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未老还乡莫断肠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未老还乡莫断肠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时间:2022-05-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未老还乡莫断肠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厉以宁在家里是长子,他的弟弟、妹妹在“文化大革命”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或下放农村,或下车间当了工人。今生不必都门老,未老还乡莫断肠。厉以宁填的一首《浣溪沙》对处于逆境中的弟弟给予鼓励,给弟弟以信心与希望。厉以苏接到这首词后,激动不已。厉以苏已退休,但仍关心边疆的水利事业。

未老还乡莫断肠_民国厉以宁的生平事迹

厉以宁在家里是长子,他的弟弟、妹妹在“文化大革命”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或下放农村,或下车间当了工人。厉以宁很珍惜手足之情,他的诗词真切而细致地记录下了这种情谊。

1969年10月,厉以宁随北京大学教职员下放到江西南昌鲤鱼洲,途经上海,在上海北站停留一个多小时。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的妹夫严修和妹妹厉以凤(医生)带着孩子到火车站与兄长见面。此时,严修也即将下放到崇明县劳动。短暂相见,对时局不敢多言,只是心照不宣而已。不久,火车开了。厉以宁在车上写了一首七绝。

七 绝[57]

过上海车站,晤严修妹夫和以凤妹

一九六九年(www.guayunfan.com)听雨难眠驿路长,

梧桐叶落转秋凉。

今生不必都门老,

未老还乡莫断肠。

厉以宁到了江西后不久,听说在上海的弟弟厉以衡初中毕业也要到江西高安县农村插队落户。然而,兄弟二人虽然同在江西农村,但无缘相会。1971年9月,厉以宁回北京了,而厉以衡一直在江西农村。因无门路,到了1978年,仍在原地未动,插队长达九年之久。厉以宁填的一首《浣溪沙》对处于逆境中的弟弟给予鼓励,给弟弟以信心与希望。

浣溪沙[58]

闻以衡弟初中毕业后去赣西农村插队,至今已九年

一九七八年

连日春耕湿汗巾,

夏锄七月更艰辛,

秋冬依旧一身贫。

熟走田边风雨路,

惯看岭上带雷云,

他年何事能难君?

厉以衡确也没有辜负亲人的期望,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厉以苏是厉以宁的三弟,毕业于武汉水利学校。1955年,他刚刚十八岁,就只身远赴新疆,从事水力资源勘探工作,在新疆成家立业,娶妻生子。1995年,厉以苏时任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这一年正是他到新疆的第四十个年头。厉以宁写下这首词《少年游》,向他祝贺。

少年游[59]

为以苏弟在新疆从事水利工作四十周年而作

一九九五年

歌声一路出阳关,

稚气笑谈间。

马嘶人倦,

风餐露宿,

足迹遍天山。

舆图指点儿孙读,

豪迈话当年。

昔日沙丘,

早成村镇,

林下涌甘泉。

厉以苏接到这首词后,激动不已。他作为新一代的边疆建设者,为将沙丘变村镇,让荒漠涌清泉而自豪。激动之余,厉以苏和了一首《少年游·步大哥原韵》:“少年壮志出阳关,潇洒一挥间。迹留沙漠,汗凝戈壁,情意寄天山。几篇拙笔谁人读?长话叙当年。昔日丝青,今生白发,心绪似翻泉。”厉以苏已退休,但仍关心边疆的水利事业。

厉以宁的四弟厉以平和同班同学蔡磊,由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一同分配到大兴安岭落户,并在那里结为夫妇。在厉以平离京之前,厉以宁赠给他一首《忆秦娥》。

忆秦娥[60]

送以平弟赴大兴安岭落户

一九六八年

江山好,

茫茫林海烟尘少,

烟尘少。

岁寒风雪,

明年春早。

莫愁塞外多荒草,

从来新路新人找,

新人找。

前程无限,

一天方晓。

“从来新路新人找”一句,也是厉以宁经常赠给学生的名言。

厉以平在大兴安岭林场劳动一段时间后,被分配到满归林业局职工子弟中学任教员。他关心北京政局的变动,有时也问起此事。厉以宁为此写过一首七绝,劝他不必担心与世隔绝,要乘此机会多读些书,将来定有用处。

七 绝[61]

为远在满归的以平弟而作

一九七三年

都门旧事速忘怀,

山内野梅岁岁开。

早晚由他风雨急,

避秦暂莫盼归来。

诗中“避秦”二字,寓有深思。果然,隔了五年,高考、研究生考试都恢复了,厉以平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从事经济思想史研究。全家回北京也有望了。

厉以平、蔡磊夫妇在大兴安岭生了三个女儿:厉竞、厉帆、厉江。1978年,三个女儿一个八岁,一个七岁,一个刚刚三岁,天真烂漫。厉以平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立即写信给满归家中,孩子们得知喜讯,高兴得手舞足蹈,叽叽喳喳说笑不停。厉以宁既为弟弟欣喜,也想到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特为远在外地的三位侄女寄去一首五律。

五 律[62]

为厉竞、厉帆、厉江三姐妹作

一九七八年

小脸笑盈盈,

迎来雪转晴。

新衣连夜试,

家信认真听。

笼内鸡雏小,

村边野杏青。

三人齐说笑,

何物带回京?

如今,三姐妹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建树。厉竞获香港城市大学硕士学位,在北京经营企业,初有成就。厉帆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获博士学位。厉江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

厉以宁的二妹厉以湘,在大学里学冶金,毕业后分配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同何玉春在一个公司,只不过何玉春在发电厂任技术员,厉以湘在轧钢厂任技术员。更巧的是,两人又同在一个集体宿舍内,因为何玉春是单身一人在鞍山工作,只好住集体宿舍,而厉以湘刚大学毕业,尚未结婚,也住进了集体宿舍,姑嫂二人做伴。直到1970年,何玉春调往江西南昌鲤鱼洲农场为止,她们几乎形影不离。厉以湘在这期间,恋爱,结婚,生子,“文化大革命”中全家下放到辽宁农村落户,长达几年。改革开放后,厉以湘及丈夫陈宗海(也是学冶金的,与厉以湘是同班同学)被调到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工作。

1992年,厉以宁到上海讲学,这时,厉以湘已担任宝山钢铁公司技术处处长,在厉以宁夫妇参观宝钢时,她一直陪伴。姑嫂相见,回想起20世纪60年代在鞍山的情形,一直意犹未尽。厉以宁乘兴填了一首《调笑令》。

调笑令[63]

以湘妹陪我和何玉春参观宝山钢铁公司

一九九二年

姑嫂,

姑嫂,

话匣一开难了。

十年形影相随,

何日双双展眉?

眉展,

眉展,

共赋春江水暖。

的确,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上海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到了“共赋春江水暖”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