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_文天祥忠于故国扬正气

文天祥的故事_文天祥忠于故国扬正气

时间:2022-03-1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文天祥的故事_文天祥忠于故国扬正气孟子曾经说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宋理宗被文天祥的文采飞扬所折服,钦点他为状元。在文天祥的激励下,这支勤王之师虽然是仓促成军,但是士气高昂。文天祥得到消息后,伤心欲绝。文天祥郁郁不得志,于是率领一支人马回到江西进行抵抗活动。期间元朝也曾派人劝降,结果被文天祥下令处死。

文天祥的故事_文天祥忠于故国扬正气

孟子曾经说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果一个人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不被富贵所迷惑,不被武力所胁迫,就无愧于孟子所谓“大丈夫”的美称。而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忠于故国的文天祥用自己的铮铮铁骨,证明了自己的一身正气。

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水)。文天祥从小就酷爱读书,而且对于祠堂中供奉的以“忠”为谥号的欧阳修等人心向往之,曾经说:“要是将来不能像他们那样忠诚为国而受到万世崇拜,就枉为大丈夫!”二十岁那年,饱读诗书的文天祥考中了进士。当时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在位)荒废朝政已久,文天祥对此甚为不满,就在考试中以“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为主题,写了篇一万多字的长文,劝诫宋理宗奋发振作。

宋理宗被文天祥的文采飞扬所折服,钦点他为状元。做官之后的文天祥多次上奏批评奸臣贾似道和宦官董宋臣祸国殃民,甚至曾经一度为此而辞官还乡,但他刚正不阿的本色却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当时的南宋政权,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纵观整个南宋史,朝野上下始终弥漫着一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气息。从皇帝到臣子大多沉溺于享乐,根本不思北伐中原。而像岳飞那样的仁人志士,却一再遭到排挤乃至杀害。只有像秦桧、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奸臣才如鱼得水。到了南宋晚期,政治日益腐败。而蒙元的势力已经开始兴起,在灭掉了金朝之后,又向南宋发动了进攻。虽然南宋军民奋起反击,但是在一帮奸佞的胡闹之下,越来越多的领土沦入敌手,南宋政权的灭亡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1294年在位)将蒙古的国号改为“元”,正式建立了元朝,加紧了对南宋的进攻。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顺长江东下,直逼临安。南宋政权方才意识到大难临头,连忙发出诏书,要求各地军队进京救驾。文天祥当时正在赣州(今江西赣州一带)当知州,接到诏书后他痛哭流涕,赶快召集当地的英雄豪杰以及其他力量组织勤王之师。www.guayunfan.com

文天祥的朋友劝他说:“我听说元朝军队三路来袭,一路势不可当,连朝廷训练有素的军队都不是对手,你这一万多人的乌合之众去了不是白白送死吗?”文天祥摇摇头说:“你说的情况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大宋建立三百多年来一直恩养士人,而2017-02-18 国家有难,岂容我等袖手旁观?所以我不自量力,哪怕以身殉国也在所不惜,只希望能够唤起天下士人与百姓的良知,让天下人都能闻风而起,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

就在这样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指引下,文天祥积极投身勤王大业当中去。为了筹集军费,他毅然毁家纾难,将家产全部变卖充当军费。每当与同伴谈到国家大事时,他总是痛哭流涕地说:“乐人之乐者,也要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也要死人之事。我们这些官员,平时拿着朝廷的俸禄,国家有难,有什么理由冷眼旁观!”在文天祥的激励下,这支勤王之师虽然是仓促成军,但是士气高昂。当文天祥进京勤王来到临安后,向朝廷建议建立四大军镇,集中力量抵抗元军,但是并没有被采纳。

不久,朝廷派文天祥担任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一带)的知府。当时元军正在猛攻常州(今江苏常州一带),常州与平江唇齿相依,于是文天祥连忙派去自己的队伍救援。经过拼死搏杀,这支孱弱之师终究不是身经百战的元军的对手,几乎全军覆没。文天祥得到消息后,伤心欲绝。此后朝廷让他放弃平江,又任命他为临安知府。在元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南宋朝廷斗志全无,在徳祐二年(公元1276年)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掌管军事的枢密使,派他到元军大营去求和。文天祥与元军统领伯颜展开激烈论战,力求保住南宋政权。伯颜一怒之下将他们一行全部扣押起来,而文天祥很快趁着元军转移犯人的机会,连夜逃出。

文天祥一口气跑到真州(今江苏六合一带)。当时有传言说元军派出一个宋朝的丞相来真州劝降,朝中的高官李庭芝得知消息后,就让镇守真州的苗再成杀死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就派了几个人去与文天祥聊天。这些人向苗再成报告说:文丞相一见到我们,就大谈特谈忠君报国之事,希望能和大人一起谋划抗敌大业。”苗再成恍然大悟,赶快接见文天祥。经过商议,双方准备联合附近的几支队伍切断元军归路,并收复建康。文天祥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出马联络。结果没能成功,回来的路上又碰到元朝的军队。文天祥再度死里逃生,一直顺江入海,逃到了温州(今浙江温州一带)。

这个时候,留在临安的宋恭帝(公元1275—1276年在位)等人已经投降了元朝。与此同时,两个年幼的皇族益王和广王(后改称卫王)逃出了临安,很多大臣团结在他们周围继续抵抗元军。在文天祥等人的拥戴下,益王即位,是为宋端宗(公元1276—1278年在位),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但是这个小朝廷的内部很不团结,陈宜中等人结党营私,与文天祥等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文天祥郁郁不得志,于是率领一支人马回到江西进行抵抗活动。

然而文天祥终究乃是一介书生,吟诗作文是手到擒来,运筹帷幄却实在不是他的所长。在此后一年多的抵抗岁月中,他的队伍基本上是一路溃败,连自己的妻妾子女都被俘虏。期间元朝也曾派人劝降,结果被文天祥下令处死。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的队伍转战到了潮阳(今广东潮阳),正在做饭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元军突袭而至。文天祥猝不及防,在逃跑的路上被元军俘虏。

文天祥刚刚被俘的时候,曾经想吞毒药自杀,结果没有死成。他被带到了元军统帅张弘范的面前后,左右士兵命令他下跪,文天祥昂首挺胸地说:“本大人乃堂堂大宋的丞相,凭什么给你这戎狄的统帅下跪!”张弘范客气地说:“久仰文丞相忠君爱民,在下心中实在佩服。还望大人能够早日弃暗投明。”“呸!”文天祥唾骂道:“本丞相深受大宋国恩,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本丞相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绝不可能为你们效力。你们趁早杀了本丞相,少费口舌。”当时宋端宗已经去世了,张世杰等人又拥立卫王为帝,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崖门附近)一带坚持抵抗。张弘范派人对文天祥说:“如今大元的兵马已将崖山团团包围,希望文丞相能够替在下给他们修书一封,劝他们早日投降。”文天祥义正词严地说:“大宋朝廷对于我等臣工来说,就好比是父母一般。本丞相不能保住自己的父母,却叫人背叛父母,这样做可以吗?”张弘范还是不死心,又多次派人游说。有一天,文天祥终于送来一封信笺,张弘范万分高兴。可等他打开信笺一看,就傻了眼,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过零丁洋》中,文天祥回顾了自己读书中举和积极抵抗的人生历程。他哀叹自己抵抗事业失败的无奈,但是也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虽然文天祥拒绝劝降,但是卫王政权还是以失败告终。元军大摆庆功宴,张弘范劝文天祥说:“如今宋朝已经彻底灭亡,文丞相对它也已经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该为自己想想后路了。我朝圣上贤明,如果丞相愿意归降我大元,当个宰相应该不是问题。”文天祥泪流满面地说:“国家灭亡,本丞相作为臣子却不能救,实在是罪不容诛,怎么能够苟且偷生去为敌人效力呢?”张弘范叹了口气说:“有如此忠臣,居然还能亡国,宋朝也真是无道!”于是派人把他送到大都(今北京)。

在去大都的路上,文天祥绝食了八天,没有死成。到了大都之后,文天祥一开始是被安排到了整洁的居所,他拒绝享受,整天坐在地上。忽必烈认为文天祥敬酒不吃吃罚酒,就下令将他囚禁在牢房里面。牢房里面闷热潮湿,污水横流,甚至还有老鼠的腐烂尸体。然而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了文天祥的斗志,他想到了苏武牧羊的坚贞,想到了张巡守城的惨烈,想到了颜杲卿骂贼的刚毅,想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执着,想到了张良敢于刺杀秦始皇的勇敢,想到了祖逖毅然中流击水的豪情……于是他提笔写下“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豪言壮语,为后人留下了一首气势恢宏的《正气歌》。

忽必烈一直没有放弃拉拢文天祥的努力,多次派人劝降,但是都被拒绝。而当时各地人民反抗元朝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有的起义军还喊出了“拥护文丞相”的口号。忽必烈觉得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就把文天祥召到宫里,问他道:“你到底想怎么样?”文天祥说:“天祥世受国恩,荣登丞相大位。连民间女子都知道一女不事二夫的道理,我又怎么可以去为新朝廷效命呢?天祥一死足矣,还望成全!”忽必烈还是不忍心,但在臣僚们的劝谏下,他最终同意了文天祥的请求。临刑前,文天祥神态从容地对刽子手说:“吾愿已偿,可以安心,拜托了!”然后向南方跪下叩头之后,慷慨就义。文天祥临死前,曾经在自己的衣带上写下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作为一介文弱书生,恰逢乱世的文天祥没有心安理得地选择逃避,而是以一种必死的精神,毅然投入捍卫国家的斗争中去。而如果没有忠于国家的信念作为支撑的话,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他的这份忠诚是建立在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上的。历经风雨沧桑,斗转星移,这份热爱永远一直都得到人们的肯定,那一身正气将永远在天地之间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