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征收公粮_李培福的故事

征收公粮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征收公粮_李培福的故事华池县十年九旱,没有一点水利设施,世代蛰居在这里的乡民,祖祖辈辈靠老天爷吃饭。李培福拿了一根挡狗的棍子,来到温台的一片庄稼地里。李培福积极组织全县人民生产劳动,增加开荒亩数,提高粮食产量,尽最大力量增加粮食生产。1938年10月5日,《新中华报》还发表了李培福撰写的消息《华池秋收工作检查,开荒种麦均已超过计划》一文。

征收公粮_李培福的故事

华池县十年九旱,没有一点水利设施,世代蛰居在这里的乡民,祖祖辈辈靠老天爷吃饭。如果雨水顺一点,收成就好一些,群众还可以生活。一旦天旱雨少,就要遭灾,许许多多的群众就要逃荒要饭,卖儿卖女,情景十分悲惨。

这一带闹起革命,打倒了地主老财,群众分得了土地财产,才改变了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的悲惨处境。

今年庄稼长得好,但正在拔节孕穗时,遇上卡脖子大旱。群众心急如焚,天天望着天空盼雨,真是:“田里禾苗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熬!”

天不下雨,乡民着急,县长李培福也着急,每天都要观察几次天气,召集机关干部开会,抽出工作人员,到农村帮助群众抗旱,做好安定人心的工作。(www.guayunfan.com)

吃饭时,李培福一再叮嘱工作人员,要节约用粮,多挖一些野菜吃,就是烧煳的锅巴,也不要丢掉,煮成稀饭吃。他还深情对工作人员说:“咱们华池这地方虽然穷,但人民很革命,用小米来养育革命,就像盼雨水那样,盼望着革命胜利,怎能把供给我们的小米浪费掉?”

这天晚上,人们盼望了好久的雨,终于下起来了。正在伏案写作的李培福,听见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大雨,赶忙放下笔,跑到院子里,高兴地说:“下雨了,下雨了!”

雨连着下了两天,解除了人们心头的焦虑,都说:“下了这场雨,就是下了无数的小米啊!”

经过雨丝的刷洗和滋润,庄稼叶子变得翠绿可爱了,整个山岗、川道、树木、村庄,像洗了个澡,水淋淋地充满了生机。湿润润的空气里,带着泥土的腥味,使庄稼人心旷神怡。

田野里,薄雾飘荡,微风徐徐,喝饱了雨水的庄稼,株株精神饱满,碧绿可爱。天格外明亮,地格外宽广,空气格外清新,沉甸甸的庄稼穗覆盖着大地。农民正在地里愉快地劳动,到处可以听到响亮的歌声。地边上插着“不踩庄稼,爱护庄稼”的牌子,村子里的墙上、大树上贴着“拥护共产党”“收复大地,还我河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醒目的标语牌和五色纸的标语,到处充满革命战斗的气息,令人振奋神往。

李培福拿了一根挡狗的棍子,来到温台的一片庄稼地里。禾苗焦黄的颜色已被雨水洗去,变得墨绿一片。他十分喜悦地观察着庄稼,心想:庄稼长得好,今年一定能增产很多粮食。

他从这块地走到那块地,脸上堆满了高兴的笑容。这时,从一块玉米地里飘来了一阵悠扬的陇东民歌:

五月里来麦儿黄,共产党来好主张,

粮食款子全不要,土地分给穷人了,

家家享安康。

六月里来割麦忙,男男女女上山岗,

前方红军打胜仗,后方百姓送公粮,

红军打胜仗。

……

这民歌,句句包含着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亲切赞颂;字字凝注着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在家乡听着这熟悉的民歌,使人倍感亲切。李培福认真地听着,脸上呈现出愉快的表情,这民歌多好听啊!淳朴、浑厚、优美、动人,包含着激情。

作为深处后方的老根据地人民,把加紧生产以劳动果实从物质上支援抗战作为主要形式。正如广泛流行的《二月里来》的歌曲中唱的那样: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

加紧生产加紧生产努力生产,盼望着今年好收成,

多打些粮食也是抗战!

李培福顺着庄稼地的田埂,朝着歌声走去,看见几个农民在地里锄草,他们一边锄草,一边唱着。

锄地的人们见县长从田埂里走来,停止了歌唱,高兴地说:“李县长来了。”

李培福紧走几步,笑盈盈地说:“唱啊,好好地歌唱共产党。”

李培福和农民们亲切地说了一会话后,就抱歉地说道:“耽误你们生产了,以后有空到我们那里串门。”

农民高兴地说:“等玉米能吃的时候,给您送来。”

李培福和农民都高兴地笑了起来。愉快的笑声,在玉米地里久久回荡,株株玉米也高兴得直点头。

农民们看着李培福从田埂上渐渐远去的身影,又高兴地唱起来:

1938年华池县政府颁发由李培福署名签发的土地证

十二月来一年整,党的领导真英明。

他把中国能治平,全国联合打日本,

人人都赞同。

李培福积极组织全县人民生产劳动,增加开荒亩数,提高粮食产量,尽最大力量增加粮食生产。他亲自向报社写稿介绍华池的生产情况。1938年9月25日,《新中华报》刊登他写的《华池秋收工作布置完毕》一文,其中这样写道:

华池县在有战争意义的秋收运动前,县政府根据复耕实际经验,保证秋收工作的伟大收获,已开始在各级政府进行动员工作:

(一)首先在县建设委员会中,根据边区建设厅的巡令及《新中华报》材料,进行深入讨论,并决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与布置,给各区以工作方针与方式。建设委员会各委员分工领导秋收工作,在区与区之间订立竞赛条约。

(二)在组织上,把夏收委员会改为秋收委员会,以领导乡村秋收。同时其他各种组织(如劳动互助社、妇女小组等),亦进行扩大与加强,务求做到不让一个有劳动力的男女站在生产战线以外。在各级组织中,吸收在复耕中最积极的分子来参加,洗刷不良的分子,克服过去开创组织中不做工作的坏现象。

(三)在秋收时,保证不损害一粒粮食,以增强抗战力量。各乡组织宣传队,负责进行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宣传农民,首先帮助抗属工属秋收,并给抗属耕种冬麦与开荒地。立即着手调查在秋收劳动力生产工具的缺乏情形,以便有计划地加以调剂与协助。

(四)进行秋耕,保证秋天开荒1.5万亩,修水利20亩。并要保证今年耕种麦子增加1.5万亩。在这些劳动中,以竞赛方式创造模范劳动乡村和劳动英雄。

(五)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决定成立油房5处,米厂4处,马夕厂3处,烧瓦盒厂3处,办合作社3处。并发动人民挖甘草、秦椒、木耳等。发展收商业,禁止出卖与宰杀母牛母羊。

1938年10月5日,《新中华报》还发表了李培福撰写的消息《华池秋收工作检查,开荒种麦均已超过计划》一文。

这一时期,华池老区可以说是陕甘宁边区的缩影,李培福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响应共产党全民抗日的伟大号召,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有人出人,组织全县人民,从人力、物力、财力诸多方面竭尽全力,支援抗日前线,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在宣传征公粮和动员民众服义务劳动时,李培福设身处地为国家、民众着想,他说:“我们现在在打仗,打仗第一要吃饱饭。我们打仗的地点,在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还要受日寇及顽固派分子的限制,如果照从前‘千里舟车,蜚刍挽粟’的办法,那我们只有饿死。现在征公粮,以区为单位储存着,军队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且粮藏在民间,不易损失,如果是征‘折色’,又要向人民换成‘本色’(粮米),粮价起荡很大,市场盈虚不一,不免影响军食。救国公粮的办法,通行敌后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就是这个理由。同时,我们征收救国公粮,是在极进步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军民一体,老百姓帮政府做事就是为自己做事。”“人家在前线打鬼子流血,我们交公粮,做运输流点汗算什么。”

办法是老的,意义完全是新的,不仅不是那旧式军阀派粮派草,且与所谓“征工”“社训”全然两样,征收救国公粮,由人民自报收获量,按比例征收,只有在人民政权下才能做到,否则谁愿意按实数公粮给压迫他们的政府。

李培福带领全县人民,毁家纾难,征收救国公粮,全力支援抗战。1938年,在征收救国公粮时,李培福主持成立了征收委员会,做了一个月准备。先经过参议会讨论,认为分配粮草数目并不算重,接着将十三位粮食主任集中到县政府办了一周训练班,认真学习征粮条例,抽调宣传队深入乡村宣传,每个行政村有三人,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征粮意义,挨门挨户召开屋子会和院子会,进行入情入理的宣传鼓动工作,中心围绕“确定征粮,交纳好粮”。老百姓对征粮征草的意义都懂得了,进行调查统计也较容易。为了确实起见,经过正面侧面之证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李培福还亲自视察各区征粮工作。县上本年征粮工作10月底开始布置,较其他各县约迟一月,原定调查统计20天,评议征收15天,入仓15天,但未预定时间,调查评议即已完成,通知单未下,群众纷纷要求送粮入仓,热情极高。虽然当年因灾减产,但由于宣传深入,组织落实,干部努力,作风扎实,克服了摊派的缺点,所以工作进展顺利,一个多月就完成了720石的救国公粮任务。

1938年10月5日,《新中华报》刊登的华池秋收工作的消息

李培福深入检查,本年各区均按条例计算评议征收,较之往年更为公平合理。他认为征粮能如此迅速完成的主要原因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大为改善,群众认识好,非常信赖政府,又有多年的纳粮习惯,且部分群众还能事先估计自己该纳多少公粮,及早准备妥当;农村支部及党员发挥了模范作用和高度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实报,供给侧面的材料,在征收时先交,并团结群众一起交;县区干部切实果断,工作彻底,从来不拖尾巴。

1939年以来,由于保卫延安的军队的调入、外面来延安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等原因,1940年边区党政军学人数达61144人,吃饭问题成了边区政府的大问题。1940年10月16日至18日,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决定征收9万石公粮任务,秋收后开始征收。这个数目是1939年的1.86倍,是1938年的6.5倍。征收工作难度相当大。按照边区民政厅长刘景范给各县县长指示信的要求,李培福积极宣传征收公粮的意义,通过具体事例让群众懂得民主、公平是完成公粮征收任务的法宝。“懂得,就交得起劲;不懂,就不愿交。”群众说:“不怕数目多,只怕偷偷在袖里摊(俗语,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的意思)。”征粮中争取民主的办法,不强迫命令,征粮任务公开的放在民众中讨论,大家来商议,解决谁多出、谁少出的问题,征收过程中,大家都出粮,公平合理,群众自愿的拿出粮来,保证了顺利完成征粮工作。

1941年11月27日,《解放日报》以《志丹向华池下挑战书》为题,进行了报道。在公粮征收工作中,志丹县还向华池县下了挑战书,报道中说:

1942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刊登的关于华池征收公粮的报道

本县于日前开的征粮动员会中,曾一直通过向华池竞赛,条件为:一、坚决执行征粮条例,务求合理公平;二、大量发扬民主,反对把持包办作风;三、应在力求确实,宣传到众人;四、按期入仓,粮食质量要好。本市完小特于15日组织宣传队,深入各村进行宣传。

1942年12月17日,《解放日报》刊登的文章说:

华池县征粮入仓运动开展以来,各区群众自动踊跃送粮,情绪极为热烈,送粮队终日络绎于途,路远者自备干粮,不分白昼黑夜赶送。一般群众莫不希望早日入仓,就记者在县政府直属仓库所见,仅悦乐区所送每日平均达百石。自早晨六时开仓至下午六时尚未休息,群众拥在仓库门前,盘斗员与记账员大有应接不暇之势。据检查本年过斗甚为公平,群众交粮以麦最多,质量甚好。记者曾访问各村送粮群众,一致认为,今年按条例计算评议征收的办法很好很公道,并说公粮只要出得公道,人民就踊跃交粮,并且送得早。

挣脱了高额地租和高利贷盘剥,减租减息中得到实惠的华池人民,生产热情异常高涨,麦子一上场,就将晒干净、金灿灿的小麦驴驮马载,络绎不绝地送往政府的仓库;秋后将捆扎整齐的谷草、麦草送到粮站。当时华池县人民政府管辖地域内人口不足10万,交纳公粮由1938年720石增加到1942年的5900石,全县平均每人每年送交公粮80余公斤,公草5公斤。以一个5口之家计算,每年就送公粮400公斤,公草25公斤。华池县10天内完成由元城区送500石公粮到环县、合水的任务。1941年全县曾在7天时间完成征粮1000石的任务,华池县被边区政府评为征粮乙等模范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