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历史在黑格尔的奠基之作学习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在黑格尔的奠基之作学习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时间:2022-05-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_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第一部著作是《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合作完成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9月至1846年5月。这里所说的大致完成了“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指的正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初稿的脱稿。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说是倾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心血之作。主要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分为二卷。

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_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第一部著作是《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他们合作完成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9月至1846年5月。在马克思生前,这部著作并没有出版。在原稿写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关于出版的事情,马克思后来回忆说:“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57)

写作背景

1844年8月末,恩格斯在从英国返回德国的途中,再次拜访了在巴黎的马克思。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二次相见,同1842年他们有点“冷淡”的第一次见面完全不同,这次见面可谓是一见如故,被恩格斯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见面。恩格斯回忆说:“当我1844年夏天在巴黎拜访马克思时,我们在一切理论领域中都显出意见完全一致,从此就开始了我们共同的工作。”(58)这里所说的“开始我们的共同的工作”,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完成了《神圣家族》的写作任务。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赶出巴黎;同年2月,搬到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回到德国的恩格斯,这年的4月也来到布鲁塞尔,同马克思第三次见面。恩格斯在回忆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时说,“1845年春天当我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马克思已经从上述基本原理出发大致完成了阐发他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59)。这里所说的大致完成了“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指的正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初稿的脱稿。后来,他们从1845年11月到1846年夏天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又共同对这一著作进行了新的补充和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著作。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说是倾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心血之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的两页

马克思在谈到他和恩格斯为什么要写这部著作的原因时说:1845年春,他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再次会面,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60)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前的哲学信仰”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对“从前的哲学信仰”进行清算?又为什么要“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清算呢?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回顾一下德国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以后的哲学派别,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同它们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以后德国的情况时这样写道:

“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61)

“这里涉及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在最后一点生命的火花熄灭之后,这具残骸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分解了,它们重新化合,构成新的物质。那些以哲学为业,一直以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人们,现在都扑向这种新的化合物。每个人都不辞劳苦地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份。” (62)

大家知道,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的过程中,形成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虽然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进行过批判,但他们把意识、思想同客观物质世界,同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割裂开来,认为历史受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支配。历史的一切都是在纯粹思想的领域中发生的。因此,他们主张人类的主要任务只是摆脱某种思想的统治,而不是消灭反动的社会制度。这同老年黑格尔派一样,在政治上是保守,其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过程中,德国还出现费尔巴哈这个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当费尔巴哈探讨人类社会历史的时候,他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了。他虽然反对从思想、观念出发去说明历史,企图从人出发去说明社会,但他把人只看成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并不了解社会实践的决定意义,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人和人类社会,把人看成是超社会、超历史的抽象的人。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因此,在历史领域中,费尔巴哈也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

无论是青年黑格尔派,还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一度给予过他们以较高的评价,也曾接受过他们的思想,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从前的哲学信仰”。不仅如此,当时的德国市民不仅没有识破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的这种“哲学骗局”,而且还引以为自豪。因此,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形成,他们感到必须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一次彻底的批判,才能表明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阐明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说:“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狭隘性、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63)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阐明自己的见解。

主要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分为二卷。第一卷“对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主要对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麦克斯·施蒂纳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第二卷主要对当时德国非常流行的被称为“真正社会主义”的思潮进行批判。这些思潮,指的是法国以及英国创造的重视现实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想传入德国之后,与德意志流行的观念世界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思潮。正是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较系统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1.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到底是什么

“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64)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这是因为,青年黑格尔派把意识作为人类历史的前提,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65)这也就是说,青年黑格尔派告诉人们的是: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根本不要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而这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本不同意的地方。

马克思、恩格斯还举例说道: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那么,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这位好汉一生都在同重力的幻想作斗争,他就是现代德国革命哲学家们的标本。这就是说,如果溺死是源于“重力的思想”,那么,没有这种思想,人就不会溺死。但实际上,有没有“重力的思想”跟重力是否存在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没有与重力相抗衡的方法,就不能避免溺死。尽管如此,“新的革命哲学家们”却犯了通过与“重力的幻想”作斗争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错误。

那么,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到底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66)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67)

这里讲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而是“现实的前提”,这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很显然,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点上和费尔巴哈的观点是一致的,都是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所说:

“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68)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69)

“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70)。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71)

我们这里之所以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么多原话,就是想充分说明,他们强调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实质上就是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为前提。因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72)

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把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他们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73),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

我们还是看一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说的吧:

人的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74)。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75)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76)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77)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78)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79)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无论是从社会意识的产生,还是它的内容来看,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不仅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就是那些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只不过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据此,马克思、恩格斯划清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界限:“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80)

3.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新提出

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中最常见的一个基本概念,又称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这个概念就经常出现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不过,在这些著作中,生产力概念一般被看作是生产的能力或者劳动生产率。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在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中沿用了生产力这一概念,但它的含义及其用法已经和前人大大不同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关于生产力的提法比较多,如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等等。归结起来,它的含义基本有两种:一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形成的、用以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种物质力量;二是指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力有两段论述:

“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81)。

“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加以神化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82)

马克思、恩格斯这两段话的主要精神是说,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是客观的,而每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恰好是由这一时期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的。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83)。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关系、所有制关系也不断变化,形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关系的序列,这就是历史。交往关系的不同,人们的所有制关系也就不同,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就形成不同的历史阶段。这就阐明了生产力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说明了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如果说,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沿用的前人的一个概念,那么,生产关系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个科学概念。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84)。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必然要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并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必然要和其他人发生一定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交往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写道: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85)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86)

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生产关系这一概念,比如:

封建时代“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决定的”(87)。

“直到现在存在着的个人的生产关系也必须表现为法律的和政治的关系。”(88)

“银行家的财富只有在现存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范围以内才是财富”,“雇农无意对现存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作任何改变”。(89)

但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更多的还是用“社会关系”、“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市民社会”等术语,将它们作为生产关系的同义语来使用。

马克思、恩格斯把“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看作是和物质生产活动相联系的物质关系,是受物质生产活动制约的。他们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90)

马克思、恩格斯在使用“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这些概念的时候,有时也同时使用“社会关系”、“市民社会”这样的概念来表示生产关系的思想。例如,他们说道:“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91)这句话中,“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92)。这种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对于“市民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说:“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93)在这里,“市民社会”和“交往形式”是同等的概念。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基本形成。与之相适应,表达生产关系理论的概念,也随之明确地提了出来。当然,表达生产关系的概念,在这部著作中的使用还不完全统一,但这并不妨碍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这种不够统一也正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试图从诸多概念中筛选出最恰当的表达形式,以便逐渐完成从“社会关系”向“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的过渡,再从“交往关系”向“生产关系”的过渡。

4.“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还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这两者的关系中,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是受生产力所制约的,生产关系不过是生产力的形式。生产关系是不能脱离生产力而单独存在的,它必须和生产力结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94)。因此,他们提出了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科学论断, 论证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在整个历史发展中,“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95)。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不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制约和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生产中的自主活动的条件。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打破这种旧的桎梏,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结论说:“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96) 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矛盾关系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地把这一矛盾看作是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矛盾,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用以标志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标志社会生活的两个基本领域的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实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实施。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统一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探索了人类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科学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他们明确把作为生产关系同义语的“交往形式”和“市民社会”看作是社会的基础。他们这样写道,“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97),并要求把这一社会基础作为观察社会现象、解释历史变革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上层建筑”这个概念: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98)。同时,他们把理论、宗教、哲学、道德等精神现象理解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式”,主张从社会基础上去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99)

上述事实表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最终根源。他们写道:

“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100)这就是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最终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也充分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矛盾,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

根据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新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01)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种新的历史观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02)

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唯心史观的新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103)。

6.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这种新的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这种新的历史观,他们分析了以往几种社会形态,特别是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生产有了巨大的增长;而社会的财富却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就表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只获得片面的发展,并遭到了大量的破坏,从而使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突出起来。只有打破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旧的生产关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代之以共产主义,才能使生产力继续得到发展,而资本主义自身是无法做到这点的。这就决定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104)。而这个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进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阶级……这个阶级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105)。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利益,它的根本利益既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又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因此,“它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等等的解体的表现”(106),成为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和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必须首先夺取政权。“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107)。马克思、恩格斯就这样从现实中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阶级基础,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可靠手段和途径。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他们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08)因此,共产主义革命不同于过去的一切革命。过去的一切革命的占有都是有局限性的,都没有改变占有的私人性质;共产主义革命的结果,必然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109)。正因为这样,在共产主义条件下,阶级与阶级统治将消灭,政治机构将消除,人们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不再异化,人们不再屈从于分工,人们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将实行按需分配。

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从共同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逐渐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这种社会历史观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结构,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基本途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要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方法是主动地进行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调节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而完善上层建筑,从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必须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与体制机制有关,必须进一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逐步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通过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可以帮助我们从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趋势,以及把这一趋势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和途径。当今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人迷失在金钱、享乐的物欲大海中,对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产生一种“渺茫论”。在这种情况下,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正确理解其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共产主义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基本矛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总结和概括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和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具有最现实的理论基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不是空想的,而是现实的。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而且还看作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就是说,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也是对社会不断进行变革和改造的一种运动。共产主义是一定会实现的人类理想,但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许多不同的革命阶段组成的,每一个具体革命阶段都有自己具体的革命目标和任务,这些具体的革命目标和任务,都是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阶段和必由之路,离开了这些具体阶段,共产主义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实际运动的不断发展,这些具体阶段的不断实现,都是向共产主义的不断迈进。因此,共产主义就在我们当下的实践中。我国是一个原先经济、文化、科技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更加需要不懈的努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以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来要求和鞭策自己,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美好社会而不断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