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树立典型_李培福的故事

树立典型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树立典型_李培福的故事李培福在工作方法上,十分注意发动群众,发现和培养各种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推动工作。在全县树立了像耕作模范高得寿,开荒英雄张振财,女劳动英雄刘玉荣,生产模范王生发,模范军属贺环儿、赫四,劳动英雄孙荣茂等一批先进典型。李培福的家乡悦乐上堡子村,过去没有变工习惯,他亲自动员他的三叔父李湖,组织了五个变工队。

树立典型_李培福的故事

李培福在工作方法上,十分注意发动群众,发现和培养各种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推动工作。在全县树立了像耕作模范高得寿,开荒英雄张振财,女劳动英雄刘玉荣,生产模范王生发,模范军属贺环儿、赫四,劳动英雄孙荣茂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都在报刊上受到过表彰,在劳模会上受到奖励。张振财、李湖、乔连珠、高隆清等富有说服力的一批典型,对当时全县的生产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解放日报》曾在总结华池县农业发展原因时载文指出:

政府领导抓得很紧,每年的生产布置和检查,一直到乡、到村、到家。特别是奖励劳动英雄,在1937年就开始了。在悦乐三乡崖窑畔,一个姓刘的妇女,种地十多埫,打粮四石多,政府开会给奖,从此群众的生产情绪就发展了。

1943年4月4日,《解放日报》上刊登县委书记高伯祥撰写的文章,介绍华池三位劳动英雄的事迹,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www.guayunfan.com)

柔远区四乡三村孙家巷七十岁的劳动英雄孙荣茂,种高粱最有经验:一、地在秋收后耕作一次,春天耕两次,每次要耕到六寸深,地耕好才种,一方面草少,另一方面好长苗,同时苗子出得也好。二、施肥多,在种时把高粱籽和粪调在一起,排式跟犁沟撒上。三、种子下种后,用羊群踩一下,地较实些,出来苗子要好些。四、苗子出地二寸多,锄草第一次把苗分开;一尺多高锄第二次;到出穗时锄草第三次,这次锄时一面锄草,一面给高粱根底下围上土堆子,容易使得高粱霸王根茂盛。俗话说:“黑豆有八担泡水,高粱有霸王根,两个在太阳底下比赛,看谁有能耐。”五、糜子地里种高粱最好。六、在他这样的耕作下,高粱秆子壮,穗子大,打粮多。另外,除七垧高粱外,下余二十八垧,收粮二十三石,每垧平均收粮八斗。这样劳动积极的老汉,政府决定奖励他为劳动英雄。

元城区一乡一村杨庄子耕作模范高德寿的耕作经验是:一、地耕三次(至少要耕过两次);二、多施肥;三、按时种,按时锄;四、苗子很小就要分开;五、勤劳;六、实行轮种;七、作务整齐;八、早起晚睡。虽种地不多,但是他种得最好,政府决定奖励他,并且动员全县群众学习他的耕作方法。

温台区四乡,城壕村开荒英雄张振财,开荒二十八垧,收粮十五石。政府决定奖励他,并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他的勤劳精神,积极开荒地,多打粮食。

1943年10月14日,《解放日报》刊登的《生产试验模范乡华池县温台区三乡检查》一文中写道:

今年在伟大的生产浪潮中,三乡的生产在全县考了头等。这个乡上发现了四个好“农管”,最好的一个要算是李县长(即李培福)的三老人李湖先生。他们把全乡组成了十一个生产小组,每组有一人领导生产,群众称之为“农管”。李湖就是悦乐上堡子村“农管”。这位老人对群众的宣传,是很适合农民口味的。在耕地运粪时候,他说:“深耕浅种,薄地上粪,如若不信,粪底(指堆粪的那块)为证。”他号召老百姓把地耕好。在翻地时要注意,不敢把霜翻到地下去,翻进去了这年长不成庄稼。到了锄地时,他说:“锄头上有水,犁头上有活(多收之意)。”“谷锄三次尽是米。”“多锄一次的谷子,一斗可碾七升米,煮成的米汤是浓浓的,少锄一次的要少出升把米,煮出的米汤是清清的。”在开秋荒时,就提出:“你家有的万石粮,我家有的秋杀地。”意思是说:秋杀地可抵万石粮。关于种麦有:“七月白露八月种,八月白露七月种。”“篓篓(种麦用的工具)种麦三条根,跟犁撮种(一边犁一边种)两条根。”种庄稼没有一定成规,只要做得细发,做到时间上就会长好庄稼。“紧作的庄稼,磨割工的买卖。”就是说做庄稼一定要赶上节令。这是“农管”李湖的领导经验,这种领导适合农民的口味,他的每句话能打动农民的心。

李培福的家乡悦乐上堡子村,过去没有变工习惯,他亲自动员他的三叔父李湖,组织了五个变工队。在锄蔓豆和麻子地时,十四个人一天锄了十六埫地,平常一个人锄一埫一分多地,而且锄得干净没伤苗,老百姓没有一句闲话。还订立村民公约,“牛不吃豆,马不吃田,猪、羊不糟蹋人家的庄稼;犯了头次给批评,二次批评教育,赔粮食,三次杀羊给全村吃,还要赔粮食”。蔡家湾的“农管”蔡连发,犯了三次村民公约,让他杀了一只羊给全村吃,又赔了斗把粮食,乡政府撤了他的职。这个例子教育了大家,一般农民到了田野格外小心,都说:“处罚一个羊是小事,传出去臭名洗不净。”

高干会后,马锡五专员亲自领着一个工作组,到温台三乡,做了二十几天的试验工作。八月间为检查试验结果,专署又派同志作了专门检查。李培福亲自组织人员总结三乡生产的成绩:主要经验是确实作了农户计划,真正把群众的劳动力发动起来,而且组织了生产竞赛,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热忱,选出了群众真正爱戴的“农管”,具体领导生产,而且把工作交与乡级干部切实负责督促检查,为保护群众的生产成果,在村民会上公布了村民公约互相遵守,一方面奖励生产,一方面保证生产,提高了群众的生产信心。

城壕村的张振财积极组织发展生产,1943年新开荒25亩,当年生产粮食37石1斗6升。组织变工队,使城壕村做到了“耕一余一”,被评为劳动英雄。4月18日,华池县在温台区五乡召开群众大会,马锡五专员亲自给劳动英雄张振财奖励耕牛一头,木匾一面。受奖的还有王生发、杨生元的妻子等人。同年5月1日至5日,陇东分区专员公署召开首届生产展览会和劳动英雄大会,54位劳动英雄获奖。华池出席大会的有生产模范张振财、王生发、女劳动英雄刘玉荣,模范军属杨环儿、赫四、贺环儿等,他们都曾在报刊上得到表彰。大会特选张振财为全分区劳动英雄,奖励大彩色木匾一块,上有地委书记马文瑞同志题写的“劳动英雄”四字。发奖时,“万余群众皆喜笑颜开,以羡慕与敬佩的眼光,注视着光荣的劳动英雄们”。一位老者摸着英雄们手中的奖品说:“值得!值得!从古到今谁看得起庄稼汉,公家为咱操了多大的心。”发奖后张振财上台讲话:“人要勤劳,才能过好光景,除了共产党、八路军还有谁来管我们。不是共产党,恐怕我还是个穷汉子。今年还会打37石粮,我们大家好好生产,爱护我们的八路军。”

1943年11月26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李培福、张振财、李湖、乔连珠、高隆清和温台四乡城壕村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张振财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并被选为劳模大会主席团成员,同李富春、徐向前、王震、周扬、杨清等领导人坐在一起。张振财和申长林、吴满有等劳动英雄的肖像与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肖像高高挂在主席台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接见了他,毛泽东专门和他谈起了变工扎工问题,从下午一直谈到深夜。会上奖给张振财奖金三万元,还有边区工厂生产的毛巾、袜子肥皂、火柴、籽种等奖品。城壕村被评为模范村,荣获锦旗一面,耕牛一头。

这些先进典型、劳动英雄,机关都给予适当招待,鼓乐迎送,披红戴花,提高其社会地位,使之得到社会的尊敬。马锡五专员还讲,“我们的劳动英雄比古时的状元还光荣”。这些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对全县的经济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功绩将永远彪炳于华池的光荣史册中。

【注释】

[1]张文会,生于1924年,华池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9月考入陇东中学。1942年6月毕业后,历任华池县悦乐区三乡上里塬小学、华池县完全小学教员。1945年后,曾任华池县政府三科科员、督导员,华池县政府一科副科长、科长。1949年7月调至庆阳地委组织部工作。1951年后,任合水县政府县长,镇原县委副书记,庆阳地区计划委员会主任,平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代部长,镇原县委副书记、书记。1961年后,任环县人民政府县长、庆阳地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等职。1972年任兰州市榆中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9月任庆阳地区农林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3月任庆阳地区农业局局长。1987年离休,副地级待遇。

[2]引自刘懋功《梦回吹角连营》,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3]引自李培福《牢记毛主席教导:面向群众》,1976年12月25日《甘肃日报》第二版。

[4]引自《马文瑞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171-1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