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让私宅支持政府建工人疗养院_小德张的故事

让私宅支持政府建工人疗养院_小德张的故事

时间:2022-08-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让私宅支持政府建工人疗养院_小德张的故事1950年底,天津市纺织局准备为天津市纺织工人筹划一处疗养院。荷花池及溪水的源头引之于院外的墙子河,这正是祖父当初绘制这座花园式别墅图纸时奇思妙想之笔。在达仁学院负责人大力支持下,达成协议:达仁学院迁出,由天津市纺织局以240件棉布作为交换条件,祖父将整幢大楼转让,用作天津市第一人工疗养院。抗美援朝时,祖父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捐献人民币数千元,以表爱国之心。

让私宅支持政府建工人疗养院_小德张的故事

1950年底,天津市纺织局准备为天津市纺织工人筹划一处疗养院。我家公馆正是最佳选所,它不但院落面积宽大,而且有假山、凉亭、荷花池、人造小溪等,可谓曲径通幽处。荷花池及溪水的源头引之于院外的墙子河,这正是祖父当初绘制这座花园式别墅图纸时奇思妙想之笔。假山下荷花池底部挖通至墙子河,再铺设地下管道,水位低于河水,直通院内水井,井底有一开关来控制水的流量。每晚涨潮时,水往低处流入院内水井,可供全院浇花育树和蓄水之用,这在天津豪门大宅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院内长满茂盛的果木花卉,环境优雅宁静。楼内房屋达一百余间,宽敞明亮,坐北朝南,阳光充足,能容纳几百张病床和摆放足够使用的疗养器械。纺织局杨亦周来宅与祖父协商是否能转让该大楼,祖父欣然同意。在达仁学院负责人大力支持下,达成协议:达仁学院迁出,由天津市纺织局以240件棉布作为交换条件,祖父将整幢大楼转让,用作天津市第一人工疗养院。祖父将其中40件棉布赞助给达仁学院作为迁移院舍费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件棉布市价为500万元(旧币),40件棉布折合现人民币2万元。

这所大楼是祖父自己绘图设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投资达27万现大洋,于1931年建成后,又居住了20年,每年瓦木碎修不断,所以楼房异常坚固,豪华如初,是城市中名副其实的疗养胜地(可惜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拆除)。院中十几年栽培的葵树、铁树、棕树及果树全部馈赠给疗养院。

1951年,祖父还积极带头购买公债1000元支援国家建设。抗美援朝时,祖父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捐献人民币数千元,以表爱国之心。

为帮助祖父解决后顾之忧,经与祖父相交几十年的老友、袁世凯第六子袁心武先生出面,为他选购了和平区镇南道(后改睦南道)金林村4号小楼房一所,以34件棉布成交。与此同时,祖父将前楼、后楼及北客厅、东小楼、南佛堂、西祠堂等各处高档家具,还有地下室多年储存的杂物全部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www.guayunfan.com)

祖父于1951年迁入新居,这座小楼占地300平米,为三楼三底,正北方向,构造坚固,楼墙外皮为琉璃砖,蒙古式的尖状楼顶,筒子瓦。院墙正面有两扇大铁门,院内盖有门房、汽车库。后院有朝阳的大花窖,四间平房为厨房和储藏室,在后院与前大楼的通道侧有锅炉房。搬家时,他将许多东西(包括名著)分送他人或及时地处理掉,唯独留下几箱名贵的中药丸散膏丹,分类摆放收藏起来,故旧亲友中若有患中风不语、跌打损伤、紧痰绝、半身不遂、咯血痨等不同病症者来宅求药,祖父一律慷慨赠予。

祖父迁入新居后,生活仍保持他多年早起早睡、练功、养花、栽树、定时饮食的良好习惯。在新宅内,祖父除供奉先祖堂外,依然另设先圣堂。供桌旁,将从老楼移来的一张慈禧、隆裕、李莲英合照的相片继续挂着,每逢初一、十五焚香膜拜,以示永志不忘两位老先主之诚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