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黄埔军校功臣_关于邓演达的故事

黄埔军校功臣_关于邓演达的故事

时间:2022-08-1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黄埔军校功臣_关于邓演达的故事第三章 黄埔军校功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革命的形势。会上马林提出改组国民党并创建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等建议。孙中山对此表示赞许。经过两党多次磋商,终于达成共识,从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新局面。并于1923年1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通过和发布《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黄埔军校功臣_关于邓演达的故事

第三章 黄埔军校功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革命的形势。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形势焕然一新。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这种转变的标志,是国际无产阶级关注着中国的孙中山民主革命。正当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处于危难之际,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给孙中山以真诚的帮助。

早在1908年,列宁就指出:“中国的旧式的骚乱必然会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1]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推翻了满清皇朝,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致电“祝贺中国的革命共和派,表明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深切的热忱和衷心的同情”。[2]列宁亲自撰文《新生的中国》指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3]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中国问题成了共产国际的关注点,并开始出现共产国际与孙中山的接触。1920年秋,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中国名叫吴廷康)经陈独秀介绍,在上海拜会了孙中山。1921年12月23日,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会谈,张太雷当翻译。会上马林提出改组国民党并创建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等建议。孙中山对此表示赞许。[4]1922年初,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代表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国民党代表张秋白,工人代表邓培等39人出席了会议。列宁在病中接见了中国代表团。为了促进远东各国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党员用加入国民党的形式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经过两党多次磋商,终于达成共识,从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新局面。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特别会议,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形式和原则等问题,会后派李大钊、林祖涵(伯渠)到上海,与孙中山商讨“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5]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在广州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派李大钊、谭平山、林祖涵、张国焘、瞿秋白、毛泽东、李隆郅(立三)等二十多人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6]孙中山于1923年10月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广州担任国民党组织教练员(后聘为政治顾问),并任命廖仲恺、汪精卫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等组成国民党改组委员会,制定改组方案。并于1923年1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通过和发布《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1924年1月24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章程》、《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案》等重要议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实施“天赋人权”,国家权力“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个人和团体“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剥夺“卖国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的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实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紧接着召开的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推选廖仲恺、谭平山、戴季陶为中央常务委员,决定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党部任职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毛泽东(代理),农民部长林祖涵,工人部秘书冯菊坡,农民部秘书彭湃,组织部秘书杨匏安,周恩来担任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科主任(在一段时间曾代理执行部长),李富春任宣传科主任,聂荣臻任巴黎通讯处处长。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