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相伴人生路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相伴人生路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相伴人生路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1956年,张兴钤完成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他与左涵征女士相识、相知到喜结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也使他在事业发展上多了一位无私的支持者。1925年8月,左涵征就出生在这条街上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这位化学老师的爱人正在钢院进修,经这位同事介绍,左涵征与张兴钤在同事的家里见了面。对于左涵征来说,这一走就是18年的两地分居。

相伴人生路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1956年,张兴钤完成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他与左涵征女士相识、相知到喜结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也使他在事业发展上多了一位无私的支持者。

湖北是一个名誉天下的鱼米之乡,自古就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湖北省府武汉著名的汉正街也很早就成为“九省通衢”的商品集散地,终日充斥着嘈杂的叫卖声。1925年8月,左涵征就出生在这条街上的一个普通家庭中。

作为家里的长女,她要替父母操持家务,要照顾弟妹,还要读书。她和大多数要强泼辣的武汉姑娘一样,时时处处都洋溢着青春活力,任何事情都自我要求做得更好。武汉教育学院毕业后,左涵征根据组织分配到沈阳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担任物理老师,只是组织人事关系一直保留在母校。沈阳的这所学校是一所隶属于纺织部的高等职业学校,她克服南方人对北方气候的不适应,与其他老师和学生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平静地过去,期间她关注更多的是怎样尽快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适应新的环境,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婚事。1956年院系调整中,这个学校整体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并到天津,一部分并到陕西咸阳,左涵征分到了陕西咸阳的纺织学校继续担任物理老师。到校不久,她就被派到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物理研究组进修。到北京后,她去拜访了一个曾经同在沈阳学校里教书的化学老师,生活才发生了转折。

这位化学老师的爱人正在钢院进修,经这位同事介绍,左涵征与张兴钤在同事的家里见了面。回忆起这段经历,左涵征总是说因为他是一个爱国青年,所以才决定继续交往的。(www.guayunfan.com)那时对留学生看法可不像现在这样,姑娘一听说对方是留洋回来的还是有些忌讳,担心他有资产阶级思想,如谈不拢最后谈“崩”了,还损害形象。当时满街穿着打扮以中山装,灰色调为主,如果平时穿一套西装,倒让人看上去还有些不习惯。两人一见面,我见他知识分子气息比较浓,也挺谈得拢。左涵征.十八年的牛郎织女生活[Z].

当然啦,那个时候,一般的女同志啊,因为我那个时候个子比较高,总觉得找的人个子不能比我矮,结果他个儿比我高,再就是外表啊,也是五官端正吧。最主要的,感觉他是一个爱国青年,国外有了好的工作,导师不让回来,但是他们呢,放弃留在国外的机会,争取要回来,新中国刚成立需要这样的建设人才。

图 5-10张兴钤与左涵征结婚照

这个青年是爱国的。左涵征访谈,2012年11月28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在同事家里,她见到了已经35岁的张兴钤,第一印象很好,他个子比她高,相貌很英武,浓黑的眉毛,紧抿的双唇略微下垂,话语不多、惜言如金,是个靠得住的模样。又听同事介绍说,他在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筹建金属物理专业,业务能力很强,心里不禁又增添了一分好感。几个人聊起家常,多是围绕国家的建设,张兴钤在美国的生活,为什么没有成家等等。

慢慢地,两人接触多了起来,左涵征从张兴钤那里大致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他的故乡、他的母亲、他的封建大家庭、他奔波多舛的少年时代、他流离多难的求学经历,也知道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政治上的追求以及争取回国的艰难历程,这一切让左涵征对张兴钤充满了敬意。接下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很顺利,1957年他们在钢铁学院教师宿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金属物理专业的同事大多都参加了他们的婚礼。这年的秋天,左涵征正式调到了北京,最初是在钢铁学院物理教研组,1960年又调到钢铁学院附中物理教研组。

图 5-11张兴钤及妻女与父亲张佩玺(中)合影(1963年)

张兴钤夫妇住进了钢铁学院的教授楼开始了新婚生活,婚后的5年,是他们一段非常美满的日子,两个孩子相继出世,夫妻两人事业发展顺利,找了在湖北的一个远房亲戚来帮助料理家务,让他们能全心投入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在左涵征无私的支持下,张兴钤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他的事业进入了离开美国以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从1955年到1962年,他先后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属物理教研组主任、物理化学系系委委员、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第一届院务委员会委员、学院工会副主席。1957年参与筹建北京市金属学会,1961年与青年教师余宗森等人合作编写《金属及合金的力学性质》一书,是当时国内唯一阐述金属和合金力学性质的教材,相继被多所国内高校采用。

然而在1962年底,这种平静幸福的生活,被一纸调令打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接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来的调令,要调张兴钤去一个更需要他的地方,为国防建设服务。学院领导据理力争,说钢铁学院也十分需要他,而且钢院已经向国防建设战线支援了一位方正知教授了。但中央组织部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决定已经不能更改了。高芸生院长找到张兴钤向他通报了这一决定,张兴钤表示绝对服从组织上的决定,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到哪里工作都可以,只是对于已经逐步铺开的教学工作有很多不舍。

1963年6月,张兴钤离开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离开了他已经很熟悉的教学岗位。从此,在很多过去相熟的朋友眼里,张兴钤此别就杳无音信了。对于左涵征来说,这一走就是18年的两地分居。让左涵征最困惑的是,张兴钤调到什么单位她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她不知道,工作单位具体在哪里她也不知道。她只记住张兴钤说的一句话:这些都不能说,说了是要掉脑袋的。18年里,张兴钤在家庭与工作地之间,从北京与青海之间到北京与四川之间都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的奔波。两年一次探亲,返家时可以住上近一个月。由于单位保密制度很严,他平时寄信留址只标注信箱,回到家里只字不谈工作上的事情,即使是女儿好奇地问起,他也是笑而不答,非常谨慎。因此,对于他所从事的工作,全家人都无从知晓,只是知道他去做的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张兴钤离家时,大女儿小涵两岁半,小女儿小漫也才出生没多久。左涵征是班主任、教研室主任一肩挑,工作非常繁忙。父母虽然心疼左涵征,但在武汉还有一大家人,于是父亲留在武汉,母亲赶来北京照顾她,但是没过多久,因为父亲生病住院了,母亲就不得不赶回武汉。好在家里还有一个阿姨在帮忙,左涵征就把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托付给阿姨作主,以至于张兴钤从美国带回来的图书资料什么时候被处理掉了两人都不知道。多年以后,她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道:“只要孩子穿暖、吃饱、不生病,有多余的时间总是忙自己工作的事,没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思想、情绪。在我看来,1963年起的18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特别是在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中,我非常艰难地独撑起家庭的重担,使自己的身心和意志都得到了很好锻炼。”左涵征.十八年牛郎织女生活[Z].

因为张兴钤走时孩子还小,当他回来探亲时女儿们不认识爸爸,一边紧抱着妈妈,一边怯生生地叫他“叔叔”,任妈妈怎么劝也不改口。左涵征也渐渐地适应了这种聚少离多的日子。但是“文革”开始之后,先是阿姨被红卫兵赶走,后是红卫兵说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不应该住那么大的房子,于是家里又被安排住进来一家人,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了。她既要顾及两个年幼的女儿,关心日常的柴米油盐,又要专注于工作,当好中学的班主任。更让她牵挂的是不在身边的丈夫,因为不仅见不到他的面,就连书信也很少,对于女儿来说,他就是“住在信箱里的爸爸”。即使是有限的探亲时间,他在家里也待不住,总是利用在京的时间忙工作上的事情。对于在上海的父亲那边,张兴钤就更顾不上了,基本上都是通过左涵征联系,左涵征总是定期向公公报告张兴钤的平安。最让她难过的是,张兴钤的父亲至死也不知道儿子在钢院当了8年教授以后究竟干什么去了。

后来她多多少少知道了一点丈夫正在从事的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工作,尽管生活上有很多困难,她也渐渐理解了。当张兴钤转战到四川三线的时候,她依然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理解。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的居民全住进了防震棚,搭棚子、搬家,这个家全靠左涵征柔弱的肩膀担起,说起这件往事,左涵征总是说钢院的同学和同事太好太好,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还不知道这个家会怎样呢,同时又不无抱怨地说:“没有一样指望得上张兴钤”。还有一次,左涵征体检怀疑有肿瘤,张兴钤听说后急忙赶回北京,但在这个左涵征最困难、最需要体贴温暖的时候,张兴钤所在的单位一封电报过来,在妻子最终诊断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前,张兴钤就又踏上了返回单位的路途。

图 5-12张兴钤夫妇(右)与大女儿张涵一家合影(1996年)

这18年里,左涵征唯一一次到张兴钤所在的单位探亲,便被那里的艰苦环境和职工的工作热情震撼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一个留学8年的洋博士,竟然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干就是多年。即使在她探亲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张兴钤也没能好好地陪她,厂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参与了,很多个夜晚都是她自己在小平房度过。这一个月,让她近距离地接触了工作时的他,也让她对他的执着和认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个人,始终像她年轻的时候喜欢的那样,“是一个爱国的青年”。

这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在18年里,用一己之力替张兴钤撑起了这个家庭的一切责任,从来没有让张兴钤担心过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说起这一切,左涵征只是淡然地说:这是我的命,是我前世欠他们张家的。

1980年,张兴钤奉调回到北京,两人终于结束了长达18年的分居生活,左涵征又承担起了照顾张兴钤生活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