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少年秀才初露锋芒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少年秀才初露锋芒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时间:2022-05-2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少年秀才初露锋芒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几代教书匠,祖传皆儒术,自己又半生做私塾先生,林宾日该是教子有方。咿呀学语,便听父亲一句一句亲口念授章句文藻,可见启蒙之早,这是林则徐的幸事和福分。林宾日正是这种“经世思想”的追随者,并深受其影响。他把这一思想也传授给了儿子林则徐。林则徐小时曾亲眼见父亲把米送给一贫如洗的三伯父天策,自家此时也已停炊挨饿。

二?少年秀才初露锋芒_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几代教书匠,祖传皆儒术,自己又半生做私塾先生,林宾日该是教子有方。

果然不假。幼年童年,是人生第一步,人之初,启蒙教育最为根本,林宾日做的就是这一基础建设。恰值此时他因眼睛患病,参加乡试落第未能取,为生计便去邻居罗姓人家当私塾先生。四岁的林则徐,由此被四十岁的父亲林宾日牵着抱着,一同去罗氏私塾,被父亲抱在膝上,听讲四书五经三字经。后来林则徐自说“自之无以至章句,皆口授之”。

咿呀学语,便听父亲一句一句亲口念授章句文藻,可见启蒙之早,这是林则徐的幸事和福分。

稚嫩的琅琅读书声,在左营司巷里传荡,伴着月朗星稀,伴着晨钟暮鼓。

帮助夫君教育孩子的,自然也有书香门第出身的母亲陈氏,她是个德惠勤劳又智慧聪颖的贤内助,平日里言传身教影响培植着儿子幼小的心灵,为其长大后的优秀人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林则徐自己在《先考行状》里回忆:“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粟手皲恒至漏尽。”(www.guayunfan.com)啊,这情景,是个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

一幅栩栩如生的面画。和谐而温馨,孜孜不倦的生活中进取的一家。

林则徐又写道:“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已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后已,然未尝加之笞挞,即呵斥亦绝少。”

显然,林宾日教子十分有耐心并且得法。性格温和不急躁,对孩子教育从不心急,讲究循序渐进,也不惩罚孩子。在这样的细心培育下,加上林则徐本人天资聪颖,枯燥的读书便成为很愉快的事情,他在七岁便开始学习作文。

林则徐当时受教育和成长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清康雍乾时期,一向被史界誉为盛世。林则徐踩着这盛世的尾巴来到人间时,可这盛世已显出疲态,这点从他这个中产地主之家没落便可看出端倪。他出生于乾隆晚期,受教于嘉庆年代,入仕于道光初期,辞世于咸丰首年,整整赶上清朝四个皇帝的执政时期。

再看看这时期,世界上主要是西方世界,究竟发生或正在发生着什么吧。

十四世纪之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人本思想冲击中世纪宗教的黑暗,那里已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等标志性的伟大文学艺术家,成为社会的旗帜;之后,是席卷欧洲的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引发的新思维不断涌现,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期的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运动,实质是反封建、反教会、批判君主专制等,是一场为资产阶级革命做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涵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出现了一大批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众多哲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

那么,回过头看看这个时期的中国,在发生着什么?

其实,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大多有共同点。

各种信息的传播即便是缓慢绕远,但人类各个地域状况尤其东方西方的社会发展状况,都会出现大致相近的现象。如果说,马可.波罗从东方带去的一本游记《东方见闻录》,会引发文艺复兴,蒙古铁骑带去的东方火药术、印刷术等又可触发西方工业革命及启蒙运动,那么西方这场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反过来又对万马齐喑的中华大地难道没有一点影响或冲击吗?应该说,是有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剥茧抽丝般细细研判,人们就不难发现,整个清朝社会虽处在皇权统治下,但也处处暗波涌动,酝酿着历史性的暴风骤雨。嘉庆年间,“盛世”已入末期,乾隆刚驾崩他儿子嘉庆就把和珅这大贪官给办了。虽然如此,也无法挽救清廷朝政到处弥漫的腐败,漕务盐政地方官吏纲纪败坏,而由此引发的大小规模的反抗起义接连不断,川鄂陕甘白莲教起义已经持续九年,河南天理教起义直接潜入京师攻打紫禁城,迫使嘉庆皇帝降“罪己诏”,惊呼“突遭此变,实不可解”。这一系列的反封建反君主色彩的运动,在社会思想上也激起了一阵阵的浪花,那些有识之士开始认真思考“事变之亟”,探讨社会问题的根源,以寻求治世良方,并开始大胆放言,提出改革弊政。在皇权统治如磐石的环境下,这种声音极其难能可贵。

在这时期,中国逐渐崛起的代表性社会思潮,就是“经世思想”。

这个思潮,最早产生于明末清初,政治上的主张是“除弊兴利”,思想核心则是“经世致用”。其实这也是一场对传统儒学的“否定之否定”,在提倡儒学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否定其“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王夫之说:“尽废古今虚渺之说而返现实。”同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三大儒的顾炎武则认为“理学偏离孔孟之道”,主张“务本原之学”,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和“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王、顾等人以此宣告晚明时期的空疏学风之终结,同时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他们大胆怀疑君权,顾炎武说“善为国者,藏之于民”,提出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主张,尤其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更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一代代人永远奋进和承担使命的精神力量。

林宾日正是这种“经世思想”的追随者,并深受其影响。

他把这一思想也传授给了儿子林则徐。

他本是一位饱食儒学之士,对儿子的教育上更为注重灌输先进理念,抛弃空洞无物之说,给儿子打下坚实的为民为社会努力进取的思想基础。他发现儿子天资聪颖,“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林则徐自己也回忆说:“其论诲人曰:《易》以蒙养正为圣功,养之时义大矣哉!养其廉耻,使远于奇邪;养其天真,庶免于浅薄,夏楚收威,特其偶耳。”[5]足见,林宾日因材施教于儿子,启蒙教育中强调“正”“义”,知“廉耻”远“奇邪”,固其“天真”,力免“浅薄”,几乎是进行着一场“根红苗正”式的幼年童年教育。他自己也为人师表,做人作文被人赞颂道:“视人之急犹己家,虽至贫再三,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窭空也。”林则徐小时曾亲眼见父亲把米送给一贫如洗的三伯父天策,自家此时也已停炊挨饿。后来把过继给三伯父的弟弟霈霖又接回,自此林则徐也有了弟弟陪伴在左右。林宾日去正学书院任主讲时,“其贫不能赴省试者,解囊为助,由是士气奋兴,科目复盛,士皆感服,相率为府君立像,府君以其近名,力止之。”[6]林宾日的这种助人为乐提携弱势的情操,无不影响着成长中的林则徐。

父亲兼老师林宾日,知书达理的母亲陈氏,手把手地教育和细心呵护,林则徐的童年少年时代还算是顺畅,生活在虽清贫但也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地成长。他的聪颖天分,没有被扼杀,反而获得充分开发,小荷渐露尖尖角,开始受众口称赞了。游光绎在《送林少穆庶常入都》中写道“以童年擅文名”,显然他自小作文卓尔不群,已获认可。也许后人为推崇他之故吧,收集整理或编写了许多他的聪慧出众的趣闻,如郭白阳《竹间续话》稿本等,在此摘录几条:传说乡邻长者为试他文采出对曰:“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立刻回称:“鸡公有髻不梳头”;还有一次,塾堂学友相携游山,先生向他们出“山”“海”二字,造一对七言联句,当其他同学还在默默思考时,林则徐出口成章:“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如果,这句子果真出自林则徐之手,那么足见他小小年纪业已流露出宏大的抱负,志存高远。总之,无论这些后来的传说美谈是不是出自林则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从小已显露出不凡的才华。

林则徐在成长,而他的父亲林宾日,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哪怕微小的改变,都牵涉到林则徐的成长。按俗话说,他好,林则徐才会好。就是那会儿,也是个“拼爹”的时代,人类任何时代任何种族,基本都大同小异。当然拼不了爹的和无爹可拼的,就靠自己打天下了,这样的现象,开国者创世者中比较多见。林宾日,在林则徐十二岁时(1796)正式执教于“文笔学院”,这是一次很大的改变,离开家庭小私塾,于府衙认可的大型书院任教,对他来说这是一次人生的飞跃。

这一年,十二岁的林则徐参加乡试,中佾生。在清代,佾生指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旄,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显然,这对青少年来说是很荣耀的一件事,愚钝笨拙的孩子肯定不行,获得佾生对孩子名声的提高和未来进取,还是颇有裨益的。

过了一年,林则徐十三岁时参加郡试。据记载,当时的考官钱学彬,经面试后大为称赞他,擢拔其为第一名。还流传这样一个趣闻:此次郡试,林则徐正好与一位老童生成绩齐肩,两人难分伯仲,考官加一次面试决胜负,当时出对曰:“童子何知”,林则徐抢先应对:“大人利见”。而那位老童生一时应对不上,无奈认输,愧曰:“老夫耄矣。”后来考证,这其实是个谬传,与林则徐一起参加郡试的那位所谓“老童生”名叫林靖光,人并不老,林则徐在自己诗文注解中也曾言“仆十三岁与君应童试,曾共冠曹”[7]。

再过一年,林则徐步入十四岁,出落得亭亭一少年。

这一年,他迎来人生第一次飞跃。在鬓白父母的期盼与鼓励下,一弟六姐妹相送的嬉闹中,林则徐大胆参加清朝科举考试,并一举拿下,中了秀才。对一个少年来说,这是何等的大事,何等的辉煌!严酷的科举考试,击倒过无数饱学之士,有人一辈子苦读奋斗不成,最终饮恨而去,《范进中举》的悲剧演绎了一代又一代,而这位才十四岁、稚气未褪的孩子,却得来毫不费功夫!其父林宾日,也算是个智慧之人儒学扎实,那也奋斗到三十岁才中秀才,而林则徐比他父亲整整提前了十六年。这是个多大的空间啊,为自己走上社会获得功名提前了很多年,为自己人生进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筹备了足够充裕的时间。

林则徐,可谓少年得志。

林宾日,这位一介寒士,肯定为祖灵上香时双手再次激烈颤抖,心中也肯定没少感谢祖灵惠顾,祖坟冒青烟。老人家后来擅丹青,最有名的就是一幅《饲鹤图》,父亲去世后林则徐一直把此画带在身边。画中,一老翁饲养两只鹤,一只放飞高空蓝天,一只守护身边,安详惬意,极富寓意。显然林宾日对自己培养出林则徐这样的好儿子,内心里十分满意,不乏自豪。生活中,老人就饲养着几只仙鹤,以应和当初梦见凤凰高飞之景。

那么,光宗耀祖的林则徐,凭什么考中的秀才呢?

一篇文章。一篇命题八股文章。

历史记载中,人们能够看到的林则徐遗留最早的文章也是这篇,他首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文章,篇名曰《仁亲以为宝》。追随时风,受历代传统八股文影响,他这篇文章辞藻华丽,议论激荡,也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水澎湃。别看年少,对世事针砭有据,行文纵横老成。篇中有不少流传的名言警句,如:“表里山河,天下有失而复得之国;墓门拱木,自古无死而复生之亲”等,当时被广为传诵。在未来的岁月中,成为他至交好友的同窗梁章钜,十分喜欢此文,把其中四段文字收入他所编纂的《制义丛话》卷十七里。

一个人的流年好运,一旦打开大门,连城墙都挡不住。

人间事,还往往都好事成双。中秀才后的第二年,声名鹊起的他,迎来了人生第二件好事,也是终身大事,婚姻。也许都是冥冥中的安排,他一生相濡以沫的伴侣,此时也如期出现。曾经做过河南永城县知县大人的名儒郑大谟,相中林则徐做乘龙快婿,许配大女儿郑淑卿为他做妻,并举行了订婚仪式。那会儿,郑淑卿才十岁,定的几乎是娃娃亲。

显然,这位大儒慧眼识珠,选到人中俊杰。

这些似乎又都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还是应了当下一句流行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人生功课,第一步做好了,一切就随着来了。只要抓住就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