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吴通英_用苗绣讲述民族故事_少数民族

吴通英_用苗绣讲述民族故事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吴通英_用苗绣讲述民族故事_少数民族吴通英,民间刺绣艺人,苗绣传承人。此时,年纪小小的吴通英,已经俨然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苗绣能手。这使吴通英的苗绣技艺更加精湛,而且具备了出色的设计创作能力。回到贵阳,吴通英利用自己既精通苗绣、又熟悉苗族古歌的优势,开始大规模创作表现苗族古歌故事的单幅绣品。1993年7月,吴通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吴通英苗族民间刺绣剪纸艺术作品展”。对于民族技艺的魅力,吴通英感慨良多。

吴通英_用苗绣讲述民族故事_少数民族

吴通英(1951~),民间刺绣艺人,苗绣传承人。贵州黔东南台江人,苗族。5岁开始学习苗绣,15岁穿上自己制作的苗族盛装。她掌握了苗绣传统服饰的十几种织绣技艺,以及剪纸、蜡花、绘画等技艺,善于把民族技艺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设计制作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其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以及世博会等高规格展馆展场展演,并多次获得殊荣。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传统美术类)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有《金银妈妈》《姜央》《螺蛳龙》《龙凤欢歌》《龙银项圈》等。

一、15岁穿上自己制作的苗族盛装

吴通英(www.guayunfan.com)

1951年3月,吴通英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施洞镇塘龙村一个苗族家庭

塘龙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苗族村寨。“寨前是清水江,江水很深,我们认为,江水中间就是龙居住的地方。”吴通英回忆说,“我们的寨子在江边,后面有田坝,再后面是山,风景美,生活好。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赛龙舟,龙舟要先到我们寨子前转一圈,喊龙起来。塘龙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吴通英是家里的独生女,她有一个苗语名字叫“技朵”,意思是“一朵珍贵的花”,这足以说明家人对她的钟爱。苗绣传女不传男,5岁的时候,吴通英开始跟母亲、外婆学习苗绣技艺。对于如此年幼就开始学习苗绣,吴通英说:“传统上,男孩读书,女孩不读书。那时家乡已经有了学校,女孩愿意读也可以读,不会有人笑话。我自己还是愿意到学校去学识字,但是妈妈和外婆怕苗绣的手艺失传,非要让我学,学习苗绣一定要专心,一上学,就学不了了。”

吴通英还介绍说:“苗族女性也不是人人都精通苗绣,家里有吃有穿,才会专门去学。”而吴通英家,正是一个殷实之家。

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吴通英就开始学习苗族古歌。古歌里的形象、故事常被绣在苗装上,代代传承。

塘龙村里有会唱苗族古歌的师傅,白天,师傅去劳动,晚上,吴通英就和寨子里的其他小伙伴聚到师傅家中,纺棉花,唱古歌。吴通英说:“古歌是谁都可以去学的,但是有些人,学着学着就打瞌睡了。我觉得,学古歌和读书一样,学进去了,就感觉到其中的美。”“古歌中讲到天地、日月是怎么来的,哪个神仙最厉害……我完全相信古歌里面的故事。我7岁开始学古歌,到了9岁,就可以在节日、聚会上和人对歌了。”

刺绣精美的苗族盛装,制作过程需要几年时间。十二三岁的时候,吴通英的苗绣学习进入关键阶段。“那时候,妈妈连水都不让我挑,因为苗绣要求很高,如果手粗糙了,绣出来的效果就不好。”

15岁时,吴通英第一次穿上了自己制作的苗族盛装,“人家当面不说,但是背后都在讲,吴通英的衣服怎么这么好看呦!”

此时,年纪小小的吴通英,已经俨然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苗绣能手。

二、民族手艺走进中国美术馆

众所周知,对于民间技艺的学习,家庭、“小传统”等可能是最初的促动力量,而进一步的执着追求以及精深造诣,则大多源自热爱。

和当地许多苗族妇女一样,最初学习苗绣时,吴通英也只是为了自己所穿衣服的装饰织绣。随着技艺的长进以及因之获得的家庭和社会的肯定,最初的促动力量转化成了持久的热爱,苗绣与她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跟家人学习苗绣之外,吴通英还跟当地老人学习并掌握了苗族传统服饰的几十种织绣技法,还有蜡花工艺以及银饰设计、剪纸、绘画等技巧。这使吴通英的苗绣技艺更加精湛,而且具备了出色的设计创作能力。结婚之后,吴通英搬到贵阳居住,都市生活进一步开阔了她的视野。

上海世博会期间吴通英现场展艺

1988年,“贵州苗族风情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吴通英应邀到北京进行了现场展示,代表作《飞鱼龙纹》(剪纸)中的龙千姿百态、造型优美,赢得了专家的赞赏。在这次展览上,著名画家张仃向吴通英发出了邀请:多积累一些作品,到北京办个人作品展。

回到贵阳,吴通英利用自己既精通苗绣、又熟悉苗族古歌的优势,开始大规模创作表现苗族古歌故事的单幅绣品。吴通英说:“我想着古歌,自己很感动很感动,就画出来。没有现成的图案,我就自己创作。我懂古歌、会苗绣,又会画画,还会设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我知道同时掌握这些的,只有我一个。”

吴通英介绍说:“苗绣离不开古歌,我妈妈、外婆不会古歌,绣在衣服上的图案究竟有什么含义,她们也不清楚。我想,我的祖先不容易,很伟大,绣在衣服上,人家只看到图案漂亮,不知道什么含义,不如我把它绣大一点,绣成单幅,让每一代人都知道。”

根据苗族古歌,吴通英创作了《鹡宇鸟》《姜央》等苗绣作品,表现了苗族传说中生命和人类的诞生。

1989年2月,吴通英的剪纸作品《牛龙初露》和《鹡宇鸟》获全国剪纸作品大赛优秀奖。

1993年7月,吴通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吴通英苗族民间刺绣剪纸艺术作品展”。吴通英的丈夫杨再贵回忆说:“当时有人说,这应该到民族文化宫去展览。张仃先生努力争取,苗绣第一次走进中国美术馆展览。”

1995年,经中国农民画研究会推荐,吴通英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举办了个人专题绣品展。

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吴通英参加“中国传统技艺荟萃精品展”,先后到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举办苗绣、织锦、蜡花作品展。

“我参加了展览后才知道,原来苗绣这么宝贵。”对于民族技艺的魅力,吴通英感慨良多。

三、苗绣:最精美的刺绣艺术

苗绣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聚居区。雷山、台江等地的苗族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让人赞叹不已。

苗绣针脚最基本的有绣、插、捆、洒、点、挑、串七种。大面积以绣针平绣,其中需要显出深浅色调的,则用插针,将深浅不同的颜色插进去,形成几种色彩的连结平面;需要显出立体感的地方,则使用捆针,使其形体在绣面上突出来。绣面上需要显出立体感的细小部分,则使用洒针、点针和挑针。绣料正面和背面需要显出一致效果的,则采用串针。一幅绣品,常综合运用几种针脚,或配合粘花、贴花、补花和堆花等手法来完成。

苗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色调也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它常不按照真实物体的颜色配色,而是按其民族的审美要求,大胆而灵活地加以运用;其色彩讲究冷暖的对比,注重在强烈的对比之中取得一种色彩美的协调,造成一种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

苗绣主要用来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等部位,也可用它来缝制挎包、荷包等。一件布料价格平平的上衣,一条普通麻布制成的褶裙,一旦镶上了苗绣,便会光彩夺目,身价百倍。

吴通英和她的苗绣作品

苗绣在贵州、湖南的苗族聚居区都有流传,而吴通英的家乡台江县施洞镇的苗绣极为典型。这里的妇女服饰以绣工精、针法技艺繁杂、图案纹样华丽、银饰多而闻名,其苗绣技法以锁绣法(辫子股纹)和辫绣法(辫带盘绣)为特色。这里的苗绣原创性和艺术成就最高,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最有代表性,故称“施洞式苗绣”。而这些,也正是培养吴通英苗绣绣艺的根基。

精美的苗绣服饰

苗绣历史悠久,没有文字的苗族,天才地运用刺绣艺术来描绘原始图腾,记述神话传说,再现风情民俗,寄寓精神向往,因此苗绣素有“无字史书”的美誉。苗绣纹样夸张变形,针法丰富多变,色调古朴协调而又鲜艳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世人公认为最精美的刺绣艺术品,成为我国装饰艺术园地里的一枝奇葩

2008年6月,苗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四、用苗绣讲述民族故事

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的记载。由于环境的熏陶,苗族女孩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姐姐和嫂嫂等学习刺绣。到七八岁,她们的绣品就可以镶在自己或别人的衣裙上了。吴通英的经历,就是其典型代表。

正如吴通英自己所说,与前辈以及众多同时代苗绣姐妹不同,她的作品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多数来源于苗族古歌,如《金银妈妈》《开天辟地》《铸日造月》《姜央》等,都有从苗族古歌中提炼出来的元素。此外,她还有不少作品从苗族民间故事取材,如《螺蛳龙》《蜘蛛龙》《龙凤欢歌》《龙娃》等。正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吴通英的苗绣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更为珍贵。

吴通英善于在针织绣艺上把苗族民间传统方法和自己的独创融为一体,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苗族个性化作品。她的绣品就是一幅画,有题目、有内容,欣赏、收藏、研究都有价值。也正因此,她的作品十分紧俏,一般都是事先预订才能得到。

吴通英也有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堪称杰作的,是她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作苗绣作品《龙银项圈》。作品中间是苗家风格的龙形图案,飞舞旋转的龙身,牵挂着十余根线条,线条由56只可爱小动物组成,其中包括贵州的珍稀动物黔金丝猴。绣布的四个角上,分别绣有中国馆、贵州馆、世博会会徽及贵州馆馆徽,这些图案的周围还萦绕着翩翩起舞的蝴蝶,中间的图案则是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吴通英作品《龙银项圈》

这幅作品长55厘米,宽45厘米,全手工制作,从最初设计到完成,修改了四次,花了三年时间。难能可贵的是,这幅作品的龙形图案,运用了苗族濒临失传的“破线绣”。吴通英介绍说,破线绣的基本方法是将一根标准的丝线破为8~16股细线,然后再分绺进行刺绣,绣出的图案十分平整细腻。在制作过程中,绣线穿过一种特殊的植物浆,可以绣出渐变的过渡色和复色的效果。“这类绣花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冬、夏和阴雨天皆不宜制作。”

《龙银项圈》展出后,获得了广泛认可,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内外来宾的赞赏,被鉴赏家、艺术研究专家们誉为“旷世之作”。《当代贵州》杂志刊文《一针一线绣出对世博会的祝愿》,对吴通英的苗绣作品进行了专题报道。

也就在这一年,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吴通英在北京展览馆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5周年纪念活动。同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上展出她的苗绣作品《金银妈妈》《蝴蝶龙》《蚕飞龙》等。《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吴通英:用苗绣讲故事》,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进一步重视。其后,央视二套播出了《针尖下的传奇》,介绍了吴通英的苗绣技艺。

五、“包吃住”授徒传艺

民间艺人的手工技艺,与他们的生活浑然一体,对其价值、传承等等的认识,往往多是自发的,习焉不察。

20世纪90年代,吴通英的苗绣作品参加了一些重量级的展览,她的苗绣技艺也获得了专家的称赞,但这些经历并没有让她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她说:“那时我还没有要承担传承任务的意识。”

2005年,吴通英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这不仅使她认识到了自己技艺的价值,也感受到了传承这项技艺的重要和紧迫。

时至今日,提到这件事时,吴通英依然难以忘怀当时的那份感动,仍旧会眼中瞬间噙满泪水。“这样的头衔给了我一个动力、一个压力。”吴通英说,“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却成了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我的作品被肯定,成就被认可,那是一种动力,让我有了坚持创作的信心。”

动力源于成就,压力源于使命,而较之于成就感,使命感更加突出一些。因为吴通英知道,“现在的苗族姑娘更喜欢大城市中去打工,愿意从事苗绣制作的人不多,因为每个人只有在保证基本生存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去追求艺术”。

就在2005年8月,深切意识到紧迫感的吴通英,带着30多万元积蓄回到了塘龙村。她在村里租了房子,开始收徒,传授苗绣和苗族古歌。她说:“毕竟家乡是我们苗族的天地,而且从事苗绣一定要静心,不能有干扰。”

吴通英的收徒传艺“别具一格”:“人家收徒,都是徒弟给老师钱,我呢,是我给学生钱。”靠着积蓄,吴通英对徒弟们“包吃、包穿、包住”,还发生活费。她还雇了两个保姆,专门给徒弟们做饭。

吴通英延续着苗绣“传女不传男”的传统,她的徒弟大多是当地初中毕业在家的女孩子,也有孩子尚小、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妈妈。听说吴通英要收徒传艺,好多人都跑来求学,还有外省的人。最多的时候,聚集的学生有一二百人之多。

然而,不到一年,吴通英30多万元的积蓄就所剩无几。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和资助,“包吃住”的授徒方式难以为继。后来,吴通英向一些有苗绣基础的徒弟提供材料,让她们在家生产,吴通英上门辅导。徒弟们完成的作品,她再帮忙出售。

吴通英传授苗绣技艺

“很多人说,搞苗绣又累,又挣不到钱,又不能到外面见世面。到外头打工挣得更多。”吴通英说,“很多人学了一段时间就不学了,女人结婚以后,男的到外面打工,女的就跟去了。人家一家人要在一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能反对啊。”现实让吴通英颇有几分无奈。

六、技艺传承还在于使用

2012年,吴通英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绣,传统美术类)代表性传承人。这使她进一步投身于苗绣技艺的传承。

据吴通英介绍,传统的苗族婚礼,新娘要换十几套衣服,包括不同款式和颜色。自己家里没有盛装的,也要向别人借。如果女性出嫁时,全部衣服都是自家制作完成,那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节日穿戴的盛装、银饰也种类繁多,是展示女性心灵手巧的重要途径。然而,近些年来,渐渐地,苗族婚礼上新娘不再换那么多套衣服;旅游、展览等场合展示的苗族服饰,颜色和款式也越来越单调。

因此,吴通英说:“苗绣要传承下去,一定要让本民族的女孩儿穿起来,一定要让她们穿上各式各样的苗装。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其实,这也是一个民族民间技艺传承的普遍性问题——手工技艺有用武之地,其传承才得以延续。所谓生产性、开发性传承,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固然可以一定程度促进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技艺原发地的人们需要这种技艺,这是使其永续传承的关键所在。

讲述苗族故事的苗绣作品

这些年来,作为大师级的民间艺人,吴通英的苗绣作品已经是一件难求,她制作的精品苗装,市场价已上百万元。现在苗族青年结婚,不少人找吴通英定做苗装。吴通英的徒弟中,也已经有人可以专门以苗绣为生。这说明,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吴通英以使用促传承的策略初见成效。

吴通英作品(局部)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引起了吴通英的注意。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封闭的苗家山寨迎来了国内外的宾客,苗绣品也像别的商品一样,在市场上受到人们的喜爱。可吴通英却渐渐发现,市场上卖的苗族服饰、苗绣品,尽管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绣工、绣艺不免令人担忧。机子绣的绣品混杂其中,真真假假,参差不齐。这样,诚信问题也就凸显出来。

有一次,吴通英在北京参加苗绣展演活动时,一位在北京潘家园做苗绣生意的台江籍苗族妇女,对吴通英说:“我在潘家园做苗绣生意,很多来宾都问我:‘你认不认识吴通英?’我说认识。又问我:‘你是不是她的学生?’开始,我如实相告‘不是’,来宾点点头就走了。后来问的人多了,我就回答他们‘是吴通英的学生’。只要来宾听到我说是吴通英的学生,就很认真地挑选购买我的苗绣品。今天见到您,以后有人问起您,在北京潘家园是不是有您的学生时,请您关照我,就说有的。”

听了这位本民族姐妹的话,吴通英心里十分矛盾,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有,违背事实,她并不是自己学生;说没有,又会令她失望。略作思索,吴通英对她说:“你来跟我学绣,我会欢迎你,教你。我没有教过你,就不能先认你为我的学生。做生意要讲诚信。绣品要讲质量,讲究针织绣艺,你的绣品好了,自然会有人来买。”

如今,已经60多岁的吴通英,依旧为了苗绣奉献着,或制作,或推广,或传艺。她说:“我要面对人生,培养好苗绣传承人,笑谈苗绣,将苗绣艺术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