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二十四才尽其用叔孙通_关于刘邦用人的故事

二十四才尽其用叔孙通_关于刘邦用人的故事

时间:2022-05-2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四才尽其用叔孙通_关于刘邦用人的故事刘邦用人,不认出身贵贱,不计较过去跟过谁。六易其主,可以看出叔孙通的眼光。第二天,叔孙通就逃出秦宫,开始了他频繁的更换主人之旅。叔孙通成了刘邦身边的人,虽然他没有冲锋陷阵的武艺、出使诸侯国的口才,刘邦还是将他养了起来。刘邦批准了叔孙通的请缨,给了他充分的人权财权。重要的是,抬高了刘邦的地位。叔孙通还将刘邦给他的五百斤黄金都分给他们。

二十四才尽其用叔孙通_关于刘邦用人的故事

刘邦用人,不认出身贵贱,不计较过去跟过谁。陈平三易其主:魏王咎、项羽、刘邦;雍齿四易其主:刘邦、魏王咎、张耳、项羽;叔孙通更多:六易其主!

就他反复无常(www.guayunfan.com)叔孙通,别名叔孙何,秦代薛县人(今山东滕州一带)。他出仕初,当秦始皇的待诏博士;秦始皇死后,他被秦二世封为博士,预料秦要灭亡,他就偷偷逃回故乡;不久,他投奔了驻扎薛城的项梁;项梁死后,叔孙通跟随楚怀王;怀王被项羽加害,他又服侍项羽。不过,他第六次改投门庭时,西楚霸王没死,那是刘邦率诸侯联军攻克彭城,叔孙通便叛楚投汉。

六易其主,可以看出叔孙通的眼光。他投奔的,都是政坛的风云人物。当他发现老板的前景不妙时,就另攀高枝。因此,有人说他反复无常。其实,也可证明他善于保护自己。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还建了“张楚”政权。

消息传到咸阳,秦二世胡亥便将文化大臣召到一起,听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到会的三十多个博士类文化人,绝大多数义愤填膺。有的说,这些盗贼居然敢造反,这是找死!圣上赶快派兵把他们赶尽杀绝!有的说,仅凭这些乱党聚众,也算造反,也是死罪,陛下赶快消灭他们,灭他们的九族!

胡亥听了这些话,眼睛射出凶光,脸上乌青乌青。

在同仇敌忾的声讨中,只有叔孙通不语。一个博士问他为什么不说话。叔孙通望望二世,回头斥责道:你要我说,我就斥责你们这些人胡说八道!

胡亥一听,点叔孙通的将,要听他的观点。

叔孙通说:你们不作分析,就瞎作参议,简直是误国!想想看,现今天子英明,福泽子民,官员守职,清正廉明,丽日蓝天,歌舞升平。哪有什么人造反?即便有人找死,试想想,始皇扫平天下后,各地的兵器都已销毁,拒战的堡垒都已铲平,作战的书籍都已烧掉。他们现在拿什么造反?靠什么打仗?再者,即使有几个毛贼找死,各地的官员马上就可以将他们捉拿问罪!

胡亥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才是朕的股肱之臣,你们其他人都是废物!他命令御史,把说是“造反”的人投进监狱,说是“盗贼”的人警告,赏了叔孙通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

清代学者洪亮吉发过这样的议论:“秦之亡,亡于赵高,实亡于叔孙通一言。”

让他有职有权

那天叔孙通带着奖赏的物资,一出宫门,就受到其他儒生的谴责。叔孙通对他们说:如果附和你们,我们都会掉进虎口出不来,我说多了你们也不懂!

第二天,叔孙通就逃出秦宫,开始了他频繁的更换主人之旅。他在汉二年(公元前205)投至刘邦麾下,刘邦不问他为什么投汉营,是不是项羽派他来卧底的?也不计较他给秦二世使坏等“劣迹”,简而言之,即不嫌他的过去,甚至连他带来的一百多个学生都接收了。

叔孙通成了刘邦身边的人,虽然他没有冲锋陷阵的武艺、出使诸侯国的口才,刘邦还是将他养了起来。

谁知好景不长,刘邦马上又被项羽打败。许多人以为,以叔孙通的德行,他肯定又要跑了,然而,刘邦西逃时,叔孙通紧随其后。

叔孙通不会打仗,也没有张良那样运筹帷幄的本领,他就向刘邦推荐了一些旧日结识的绿林好汉,他非但不推荐带来的一百多个学生,还命他们将能冲锋打仗的熟人介绍来加入汉军。

叔孙通一直都是穿着儒生服装,加入汉军后,他改穿楚人的衣服式样。刘邦看到这个秦始皇身边的人变成了楚人,高兴极了,拜叔孙通博士,号稷嗣君。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面对君臣“上朝”时狂呼乱叫、毫无礼法的局面,叔孙通对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为您攻城占池,但可以帮您让人循规蹈矩,请允许我给您制定一套上朝的礼仪。

刘邦批准了叔孙通的请缨,给了他充分的人权财权

由他指挥君臣

叔孙通到鲁地去招儒生。到了曲阜,有两个儒生骂他不能从一而终,骂他朝秦暮楚,骂他为讨新主子的宠爱,搞狗屁礼乐!

叔孙通向他们解释:儒家并非榆木脑袋,要跟得上时代。你们落伍了,还是跟我去吧!那两人怒喝:不要玷污了我们!

叔孙通可置他们于死地,但原谅了他们,带着招到的另三十多人回京,和他的一百多学生,一道议定和演练新礼法。

制定礼乐,叔孙通自有一套准则。他说:礼是根据不同时代的人情世态所制定。

五帝用的音乐各不相同,三皇用的礼仪也不一致。要遵从孔子“熟悉各个时代礼乐”的教诲,参照古代的,吸收秦代的,定出一套符合当代的礼乐。

在理论上获得成功后,叔孙通又带一百多人到野外演练,拉绳子为方阵,立草人作模特,演习了一个多月。最后进行实地彩排,教导礼兵和大臣们如何列队,如何三拜,如何九叩……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十月为一年岁首),长乐宫建成。叔孙通作为总指挥,他的一百多个徒弟个个都是指挥官,调动和指挥各地的诸侯和朝廷里的大臣,实施首次朝会。

何为“朝会”?由君主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通称朝会。这一天,宫外旌旗飘扬,警卫威武,宫内服饰整齐,秩序井然。宫殿台阶两旁,文臣武将排列。武将以大将军为头,站在西边,按军阶依次东向而立;文臣以丞相为首,站在东边,按级别西向而立。最后,皇帝坐辇出房,百官仪声唱警。气氛庄严,参与者肃然起敬;场面宏大,出席者雍容华贵。各人毕恭毕敬,无人不守礼仪。真可谓: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场“朝会”,一改过去的混乱局面。重要的是,抬高了刘邦的地位。刘邦高兴地说:我今天才体会到当皇帝的尊贵啊!

派他制定礼仪

当年刘邦担任只比村长高半级的亭长,就臭美地做了一顶用竹皮编成的帽子,人称“刘氏冠”。当皇帝后,衣冠有人为他设计,礼仪有人为他定制。

当年刘邦厌恶儒生。有人戴着儒冠去见他,他取下别人的儒冠,往里面撒尿!当皇帝后,他觉得叔孙通这人有能耐,敕命他和其学生恢复儒生服装。

“朝会”过后,刘邦提升叔孙通为太常博士,赐给他黄金五百斤!

受到封赏的叔孙通则趁机对刘邦说:我的那些弟子们已经跟我多年,这次多亏他们才完成您交给的任务。刘邦让他呈报名单,让这些人都当上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侍从官。

跟随叔孙通的儒生都做了官。叔孙通还将刘邦给他的五百斤黄金都分给他们。儒生们熬出了头,这才知道叔孙通不是不推荐他们,而是那时候不需要。

识时务者为俊杰。曲阜来的三十多位儒生说:就是圣人,也不过如此吧!

叔孙通再接再厉,完善朝会各方面的内容和制度。他制定和排练如何“朝参”,怎样“上朝”,何谓“朝仪”,怎么施“朝礼”,何时“大朝”、“散朝”,怎样“退朝”等等,使“朝会”规范起来。

作为太常博士,叔孙通带领一班人,制定出系列的礼仪。一是皇帝和臣子的服装,使得君臣在“朝会”及宗庙祭祀时显得更加威权、有序;二是在婚姻嫁娶方面制定“六礼”,由朝中推广到民间;三是吸收乐人的意见,创制汉代礼乐。他还为此创作《汉仪十二篇》、《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刘邦升任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他又成了太子刘盈的老师!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觉得刘盈生性懦弱,想废掉刘盈让赵王刘如意取代。叔孙通听说后,当众痛谏汉高帝:太子天下本,本一揺天下震动!如果废长立幼,我就请求死在您的面前!

当年叔孙通为了保命,向秦二世说假话;而跟随刘邦后,他顶撞皇帝不怕死!

叔孙通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了解领导:昏君逼人说假话,明君让人讲真话。

在叔孙通的影响下,刘邦还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专程到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礼仪祭祀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临孔庙祭孔的君主,开了帝王祭孔的先例。所以,司马迁评价叔孙通“大直若曲,汉家儒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