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发展培训气象队伍_竺可桢的故事

发展培训气象队伍_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培训气象队伍_竺可桢的故事测候所建起来了,但从事气象工作的专业人员却严重缺乏,也难怪,当时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本来就很少,更何况是在新兴的气象研究领域。这8年是竺可桢进行气象学研究的高峰时期。除此之外,还培训了一批批气象工作人员,建设起了一支从事气象科研、气象工作的队伍,促进了中国气象学界与国际气象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发展培训气象队伍_竺可桢的故事

测候所建起来了,但从事气象工作的专业人员却严重缺乏,也难怪,当时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本来就很少,更何况是在新兴的气象研究领域。为此,竺可桢开始了培养气象研究学员的工作。在他的主持下,气象研究所先后开办了四期气象学习班。他亲自授课,总共培训了近百名学员,充实到各级气象部门。

1934年9月10日,《中央日报》、《大公报》都登载了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办第三届气象学习班的招生启事:

凡高中毕业,三十岁以下者均可报考气象学习班。录取名额为三十名。二月份开学,学习时间为六个月,膳宿自理。毕业后派赴各地气象测候所任职,月薪四十元,以后视其服务年限和成绩加薪。

从这天起,前往气象研究所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气象学在当时属于新兴学科,对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职业有保障,开出的待遇也较好。因此,一些大学生和中学教师也纷纷前来报考。到报名截止时,共有530人报考。(www.guayunfan.com)

9月23日,时近仲秋,金风送爽。这一天,考生们来到南京考试院(现在的南京市政府)进行入学考试。考试科目有数学、英文、党义、国文常识,作文题目是《气候与人生》。成绩揭晓后,由于考试成绩优良的人数众多,改为录取40人,竺可桢还亲自对他们进行了面试。

阳春三月,第三届气象学习班大考完毕,结业在即。在结业典礼上,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著名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亲切致辞。窗内,洋溢着融融的笑语;窗外,突如其来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这江南三月罕见的雷雨天气,仿佛是给这些未来的气象工作者一份特殊的见面礼

当时的中国,先后发生了“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政局不稳,交通落后,通信不便。但是,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气象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建立测候所28个,由气象研究所协助各部门建成的各级测候所50个。

从创建气象研究所到1936年4月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8年。这8年是竺可桢进行气象学研究的高峰时期。

作为气象研究所的所长,竺可桢要做的不仅是繁杂的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就连一般的领导会面、资金筹措他都会一一过问。他众多的科研论著,都是利用每天一点空余时间写出来的。虽然如此,这些科研论著的质量却不可低估。

工作时,他精力充沛,效率很高。早上,他通常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离去的人。外出办事,回到气象研究所,哪怕离下班仅有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他也要利用起来。即便是在车上、在路上,他都要随身带着书籍。他坚持搞研究要亲自动手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分析论证,不厌其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熟悉科研的全过程。

竺可桢英语不错,工作之余,他还把外国一些专业期刊中用英文撰写的论著翻译成中文,亲自校对并润色后,才交给有关刊物发表。

科学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因为科学研究必须做到认真负责。竺可桢在工作和科研中的精神,不仅对自身的科研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深深地感染着他周围的人,对气象研究所的员工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竺可桢的影响和带动下,气象研究所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学术研究气氛。竺可桢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研究所测候员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各种观测、天气预报、资料整编,但竺可桢也让他们承担了部分研究工作,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从1929年到1937年,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共写出了20余篇论文,发表在《气象研究所集刊》上,这些论文和集刊在与国外气象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中受到了重视和好评。

在以前的气象研究中,竺可桢苦于气象资料难寻,深感资料缺乏对研究造成的不便,他决心不让后人因为这样而停止研究。他决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带领所里的气象工作者,对现有的中国气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编。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整编出了《中国之雨量》和《中国之温度》两部著作。

凝聚着竺可桢及中国第一代气象科学工作者心血的两本书,是两部资料性质的书。其中翔实的统计数字都是根据多年实地考察研究得出来的,一目了然的图表也是研究所员工一笔一画画出来的。捧着这两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竺可桢感慨万千——这是中国气象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系统的降水和气温的记录。它们清楚地记录了中国各地历年来的天气状况,为气象工作者和各个行业的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它们还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北极阁上的稀月星辰、风云雷电、朝霞夕阳,伴着竺可桢度过了几度风雨、几度寒暑。1928年到1936年,近十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但这十年却是竺可桢从事气象科学事业的重要时期,也是竺可桢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奠基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尽管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尽管面临着层层阻拦,政府无意于发展科学技术,从事科学研究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信息闭塞、各级权力部门互相掣肘等重重困难,但是没有什么是越不过去的坎。竺可桢等老一辈气象学家经过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作,为本来基础十分薄弱的中国气象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建立起了科研领导机构,对全国的气象科研、气候预测工作进行了宏观的指导;还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各级测候所(站),气候观测、气象预报也逐渐走上正轨。除此之外,还培训了一批批气象工作人员,建设起了一支从事气象科研、气象工作的队伍,促进了中国气象学界与国际气象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竺可桢个人的科学研究来说,这一时期也是他致力于气象科研的丰收期。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气象论著,对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的季风、中国的大气运行、气候变迁、中国物候等方面的研究,都是开拓性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中国的气象研究作出了贡献。

《中国气候概论》是竺可桢在多年对中国气候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本书。竺可桢认为,影响中国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山岳阻隔,风暴活动。他在论述中指出,中国地理纬度处于北纬40度附近,与西欧和北非相似,大约相当于地中海的纬度。这里相对来说,幅员最为广阔,可是,中国的气候与西欧、地中海却大不相同,为什么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海陆分布。西欧是海洋性气候,中国则是大陆性气候,同时又处于明显的季风区。季风给中国气候带来两种影响:一是使冬季干燥寒冷,二是使夏季湿润炎热。在这部著作中,竺可桢阐明了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他还一一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五岭、西藏高原、云贵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竺可桢不仅对祖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了气候探索,也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气候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指出了川西多雨的原因,天山对于我国北方的屏障作用,藏南地区的水蒸气来源于印度洋,河西走廊的农业灌溉全靠祁连山的冰雪……

竺可桢的《中国气候概论》,形成了中国气候科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气候科学的基础,对于我国的气候区、自然区甚至农业区的划分都具有科学意义,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原则、方法、区域名称、指标和界线,至今仍为人们所沿用。

在此期间,竺可桢还运用气象学理论和知识来写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指导气候预测和生活实践的,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南京三千米高空之风向与天气之预测》,描述了南京的气候,对南京后来的天气预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一文中,竺可桢认为气候与衣、食、住、行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这篇文章为气象、气候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服装与气候、饮食与气候、建筑与气候、交通与气候、医药卫生与气候等应用气候学,开创了良好的开端,证明了气象学是一门无所不在的科学。

华北之干旱及其前因后果》一文是竺可桢区域气候学的代表作,论述了我国华北地区影响国民经济最关键的气候问题——干旱。对此,竺可桢不仅找出了原因,还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

……

一篇篇科研论文的写成,凝聚着竺可桢对气象事业的多少痴迷和热爱!

后来,竺可桢虽然离开了气象研究所,但作为一名认真负责的科学家,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从来没有忘记他所热爱的气象事业,从来没有放弃过气象学研究。他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无人可以替代,是中国气象事业的先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