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萧友梅简介资料_萧友梅生平介绍

萧友梅简介资料_萧友梅生平介绍

时间:2022-03-0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萧友梅简介资料_萧友梅生平介绍萧友梅,又名雪明,字思鹤,1984年生于广东香山。萧友梅的父亲萧煜增,是清朝秀才,可以说是增“煜”门楣。萧友梅同他们一样,也是热血青年,经儿时朋友孙中山介绍,于1906年正式加入同盟会,成为中国革命先行者之一。音乐的地位如此低微,萧友梅决定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提升音乐地位之上。见萧友梅如此努力,时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就批准萧友梅创建北京女子高师音乐科。

萧友梅简介资料_萧友梅生平介绍

萧友梅,又名雪明,字思鹤,1984年生于广东香山。5岁时随父移居澳门,拜儒生陈子褒为师。1901年留学日本,经好友孙中山介绍,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次年考取“文科举人”。“中华民国”建立后,出任总统秘书。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创建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出任教务主任。1940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

留学日本

1884年1月7日,萧友梅生于广东香山,即今日中山市。萧家家学渊源深远,可谓书香门第之家。萧友梅的父亲萧煜增,是清朝秀才,可以说是增“煜”门楣。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萧煜增退了下来,以教书为乐。当时的广东香山,还有一户人家,姓孙,也是书香门第之家,并且与萧友梅家世代交好,那就是孙中山家。萧友梅与孙中山,不仅从小相识,关系还很不错。

父亲是大秀才,这可是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萧友梅学了不少经书,什么《大学》《论语》《孟子》等等,该看的都看过。19世纪末,广东沿岸全是外国炮船,骇人得很。1889年,萧煜增带着孩子,移居澳门,那时萧友梅才5岁。

当时的澳门,有一位相当有名的儒生,名叫陈子褒。陈子褒虽是儒生,思想一点都不迂腐,对严复等人所倡导的新学非常热爱。为了孩子能做一个“学以致用”的新式人才,而不是迂腐地守着空谈礼仪的经书,萧煜增就送萧友梅入陈子褒开办的“灌跟草堂”。在陈子褒的教导下,萧友梅学了不少新知识,日语更是熟练到家。

根基夯实后,萧友梅正式进入学堂,广州著名的新式学堂“时敏学堂”。在学堂里,萧友梅跟在家一样,非常听老师的话,学习非常认真,成绩自然非常好了。1901年,作为该校第一届优秀毕业生,萧友梅很荣幸,随校长邓家仁一道留学日本。学生与校长一道留学,这可是少有的罕事!www.guayunfan.com

到日本,萧友梅先入东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成绩也是名列前茅;随后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就读于教育系,成绩同样名列前茅。1904年,萧友梅转入东京音乐学校,专攻音乐。像所有当时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一样,看着国家日渐贫弱,日渐挨打,萧友梅也希望学习一门专长,扶持社稷于将倾,拯救万民于水火,只是选来选去,他走音乐之路罢了。

萧友梅主张,古今中外的音乐都要学,要学透,学精。另外,他还认识到,音乐的骨干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针对当时软弱如疲的国民性,萧友梅希望通过音乐改造。就这个出发点而言,萧友梅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可谓是异曲而同工。

1905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等人成立了一心拯救国家的同盟会。萧友梅同他们一样,也是热血青年,经儿时朋友孙中山介绍,于1906年正式加入同盟会,成为中国革命先行者之一。

倡办音乐学校

1909年,萧友梅学成归国。次年,清政府举行大考,萧友梅夺得“文科举人”的头衔。身怀才华,自然希望为国出力,自然渴望殚精竭虑,振兴民族精神,让沉沉深睡的东方之狮清醒过来,站立起来。可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萧友梅只有一双手,他所面对的却是整个浑浑噩噩的清王朝,却是腐败昏庸只知贪拿索要的千千万万双手。那些日子,壮士断腕的痛与愤,萧友梅确实体味到了。

“中华民国”成立后,萧友梅有了施展才华的余地,出任总统秘书。遗憾的是,总统孙中山任职时间很短。孙中山走后,军阀倒戈,袁世凯处心积虑地复辟,国家又变成了一锅稀粥。伤心失望之余,萧友梅回返广东,出任广东省都督府教育司学校科长

萧友梅不是权力心重、一心削尖脑袋往官场钻的人。他的事业心,早就决定献给音乐和教育了。之所以每次都要同官员打交道,因为在当时的中国,不沾官场办不了事。一个淡泊名利、不谋仕途的人,偏偏被迫天天接触仕途,其痛可想而知。但是,这种痛,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

1912年11月,政府派遣萧友梅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教育学。勤奋好学的萧友梅不只学习了教育学,他还进入柏林大学,选修哲学、伦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等。4年后,萧友梅以《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这一优秀论文获博士学位。好不容易学成归国,回国后,国家的情况却又变了。无奈之余,萧友梅只好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担任音乐教师

当时人们不怎么重视音乐,音乐课程只是依附于其他专业的一门小课程,颇有傍人门户的凄凉,仰人鼻息的酸楚。例如,有的学校将音乐挂在美术系之下,称为图音系;有的学校则将音乐挂在体育系之下,合称体音系。音乐的地位如此低微,萧友梅决定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提升音乐地位之上。

所幸,为音乐地位而奋斗的仁人志士不只萧友梅一人。当时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思想非常开明,也致力于提升音乐的地位。见萧友梅如此努力,时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就批准萧友梅创建北京女子高师音乐科。该科是我国大专院校第一个音乐系学科,萧友梅任科长。

梦想一步步接近,眼见理想就要实现了,不期飞来横祸。奉系军阀张作霖接管北京政权后,教育总长换成了迂腐短视的刘哲。1927年6月,刘哲颁发一道命令,以音乐“浪费国家钱财”、“有伤社会风化”为由,禁止北京国立所有高校开设音乐系科。萧友梅苦心经营多年的音乐系科就此毁于一旦,失望之余,南下寻求发展。

现代音乐教育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正值北伐军渡江北上。开明的蔡元培早就南下了,萧友梅南下后,见到了蔡元培。经过多番准备,1927年萧、蔡等人终于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即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萧友梅任教务主任。

创业难,经营起来更难。音乐学院创办后,尽管萧友梅尽力俭省,各种开支还是很大。由于经费短缺,学校常常不能按时交纳房租,萧友梅不得不带领学生们,逃难似的频繁迁移。更令萧友梅痛心疾首的是,1929年6月,学生们因为住宿费等杂费问题,与学校起了矛盾,最终恶性发展为冲突。学生都很年轻,血气很足,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闹罢课,还激发了学潮。而当局对罢课、学潮等事查得很紧,萧友梅自感愧疚,向教育部提出辞职。顶梁柱萧友梅走后,国立音乐学院当即停办。

其实,学生们一点都不懂得理解老师的苦心。萧友梅苦心经营学校,已经累得积劳咯血了。辞职后,萧友梅就到莫干山养病。再次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音乐学院又得以再办。萧友梅自然高兴,但也非常失望,因为好多成绩优越的学生不能再读书了。

1929年学潮中,熊乐枕、蒋凤之、冼星海、陈振铎等是首领,相当激进,当局认为他们是左翼分子,只给他们一张“学分成绩单”。可是,当局又明令规定,原先音乐学院的学生,必须凭学校的“通知书”才能重新注册入学。毫无疑问,这是开除学潮首领的阴谋。

被开除的学生中,可能要数冼星海留给萧友梅的印象最深。1928年,冼星海从北平考入上海,成绩相当优秀,但因为家庭贫困,难以维系学业。就在洗星海面临辍学之际,萧友梅立即伸出援手,安排冼星海以抄写文字的方式半工半读。此外,萧友梅还出面,领着会吹单簧管的冼星海报考工部局乐队。遇上这样的老师,夫复何求?

提起奖掖、扶助国家音乐人才,萧友梅不只帮助冼星海一人。早在北平教书时,只要见到家境困难的学生,萧友梅都尽力为他们在学校里安排工作,或是安排抄谱活儿,或是安排充任图书管理员。萧友梅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

国立音乐学院刚刚开办,1928年,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只是自练了一点琵琶技能的丁善德前来报考,萧友梅发觉他的潜力很大,招进学校,悉心培育。试问,如果没有萧友梅的培养,能有后来著名的音乐家丁善德吗?我国早期杰出的音乐人才,有不少都是在萧友梅的发现、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除冼星海、丁善德外,还有贺绿汀、李焕之、江定仙,等等。

此外,在聘请良师方面,萧友梅也为国立音乐学院做了不少努力。1929年,俄籍世界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旅居上海,为聘请他入校任教,尽管屡遭拒绝,萧友梅还是屡次登门拜访。当时,普通教授的月薪只是200元,为聘请查哈罗夫,萧友梅不惜出400元一月。“三顾茅庐”的诚意何等真诚恳切,查哈罗夫终于被感动了,入校任教。从此,直到1942年病逝,查哈罗夫确实兢兢业业地奉献在国立音乐学院的讲台上。1930年,萧友梅又为国立音乐学院聘请到了留学美国归来的著名音乐家黄自出任教务主任,贡献真的不小。www.guayunfan.com

九一八事变后,萧友梅作了不少鼓舞士气的歌曲,其中以《从军歌》最为出名。1937年11月,在《音乐月刊》发刊词中,萧友梅写道:“在此非常时期,必须注意利用音乐唤起民众意识与加强民众爱国心。”这一句话,也可以说是萧友梅一生对音乐的期望。

1940年12月31日,因结核菌侵入肾脏,萧友梅病逝于上海林仁医院,享年56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