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圣人孔子_“三孔”的济世人生

圣人孔子_“三孔”的济世人生

时间:2022-08-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圣人孔子_“三孔”的济世人生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十七岁时孔子的母亲颜徴在去世,此时孔子已长大成人,传说身高九尺六寸,世人皆称长人。孔子到三十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孔子生前便有“圣人”之誉,但也只是一般的赞誉,意为“非常聪明之人”。孔子死后,鲁哀公尊之为“尼父”。东汉纬书开始神话孔子,称之“素王”。

圣人孔子_“三孔”的济世人生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孔子即是后世对他的尊称,并不是人名。孔子名丘,字仲尼,也称尼父、仲父、孔夫子。孔氏族人称圣祖或先圣。《公羊传》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冬十一月庚子。

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徴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的正妻施氏驱逐出门,于是颜徴在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前537),孔子一天天长大,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所以称自己已经十五岁了,志向在于做学问,开始了比较系统而且深入的礼乐学习。十七岁时孔子的母亲颜徴在去世,此时孔子已长大成人,传说身高九尺六寸,世人皆称长人。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十九岁时,孔子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鲁昭公十年(前532),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二十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为养家糊口,这一年孔子开始做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第二年孔子改作乘田,即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前525),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招收弟子,当在此前后。他办平民教育的同时,又率弟子从事儒业,帮助别人承办婚葬嫁娶等礼仪。孔子到三十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三十年(前512),孔子已经四十岁了,经过几十年的磨炼,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鲁定公六年(前504),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后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十三年(前497)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他游历了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终不见用。

孔子六十八岁高龄时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昔日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第二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拄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是殷商人啊。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因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藏孔子生前衣冠琴书于堂中,以供后人凭吊。

孔子生前便有“圣人”之誉,但也只是一般的赞誉,意为“非常聪明之人”。孔子死后,鲁哀公尊之为“尼父”。这也只是一般的尊称。大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其弟子称道其伟大。子贡便曾声言:“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战国时期,孟子以孔子私淑弟子自居,称赞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汉元始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为孔子有封号之始。东汉纬书开始神话孔子,称之“素王”。两汉至南北朝时多为公、侯爵位,隋唐时改称“先师”“宣公”“太师”等尊称。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始封孔子为“文宣王”,晋升为王爵。宋、元时沿袭唐制,又在“文宣王”前加上了“玄圣”“至圣”“大成至圣”等美称。明嘉靖九年,明世宗认为还不够尊敬,改为“至圣先师”,以孔子为帝王师。清顺治二年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后又改称“至圣先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