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崔乡村的张家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崔乡村的张家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崔乡村的张家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1921年10月16日,张兴钤出生在河北省武邑县崔乡村,但张家的祖上却并不是武邑县的原住民。崔乡村坐落在武邑县的西南,正好处在一溜盐碱带上。当年崔乡村的人们都以张家为榜样,在乡下实在揭不开锅了,就打起铺盖卷奔天津,而无论是谁去,第一个落脚点准会选择投奔张家在天津的铺子。张家无意间成了崔乡村的乡亲们在天津的接待站。

崔乡村的张家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1921年10月16日,张兴钤出生在河北省武邑县崔乡村,但张家的祖上却并不是武邑县的原住民。

武邑的历史十分悠久,上溯到夏朝始建之时,就以武罗国的形式存在了。历史虽然久远,却实在称不上是一块丰饶宝地。据史料记载,从西汉时期起,大风、大旱、大水、蝗虫、雨雹在武邑就没有间断过。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由于四次兵乱,又屡遭天灾,武邑县人口锐减。于是朝廷下令有计划地移民,明永乐二年(1404),原籍山西太原的张家,经山西洪洞县迁至武邑。那一次大迁徙从山西过来的人聚集成村,在现今武邑的597个自然村中占了347个。这也是张家所在的崔乡村中,为什么没有一户姓崔,而绝大多数都姓张的历史渊源。

武邑县的土壤分布的特点是:东南沙、西北黏、中间一溜碱。崔乡村坐落在武邑县的西南,正好处在一溜盐碱带上。贫瘠的土地,原始的耕作方式,收成少得可怜,若遇上自然灾害,更是“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武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邑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张家人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崔乡村一直生活到了1900年。

图 1-1张兴钤祖屋旧址近照(2013年,彭建辉摄)(www.guayunfan.com)是年,武邑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再加上义和团冲入武邑县城,烧毁了天主教堂,一时间烽烟四起,人心惶惶。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树挪死,人挪活”是一个应对灾荒的办法,张兴钤的爷爷张寿经思虑再三,这样的天灾人祸,一家人就是守在一起也是饿死,就决定先出去闯闯再说。于是他告别父母,背起铺盖卷,刻意避开战乱侵扰到的地方,一路艰辛,只身来到了京城。

张寿经在京城一家小作坊当了学徒,帮着东家做小买卖。出徒之后,就告别师傅去天津自立门户,开了一个做“洋钉”(钉子)的小作坊,兼做五金生意。几年下来,张寿经成了当年闯出穷乡僻壤的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渐渐地,张家在崔乡村置下了近300亩地,又沿着村子北边陆续盖起了一片错落有致的宅院。

事业有所发展,人丁也兴旺起来,张兴钤的祖父张寿经及其哥哥,陆续生了9个儿子。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形态、多年在外闯荡的见识和中国农村的宗族意识的多重影响之下,他们对“佩”字(也是“宝”字)辈的孩子们进行了大致分工,有的继承了天津的买卖,并且向其他行业延伸;有的送去读书;有的留在乡下务农;有的学习医术悬壶济世……

尽管张家在经济上实现了初步的翻身,但这个新兴的家族,在意识上并没有完成由庄户人家到剥削阶级的转变。当年崔乡村的人们都以张家为榜样,在乡下实在揭不开锅了,就打起铺盖卷奔天津,而无论是谁去,第一个落脚点准会选择投奔张家在天津的铺子。只要是村里的人来,张家人一律热情接待,管吃管住,直到找下活计为止。张家无意间成了崔乡村的乡亲们在天津的接待站。如果村里谁家粮食断了顿,张家知道后,也一准会差人送去点粮食,逢年过节,还会接济些衣帽鞋袜。村里人一提起张家,都会竖起拇指说:“这家人从不做恶事,仁义”。以至于到了土改时期,各级组织到村里动员在张家做过长工、短工的人出来揭发、控诉、揭露地主阶级欺压剥削百姓的罪恶,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配合工作队揭批张家。

那时,武邑县的粮食平均亩产不超过50斤,仅靠地里的收成,很难养活张家家族仍然留在村里的人,况且家里还养着种地要使唤的大牲口,日子过得还是很艰苦。白面是奢侈品,只有作为长辈的少数几个人,能隔三岔五吃上几个馒头,媳妇们做完了饭,就和孩子们一起,吃以棒子面窝头为主的饭食,待遇和长工们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