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战狸头桥,敌区筹款壮队伍_关于粟裕的故事

战狸头桥,敌区筹款壮队伍_关于粟裕的故事

时间:2022-08-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战狸头桥,敌区筹款壮队伍_关于粟裕的故事江南新四军在春节前后对日作战引发日军的报复。粟裕回到宣城狸头桥前,日军针对一、二支队的大规模报复性“扫荡”已经开始。双方发生激烈战斗,各自伤亡都很大。粟裕据此组织兵力,应对敌人的进攻。粟裕在主力已安全撤离的情况下令第五连、第六连撤退。当日下午,日军占领狸头桥以西红杨树。当夜,粟裕派出部队袭击红杨树的日军。

战狸头桥,敌区筹款壮队伍_关于粟裕的故事

江南新四军在春节前后对日作战引发日军的报复。粟裕回到宣城狸头桥前,日军针对一、二支队的大规模报复性“扫荡”已经开始。

3月7日,敌第十五师团集中镇江、句容、丹阳、白兔、宝埝等步骑炮兵2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对一支队王必成二团实施报复性“扫荡”。

敌伪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分兵八路夜间运动,于拂晓4点完成对二团(团部,第一、二营和三营第八连)驻地上下会(丹阳以西)合围。王必成团毙伤日军99名后突出重围,但付出了伤亡200余人的代价。

3月18日,日军第十五师团驻南京、溧水、句容各部大举扫荡以溧水郭庄庙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地。其时这一地区活动的有粟裕二支队张道庸四团和国民党军三十二集团军唐云山五十二师的一个团。日军出动后有群众立即向新四军报告。张道庸派侦察员侦察核实敌情后,避开日军向西转移,并派出一个班的兵力去吸引敌人,让这个班边打边撤,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同时派人把日军“扫荡”的情况通知五十二师那个团,对方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乱成一团,等他们收拢部队想撤退时已被日军大队人马包围。双方发生激烈战斗,各自伤亡都很大。危急时刻张道庸从侧面主动袭击日军,策应国民党军这个团,使其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当天这个团就撤回溧武公路以南上沛镇一带,再也不敢回溧武路以北地区。(www.guayunfan.com)

随即,日军“扫荡”矛头直指粟裕司令部所在地宣城狸头桥。

4月7日,粟裕得到了侦察报告:溧水的敌人逐渐增加,计有步兵3000多人,骑兵200多人,并从南京运来军械、弹药40多卡车;湾址方面敌人有1000多人,正向新丰前进;当涂、芜湖的敌人400多人,增援至青山、黄池;有一部分敌人已进至昝家台,兵力不详。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敌人有攻打高淳、东坝、下坝,再进攻广德、溧阳的企图,而当涂、芜湖、湾址的敌人具有战术策应的意义。

4月8日,粟裕再得到报告:新丰之敌分两路连夜向前推进,一路300多人向水阳,另一路800多人由马山铺绕到节村;溧水之敌500多人,向中沛埠前进。

根据7、8两日的情报综合分析,粟裕得出了敌军正向狸头桥分进合击的结论。粟裕据此组织兵力,应对敌人的进攻。

粟裕原设想变内线为外线,集中兵力消灭或杀伤敌人一路,但是由于派出去的侦察部队未能完成任务,对敌的兵力和行动不是很清楚。敌人行动极为周密,各路协同很好,利用夜间掩护行军,并伪装成中国军队迷惑群众。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粟裕命令主力当即向郎溪方向转移,派出第三团第五连、第四团第六连在九龙山作佯动,阻滞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相机打击敌人。

10日上午9点左右,由慈溪进犯的日军约250人在九龙山与第五连、第六连接火,战斗打响。粟裕在主力已安全撤离的情况下令第五连、第六连撤退。第五连、第六连与敌对峙5个小时后,按命令安全撤出。

当日下午,日军占领狸头桥以西红杨树。与此同时,由昝家台、马山铺两路进攻的日军侵占狸头桥。当日晚,三路日军会合于红杨树宿营。

当夜,粟裕派出部队袭击红杨树的日军。日军因不熟悉地形,又是在夜间,不敢乱动,只是固守房屋应战。新四军夜袭部队以亡10人,伤15人的代价打死日军40多人,伤30余人。

第二天早晨,日军被迫从狸头桥分途向水阳、黄池、芜湖等地撤退。

回到狸头桥后,粟裕看着打烂的坛坛罐罐心里很不痛快。过了两日,粟裕派三团二营进袭薛镇伪绥靖队,回敬日军对狸头桥的“扫荡”,毙伤敌20余人,俘日军1人。

粉碎日军的这次扫荡后,粟裕撰写了《先遣队的回忆》一文。其时新四军从岩寺出发抵江南战场打击日军已有一年。

一年来江南新四军作战300多次,毙伤日伪军五六千人,缴枪2800多支,毁汽车数十辆,破坏火车多次,缴获军用品不计其数。新四军开赴江南前,日军在整个华东战场的兵力也不过7万,而一年后仅在南京镇江地区就有6万多人。

那时粟裕对在敌占区开辟游击战场配合全国主力争取抗战的胜利信心满满,积极执行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

周恩来离开云岭后,不知何故,项英并没有落实中央精神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反而收缩主力回守皖南。从3月份开始,二支队主力三团就按军部的命令开始分期分批调回皖南军部。

可能是项英认为在当芜地区开展游击战的部队相对拥挤了一些,非扩大活动区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项英曾亲自在二支队蹲点,发现敌人反复“扫荡”“围剿”这一地区,部队活动区域小,斗争环境日趋恶化,云台山战斗失利就是一个证明。但如果扩大活动区域又超出了国民党方面给新四军划定的范围,破坏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也可能是他认为现在新四军的主力虽然驻扎在皖南,但皖南一面临敌、三面受围,相对敌对势力而言仍是力量不足,迫切需要从各支队抽调主力加强力量。到底是什么原因,项英当时怎么想的,现在都不得而知。一支队调走一团,但军部将第三支队的叶飞六团(缺一个营)补充给陈毅。三团调走后军部没有给二支队补充兵力,粟裕只能面对现实。

这个时候二支队已经发展壮大,即使调走一个团,人数还是比刚到江南时多很多。到江南后,张鼎丞、陈毅、谭震林和粟裕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都有统一的认识——那就是队伍必须壮大。二支队司令张鼎丞特别重视发展壮大新四军。他认为国民党的抗日是被动的、动摇的、靠不住的,新四军不扩军是打不走日本鬼子的。他在这个工作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卓有成效的办法。

那时粟裕所在防区如宣城、当涂、芜湖、溧阳等地百姓参军抗日热情高涨,部队发展很快,新兵很多,其中80%以上是青年农民。这些青年农民前些时日还在田里耕地或在江湖里打鱼做着各自的营生,他们最熟悉的是水稻的生长过程或鱼的生活习性。

作为战将,粟裕不能不经训练就送这些善良淳朴的农民上战场与训练有素的日军搏命。

为了让这些新兵迅速成长为有战斗力的抗日士兵,粟裕在司令部专门组建了一个训练队,经常抽一到两个连来狸头桥司令部进行军事轮训,集训内容军事上以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为主,辅以队列、战术训练,总结战斗经验;还有政治文化学习。训练由参谋长罗忠毅主管,但粟裕常常亲临指导。

战士们手中操的枪基本上都是缴获的日本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比当时的“汉阳造”等国产步枪好,结构很简单,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还有一些士兵仍是徒手,但他们很快就会有枪,因为部队与日军作战频繁。

由于部队的迅速壮大和发展,部队的经费发生了困难。国民党三战区发给新四军的经费和给养很少,还附有很多限制和刁难。靠三战区发的经费,二支队吃饭都成问题。

自古以来,军队若吃饭成问题,就会乱,就会掠食于民。事实上隶属三战区的国民党军游击部队如朱永祥部军纪败坏有很大就是这个原因。新四军是人民的军队,自然不会走他们的路。

那时粟裕对敌后抗战中的群众工作有许多新的见解和观点。他认为中日战争爆发,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日本侵略军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侵略他国使其没有任何社会基础。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能为新四军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援。

粟裕一个电报把在溧阳白马桥镇李港村四团的张文碧召到狸头桥,给张文碧10支驳壳枪,每支枪配120发子弹,要他带10个人去敌占区南京附近活动,搞些经费,同时带些布告去张贴,宣传我军抗日救国的政策。

粟裕把搞经费的方向定在南京地区,因为那是敌我民族矛盾最尖锐的地区。士绅、地主和百姓吃日伪军的亏越多,去做他们工作就越容易成功。

第二天张文碧带着枪和布告赶回团部,当天晚上,带着团长张道庸从侦察排抽调的10个人越过溧武路到溧水、溧阳、江宁一带活动。他们正如粟裕估计的那样立即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新四军在江宁、镇江一带时多次打击日军,当地群众对新四军这支抗日的队伍已有了解。看到新四军张贴的布告后,就有群众主动向新四军反映:谁专门收粮食卖给南京敌伪,什么人与维持会人员关系密切等等。张文碧掌握情况后,就专门打击这些向南京运粮的骡马队。将没收的粮食一部分运回部队,大部分分给了贫苦的群众。并且警告维持会长,必须与新四军合作,要将日伪活动的真实情况向新四军报告。张文碧还身负筹款的任务,对如何筹款也动了一番脑筋,他把筹款对象放到了为日军服务的土豪身上。在常熟,张文碧对一个不配合新四军的伪乡长的罚金就够四团两个月的生活费。张文碧一行镇压了不少铁杆汉奸,打击了伪基层政权,争取了不少维持会人员,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到5月底,张文碧就为一支队和四团带回了一大笔资金和一批物资,还带来一个由刘鹏停领导的地方武装小分队。因为三团正在分批调回皖南,这个武装分队加入新四军后就立即上升为主力部队。

挺进江南敌后的新四军人少、枪少,尤其是干部骨干少,有的连队只有连长一个人主持全面工作。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的干部都有一定的战斗经验,但文化素质差;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文化基础虽好,但缺乏战斗经验。从整体上说,他们都普遍缺乏现代战争知识。而新四军面对的恰恰是现代化装备的日军。干部的缺乏直接制约和影响了部队的壮大和发展。粟裕把江南新四军发展的目光投向江苏长江北岸以后,更感到培养和训练干部的紧迫。粟裕认为必须办一个教导队,更好地解决干部、骨干的培训问题。

对二支队教导队的成立,时任二支队通讯班长朱镇中回忆说二支队司令张鼎丞特别重视抓整训,办教导队轮训干部。张鼎丞是二支队当家的,整训部队时亲自上课指导,所以教导队的创办肯定有他的智慧。但粟裕对教导队的成立起了更直接更具体的作用。

3月份时,军部教导总队曾组织包括后来成为二支队教导队长的杜屏在内的十个人来到狸头桥参观学习,并带着战地服务团的一批同志支前慰问演出。他们到二支队司令部的那一天,粟裕尽管很忙,但一听说他们到了,当晚就去看他们。粟裕亲自向他们介绍情况,并对教导总队的十个人说要留一个帮二支队办教导队。

不久,军部教导总队七队队长杜屏奉命来二支队报到,粟裕亲自接待,任命杜屏为教导队长,并向他详细介绍自己的想法。

粟裕说:“教导队的干部、指导员、文书、文化教员、军事干事、政治干事我们都准备好了。下一步主要就是选调学员。学员以班排两级干部为主,少数为连级干部,训练时间半年左右。”

粟裕亲自审定学员名单,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坚决退回部队。粟裕特别强调“三不要”:一是体弱多病的不要;二是在部队表现不好的不要;三是没有培养前途的不要。第一期学员90多人,都是从各部队精心挑选出来的。粟裕还认真审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中军事训练课占70%,政治教育课占30%。军事训练主要有游击战术、射击、投弹,还有班、排、连、营4级攻防战术。政治课主要是统一战线、群众工作、政治常识及个人教育等。

二支队教导队成立后,粟裕对教导队的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他对教导队的训练事必躬亲,提出明确的要求,还每星期听取一次汇报,并组织检查,亲自督促、示范、讲解、授课。

5月,张鼎丞接到中央电报奉命离开狸头桥奔赴延安汇报工作,后来留在了延安。粟裕与张鼎丞合作共事将近一年,在两人的努力下,二支队从1700多人发展为6000多人。张鼎丞离开后,粟裕主管二支队军政工作。

8月,新四军军部决定组建江南指挥部,第一、第二支队合并,由陈毅统一领导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月底,粟裕将狸头桥的工作交给参谋长罗忠毅打理,他率教导队离开狸头桥前往溧阳,与陈毅一起组建江南指挥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