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湖畔诗社的简介_湖畔诗社的来历

湖畔诗社的简介_湖畔诗社的来历

时间:2022-03-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湖畔诗社的简介_湖畔诗社的来历湖畔诗社是1922年4月以浙江籍文学青年为主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于是,在应修人的倡议下,1922年4月4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在西泠印社四照阁,一个名为“湖畔诗社”的国内最早之一的新诗社诞生了。湖畔诗社的诗人被称为湖畔诗人。次年4月赴杭,与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编辑出版《湖畔》诗集,为国内第一个新诗社。

湖畔诗社的简介_湖畔诗社的来历

湖畔诗社是1922年4月以浙江籍文学青年为主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期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是中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力量。

四位爱诗的青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诗社

1908年,在杭州下城区贡院前,建起了一座学堂,称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一师”曾为浙江新文化运动中心。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校长经亨颐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学生创办了进步刊物《浙江新潮》。1919年秋反动当局借口查封了《浙江新潮》,并免除经亨颐的校长职务,激起师生强烈义愤,爆发了“一师风潮”。

数年后,有三位年轻人——潘漠华、汪静之和冯雪峰,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三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同是浙江人的应修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诗歌,尤其热爱抒情诗——抒写爱情的诗歌。共同的经历和爱好,使他们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心愿——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诗社。于是,在应修人的倡议下,1922年4月4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在西泠印社四照阁,一个名为“湖畔诗社”的国内最早之一的新诗社诞生了。湖畔诗社的诗人被称为湖畔诗人。

湖畔诗人发起人(左起)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

四位诗人,应修人年纪最大,当时22岁,潘漠华和汪静之20岁,冯雪峰19岁。

应修人,1900年生,浙江慈溪人。小学毕业,去上海福源钱庄学业,后任账房。1919年五四运动中,发起组织“救国十人团”,始在《少年中国》《文学周刊》等发表诗作。次年任中国棉业银行出纳股主任。1921年,发起组织上海通信图书馆,倡导青年读书运动。次年4月赴杭,与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编辑出版《湖畔》诗集,为国内第一个新诗社。

潘漠华,1902生,浙江宣平(今属武义)人。1920年夏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文学创作。曾参加组织晨光社和湖畔诗社。

汪静之,1902年生,安徽绩溪人。早年入读私塾,后入读绩溪县茶务学校。1920年夏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发起组织湖畔诗社。

冯雪峰,1903年生,浙江义乌人。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参加了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春与潘漠华、汪静之、应修人结成湖畔诗社。

除了上述四人,稍后,有魏金枝、谢澹如、楼适夷、柔石(赵平复)等人加入。

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只是一种友爱的结合,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曾先后出版冯、应、潘、汪的诗合集《湖畔》(1922),冯、应、潘的诗合集《春的歌集》(1923),汪静之诗集《蕙的风》(1922)和《寂寞的国》(1927)等。1925年2月创办小型文学月刊《支那二月》,仅出两期。

《湖畔·春的歌集》封面

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表明他们诗社的来历,“树林里有晓阳,村野里有姑娘”,表明他们诗歌的内容。《伊的眼》:“伊的眼是解结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更体现了对爱情的坦率。他们风格不同,或者明快,或者凄楚,或者清淡,或者天真。

他们的老师朱自清也在《文学旬刊》(1922年5月号)上撰文,充分肯定了《湖畔》这本诗集:

“《湖畔》里的作品都带着些清新和缠绵的风格;少年的气氛充满在这些作品里。这因作者都是二十上下的少年,都还剩着些浪漫的童心;他们住在世界里,正如住在晨光来时的薄雾里。他们究竟不曾和现实相肉搏,所以还不至十分颓唐,还能保留着多少清新的意态……有了‘成人之心’的朋友们或许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生活,但在人生的旅路上走乏了的,却可以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朱自清的观点,大致也是为《湖畔》,包括为后面汪静之的《蕙的风》定了基调的,这也确实是这些青年诗人的风格基调。当然朱老师也不忘在艺术上给予点评。朱老师说:

“就艺术而论,我觉得漠华君最是稳练、缜密,静之君也还平正,雪峰君则以自然、流利胜,但有时不免粗疏与松散……修人君以轻倩、真朴胜,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湖畔诗社”资料集》,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

在回忆“湖畔”的影响时,当时在武昌读中学的胡风曾说:

“1922—1923年时,我在武昌读中学、读到了湖畔诗社的《湖畔》等诗丛小册子。我很喜欢那里面的一些短诗,对潘漠华、应修人的更是特别喜爱,我还学着写了一些只有几句的小诗。对雪峰他们诗的认识,是我青年时期对诗的一种诱发,和后来对诗的执着的爱的萌芽。”

《湖畔》是1922年4月出版的,到了8月份,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出版了,后来相关的评论便集中在这一部著作上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中国新闻学种类的新诗集出版中,《湖畔》是名列前茅的。因为它只比《女神》晚了一年。十多年之后的1936年,朱自清在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潘漠华氏最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

湖畔诗人的人生旅程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汪静之——这位曾风靡五四文坛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1902年7月20日,汪静之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一个叫余村的山庄。父亲是个茶商,家境比较富裕。15岁时,汪静之爱上了同乡的女子曹诚英,即以诗歌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是,曹诚英听从父母之命嫁给了本地大地主的独生子胡昭万(冠英)。不久,漂亮、智慧的曹诚英考取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而汪静之却仍就读于绩溪的茶务学校。望着曹诚英的小照,汪静之写下了深沉的相思:“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四个眼睛两条视线/整整对了半天/你也无语/我也无言/……”

1920年夏,他怀着对人间天堂杭州的憧憬和对心上人的思念,考入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与胡昭万结伴,沿着新安江乘船顺流而下来到杭州。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他继续写诗,获得“诗人”的称誉。

为了回报汪静之的深深恋情,曹诚英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每逢星期日都邀一位浙江女师的同学来看望他,终于,汪静之在曹诚英介绍的几位美人中,选准了符竹因。有了爱人,汪静之觉得自己开始了一个新纪元,他认为“有了爱情的动力,才能写诗,才有爱情诗”。1924年春天,他们在武汉结为伉俪。从此两情依依,共同生活了60多个年头。

杭州在诗人的眼里是美丽的,因而也成为诗人的第二故乡。1922年4月4日,他与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一起在西泠印社四照阁成立了“湖畔诗社”,并在他们出的第一本流派性诗集《湖畔》上,题写了“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对此,朱自清曾说:“中国缺少情诗……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

湖畔诗社以五四新文坛最著名的三大名家鲁迅、胡适、周作人为导师,请叶圣陶、朱自清、刘延陵任顾问。或许是湖畔诗人写爱情诗最多,因而引起封建礼教顽固派的诋毁,认为败坏道德;另一方面,革命阵营里的“左派”,则认为这种风花雪月、谈情说爱有害革命。

1922年,诗人的爱情诗集《蕙的风》由鲁迅作了修改后,正式出版,并一版再版,风靡当时的五四文坛。初版至今,已经有90余个年头。

《蕙的风》1922年版本

湖畔诗社结束后,1926年,汪静之蛰居在上海的亭子间里,一口气撰写了4部文学作品:一部是堪称格律诗典范的《寂寞的国》,一部是长篇小说《翠英及其夫的故事》,一部是中篇小说《耶稣的吩咐》,以及另一部短篇小说集《父与女》。

新中国成立后,他应“湖畔”老友、作家冯雪峰的邀请,由上海复旦大学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学编辑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后来有人告诉他毛泽东主席曾向人问起“汪静之为什么不写诗了”,他感动得流泪了。于是,他从1956年起转到中国作家协会。

“文化大革命”前夕,他敏锐地感觉到时局不太好,便又悄悄回到了西子湖畔,从此在一个市民杂居的居民区里,出现了一位白发老人。每天,他默默地上居委会看一会当天的报纸,而后又默默地离去。“文革”时期的疾风暴雨竟也没有把这位“隐士”刮出来。只有西子湖认识他,因为每当春暖花开和秋菊吐蕊的时节,他定要去西子湖畔走走。

1982年4月4日湖畔诗社建社60周年,一批作家、诗人、学者和不少年轻的诗歌爱好者,在西子湖畔聆听汪静之讲述当年湖畔诗人的风采。同时,一个新的湖畔诗社也在那时宣告成立。在热烈的掌声中,继任社长汪静之先生宣布:“我们从此要歌笑在湖畔。”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许多老朋友已先后谢世,而静之先生还像一棵不老的青松,迎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一个有真有美的新时代。他高兴地告诉来访者:“现在杭州湖滨六公园北首的湖畔公园内设有湖畔诗社纪念馆,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瞻仰。湖畔诗社纪念馆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柔石、潘漠华、应修人三位烈士。全中国诗人被称为烈士的有六人,‘湖畔’占了一半,所以设立纪念馆是富有意义的。如果这几位先烈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1996年10月22日,汪静之也在西湖之畔走完了他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2002年7月20日是他100周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曾风靡五四文坛的诗人,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主编、百家出版社出版的《汪静之先生纪念集》隆重推出。

宁波慈城应修人故居内的“修人亭”

四位湖畔诗人中,出现了两位革命烈士,就是应修人和潘漠华。

应修人原先在上海工作,1922年从上海来到杭州与汪静之等师友结识,并成立湖畔诗社。

1925年初,应修人在上海主编《支那二月》文学月刊。“五卅”运动中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次年底,受遣进广东黄埔军校,任中尉会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至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工作,7月赴苏联进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加入“左联”,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次年调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3年5月14日,因抵抗国民党逮捕,坠楼牺牲。早年诗作多反映反封建礼教,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著有《金宝塔银宝塔》《修人集》等。

1924年,潘漠华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到武汉参加北伐军。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领导宣平农民起义。后在杭州、上海、河南、河北等地任教,并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北方“左联”发起人之一,并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同年12月被捕。1934年12月在狱中的绝食斗争中牺牲。主要作品编入《应修人潘漠华选集》《漠华集》。

《应修人、潘漠华选集》封面

《冯雪峰选集·论文编》

冯雪峰则成为中共文化战线的领导人之一。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1926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译介苏联文艺。1928年12月,经柔石介绍与鲁迅交往,成为鲁迅的学生和战友。1931年任中国共产党“左联”党团书记。曾主编或参与编辑《萌芽》月刊、《文学导报》等“左联”机关刊物及《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3年12月到江西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副校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受党中央派遣到上海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囚上饶集中营。次年11月被营救出狱,后到桂林、重庆在周恩来身边从事文化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及其他》《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等。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党组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职。主要致力于文艺评论和杂文的写作,主持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并创作电影剧本《上饶集中营》。自1954年起,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先被解除《文艺报》主编一职,继因“胡风事件”株连受批判,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1月31日逝世。1979年4月,中共中央为他的错案平反,恢复党籍和政治名誉。

中国的文学史,会永远记住湖畔诗社以及它的诗人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