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关于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高谋洲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种形势,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加强专业建设和就业教育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目标市场,并据此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才可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关于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高谋洲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事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为政府和大学生高度关注,也事关高校的兴衰成败,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各类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区位条件、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方面的局限性,在这场就业市场争夺战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似乎难逃“未战先败”的宿命。应该看到,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竞争中的劣势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从高校以外说,既有用人单位由于高学历崇拜和名牌大学情结导致的非理性选择的因素,又有大学生择业观念方面的问题;从高校自身来看,既有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确定不当引发的产销脱节问题,又有培养目标错位和课程体系不切实际导致的学生素质问题。面对这种形势,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加强专业建设和就业教育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目标市场,并据此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才可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一、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是增强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由于区位条件、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办学经验等方面的限制,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无法和国内、省内的知名高校进行正面比拼,甚至在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竞争中不敌位于大城市的省内二、三流本科院校。在经历了办学层次提高的短暂欣喜之后,作为本科院校的“凤尾”,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不得不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深思。有没有出路,如果有出路出路又在哪里,位于远离大城市的中小城市的新建多科性本科院校必须苦苦地“上下而求索”。(www.guayunfan.com)

应该看到,随着市场导向改革的推进,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但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发展不仅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市场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不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而从理论上讲,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在英国,大学虽然有着800多年的历史,但是大学的数量并不多。直到1963年,英国才有24所大学。在传统上,人们认为大学为自由教育而设,应提供普遍性和完整性的知识;大学教育应重视学生的理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大学教育具有“神圣和特殊”性,要保持其应有的相对自治地位。但是英国传统大学这种学理优先、大学自治、保守性和精英教育模式却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965年,英国教育与科学大臣克罗斯兰德(A.Crosland)在乌尔维奇学院和兰开斯特大学的两次讲演中宣布了“两种高等教育”的原则,“大学部分将继续作出它自己独特的和神奇的贡献……公共高等教育部分作出同样卓越而又独立的贡献……在两者运行过程中,达到相互了解、良性竞争”。1966年,教育与科学部颁布了《关于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计划》白皮书,将巴思等8所高级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并将原有90多所独立学院合并为30所与大学平起平坐的多科技术学院,成为二元制中“公共部门”的高等教育。自从1992年以来,多科技术学院与皇家特许大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然而许多迹象表明还存在着非正规的二元制。在英国高等教育一元制的大伞下,英国高等教育出现新的结构,而且又有新的分化,其多元化模式更加突出。所以不少学者把此模式称为“一元体制下的多元模式”。90年代以来的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在美国,除了有哈佛、耶鲁、斯坦福等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外,也有许多独立设置的博雅学院和职业学院。二战以后,初级学院(公立的称社区学院)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高等教育部门之一。初级学院或者社区学院的课程五花八门,有真正属于高等教育第一阶段的课程,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家政课程、休闲类课程甚至补偿性课程。同时,美国的社区学院还是由政府补贴的社区公立文化中心,为社区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服务。1971年以来,日本将现有的大学分为“大学”“大学院”“研究院”3种,分别对应于现有大学的学部、硕士课程大学院以及博士课程大学院。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正是由于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多类别、多层次的,因此各类高校只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不要越位,沿着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前进,就能有所作为,并且完全可能大有作为。目前很多高校面临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定位不明确,或者定位后没有按照既定目标前进,“这山看着那山高”“此景不如彼景好”,文理科大学与理工科大学比,理工科大学与文理科大学比,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比,重点学校与名牌学校比,加上不规范的“排名榜”的误导,越比越急躁,越比越烦躁,结果拆东墙补西墙,堵漏洞改方案,陷入被动和不知所措之中。什么都想上,结果什么也就上不去。其结果就是教育服务的趋同乃至同质化竞争。在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趋同化、趋高化的浮躁心态尚未消退的大环境下,许多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尽管也提出了一些响亮的口号,包括走应用型教育之路,但实际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向老牌本科看齐,如何早上、多上硕士点,如何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企望借此占据竞争的制高点。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未能因此摆脱困境,反而陷于同质化的泥淖难于自拔。

在当今世界范围的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并存共荣的格局中,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性教育之路是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选择职业性教育的发展模式不仅是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规避自身竞争劣势、与其他类型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的需要;不仅是摆脱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需要,更是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生源状况的需要。欧洲职业教育的兴起不仅弥补了传统大学教育的不足,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成并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在许多国家,除大学外,还有一些高等院校,其中有些院校参加挑选优等生的过程,另外一些院校建立的目的是提供为期2至4年的针对性强、质量较高的职业培训。这种多样化的做法无疑符合社会的需要以及国家和地区一级经济的需要。”其实说的就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情况。1999年,我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9%提高到15%左右”。世纪之交,我国已经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9%。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仅大大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打破了人才市场原有的均衡,完全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而且大大降低了大学的入学门槛,使生源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生源方面,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处于最低端,甚至在完成招生计划方面面临困难,这种状况使得这些院校无法再走精英教育时代的本科学术性教育之路。

职业性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最鲜明的特点是专业的职业属性。职业教育的专业就其属性而言,不是学科性专业,而总是与特定的岗位、岗位群或职业相对应。显然,要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当下完全做到这一点,还会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体制性障碍。因为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从类型上讲一般归属于普通高等教育,而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教育部1998年颁行的本科专业目录。但在一些既定的专业中分设几个不同的职业导向的方向,在合适的时候改制为职业性院校却是完全可能的,当然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职业性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与该职业从业者的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对相关职业领域里的岗位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所以其教育活动与普通教育有本质区别。职业性教育的这种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性教育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学论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体系。并在此教学论体系指导下构建与普通高等教育迥异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连接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教育层次、类别的区分,也集中反映在课程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区别上。职业性高等教育与学术性高等教育的类型区别,也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之中。与学术性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性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素为依据,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属岗位、职业能力要素体系,并依此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专注于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职业技术岗位的应知应会要求,设计模块式课程体系。只有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适应性,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在日趋严峻的宏观就业形势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构建课程体系面临的主要困惑

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构建课程体系面临的主要困惑是如何体现本科院校的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肇始,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都是专科层次,到后来实行高职、高专、成教三教统筹,更是经常将高职高专相提并论。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高职就是高专,高专就是高职。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多是由高专升格而来,所以升格以后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凸显本科教育特点。其结果往往是有意或无意地朝建设学术型大学的方向努力,似乎只有这样才像一所本科院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本科教育的误解,其思想根源是将职业性教育与专科教育相混淆。事实上,将高职高专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其主要的原因是:高职是人才培养的一种类型,而高专则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层次。专科与本科无论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无论在专业设置上,还是课程设置上;也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育过程,都一脉相承,仅体现为层次上、要求上的差别。最突出的就是教材的通用性,专科仅在内容上删减、要求上降低而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只是培养规格不同,并无层次上的差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例如各种硕士学位课程”;第五层高等教育又分为5A和5B两类。5A相当于传统本科课程,是强调理论基础和为从事研究和高技能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5B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根据这一分类不难发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美、英、法、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早已开始向本科层次甚至于研究生层次延伸。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法国的大学校都已成为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的重要机构,甚至有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日本则成立了技术科学大学用于培养本科高职人才;美国的部分大学也同时举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也举办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新加坡2000年年底宣布要举办一所新的本科大学,专门招收四所理工学院(高职专科)的毕业生,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其不断提升的产业经济服务。我国台湾地区于1974年成立第一所技术学院,开始实施四年制高职教育,给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随后于1979年开设了硕士班,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班学生,至此,台湾已初步形成了从专科到本科、直至硕士及博士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的两所理工学院就开始开设硕士学位课程,升格为大学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也逐渐形成了从学士到硕士直至博士的完整的高职教育学位体系。因此,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走职业性教育之路,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转制为高职院校,与举办本科教育并不矛盾。构建岗位或职业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不仅不是“屈尊”“自贬身价”,而只会因为适应了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而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必须凸显地方特色。面向地方办学,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课程体系,不仅是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这类高校走出人才培养同质化怪圈、突出办学特色、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国外很多在办学条件方面处于低端的高等教育机构能不断发展的法宝之一就是坚持面向地方办学。如英国新成立的新技术学院(NTIs)非常注意与当地中小企业的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运用新技术,为他们提供ICT的支持和其他新技术的项目培训,以弥补90年代多科技术学院升格大学后,“地区性产学研合作”方面留下的空白。而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成因之一就是服务面向和课程体系的一致性。由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共同的很强的城市指向的特点,使得受教育者形成了共同的城市专用性的素质。其结果就是大学毕业生趋向于在就业竞争更激烈的城市就业,趋向于在产业密集带就业,同样是城市,沿海开放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富有吸引力。所以,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就必须走“冷线”,面向区域市场,突出地方特色,以特色求取“不可替代性”。

2.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必须体现能力本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提倡“能力教育”,也开展过许多研究和改革,但“能力教育”的水平、实施的效果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能力教育”的滞后是目前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一离奇现象的主要成因。实际上,“能力教育”滞后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高等教育致力于传授知识和培养智力,而对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社会相关性”重视不够,培养的学生“知行”有余,“善行”不足。鉴于此,英国“皇家文学、制造和商业促进会”(RSA)于1979年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呼吁高等院校加强能力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能力教育是各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共同使命。从高等教育的功能看,学术性高等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强能力教育,但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就更应该如此。由于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办学目标,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就不能仅仅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而应该构建能力本位的新型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与一般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之间的区别不是量上的,而是质上的。一般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是学科本位的,它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而职业性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是能力本位的,它强调的不是知识的完整性,而是对岗位或职业的适应性。所以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是从岗位或职业的能力要求出发设计的课程体系,不以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为目标。

3.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应具有开放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类型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都应该是开放的,由于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变化的,但职业性教育在这一方面无疑应该更加突出。在职业性教育中,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要;而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及以其为基础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导致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深化和拓展,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跟不上生产实践发展的步伐,是我国现在不少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近些年来出现的颇有争议的大学生技校“回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一突出问题的无奈反映。当然主动或被动“回炉”者的动机各不相同,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陈旧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回炉”的主要原因之一。诚如有关人士所言,当Windows操作系统广泛应用的时候,有些学校还只讲DOS操作系统:当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应用时,很多学校机械专业还在讲老一套的手动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可想而知;高校如果不能根据人才市场用人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技校“回炉”。英国职业教育专家TONY NASTA在《如何设计职业教育课程》一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不断变化着的课程”。这是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本质特点的准确描述。所以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在职业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要始终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不断地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4.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应按模块组合。各国职业性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具体方式千差万别,但在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时,课程结构大都体现出模块化特征,这反映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对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适用性。所谓课程模块,其实质是低于专业课程和高于科目课程的专业领域相近的一组知识能力课程体系,它可以由若干门科目课程组成。同时它也是构成课程结构框架的基本单元,不同的课程模块可以组成不同的课程体系,但基本单元(课程模块)的内容不变。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按模块组合的必然性在于:首先,课程体系模块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普通高校身份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遵循专业目录规定。采用模块组合可实现“大专业、小专门化”的专业建设目标,在通用专业平台上形成若干职业方向。其次,课程体系模块化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程的适应性。课程体系模块化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学习资源,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第三,课程体系模块化可以增强课程建设的灵活性。在课程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项目。

四、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无论从社会需要还是办学质量要求来看,职业导向的本科教育都不是普通本科教育之下的次等教育,相反,它同样会对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提出严峻挑战。事实上,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与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相比,不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师资、学校的设施以及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为此,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师资培训和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校企合作,以增强课程体系对生产实践的动态适应性,通过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在本质上,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双向需要的关系。一方面,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企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可使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践,更符合岗位或职业的要求;企业可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便利。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可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充分依托合作院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的应用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可为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创造条件,企业还可借此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校企之间这种双向需要的关系是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非省会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源,竭尽所能为地方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为建立和实施新型课程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管理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