军牛部后,转移到大小营集宿营,因连日数战,又没有粮食充饥,许多人饿死、累死。滕海清十分痛心,转移到罗集后,不少干部建议在此作短暂休息,滕海清考虑到实际情况,同意了这个建议。第二天早上,部队正在开饭,滕海清手拿着窝窝头啃着,突然枪声四起,滕海清没接到敌情报告,便问侦察参谋枪声来自何处。这时,通信员惊叫起来:“旅长,敌人围上来了,快上马!”

滕海清指挥部队转移,等部队和机关走后,他正准备转移,这时来了四五百个敌人,最近的离他只有几步之遥。警卫员解广恩个高力气大,将他一托放上马背,接着重掌一拍马屁股,那马儿十分彪悍,顿时四蹄腾飞,向北面狂奔。

顽军骑八师隐蔽盯着滕部好几天了,认为这天早晨是下手的最佳时机,于是倾其一个整师两万人,向滕部压了过来。突围的滕海清部多数没有走掉,被顽军围了几层,战士们用尽弹药后,又用枪托、刺刀和随身带的大刀、梭镖与敌人展开肉搏。滕海清在马上向北奔跑时,弯腰从地上捡起一顶顽军军官的大盖帽戴在头上,挥舞着手枪,敌人以为骑在马上的人是他们的军官,不但没加阻拦,有的为他开路、让路,有的还向他敬礼。滕海清为了迷惑敌人,一边还礼,一边还不时地打着招呼。就这样,他连续闯过了好几道包围圈,一口气跑到浍河边,与突围到这里的部队会合。此战滕部伤亡失散共千余人。

那段时间,整个四师都处于不利态势,新四军军部得知后,下令四师转移到路东休整。滕部随之东移淮宝县仁和集附近休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