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杨似玉_侗族工匠世家的工美大师_少数民族

杨似玉_侗族工匠世家的工美大师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杨似玉_侗族工匠世家的工美大师_少数民族杨似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出身于工匠世家,他的祖父杨堂富、父亲杨善仁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以擅长建造风雨桥而闻名,并留下了程阳风雨桥等建筑。早些年,三江县旅游局就曾给杨善仁一家授予“侗族工匠世家”的称号。接受有关方面委托,杨似玉的父亲主持了程阳桥的重修。

杨似玉_侗族工匠世家的工美大师_少数民族

杨似玉(1955~),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广西柳州三江人,侗族。他出身于工匠世家,13岁正式跟父亲学艺,十七八岁即大有所成。40多年间,他营造的侗族木构建筑遍及三江以及其他侗族地区和景点等,更有数以千计的风雨桥、鼓楼模型。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收徒100多人,已经有40多人出师。

一、侗族工匠世家的后起之秀

杨似玉(www.guayunfan.com)

1955年8月,杨似玉出生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平岩村一个侗族家庭

杨似玉出身于工匠世家,他的祖父杨堂富、父亲杨善仁都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以擅长建造风雨桥而闻名,并留下了程阳风雨桥等建筑。早些年,三江县旅游局就曾给杨善仁一家授予“侗族工匠世家”的称号。

杨似玉从小就对木工特别感兴趣,经常帮附近的学校修理桌椅板凳。从13岁起,就正式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木匠手艺了。父亲的悉心指点,加上自己的勤奋和悟性,杨似玉手艺日精,深得祖传技艺。十七八岁的时候,杨似玉就跟着父亲一起建造风雨桥了。

程阳风雨桥是三江县最著名的一座风雨桥,这座桥似乎与杨似玉一家颇有渊源。杨似玉的爷爷杨唐富,正是当年(1916~1927年)领头修建程阳桥的发起人之一。据说,修建程阳桥政府没有出资,全部款项均为民间捐助。为了修桥,杨唐富把家财悉数捐出,包括田产也抵押了出去。

杨似玉与他的建筑模型

据杨似玉介绍,他的祖父之所以会捐出全部家产修桥,是因为杨家三代单传,而杨堂富结婚多年无子,因此就把希望放在了修桥上。巧合的是,程阳桥建好后不久,就有了杨似玉的父亲杨善仁。承载了家族人丁兴旺的希望,杨善仁成年后依然热衷修桥,大大小小修了十多座风雨桥,包括重建程阳桥。伴随着一座座风雨桥的面世,杨家也开始兴旺壮大起来,杨善仁膝下有五男两女,孙子孙女十几个,已是一个大家庭。

杨似玉曾经饱含深情地谈到祖父和父亲对于风雨桥的感情:“我父亲小的时候,我爷爷那辈人就开始建程阳桥了,建好不久我爷爷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对程阳桥特别有感情,每次到那个地方都会掉眼泪。”

1983年的一场大雨,把已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程阳风雨桥冲毁了大半。接受有关方面委托,杨似玉的父亲主持了程阳桥的重修。当时,杨似玉正在外地做工程,父亲把他叫了回来,协助重修程阳桥。杨似玉说:“通过对程阳桥的重修,我掌握了很多技巧。后来我父亲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做一个桥的小样,如果做得让他满意,他就带我去南宁做工程,结果我做的小样他很满意。我在南宁一干就是20年,我做楼桥的技艺也随之提高。”

修复程阳桥,对杨似玉有着双重的里程碑式意义。一方面,他的技艺从此有了大的跃进;同时前辈对于修桥的热衷和奉献,也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延续。杨似玉说:“自1983年重修后,每十年我都会去大修一次程阳桥。1993年修桥的时候,政府的拨款不够了,我就自己出钱,还把家里房子的瓦拆了一半补在桥上,我家就用雨布盖了一年多,后来有钱了才换成瓦。现在每当我经过程阳桥的时候,看到有一些坏的地方,随时都进行维修。”

也就在1993年修复程阳桥过程中,杨似玉展示出过人的精湛技艺,从而被广西博物馆聘为高级技工。

二、侗族木结构建筑两绝:不绘图、全榫卯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包含吊脚木楼、寨门楼、井亭、水车、侗戏台等。这些建筑依山傍水汇聚成群落,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卓绝。

侗族木结构建筑工艺有两绝。一绝是榫卯结构,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紧密。另一绝是建造者不画图纸,凭着一根“香杆”,就可以完成各种式样、造型美观的楼桥建造。

据杨似玉介绍,1983年修复程阳风雨桥时,起先担任工程任务的是由桥梁专家组成的一支工程队。工程队兵分两路,一路进山伐木备料,一路将冲毁的廊桥每个部件标记后拆除。结果拆下来大大小小万余块木头,堆成了小山,却再也拼不起来。无奈之下,他们慕名找到了杨似玉和他的父亲。父子二人二话不说,带着人进了山,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把木料备齐,成百上千的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算。而那些拆下来的老料,俩人根本不看标记,指挥着工人们这根放这、那根放那,很快就重现了程阳风雨桥的昔日风貌。等到桥梁恢复原貌的时候,现场专家的重建图纸还没画出来。

侗族建筑工匠不绘制图纸,却并不意味着没有设计构图,而是胸有成竹,并且还有一种独特工具。他们把所有的设计完全记在脑子里,还要依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结合周围的环境,在心中勾画出“图纸”,计算出各种数据,并用特殊的“文字”(俗称“墨师文”)记在“香杆”上。

“香杆”也称匠杆,是侗族工匠发明的一种测算简捷、易于操作的营造尺。它用半边楠竹刮去表皮后制成,长度以所建木建筑最长一根柱子的长度为准。一座木建筑通常用一根香杆,香杆上用竹片蘸墨记着所有建筑构件的尺寸以及柱子、瓜筒上每个榫眼的位置和尺寸。掌墨师通常是在丈量地基后根据地形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构架(纵、深、高度)后制作香杆的。香杆制好后,整座建筑的蓝图便在掌墨师的心中耸立。再高大的鼓楼,再长的风雨桥,也只靠这半边竹竿来下墨,数千件构件、数千个榫眼,通常下墨均准确无误,分毫不差。所以,在侗族地区,一个木匠只要会计算和刻画香杆,就基本可以得心应手地竖屋建房了。

程阳风雨桥

侗族木构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鼓楼和风雨桥,它们也最能展现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

典型的侗族村寨,建筑群均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鼓楼附近是鼓楼坪、萨堂、戏台,构成村寨的核心圈,紧紧围绕着鼓楼的是家屋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仓,接着是寨门、凉亭、风雨桥,而高耸寨中的鼓楼则是村落族姓的标志和村寨的灵魂。相传鼓楼的形象源于杉树:古代的侗家人在大杉树下围坐议事,烤火烧死了杉树,于是仿照杉树的形象建起了鼓楼。侗族的能工巧匠总是倾注所有的热情与智慧来营造出造型独特、样式各异的鼓楼。

风雨桥几乎是每一个三江侗族村寨都有的建筑,而且有的还不止一座,是进入村寨的必经之路。这种木桥有廊有顶,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桥体多刻意装饰,屋檐重叠,施以彩绘,故亦称“花桥”。另外,它也是侗族民间观念中具有护寨纳财功用的“福桥”,所以多建在河流的下游,意思是希望桥能揽住全村财源、保住村寨风水。风雨桥除了最直接的交通作用,也可供人们休闲歇息、交往闲谈,甚至唱侗族大歌,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侗家人从不吝啬对“福桥”雕琢修饰,使其集亭、塔、廊、桥为一体,壮丽辉煌。

三、精湛技艺,多方传承

尽管只读过一年书,但杨似玉悟性高、记忆好,逐渐地,侗族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艺烂熟于心,逐渐成为侗族木结构建筑的大师。

从13岁开始跟父亲学艺,杨似玉从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已有40多年。40多年间,杨似玉营造了许多侗族木构建筑,在广西三江的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作品: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6座,鼓楼8座(包括一座27层高的鼓楼),大小凉亭20多座……此外,他还在很多景点、纪念场馆留下了风雨桥、鼓楼、民间木楼、戏台等建筑作品和大量风雨桥、鼓楼模型,光风雨桥、鼓楼模型就有2680座。这些数字,如今仍在随着岁月的推移而增加。

杨似玉最擅长也最钟情建造的是风雨桥和鼓楼,在实物建筑之外,他制作的鼓楼和风雨桥模型更多。其中最让杨似玉难忘的,是为香港回归制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礼“连心桥”模型。

香港回归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制作以程阳风雨桥为模型的“连心桥”,作为贺礼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杨似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请缨。当时已经确定制作人,但杨似玉诚恳请求让自己也做一个。有关人员被杨似玉的诚心感动,决定让他试做一座。那时离交货时间仅有20来天,杨似玉只好带领全家14人全力以赴,包括七十五六岁的父亲,10多岁的孩子,还有两个堂弟。

风雨桥

经过20多天赶工,风雨桥模型完成了。虽说是模型,但和真桥的构造完全一样,全桥光是构件就有9800多件,最长的2.5米,最短的只有几毫米,桥顶小如米粒的瓦片多达10万多片,全是手工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而且整个桥体由榫接组成,没有一颗钉子。

杨似玉建造的“非遗”展示中心

起早贪黑完成的作品却没被选中,杨似玉有些失落。后来有关方面说应该把几个模型比较一下,结果最后选中了杨似玉的模型。对于自己模型的胜出,杨似玉解释说:“我那模型的柱子很小,别的柱子粗、比例不协调;我的没有铁钉,他们的全部用铁钉。我不讲,大家也懂得(谁的好)。”

后来国务院在深圳对全国赠港礼品进行分组排列时,“连心桥”被分在第一组第二位,仅排在北京市赠送的礼品景泰蓝“普天同庆”之后。在香港展出时,有位老人带放大镜来看,看到雕刻的鸟跟米粒一样大,眼睛都有,鱼呀、龙呀什么都雕得好,感叹道:“少数民族也有这种手艺啊!”为此,杨似玉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嘉奖。

2006年,杨似玉制作的程阳桥和鼓楼工艺模型,报送国家发改委进行评选,其中一个模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当年12月,杨似玉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6月,杨似玉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杨似玉现在带了100多位徒弟,包括两个儿子,都跟着他学手艺。他很希望能把侗族木构建筑营造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但当有人问到他未来的打算,他回答说,他爱好侗族大歌,很想建一个侗族大歌队,在程阳桥边建一栋房子,一楼做表演,二楼做百家宴,“这样,村里的人就有一个集中娱乐的地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