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虽死犹生_关于杨靖宇的故事

虽死犹生_关于杨靖宇的故事

时间:2022-08-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虽死犹生_关于杨靖宇的故事杨靖宇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198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之际,党中央赞誉杨靖宇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之一。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最后的战斗,他的鲜血染红了长白山洁白的积雪。杨靖宇同志的光辉业绩将永垂史册。在向杨靖宇表示敬意的名人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值得一提。

虽死犹生_关于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1985年9月26日,年逾八旬的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民族英雄杨靖宇烈士纪念碑”。1995年1月12日,江泽民为河南驻马店杨靖宇故居亲笔题写“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在此期间,陈云、彭真、杨尚昆、李长春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为杨靖宇题词。198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之际,党中央赞誉杨靖宇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之一。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党中央又指出杨靖宇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

杨靖宇的战友们,写下了大量回忆文章,追思杨靖宇的音容笑貌,追忆杨靖宇的伟大精神。1960年2月3日,在杨靖宇牺牲20周年之际,周保中写下了《松柏常青》一文,文中写道:

靖宇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在他为党为人民革命事业斗争生活的十六年过程中,表现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共产党员高贵的品质。他爱护党,在党内经常致力有原则性的团结一致,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来约束自己,来影响和教育在他领导下的同志;他爱护人民,关心人民的疾苦,因此南满广大地区的群众,敬仰他,爱护他,用各种方法在斗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支持第一路军。靖宇同志对部队干部和战士,爱护周到、热情。平时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经常亲自进行教育;就是在战斗中工作中,也尽可能对几乎每个战斗员每个工作人员作必要的照顾。他对部队的纪律要求是严格的,而在生活上和战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因此部队的干部和战士,敬他为师长,爱他如父兄。执行指示和命令,虽赴汤蹈火也不辞。靖宇同志是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好榜样,他不仅在第一路军巩固地团结了朝鲜人民革命军和朝鲜人民革命组织——祖国光复会,为着共同的目标,坚决反对日寇;并且还团结了“白俄”义士和日本革命者参加了第一路军,英勇战斗,流下了他们的鲜血。当1938年—1939年间,日寇两次挑起苏蒙边疆冲突时,靖宇同志号召全军战士,把东北游击运动与反对日本进攻苏联的行动结合起来,加紧打击敌人后方。

松花江源、鸭绿江岸、辽沈以东,洒遍了东北人民英雄战士的鲜血。这一高尚的代价,不是白白付出的,它换回来祖国山河的光复、劳动人民的解放。今天在长白山脉肥沃的大地上,到处放射出新生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芒。所有的人们怀念着靖宇同志、怀念着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无数英雄战士。他们崇敬烈士们的奋斗榜样,将鼓起更大的劲头,争取祖国建设事业,出现更大的辉煌灿烂的成就。(www.guayunfan.com)

靖宇同志的英雄事迹,先烈们的好典范,有如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永不凋谢的矗立在地平线上。[80]

1995年4月7日,在为赵俊清著《杨靖宇传》所作的序言《抗日英雄杨靖宇》中,韩光写道:

杨靖宇治军有方,他领导的部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重视政治工作,有严格的军纪,强调官兵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处处为人民着想,是一支党领导下的真正的人民军队。2.结合斗争实际,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早在1933年冬就开始把许多分散的抗日义勇军逐步团结在我军部队周围,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3.不断加强队内团结,包括领导核心的团结、官兵团结、中朝民族团结。特别注重与朝鲜抗日武装力量共同对敌。4.善于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敌人,在游击战争中不断拓展抗日活动区域,巩固扩大抗日武装斗争中取得的成果。5.注意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使武装斗争的开展有可靠的依托,在敌强我弱、毫无外援的形势下,能够坚持长期的斗争。

据我看来,以上各点都是较为突出的。由于杨靖宇能够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增强部队战斗力,其所部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是尽人皆知的一支英勇善战、令日伪当局心胆俱寒的队伍。

在那战争年代,杨靖宇指挥抗联部队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取得了辉煌战绩。这些战绩极大地唤醒了东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觉悟。广大民众坚信,只要有杨靖宇等领导的抗日队伍的英勇抵抗,中国就不会亡,日本侵略者就终将被赶出中国大地。

我在与杨靖宇的接触中,感到他确实是个博学多才的卓越的政治、军事领导者。他随身带有从中央红军那里传来的几本游击战争小册子,经常阅读研究。他还常常用《孙子兵法》里“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兵不厌诈”“围魏救赵”等谋略来解释一些战斗、战役,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干部和战士。因此,同志们都非常信服和钦佩他。在与之接触中,我深深地感到杨靖宇自身有许多值得学习的高贵品质。他忠实于党和人民,始终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他待人热情,谦虚谨慎,遇事同大家商量,并尊重别人的意见;他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他坚韧刚毅,有勇有谋,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他的这些高贵品质,在抗联部队和当地人民群众中,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他深受人民爱戴,人们把他看成是“东北人民有希望、有信仰、能有把握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巴黎《救国时报》,1935年6月30日)。[81]

杨靖宇在东北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表明:在民族危难时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广大东北人民是不甘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强权统治的;中华民族是有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并最终要取得胜利的。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最后的战斗,他的鲜血染红了长白山洁白的积雪。他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杨靖宇虽死犹生。因为他和他创立的业绩代表着一个时代,同时更是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顽强反抗精神的具体、生动的体现。杨靖宇同志的光辉业绩将永垂史册。如同古往今来,一切为民族为人民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总会受到后人的怀念一样,杨靖宇自然也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缅怀与敬仰。

在向杨靖宇表示敬意的名人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值得一提。他就是经教育改造成为新人的溥仪。1957年6月8日,在由抚顺战犯管理所组织参观哈尔滨期间,溥仪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杨靖宇遗像前忏悔认罪。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我听到馆里的负责干部在给我们所作的专题报告中,介绍杨靖宇将军的抗日奋战英勇牺牲的壮烈事迹时,不但使我忍不住双泪齐流,同时简直觉得自己的这个身子,真是龌龊不堪和渺小得不像个样子,觉得自己在今日存在是多余的、不应该的。因而使我形成为一种茫然自失的状态。抗日英雄能那样的出生入死,能那样的不怕艰难危险,到底是为了什么?因为他们始终并没有想办自己的事,所以才能够拿冰天雪地当作涵育抗日杀敌的练武场,拿草根树皮当作保卫祖国的军粮,真是无时无地不在关怀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关怀着世界正义人类的前途命运的。在将军英勇牺牲之后,就连穷凶极恶的敌人,当看到在将军的胃袋中满装着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残渣时,也不能不低下头暗中称羡。将军的肉体固然消逝了,可是将军的精神却永远地活在六亿人民心中。”[82]

几十年来,杨靖宇的光辉事迹,一直是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的主要内容,1948年10月10日,在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罗荣桓、周保中的领导和关心下,东北烈士纪念馆对外开放,这是第一个陈列抗联和杨靖宇事迹的大型博物馆。至今,杨靖宇生平事迹仍是东北烈士纪念馆的主要陈列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博物馆、通化靖宇陵园暨东北抗联纪念馆、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中,都以显著地位陈列了杨靖宇的遗像、遗物和事迹。1967年在吉林发现的杨靖宇印章至今仍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人民网于2006年建立了杨靖宇网上纪念馆。杨靖宇在家乡河南确山(今驻马店市)的故居也于1966年被辟为纪念馆。靖宇县于1980年杨靖宇殉国40周年之际修建了朱德为杨靖宇题词手迹碑。1989年又修建了由陈云题写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牌楼。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牌楼

除博物馆陈列宣传外,还创作、出版了大量记载杨靖宇事迹的出版物和文艺作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胡华著)、《中国共产党烈士传》(华应申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星火燎原》《中国抗日战争史》《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中共党史人物传》《神圣抗战》《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以显著篇幅记述了杨靖宇的事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和《中朝民众联合抗日歌》被收入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成为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材。著名木刻艺术家古元为《革命烈士诗抄》创作了杨靖宇木刻像。2016年建党95周年之际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90年》也记述了杨靖宇的事迹。

关于杨靖宇的研究,在东北抗日联军人物研究中最为深入,在全国党史人物研究中也名列前茅。早在1940年,陕甘宁边区就已将魏东明著《东北抗日领袖杨靖宇》一文定为高小国语教材。[83]1946年5月7日,《解放日报》在第4版发表署名郑昌的《东北抗日烈士传略 杨靖宇同志》。同年还出版了纪云龙所著的《杨靖宇与抗联第一路军》一书。1949年,杨靖宇之子马从云将妹妹马锦云历经艰险保存下来的杨靖宇在河南开封省立第一工艺学校读书时的照片和两篇作文稿转交杨一辰,随后又由杨一辰上交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50年7月1日,杨一辰在《河南日报》发表《民族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杨靖宇同志》一文。1958年8月,在周保中、伊峻山、张瑞麟、王传圣、黄生发主持下,由张麟执笔的《杨靖宇传》写成,1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于1960年9月和1979年出版第2版和第3版,总计发行300万册以上,并于1963年出版盲文版。1979年10月,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红旗飘飘》精选本第1辑,收入张麟著《杨靖宇同志的故事》,后于1984年出版第2版,总计发行近30万册。1960年,为纪念杨靖宇殉国20周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将周保中等的回忆文章汇编为《松柏常青》一书。1994年7月,赵俊清著《杨靖宇传》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再版,全书50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全面深入的一部杨靖宇传记。2005年杨靖宇诞辰100周年之际,吉林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近百万字的《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一书。

2001年6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详细记述了杨靖宇壮烈牺牲的事迹:“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在1940年2月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后,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肠胃里竟全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敌人为之震惊。”[84]

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单位主办的《永远的丰碑》栏目两次介绍杨靖宇生平事迹,赞誉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并收入学习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丰碑》连环画。5月4日,在香港立法会“反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动议辩论发言时,议员蔡素玉身着唐装,诵读杨靖宇的《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和李兆麟的《露营之歌》。[85]2014年,解放军出版社将黄生发的回忆录《杨靖宇将军在重围中》改编为连环画《转战密林》,作为《星火燎原》百集系列连环画之一出版发行。

2009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了“100位为成立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7月20日公布了候选人名单,杨靖宇入选候选人。此后,中央和各地新闻媒体再次广泛宣传了杨靖宇的事迹。参加投票的群众达1亿多人。9月10日,“100位为成立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杨靖宇入选。

2009年9月1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等集体接见了部分“双百”人物及家属代表并合影留念。党中央举行了“双百”人物代表座谈会。杨靖宇之孙、靖宇县县长助理马继民作为家属代表之一参加了上述活动。

2009年9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哈尔滨视察期间,特意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瞻仰了杨靖宇的遗像遗物。2014年7月7日,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七七”77周年纪念活动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杨靖宇遗像前驻足致敬。

“十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

“洒热血,遍地红,杨靖宇,是英雄,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

杨靖宇,功高长白的不朽国魂,“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他的鲜血浸染在五星红旗上,他的精神活在亿万人民的奋进中。

【注释】

[1]文广魁:《我记忆中的杨司令》,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327页。

[2]文广魁:《我记忆中的杨司令》,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3]王传圣:《深切的怀念》,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4]于连水:《杨靖宇将军转战在白山黑水间》,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5]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4页。

[6]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5页。

[7]王传圣:《深切的怀念》,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251页。

[8]黄生发:《回忆重围中的杨靖宇将军》,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294页。

[9]吉林省档案馆、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周兴、牛芷萍总编:《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150页。

[10]黄生发:《回忆重围中的杨靖宇将军》,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11]黄生发:《回忆重围中的杨靖宇将军》,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298页。

[12]黄生发:《回忆重围中的杨靖宇将军》,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299页。

[13]《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页。

[14]《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页。

[15]《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页。

[16]《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页。

[17]《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669页。

[18]《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9页。

[19]《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9页。

[20]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4页。

[21]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4页。

[22]《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9页。

[23]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页。

[24]《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70页。

[25]《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70页。

[26]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页。

[27]转引自《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

[28]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页。

[29]《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70页。

[30]转引自《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又据萨苏发现的日军档案《东边道治安肃正工作》,杨靖宇还曾回答敌人说:“虽临难,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见萨苏《最漫长的抵抗》。

[31]《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70页。

[32]《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70—671页。

[33]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研究基金会编:《韩光党史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188页。

[34]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517页。

[35]《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

[36]1954年12月8日藤岗文六笔供,《东北“大讨伐”》,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藤岗文六,日本战犯,原伪通化省协和会本部嘱托,后病死于抚顺战犯管理所。

[37]伪《大同报》1940年2月25日,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8页。

[38]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版,第380页。

[39]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版,第380页。

[40]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版,第380页。

[41]《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2页。

[42]《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4页。

[43]《日·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节录)》,邓来法、贾英豪主编:《杨靖宇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63页。

[44]周保中:《吉东省委、五军党委、宁安县委书记给与宁安地方工作同志的信》,《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上),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45]伪《大同报》,1940年2月25日,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页。

[46]《岸谷隆一郎致兴安北省警务厅长函》,通省警特密1503号,1940年3月12日,《东北“大讨伐”》,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8页。

[47]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1页。

[48]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49]郑万兴译:《金日成回忆录 与世纪同行》(7—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50]吉林省档案馆编译:《东北抗日运动概况(1938—1942)》,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247、348页。

[51]魏拯民1940年4月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报告,《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52]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5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东北抗日联军文献》,白山出版社2011年版,第858页。

[54]《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0页。

[55]《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46页。

[56]周保中:《回忆陈翰章同志》,《周保中文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8页。

[57]魏拯民1940年4月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报告,《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203页。文中省略号系原文如此。

[58]《金日成回忆录 与世纪同行》(5—6),郑万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8页。

[59]《金日成回忆录 与世纪同行》(5—6),郑万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2页。

[60]《金日成回忆录 与世纪同行》(5—6),郑万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1页。

[61]《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7页。

[62]周保中:《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概况(草稿)》,《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83—84页。

[63]《彭真年谱》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60页。

[64]《彭真年谱》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71页。

[65]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371页。

[66]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67]《吉林文史资料》编辑部、政协通化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回忆杨靖宇将军》1988年,第163—164页。

[68]白朗:《忆先烈》,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316页。

[69]手迹照片见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9页。

[70]蔡博1984年6月14日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谈话记录,转引自王卫东(东北烈士纪念馆原馆长):《永不忘却的纪念——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知名人士拜谒东北烈士纪念馆》,《世纪桥》2013年第5期,第13—14页。

[71]1954年8月15日野崎茂作口供,《东北“大讨伐”》,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0—531页。

[72]1954年5月21日王之佑笔供,《东北“大讨伐”》,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

[73]《金日成回忆录 与世纪同行》(5—6),郑万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1页。

[74]《人民日报》1958年2月24日。

[75]《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47页。

[76]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6页。

[77]转引自赵俊清:《杨靖宇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7页。

[78]宋晓宏、高峰、傅伟编著:《永久的丰碑——杨靖宇将军资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79]《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253—254页。

[80]《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53页。

[81]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研究基金会编:《韩光党史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86—188页。

[82]《爱新觉罗·溥仪日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83]《周保中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202页。

[8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85]香港《文汇报》2005年5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