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撰写回忆录_李培福的故事

撰写回忆录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撰写回忆录_李培福的故事李培福一生中,注意把全党的历史与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相结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历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工作经验。李培福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建设。李培福一直系念陇东这块曾为之浴血奋战的热土,始终不忘那些曾和他生死与共的陇东人民。革命回忆录受到重视。李培福深有感触,回来后,决定把自己在陇东地区革命活动的经过整理写出来。

撰写回忆录_李培福的故事

李培福一生中,注意把全党的历史与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相结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历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他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好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大力推广,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意见。李培福在各个时期写的一些总结文章,除在内部刊物上印发和在专业会议上的报告外,公开发表的主要有:

一篇是《依靠群众战胜干旱——介绍武山县新修水利的几点经验》,发表在1957年11月27日的《甘肃日报》上。

李培福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水就是粮食,没有水就没有粮食,甘肃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发展小型水利工程为主的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这是农民永远摆脱“半年糠半年粮”的贫困生活,走向富裕的关键;小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不仅使旱地变成水地,保持水土,增加地力,而且改变了“广种薄收”的现象,农民开始精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的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是农业不断增产的根本措施。

武山县新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控制水土流失,每个农民有水地一亩二分,全县33%的耕地基本摆脱普通旱灾;水土保持方面,40%的地区已基本停止水土流失。最典型的是邓家堡和东梁山工程,在全省和全国都有名。1958年9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武山召开,12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务院授予武山“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随后全国25个省(区)先后派代表团到武山参观学习。苏联、朝鲜、新西兰等外国专家也来实地考察,一时名扬中外。(www.guayunfan.com)

李培福在文章中,首先介绍了武山县新修水利和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用数字、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说明,总结了五条发展小型水利的好处和理由。“说明该县的水利工作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实事求是,是我们兴修水利的榜样。”接着,总结了五条经验,并进行推广: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认清发展水利是农业赖以增产的根本措施,只有让群众接受以后,才能变成伟大的物质力量;积极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提高思想认识,克服“左”倾保守思想,就成为发展水利工作中特别重要的工作;正确处理兴修水利的劳动报酬和收益;不断总结群众的先进经验,提高群众的技术水平,培育农民技术员,使水利技术在逐渐普及的基础上,不断得以提高;加强领导。

这是一篇十分难得的、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性的文章,今天读起来,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另一篇是《认真总结经验,为水利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谈景泰川一期工程》,这篇文章发表在1983年1月4日的《甘肃日报》上,收录在陈可言、姜作孝主编的《景泰川的足迹》一书的首篇。

李培福在年近花甲之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夺了省委常委、副省长权力之后,来到荒无人烟的景泰川,九年时间,指挥一支宏大的施工队伍,建成了甘肃一个大型高扬程提水灌溉工程,把黄河西岸一地风沙滚滚的黄原变成了林网交织的30万亩田园,6万多人来这里定居。在这篇文章中,李培福总结了修建大型水电站中取得成功的经验、采取的措施和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还指出“要想把农业搞上去,除了靠政策靠科学,还必须努力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特别要把发展水利事业当作一项根本措施,切实抓好”。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精心设计是工程顺利建成的基本保证。由于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设计,在技术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第二部分,科研、设计、生产紧密结合,尽量用先进技术。李培福写道,“对景电工程这样的高扬程、大流量的提灌工程,在设计中遇到不少来自实践的新课题,经过科研、设计、生产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探索,不仅一一解决,而且还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四项在当时是领先水平的:取消逆止阀;研制了弹簧式真空破坏阀;采用可控硅励磁装置,取消了2000千瓦同步电机上的励磁机;试验成功了泵站遥控、遥讯装置。第三部分,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现场自制直径1.4米预应力钢筋砼管,节约了资金,受到了全国科技大会的表彰;自制了50吨灵机扒杆,完成了渡槽吊装任务;灌区建设同步进行,水到渠成。第四部分,增产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李培福还客观地写道:也有些问题,如泥沙对水泵磨损的防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预防等,还需进一步研究,还需较彻底地解决。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建设和上水十年的实践,在水利建设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人生进入老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往昔的人、事会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以至完全淡漠。但是,那些久萦于怀的令人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则是永远不会被忘却,相反地,更会历历分明地凸现出来。李培福一直系念陇东这块曾为之浴血奋战的热土,始终不忘那些曾和他生死与共的陇东人民。

1943年,李培福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受习仲勋的委托,与当时在延安的马仰西一起,共同撰写了《庆北苏区的创立与路线的执行》一文,回顾了庆北苏区创建的历史过程,总结和分析了这一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这一资料形成时间早,记载完整,事实准确,为我们今天研究庆北苏区的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这一资料原件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并收录在由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部分)》一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革命回忆录受到重视。一次,他应邀参加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座谈会。座谈会上,很多当年亲身参加战斗的老人,根据自己的经历,作了很好的发言。李培福深有感触,回来后,决定把自己在陇东地区革命活动的经过整理写出来。接连几天,进入深思。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遥远的峥嵘岁月、戎马生涯、重大战役、创建根据地的艰辛,宛如一部没完没了的长篇电影,一幕一幕地浮现脑际。他动起笔来,编写提纲,看材料,“翻箱倒柜”,反复回忆许多往事,完全融进了往日的战斗历程。他用有些颤抖的笔,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撰写了很有价值的回忆文章。

第一篇从庆北苏区的创立和发展写起。分为仇恨的种子、真的当了红军、创建苏维埃、特殊使命、扑不灭的火焰、重建革命政权、人民是重生父母、曲子建政、合道剿匪、“三把火”、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模范县长、战火中的专员等小节,一直写到1949年7月29日,接西北局电报通知,到陕西长武跟随19兵团西进,加入解放兰州的洪流。初稿写成后,由于时间久远,有些记忆不清,怕与事实有出入,让学历史的女婿白继忠根据他的指点,来到庆北进行核实、补充。白继忠背着挎包,手拄柳棍,历时半月深入庆北苏区,拜访老同志,看望百姓,进行核实、印证、充实,后来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史料。对庆北苏区的建立、建政、建军及“反围剿”、土地政策,作了详尽的叙述。凡是看过这一资料的老同志,都认为记述准确、价值很高。再后来,这一资料被广泛引用,无论写庆北的历史论文,还是撰写县志,无不以此为基本依据。这篇文章以《李培福战争年代革命纪实》为题,收录在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刘凤阁编的《陇东革命历史人物选》一书中,以《浴血写春秋——李培福革命战争年代记事》为题,收录在白继忠著、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史海觅踪》一书中。

另一篇是《当年在曲子》,文章开头写道:“1936年5月至1937年9月间,我在曲子县工作,现将这段时间的斗争情况回忆如下,供研究陇东革命斗争的同志参考。”

接着分小标题:进军八珠塬、配合西征、开创新政权、难忘的教诲、巩固新政权……他饶有兴趣地排列着章节。他面对提纲,写得十分劳累。为了提神,他喝着浓茶,喝着咖啡,沉浸在高度集中的思考中,思绪信马由缰,驰骋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广阔天地里。

文章写好后,他让女婿白继忠修改、润色,他再认真审读,直到满意。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中共庆阳地委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合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梁曙光》一书。

另一篇是《粉碎闪电袭击》,被录入《华池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改名为《化险为夷》。

“1949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向我陇东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华池县元城子,发动了一场突然袭击,妄图将我们一口吞掉。然而,我们在陇东地委的领导下,靠广大指战员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援安全转移。敌人的这一罪恶阴谋未能得逞。”

李培福回忆:“当时我任陇东分区专员,将这一亲身经历的这一事件记述于后,供研究陇东革命斗争史的同志们参考。因事隔多年,记忆不尽完善准确,敬请共同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各位同志予以充实订正。”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全面反攻,解放区处处一派胜利的欢腾景象,陇东地委的电台里,天天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大家无不为之高兴、为之庆贺。陇东地委、专署、甘工委、军分区等单位纷纷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准备过春节。大家都想着、议论着胜利后去干什么,整个元城子沉浸在迎接解放的喜悦之中。1949年11月18日黄昏,在街上活动了几天收皮子的小贩不见了,引起了李培福的警觉。晚上,有的同志已经熄灯睡觉了,保安处一位同志报告在环县曲子、木钵发现敌人便衣。李培福分析,敌人进攻的目标是元城子。驻在平凉的马继援率领的国民党八十二师,解放战争以来,几乎没有受到沉重打击,并且由骑兵组成,动作迅速,有长途奔袭的作战条件和特点。情况紧急,李培福当机立断,马上撤离。当时地委书记李合邦正在病中,他和保安处长黎光、军区参谋长何远平一起分析敌情,认为敌人奔袭的目标是元城子。当时,分区独立团、回民骑兵团都没在元城子,决定连夜转移。各机关向东转移,物资就地坚壁。天快亮时,敌人果然来了,避免了重大损失。李培福对这过程,从开始的警觉、判断、分析、决定、转移等环节回忆的非常详细。多年后,他还说起这次行动判断准确、行动果断,避免了大的损失。

1974年,李培福(第二排左二)、刘波(第二排左四)与部分亲属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