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科普:向愚昧无知宣战_竺可桢的故事

科普:向愚昧无知宣战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科普:向愚昧无知宣战_竺可桢的故事1973年10月,竺可桢住进了北京医院。如今是科学昌明的时代,这样愚弄人民,对外令别国耻笑,对内则使广大国民更加愚昧无知。为了让人民群众和政府官员知道一味盲目地祈雨是多么愚昧无知、误国误民,竺可桢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雨的形成及变化规律,介绍了温度、气压、洋流以及太阳黑子与日光辐射对气候的影响,告诉人们旱灾的形成是各种气候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科普:向愚昧无知宣战_竺可桢的故事

1973年10月,竺可桢住进了北京医院。北京的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隔着病房的玻璃窗向外望去,秋日的晴空一碧如洗,辽远的天际,一排排南归的雁行掠过长空,嘹亮的叫声激起了竺可桢无限的遐思。他想到了儿时,想到了留美时期,想到了当年带着浙大学生一次次地远走他乡,想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点点滴滴。

科学院不时有人来看望他,地理研究所的代表来医院时,给他带来了他盼望已久的修订后再版的《物候学》。

《物候学》出版发行于1963年,是竺可桢与学生宛敏渭合著的科普杰作。这本书被出版界称之为“既是一部物候研究方面的开拓性著作,又是一部富有实践价值的普及读物”。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后,竺可桢收到许多来自山西、四川、广西、河南、江苏、陕西、辽宁等地读者的来信。信中有的要求购书,有的反映问题,有的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读者来信给了竺可桢极大的鼓舞,正是在此基础上,竺可桢拖着病重的身体,在病床上对《物候学》进行了修订。(www.guayunfan.com)

他结合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写了“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以及“物候学与防止环境污染及三废利用”等章节,再次出版。

捧着新版的《物候学》,竺可桢斜倚在病床上,一页页轻轻地翻看着,久病而显得苍白憔悴的面容难得地透出了红晕,脸上也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在这一天的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喜悦心情:“……捧着修订后再版的《物候学》,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仿佛见到了自己久别的孩子……”

作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竺可桢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向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工作了。

他说:“为什么需要更多人了解科学呢?近代科学的进步如此迅速,已经使门外汉深感高深莫测,望洋兴叹。唯其如此,人民大众尤其不能不具有科学常识,如卫生常识、电气常识等。对于宇宙的常识,也应该人人具有。”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中写了许多涉及地理、气象、气候、物候、科学史、农业、海洋、医药卫生、航空、天文及自然的保护和改造的科普文章,锲而不舍地向愚昧无知宣战,孜孜不倦地宣传介绍科学知识。

1926年,湖广大旱,农田荒芜,民不聊生。竺可桢当时在上海,看到政府官员在公署衙门里大设祭坛,向龙王祈雨。忧愤交加之下,他撰写了《论祈雨禁屠与旱灾》一文,发表在《东方杂志》上。文章开门见山地写道:

本年(1926年)自入春以来,长江、黄河的下游,以及东北沿海一带,雨量极其稀少。于是各省政府当局纷纷把向老天爷求雨,要求百姓禁止屠宰牲畜家禽,作为当前抗旱救灾的唯一办法。

这样的愚民政策,若是在欧美各国,必定会被国民所不耻,为典论所不容。而在我国,却司空见惯。如今是科学昌明的时代,这样愚弄人民,对外令别国耻笑,对内则使广大国民更加愚昧无知。所以,确实有必要使广大民众了解旱灾的由来及对付灾害的方法,有必要使广大民众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并学习科学知识。对待旱涝灾害,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植树护林,兴修水利,广设气象站。

为了让人民群众和政府官员知道一味盲目地祈雨是多么愚昧无知、误国误民,竺可桢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雨的形成及变化规律,介绍了温度、气压、洋流以及太阳黑子与日光辐射对气候的影响,告诉人们旱灾的形成是各种气候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篇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文章,不仅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有关旱涝形成的科学知识,而且对统治阶级的愚昧顽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笞。

1933年发表在《国风》半月刊上的《说云》,是竺可桢另一篇著名的科普佳作。这篇全文不到4000字的著作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从云的形成、云的类型、云与雨的关系以及云之美四个方面,简单透彻地介绍了气象学中有关云的知识。其中还包括对全球雨量状况与干旱形成的原因、云量与日照之间关系的介绍。

这篇文章行文十分优美,富有诗意,堪称科普作品中的美文。在“云的类型”一段中,竺可桢用简约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卷云、积云和层云这三种常见的云。他写道:

卷云极细极薄,若薄幕,若马尾,若丝丝纤维,每出现于风暴之先。

积云有的如重楼叠阁者,有的如菌伞凌虚者,又如群峰环列者,谚云“夏日多奇峰”,即谓此也。

层云作片状,近地者即谓之雾,现于朝暮之际,冬日较多,但鲜有降雨者,登高山见云海,殆皆是类云也。

在“云之美”一段中,竺可桢赞美了云雾的美丽,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地球上之纯粹美丽者,唯云雾而已。他若禽鸟花卉之美者,人欲得而饲养之,栽培之,甚至欲悬之于衣襟,囚之于樊笼;山水之美者,人欲建屋其中而享受之;山石之美者,人欲购以储之;若西施王嬙之美,人则欲得之以藏娇于金屋……至于云雾之美者,人鲜欲据之为己有;且云霞之美,无论贫、富、智、愚、贤、不肖,均可赏览。地无分南北,时无论冬夏,举目四望,常可见似曾相识之白云,冉冉而来,其形其色,岂特朝暮不同,抑且顷刻千变。其来也,不需一文之值;其去也,虽万金之巨、帝王之威,莫能稍留。

在这里,竺可桢不仅仅是在写云,写神奇的自然景观,他分明是在抒发一个科学家自由而广阔的精神世界,用诗人般的语言抒发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倾诉他对自己所钟爱的气象事业的一往情深,述说着气象事业的种种乐趣。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身兼科学院各部门20多个领导职务,工作非常繁忙。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科学研究,坚持写作科普作品,且数量和质量也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在他先后发表和未来得及发表的60余篇科普作品中,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向沙漠进军》是他这一时期优秀科普作品中的代表作。它是竺可桢为新中国青少年撰写的科普作品——《变沙漠为绿洲》中的一节。

这篇行文简洁的作品,科学而准确地说明了“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它埋没我们的园地,掩盖我们的屋宇,摧毁我们的森林。沙漠进攻的战线开展得非常广泛,合起来可达地球上全部大陆面积的十分之一。所以人类对沙漠的战争是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战争”。

接着,竺可桢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实例,说明沙漠的形成是由于乱砍滥伐、放火烧山、人类战争等原因。“风沙吹起,尘埃蔽天,白昼变黑夜,人烟萧条”,触目惊心的描写,使人深感征服沙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紧接着,竺可桢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以水为武器,以种植草地和培护森林为盾牌来征服沙漠、阻挡风沙的重要性。

竺可桢还以自己亲身考察沙漠时的经历为例,科学地阐释了鸣沙声音的形成以及海市蜃楼的成因。作品最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十年来我国西部六省治沙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启发人们利用沙漠的巨大风力和强烈日光为人类造福。

现北京动物园对面的天文馆,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设备先进的普及天文知识的场所,千千万万中国人在这里接受了关于天文知识的启蒙教育。当初为了筹建这个天文馆,竺可桢付出了许多心血!

新中国刚刚成立,竺可桢首先倡议在北京修建天文馆。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批准后,他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天文馆的建设。作为中德友好学会会长,他在访问民主德国期间,亲自为天文馆选购仪器设备。从天文馆的开馆到布展,他都一一过问。

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遗址之所以被开辟为永久性的人类历史展览馆,也是由于竺可桢的极力主张。

竺可桢还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筹建委员会的委员,他竭尽全力,默默地做了大量工作,就是为了让这个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博物馆早一天建成展出。

莽莽荒原,荆棘遍地,满目荒凉,是拓荒者烧荒的野火,映亮了辽阔的天宇。竺可桢付出宝贵的一生,在科学的原野上辛勤拓荒。他的身后,留下了他用科学知识耕耘过的土地,播下了科技和希望的种子,给后人留下的将是无穷的气象知识和对科学研究的不懈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