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狡兔死战神遭诛戮的故事

狡兔死战神遭诛戮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狡兔死战神遭诛戮韩信横空出世,引起诸侯不小的震动。他便命令韩信夺取齐国,以威慑项羽的后方,同时从韩信手下调走部分军队以补充自己的力量。韩信接到命令,率军轻易地攻克了临淄,随后向东追击齐王田广。龙且赶到,与田广兵合一处,准备同韩信决一死战。韩信见时机已到,命士兵挖开上游的砂袋,滚滚的潍水汹涌而下,河中的楚兵淹溺而死者不计其数,渡过河的大半想退回去,但已不可能。

狡兔死战神遭诛戮

韩信横空出世,引起诸侯不小的震动。韩信的影响力引起了所有诸侯的巨大关注。刘邦对韩信的看法也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而韩信呢,他有没有自恃强大而沾沾自喜,甚至自恃功劳巨大而有了其他的想法呢?面对兵力雄厚的大将军,他原来的主人,刘邦会有何感想?会不会担心韩信功高盖主呢?

当刘邦深陷困境需要韩信带兵解救时,韩信会不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表现他的忠心呢?倘若韩信错失这样的机会,会不会引起刘邦的猜疑和忌恨呢?

不知道,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只能回到那遥远的过去,试着寻找答案!

心生嫌隙

井陉战役之后,韩信率汉军一举平定赵国,又用武力胁迫燕国归汉。这时,与项羽在河南荥阳相持不下的刘邦,得知韩信一路不断取胜,心中自然是欣喜万分。他便命令韩信夺取齐国,以威慑项羽的后方,同时从韩信手下调走部分军队以补充自己的力量。韩信接到命令,率军轻易地攻克了临淄,随后向东追击齐王田广。

韩信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取得临淄,还得说说另一个人,这个人叫郦食其。郦食其这时奉了刘邦的命令,正在齐国游说齐王。其实刘邦也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派军队,一边派说客,谁能完成任务都行,可刘邦没想到两个人会“打架”。

郦食其是有名的外交家,在谈判游说方面是个一顶一的高手,一去齐国没费什么唇舌,齐王就心悦诚服,下令解除了紧急战备,天天和郦食其喝酒。

韩信带着军队千里迢迢赶到齐国,听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汉,本打算停止进军,却被手下一位辩士极力反对。此人名叫蒯通,他对韩信讲:“将军奉命攻打齐国,虽然汉王另派使者劝降,但后来有诏书命令将军停止行动了吗?郦生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而将军率领数万人马征战赵地,也不过才平定了五十多座城。作为汉军将领,难道功劳还不如一个儒生吗?”

韩信被其说动,立即下令渡河伐齐,并且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历下(今山东济南)和临淄。而这时候远在齐国国都淄博的郦食其却傻了,他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韩信的进攻,便对齐王说:“干大事不顾小节,有高尚道德的人不推脱责任。我不会再帮你说任何话了。”

齐王盛怒,烹杀了郦食其,自己率兵向高密逃窜,并派出使者向项羽求救。

楚王项羽见形势危急,派出大将龙且率二十万人马援救齐王田广。龙且赶到,与田广兵合一处,准备同韩信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候,有人给龙且献计说:“汉兵深入齐国腹地,地形对他们不利,他们必会奋力死战,勇猛难挡。齐楚两国士兵在自家土地上作战,眷恋家室,容易溃散潜逃,所以我们应该高筑营垒,坚守阵地以围困汉军;同时,请齐王派人招抚那些逃散的部下,坚守城池。那些被汉军控制的地区,百姓听说齐王还在,又有楚国大军的支援,人们必会叛汉归齐。到了那时候,汉军虽然强大凶悍,但远离故国,粮草难给,从齐国又得不到补给,结果必然不战自败。”

龙且是随项羽百战百胜的大将,虽听说韩信勇猛,但也没把他放在眼里。他回答部下说:“我知道韩信那点能力,要击败他算不了什么!况且,我的任务是援救齐国,消灭汉军,如果汉军不战而降,他们也不知我龙且的厉害。如果战胜了韩信,说不定楚王会把齐国的一半土地封给我,我怎能不战?”

楚汉两军在潍水一带拉开战幕,一方在潍水西岸,一方在潍水东岸。当时,从军队数量看,汉军人少,楚军兵多,汉军恐寡不敌众。于是韩信命士兵趁黑夜制作了一万多个袋子,里面装上砂石,堵住了上游的河水。到了白天,他带领部分汉军渡河进攻,几个回合之后便向后撤回。龙且高兴地叫道:“我早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他立刻率领主力向河对岸冲了过来。

韩信见时机已到,命士兵挖开上游的砂袋,滚滚的潍水汹涌而下,河中的楚兵淹溺而死者不计其数,渡过河的大半想退回去,但已不可能。

韩信下令攻击,楚军乱成一团,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被汉军全部围歼,龙且也在乱阵中被斩杀。

留在潍水东岸的楚、齐军队见势不好,四散而逃。韩信率大军渡河追杀,剩下的楚军全都成了俘虏,田广被捉住斩杀。公元前203年,齐境全部平定。

韩信自恃功高,派人告诉汉王刘邦,说:“齐人狡诈,变化莫测,屡降屡叛。这个国家南面与楚相邻,楚王也不会坐失齐地,如不暂时立一个大将为齐王,齐地形势难稳。我请求暂时代理齐王之位,求封假王,以稳定战局。”

当时,汉王刘邦被楚王项羽围在荥阳,情况十分危急。韩信派的使者到了荥阳,把信札呈给刘邦。刘邦拆开信札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被困在这儿这么久了,就盼着你赶快来助我一臂之力,你现在竟得寸进尺,想自立为王!”

此时谋士张良与陈平正在汉王一旁,一看汉王怒骂,知道事情不妙,不约而同地踩了刘邦一脚。汉王一怔,停住了口。

张良凑到汉王耳边小声说:“目前大王形势不利,韩信拥兵在外,声威显赫,在这种情形下,怎能不答应他封王的要求?干脆就封他为齐王,给他恩惠,让他守住齐国,攻伐楚军,否则,恐怕韩信要闹乱子。”

刘邦一听,立马反应过来,但自己正骂着呢,总不能不骂了,那多没面子啊!于是顺势说下去,男子汉大丈夫平了诸侯就应当封个正式的诸侯王,什么代理不代理的。刘邦立即派张良前往齐地,立韩信为齐王,同时征集齐王韩信的军队联合击楚。

刘邦对韩信是又爱又恨,对他破齐之事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齐国就此平定,东方的忧患暂时解除,忧的是韩信在齐国归附时依然攻打齐国,抢占地盘,野心十足,让刘邦着实不放心。说到底,这个新齐王的诞生怎么着都让刘邦心里不太踏实。

火上浇油

韩信自恃有功请封,有反应的不仅仅是刘邦。

项羽得报龙且战死,楚军救齐的部队全军覆灭,大吃一惊,这让天不怕地不怕的楚霸王项羽第一次领略到什么是恐慌。他立刻意识到韩信的重要性,赶忙派盱眙人武涉游说韩信叛汉。

武涉到了韩信军中,对韩信说:“天下的人们苦于秦朝的暴政,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大家相约协力灭秦。秦朝灭亡了,大家依照功劳的大小,封地称王,士卒解甲归田,天下休兵。然而,汉王却不满意自己的封地,又兴战乱,攻占了三秦地区,带兵出关向东,攻取其他王侯的封地。他的意图显而易见,要吞并天下,灭亡所有诸侯,否则不会罢休。汉王贪心,永无止境。他的为人,不讲信义,唯利是图,这种人很难靠得住!他的性命几次落入项王手中,项王宽容他,给他生路。谁料他一旦逃脱,就违背盟约,兴兵攻伐。他是一个不可靠近、不可信赖的家伙。现在虽然他封你为齐王,但这是迫不得已,一旦他摆脱险境,立稳脚跟,便会找你算账!刘邦今日不杀你,是因为项羽还在,刘邦还需要你。楚汉相争,谁胜谁负,你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如果你帮助汉王,汉王就得天下;如果你帮助楚王,楚王就得天下。项羽今日灭亡,你明日就会灭亡。你同楚王是故友,楚王很器重你,所以你不如与楚王联合共击汉王。那样的话,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你就可当一个盖世的王侯。如果放弃现在的机会,误信刘邦,攻打楚王,恐怕算不得聪明人!”

韩信听完,回答道:“当年天下大乱,我最先投奔项羽,然而,他却让我当守卫宫室的戍卒,提出建议不肯听,献上妙策不肯用。万般无奈,我才离开楚军到了汉王这里。汉王把我当成一个人才,给我大将军兵权,率领几万军队;汉王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自己的饭食给我吃,听我的计策,对我十分信任,我韩信因此才有了2017-02-19 。我如果背叛汉王,天理不容。纵然到死,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意。请你代我感谢项羽的好意。”

韩信婉言谢绝了武涉的劝说。

武涉走后不久,汉军中的儒生蒯通也到韩信跟前出谋献策。

此前,蒯通曾在刘邦手下,为刘邦谋事。他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想恢复山东六国的旧秩序,曾劝刘邦分封六国旧贵族为王。可是张良反对,刘邦没有听从蒯通的计策。韩信越战越勇,在楚汉战争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蒯通又投奔到韩信这里。

武涉走后,蒯通见有了时机,也向韩信靠拢。他曾经学过相面术,据说能察知人的天性和命运。他想借此说服韩信,便对韩信说:“我过去学过相面之术,能相出一个人未来的命运。”

韩信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先生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人的贵贱寿夭呢?”

蒯通回答:“一个人或贵或贱,或寿或夭,通过观看其骨骼便知;或忧或喜,要看他脸上的气色;察其成败,则要看他的性情、对事情有无判断力和是否果断。依照上述三方面综合判断,定然万无一失!”

听蒯通讲得振振有词,韩信便想探知自己未来的命运,问道:“哦,既然如此,请先生为我算算,看我未来如何?”

蒯通向韩信的周围看了一下,故作神秘地说:“天机不可泄露,请大王让周围的人退下,我再单独同大王详谈。”

韩信斥退了周围的武将和侍从,厅内只剩下他和蒯通二人,便说:“别人都走开了,只剩下你我二人,先生可以放心大胆地说一说。”

蒯通坐到韩信近前,端详了一下韩信,慢慢说道:“从您的面相看,将来最高不过封侯,而且还有不测的危险;从您的脊骨来看,将来贵不可言。”

韩信听得入神,思考了片刻,说道:“汉王待我恩厚,把自己的乘舆让我坐,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自己的饭给我吃。我也听古人说,乘人车舆,要为人分忧;穿人之衣,要为人分难;吃人家饭,要为人卖命。我怎么可以昧着良心背叛汉王呢?”

蒯通见齐王韩信仍不忘旧情,继续说:“大王自认为刘邦待己恩重如山,想要帮助刘邦成就大业,自己也好有个归宿,这就大错特错了!从前,越国大夫文种和范蠡帮助勾践十年生聚,十年苦熬,最后灭掉了吴国,报仇雪耻,使勾践称霸诸侯。可是,结局怎么样呢?范蠡流落异乡,文种想坐享江山,却反被逼得自杀身亡。古人云,狡兔死,猎狗烹。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还听人们说,勇猛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那就让我来说说大王的功劳吧: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一战夺取井陉关,平赵国,服燕国,随即平定齐国,灭项羽二十万大军,斩龙且。就战功而言,大王天下第一,没人可以与之相比。这样的功劳,有震主之威,盖天下之赏。大王留在汉,汉王猜忌您;投奔楚,楚王也不会放心。如此情势,您能到哪里去呢?您现在处于臣下地位,我实在为您感到不安!”

韩信听得头昏,一时理不出头绪,便谢了蒯通的好心相告,说:“先生不要再往下说了,容我考虑考虑吧!”

几天过后,蒯通未见韩信有什么反应,他让众人离开,向韩信进言道:“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能未兆而先谋;遇事能周密思考的人,能把握成败。若听取错误的建议,想不失败,那是很难的。一个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自己去思考,处理事情轻重得宜,极少失误,那他就是一个胸有成竹的人,别人的花言巧语无法搅乱他,闲言碎语也不会影响他,这是智者。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得的官位,甘心情愿地当人家的奴仆,就会失去卿相之位,甚至失掉掌握君权的机会。聪明人当机立断,平庸人遇事迟疑不决。对细琐小事斤斤计较不能忘怀,会错失天下大事!进一步说,即使一个人很聪明,知晓天下大势,但如果不能英明果断,也难得成功。常言道,猛虎爪牙能伤人毙命,因犹豫不决反被人擒;蜂虿弱小,但果断机敏,却使人生畏。千里马踌躇不前,比不上慢行的劣马;凶猛的勇士无所事事,反不如庸人有所作为。尧舜虽有智慧,但闭口一言不发,也不如又聋又哑打手势的人。上面这些例子都说明,成败的关键一是胸怀大局,一是英勇果断,缺乏哪一方面都不会成功。创业艰难,败业容易。机遇难得,容易错过。机遇呀,机遇,失去便永不会再来了,大王千万莫要错过呀!”

韩信有心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但他又怀念刘邦过去对自己的好处,不忍心背叛刘邦,迟疑难决。反复再三,他还是感念刘邦的恩德,想到自己立了这么多战功,况且对刘邦问心无愧,刘邦是不会夺去自己齐王的封爵的。思念至此,韩信拒绝了蒯通的献计。蒯通一看韩信不听苦心相劝,此事关系非同一般,稍有一点风声泄露出去,自己就会有杀身之祸,便佯装巫师疯疯癫癫以掩人耳目。

战神陨灭

公元前202年,刘邦趁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他约韩信、彭越分别从齐地、梁地南下合围楚军。可是到了约定时间,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楚军反击,刘邦大败。他甚为恼火韩、彭二人不守约定,可又无可奈何。

为了调动韩信、彭越的积极性,刘邦听从张良之谋,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的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的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由韩信指挥此战。韩、彭二人这才率兵攻楚。

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彭越亦从梁地西进。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黥布自下城父北上。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汉军形成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的态势,项羽被迫向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退兵。

这年12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黥布等各路汉军约四十万人与十万楚军在垓下展开决战。

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刘邦回军途中经过韩信的统帅部驻地定陶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接着,他又改封韩信为楚王,剥夺了他对地广人众又有鱼盐之利的齐的封地。而改封的楚地,地处淮北,地方狭小,地瘠民贫,四面又无险可守。就这样,面临的强敌项羽一被消灭,刘邦就开始精心策划如何削弱韩信的力量。

而此时的韩信却蒙在鼓里,还以汉的功臣自居,考虑如何享受荣华富贵,没有想到,危险已经悄悄地向他靠近了。

韩信到楚地就任楚王时间不长,所以,巡行县邑的时候,往往戒备森严。刘邦派到楚地的耳目就密报韩信戒备森严,意在谋反。公元前201年,刘邦接到密告韩信谋反的上书,很惊恐,召集诸将谋划。将军们一致主张发兵讨伐,刘邦默然不应。

后来,陈平说:“上书告韩信谋反这件事,不仅外人无从知晓,就是楚王韩信自己也还蒙在鼓里。”然后,他又分析道:“若真打起仗来,您的兵力不如楚王韩信精良,而用兵的将领才能又不及韩信,这样的话,打起仗来恐怕就危险了。”

刘邦问陈平该怎么办,陈平献计说:“古时天子巡行四方以会诸侯。南方有云梦泽,陛下可假说要游云梦泽,然后,在陈地会见诸侯。陈地在楚的西部边界,韩信若听说天子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一定以为无事而前来迎接。在谒见的时候,我们可以顺势将其擒拿,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干的事情。”

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依计而行,向诸侯王发出了“游云梦,会于陈”的指示。

刘邦快到楚地的时候,韩信有点坐不住了,感觉凶多吉少。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一是他窝藏朝廷要犯钟离昧,这个钟离昧曾是项羽手下的将军。韩信在项羽手下时,与钟离昧很要好。项羽死了以后,钟离昧就逃到韩信那里。刘邦怨恨钟离昧,听说他藏在楚地,就下诏楚王韩信,让他逮捕钟离昧。但韩信碍于故人情面,对此事一直拖延,没有执行;二是刘邦曾经夺过他的兵权。

韩信想发兵反叛,但又自以为无罪;想谒见汉王,又怕遭到擒拿,犹豫不决。

这时有人建议韩信:“您杀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

韩信就去找钟离昧商议此事,钟离昧说:“汉天子之所以不攻击楚,是因为我在这儿。假若想捕杀我以献媚于汉,我2017-02-19 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什么德行高尚的人。”然后自刎而死。

韩信拿着钟离昧的头,谒见高祖刘邦于陈,刘邦命令武士逮捕韩信,放在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为自己呼冤叫屈道:“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就(www.guayunfan.com)该死了!”

高祖回头骂道:“这明摆着你是要谋反嘛!”

说韩信谋反,实在没什么证据,所以,将韩信拉到洛阳以后,刘邦就赦免了他的罪过。刘邦削去了韩信楚王的封号和封地,贬其为淮阴侯。

韩信深知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闷闷不乐。他常常因为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列而感到羞耻。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

韩信出门后,笑道:“想不到我今生竟然会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刘邦高兴时常同韩信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我能将几何?”

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刘邦问:“于君何如?”

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

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刘邦任命阳夏侯陈豨为赵国的相国,并监领赵、代两地的兵权。就任前,陈豨特地来向韩信辞行。韩信让左右退去,拉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道:“你可以同我说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

接着,韩信又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我为你在京城当内应,咱们就可以图谋天下了。”

陈豨素来知道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表示愿意听从韩信的命令。

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他出征。

有人告发韩信与家臣谋划——在夜里假传诏旨,赦免释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这时,韩信的一位叫乐说的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并且准备杀了他。而这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告发了韩信要谋反的事情。吕后听后很害怕,就召来相国萧何共同策划如何除掉韩信。二人商定,让人诈称从前线归来,报告说陈豨已兵败身死,让群臣上朝祝贺。韩信听到这一消息,惊惧得不知所措。

萧何前来会见韩信,劝他说:“你身体虽然欠安,但也应该强打精神上朝祝贺。”

韩信听从了萧何的劝说,就前去上朝祝贺,一进宫门,他就被吕后安排的武士缚住,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至其死时,韩信非常后悔地说:“吾不用蒯通之计,反被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没过多久,蒯通被带到首都,高祖刘邦亲自审问他:“当日你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蒯通道:“我给韩信相面,说他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于是让他自立为王,这样就可以三分天下。”

高祖又问:“那么韩信说什么?”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

高祖顿时愣住,良久没有说话,眼泪却在眼眶中打转。

蒯通又叹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但是他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唉,昔日楚汉的命运都由他一个人来掌握,他都没有反心,现在天下已定,他又无权无兵,竟然产生了反心,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是一个愚蠢的人啊!”

高祖不忍再听,便转过头去。

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大汉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死于长乐钟室,年仅33岁。随后,韩信三族被诛,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传荡千古。当时,寒风凛冽,长空飘雪,长安满城的人都在感叹,无不悲怆,都说淮阴侯一饭千金,不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汉皇?萧何一言,便上朝入贺,欲谋逆者怎会如此坦率?

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兵书整理,为我国的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他们还收集、补订了军中的律法。韩信著有兵法三篇,不过,兵法已经失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