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最新的科学验证_竺可桢的故事

最新的科学验证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最新的科学验证_竺可桢的故事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竺可桢采取了近似验算的办法来印证了其研究结果,使他的研究结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以给后人更加科学、严谨的结论。这也是用最新的科学方法测定出来的。1972年,竺可桢在修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时,决定用这种最新的科学方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研究结论。由此可见,竺可桢的研究成果是完全正确的。

最新的科学验证_竺可桢的故事

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竺可桢采取了近似验算的办法来印证了其研究结果,使他的研究结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以给后人更加科学、严谨的结论。

这篇论文里,有两个使人大开眼界的结论:一个是,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两千年,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的年平均温度高出2℃左右。当时1月份的温度(也就是温度最低的月份),比现在1月份的温度高5℃~8℃。另一个是,在那以后,温度有时高有时低,其中最低温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六朝)、公元1200年(南宋)和公元1700年(明末清初)。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这种气候变迁是世界性的。

上述结论主要是依据物候研究得出的。竺可桢说:“物候是一种最古老的气候标志。”论文里引用的很多材料还来自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当时不要说根本没有测量温度的仪器,即便是文字记载也只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的。研究最古老的气候标志和最古老的气候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到底正确不正确,有些人持怀疑态度,竺可桢也想用一种最新的科学方法来验证一下。这个方法是什么呢?

竺可桢一直注意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他在一本1965年出版的外国科技书上看到了这样的内容。(www.guayunfan.com)

1947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位物理学教授发现了一种可以测定古代气候的新方法。那就是在丹麦北部的格陵兰岛(由于天气寒冷,这里终年被冰雪覆盖着)用钻机打井,钻头不断往下钻,冰样一点点被取出。这里厚厚的冰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层层堆积起来的。根据取出的冰样深浅的不同,经过科学的方法鉴定,可以判断出哪块冰样是几百年以前冻的冰,哪块冰样是几千年以前冻的冰。然后,根据冰样里面包含氧分子和氧的同位素的比例,又可以判断冻冰的时候,气温比较高还是相当低。

这是一种测定古气候的新方法,也是一种相当科学的方法。竺可桢阅读后十分高兴。按照习惯,他把书名记了下来,并且细心地记下了一个页码:665~666页。

测定的结果怎么样呢?竺可桢就像清明时节盼望小客人那样,盼望着早日知道格陵兰岛测定古气候的结果。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得到消息。

这时“文化大革命”却开始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捣乱、破坏,学校里不能读书,科学院里也不让读书。竺可桢的办公室原本订着几本外国科技杂志,现在也被取消了。阅读外国科技杂志,是竺可桢几十年来养成的好习惯,这不仅是他进行科研的需要,也是学习所必需的,甚至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怎么能取消呢?后来他听说,院部图书馆里还订有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和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于是,他找来秘书,对秘书说:“你经常到图书馆去看看,《自然》和《科学》两本杂志一到图书馆,你就帮我借来。”

这以后,他一到办公室,头一件事就是翻阅这两种外文杂志。《自然》杂志每月四本,他一期不落地看,一旦发现同自己的科研工作有关的,就立刻抄在笔记本上。

没过多久,他的秘书被下放了,他自己每次到单位以后,又总有事情要办,办完事再去借杂志,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竺可桢又想了个办法。他听说中国科学院情报所的图书馆订有这两种杂志,那里离他的住所不算太远,于是他买了一张公共汽车月票,经常坐公共汽车去那里阅读。不巧的是,不久他便生了一场大病,疾病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再去挤公共汽车借阅外文科技杂志,显然是不可能了。常言道:办法满地跑,看你找不找。作为一位爱书的老科学家,总可以找到看书的办法的。

这一天,竺可桢来到一位邻居家里,这位邻居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邻居见竺可桢来了,忙把他请进屋里。竺可桢先开了口,说要请他帮忙借阅《自然》和《科学》杂志。邻居表示很乐意帮他这个忙。

从此,竺可桢又可以及时地看到这两本心爱的杂志了。和以前一样,他一期不落地翻阅。终于,他盼望多年的古气候测定结果发表了。

1969年《自然》杂志第17期上,刊登了格陵兰岛近1700年来的气温升降图。这就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用最新的科学方法测定出来的。

1972年《科学》杂志第25期上,发表了另外一张关于格陵兰岛气温的升降图,这张图记录了近3000年来岛上气温的升降情况。这也是用最新的科学方法测定出来的。竺可桢看完文章后,又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了一个页码:434页。

1972年,竺可桢在修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时,决定用这种最新的科学方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研究结论。

经验丰富的竺可桢把自己的研究结果用一条温度变化曲线来表示,看了这条曲线,哪个朝代气温高,哪个朝代气温低,便一目了然了。接下来他又把这条曲线同格陵兰岛气温升降图的曲线放在一起比较,惊喜地发现,两条曲线的波动几乎是一致的!

再详细看看:

公元4世纪(三国到六朝),中国是比较寒冷的,格陵兰岛在那段时间也是比较寒冷;唐朝时的中国是比较炎热的,格陵兰岛在那段时间也比较炎热;南宋和清初时,中国有两次降温,格陵兰岛的那两段时间也出现了降温的情况。

由此可见,竺可桢的研究成果是完全正确的。

竺可桢在论文的最后写道:

主要用物候方法来推测古气候的变迁。物候是最古老的一种气候标志;用氧-18和氧-16同位素的比例来测定古代冰和水的古气温是1947年的新发现,而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竟能大体符合,也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位通晓古今中外气候情况,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善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家,竺可桢在那个时代是不可多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