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吴梦非简介资料_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吴梦非简介资料_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时间:2022-03-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吴梦非简介资料_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吴梦非,浙江省东阳人。生  平吴梦非,1893年5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白坦村一个农民家庭。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担任教务主任。浙江省立四中的聘书1926年吴梦非回到浙江继续从事艺术教育活动。1953年当选为浙江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吴梦非是李叔同首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亲自参与者。

吴梦非简介资料_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吴梦非(1893—1979),浙江省东阳人。我国近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美学界奠基人之一。1908年入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2年入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1919年与刘质平、丰子恺等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校长。后组织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美育会,创办会刊《美育》,任总编辑。1950年当选为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筹备委员,是浙江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起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副主任,1959年退休。

生  平

吴梦非,1893年5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白坦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进私塾。1903年,考入东阳公立高等小学堂。在这里开始接触图画、唱歌、手工等艺术学科的启蒙。19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此后曾一度辍学。1912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就读于学制为三年的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在这里,他师从李叔同先生学习美术和音乐等。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斐然。1913年经李叔同介绍,他参加了当时的进步文学组织“南社”,曾与同学举办音乐会和画展。

1915年毕业后,经李叔同先生的推荐,吴梦非到上海城东女学从事乐理、声乐、钢琴和绘画教学。1916年后,又担任浙江第二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师。同时,兼任江苏省第二师范学校、上海爱国女子学校、上海爱群爱国女子学校、南洋女子师范学校、上海大学、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及江西等地音乐、美术教师。为了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他还参加了黄炎培创办的“中国职业教育社”。

1919年吴梦非与刘质平、丰子恺等自费创办了我国现代第一所以艺术教育为主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该校于1925年6月与东方艺术专门学校合并,改名为上海艺术大学)。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担任教务主任。

同年,吴梦非与刘质平、丰子恺等人联络专科师范和上海爱国女子学校的许多人,组织发起成立了一个以提倡美育为主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美育会。1920年4月还创办了该会会刊《美育》,任总编辑。

浙江省立四中的聘书

1926年吴梦非回到浙江继续从事艺术教育活动。他先后担任浙江春晖中学、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等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师。

1928年吴梦非在江西庐山举行的中学校长会议上主讲艺术教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1930年编译了中国第一部《和声学大纲》。1934年他出席教育部召开的“中学师范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会议,与音乐教育家萧友梅等共同担任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起草工作。他曾为邵力子所办《民国日报》编辑副刊《觉悟·艺术评论》栏目。1941年至1949年担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主持过浙江省第二届中学、师范音乐教师资格考试等。

1950年他当选为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筹备委员,曾任浙江省文联组织部副部长。1953年当选为浙江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民族音乐研究室,任秘书。从1955年起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副主任。晚年撰写《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回忆片断》,参与编写《中国音乐史》。1959年退休。1979年10月病逝于上海。

在恩师李叔同的身边

1912年吴梦非进入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就读于学制为三年的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有幸成为李叔同到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任教后的第一届学生,跟随先生学习美术和音乐等。1913年经李叔同介绍,他参加了当时的进步文学组织“南社”,与同学举办音乐会和画展。www.guayunfan.com

吴梦非曾在《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回忆片断》一文中记叙了当时的社团生活情景:“我们的课外组织有‘漫画会’‘乐石社’(研究金石雕刻)等,并出版《木版画集》,这是自画、自刻、自己印刷的作品,其中有李叔同、夏丏尊等的木刻。”当时在李叔同作为艺术指导的艺术团体里就已经有木刻创作了,并且还出版了《木刻画集》。文章中还说:“李叔同先生教我们绘画时,首先教我们写生。初用石膏模型及静物。1914年后改用人体写生。”“我们这一班学生有二十多人,有周玲荪、金咨甫、朱酥典、李鸿梁、朱蔼孙等。”吴梦非是李叔同首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亲自参与者。吴梦非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成绩斐然,他与恩师李叔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1948年奉送弘一大师灵骨(舍利)上供于杭州北山街招贤寺。前排左起:刘质平、刘胜觉、弘伞法师、宽愿法师;后排左起:吴梦非夫人、李鸿梁、吴梦非、潘锡九、乐欢法师、林子青、巨赞法师、李季谷。

与李叔同的其他学生一样,吴梦非也认为李叔同是一位实行人格感化的大师。他说:“弘一法师的诲人,少说话,是行不言之教。凡受过他的教诲的人,大概都可以感到。虽平时十分顽皮的人一见了他老,一入了他的教室,便自然会严肃恭敬起来。但他对待学生并不严厉,却是非常和蔼,这真可以说是人格感化了。”

李叔同对艺术与艺术教育的热爱、超凡的人品与艺术才华以及他的人格感化,深刻地影响了吴梦非的艺术教育道路。

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19年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主张的影响,凭借他们发展中国艺术事业的责任感,毅然选择了创办艺术师范学校的道路,自费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私立的以艺术教育为主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在毫无外来经费的情况下,他们自筹经费,经常把自己个人的钱拿出来接济学校。作为该校校长的吴梦非,深知责任重大,他甚至屡次当掉自己的金表、袍子,还将妻子的首饰变卖,以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已出家的李叔同先生得知他们办学的经济情况后,曾为他们书写了大量的字画,交给学生吴梦非,让他卖掉后补贴学校,终于使学校渡过难关,也由此可见师生间深厚的情谊。

当时学校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吴梦非积极聘请了许多当时有名的音乐、美术和其他学科著名人士,如担任音乐主任的孙续丞,指挥家金律声,二胡、琵琶家卫仲乐,钢琴教师何莲琴以及外籍钢琴、小提琴等教师,还有语言学家陈望道、佛教学者吕瀓等,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吴梦非跟随时代的步伐,在“科学、自由、民主”的时代潮流涌动下,对学校各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推行“男女同学”。这种举动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女生进校后,活跃了学校的气氛,提高了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给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还借鉴北大办学的经验,减少授课时间,组织各种课外研究会,并请教员或校外名家作指导,受到广大学生的拥护。在吴梦非的领导和促成下,专科师范1920年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会”“唱歌研究会”“作曲研究会”等19个课外活动组织。多次举办会员作品画展,出版歌曲等作品集。在学校里,同学们一起切磋技艺,发挥自己的特长,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成规,全校出现了生动、活跃的学习局面。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学校经常邀请著名学者到学校讲学。如聘请日本学者宫顿博士、日本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田边尚雄作关于艺术、音乐的学术报告;请洪琛、邵力子等作专题演讲或作短期讲座。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聘请陈独秀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报告等。所有这一切对包括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在内的全校师生开阔艺术教育的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增强学生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特别制定了外出写生、开义务音乐会、写生汇报展览等为必修的实习课程,深得社会的欢迎和赞誉。为了普及艺术教育,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专科师范还面向广大民众举办各种业余学校。其中有1920年7月创办的第一所函授形式的“上海专科师范附设音乐通信讲习所”以及与上海美专、东方艺术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四期暑假学校。吴梦非以及一批艺术名家担任教学,以时间短、内容精、收效快等特点,吸引各省在职的艺术教师和艺术爱好者,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水平。

作为我国第一所培养艺术师资的专科学校,几年内培养出一千多名艺术人才。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的前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国立福建音专校长唐学咏,著名音乐教育家萧而化,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缪天瑞,著名篆刻家、书画家钱君匋,音乐教育家邱望湘、陈啸空、沈秉廉等。他们在我国艺术教育这片领地上,代代繁衍,传播传承,培养和造就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战线上的一批音乐、美术教育家。吴梦非作为该校创办者之一、校长、音乐教师,为开拓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创办“中华美育会”和《美育》杂志

1919年秋,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不久,吴梦非便与刘质平、丰子恺等人联络专科师范和上海爱国女子学校的几位教师,组织发起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成立不到半年,就发展了数百名会员,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艺术学术团体。当时的许多著名艺术家,如欧阳予倩、刘海粟、陈仲子、周玲荪、姜丹书、付彦长、吕瀓、周湘等都是中华美育会的责任会员。中华美育会的宗旨与主张,是在当时我国艺术教育枯竭的大地上,为全国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吹响了号角。

1920年,为了宣传“美育会”的宗旨和主张,还创办了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吴梦非当选为总编辑,刘质平为音乐编辑部主任。吴梦非还请已出家的恩师李叔同(弘一大师)题写刊名“美育”二字。1920年4月,《美育》创刊号出版,到1922年4月停刊,共出版7期。这是我国近代以来以“美育”命名的第一个刊物。刊物的宗旨是:“本志是我国美育界同志公开的言论机关,亦是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之一种利器。”此刊物发表了有关美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艺术教育、音乐作品、绘画作品、美术理论等方面的大量文章,推动了我国近现代美学、美育、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音乐创作、美术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我们2017-02-18 研究中国近现代美育理论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文献。

1923年4月,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与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又联合创办了《民国日报》的《艺术评论》周刊,由吴梦非担任主编。《艺术评论》共出版69期,成为《美育》后的“联络海内外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共同宣传艺术与艺术教育的阵地”。1923年9月吴梦非等在《艺术评论》上发表了《中华全国艺术协会宣言》和《中华全国艺术协会草案》,向社会宣告:“我们的目的不是想把既成艺术降低到民众的水平,我们是想把民众抬高到艺术的境地”,“联合全国艺术界及赞助艺术之同志通力合作,筹建建设全国艺术事业”。这个宣言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致力于艺术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

吴梦非除了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在浙江、江西和上海的许多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外,在音乐理论研究、艺术教育研究、美育研究和音乐创作、绘画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吴梦非一生著述较丰,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代表论文有:《美育是什么》《女子对于家庭美育的责任》《艺术与道德》《对于我国办学者的疑问》《革新全国音乐教授的计划》《民众艺术》《艺术的社会主义》《中国人的艺术观》《对于大同乐会表演古乐舞小言》《艺术品应该怎样制作?》《艺术家之主义及态度》《贝多芬与月光曲》《音程及简易识别法》《图案讲话》《弘一上人诗词集西洋绘画家之争点》《民族教育和音乐》《音乐教导方法的研究》及《五四运动前后音乐美术方面的回忆录》《弘一大师和浙江的艺术教育》《唱歌基本练习》《怎样欣赏音乐》等。

吴梦非编译《和声学大纲》封面

主要著作和教材有:《和声学大纲》(开明书店,1930年版)、《西画概要》、《中学新歌曲》(中华书局,1930年版)、《初中乐理教本》2册(开明书店,1932年版)、《初级中学音乐》4册(正中书局,1935年版)、《简易师范及乡村简易师范学校音乐》4册(正中书局,1936年版)、《风琴弹奏法》(开明书店,1934年版)、《音乐四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音乐知识手册》(文化出版社,1950年版)等。他的这些著作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编写的教材多次再版,对当时的我国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研究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文献价值。

吴梦非还将精力投入到音乐与美术等的创作中,许多作品不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与妻子词作家王元振合作创作了百余首歌曲,代表作品有:《废墟》《进进进》《青年生活》《游园》《中国国民》等,不少还成为中小学广为流传的作品。

吴梦非认为创作不同于制作。“创作是重新创造出来……比制作的意义还要阔。制作不能够脱离模仿的状态,创作则超脱自然的模仿。再精密说一句:创作是从人的性格上面涌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灵液,所以重在个性;至于制作,完全在自然的疆域里面,不能够完全发挥个性。”因此,艺术家理想要高,技术要熟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