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贽虽老尚勤学批判精神最可贵

李贽虽老尚勤学批判精神最可贵

时间:2022-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09 李贽虽老尚勤学批判精神最可贵李贽,号卓吾,泉州晋江人。李 贽李贽幼小时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特别使人感动的是,李贽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李贽跟着焦竑学习《易经》,每天熟读一卦,直到深夜才肯休息。李贽在五十九岁那年,把家属送回福建老家,自己单身来到湖北麻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龙潭的芝佛院定居。白发苍苍的李贽,在芝佛院住了十多年。这些都说明李贽具有难能可贵的独创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学者启发很大。

09 李贽虽老尚勤学批判精神最可贵

李贽(1527—1602),号卓吾,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他是明朝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

李 贽

李贽幼小时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由于他治学认真,意志顽强,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特别使人感动的是,李贽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主张读书人要有“超然志气,求师问友于四方”。他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个年迈老翁,听说澹园老人焦竑[5]对《易经》很有研究,就去拜访焦竑说:“您允许我做一个老门生吗?”焦竑比他年轻十五岁,听了这话非常感动,于是就结成好友。李贽跟着焦竑学习《易经》,每天熟读一卦,直到深夜才肯休息。经过三年刻苦努力,终于把《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读通了。

李贽在五十九岁那年,把家属送回福建老家,自己单身来到湖北麻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龙潭的芝佛院定居。照一般人看来,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年老力衰,无所作为了。但李贽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专心攻书,发奋著作的。寺院里比较清静,食宿也不必发愁,李贽就朝夕苦读,从儒家经典到佛教经文,从史书到杂说,从诗词到曲赋,无所不读。他把读书当做最大的享受,“全忘其地之为楚,身之为孤,人之为师,须尽白而发尽秃也!”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口语,就是说:全忘掉了自己身在外乡,孤身一人,年岁已老,胡子已全都白了,头发也掉光了。在他七十岁那年,写了一首《读书乐》的四言长诗,末尾两句是:“寸阴可惜,曷敢从容!”意思是说,每一寸光阴都是宝贵的,怎么能够随便放过呢!

白发苍苍的李贽,在芝佛院住了十多年。他每天手不释卷,伏案苦思,丹笔批书,墨笔著作,写出了三十多种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两部书《焚书》《藏书》,公开地向封建礼教和道学思想提出了批判。人们称颂他“为文不阡不陌,摅其胸中之独见,精光凛凛,不可迫视。”就是说,写文章不循世俗之见,而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深刻、透彻、严肃,不能小看。这些都说明李贽具有难能可贵的独创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学者启发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